海參崴的雕塑與消失的中國地名

2020-12-16 俄論斯談

如果不是中國人出版的地圖上保留的「海參崴」的名字,她的長長的俄文名字就會在160年的時光下,遮蓋掉海參崴的中國痕跡。

俄羅斯人是非常注重歷史的民族,如今前蘇聯地區的主要城市,都遍布各種雕塑和紀念碑,就是很好的證明。俄羅斯人又非常善於抹殺其他民族的記憶,在侵佔了遠東地區之後,傳統的中國地名已幾乎消失殆盡。

海參崴的雕塑與紀念碑

據不完全統計,作為著名的海濱旅遊城市,海參崴有250多個歷史紀念碑和歷史遺址,讓人們在欣賞山海風光的同時,能夠隨時隨地的感受到海參崴160年的「俄化」歷史。

這些雕塑以紀念俄羅人對遠東的發現和佔領、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衛國戰爭、著名領袖和歷史人物、功勳將領等等。必須承認,這些雕塑與紀念碑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是來到海參崴的遊客非常喜愛的留影打卡地。也要承認,俄羅斯人在佔領了海參崴之後,160年的建設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其中還有一段短暫的時光,北洋軍閥政府的軍隊登陸了海參崴,這是民國政府難得的高光時刻。所以,完全能理解俄羅斯人建立了如此多的紀念雕塑,記錄了這個城市的發展歷史。

消失的中國地名

外東北在被割佔之後,上千個中國地名被俄國人停止使用,就逐步的消失了,留存在了歷史記載中。在這些中國地名中,涉及原中國居民點、山脈、河流、湖泊、港灣、島嶼等,比較著名的有海參崴、伯力、雙城子、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廟街、外興安嶺、庫頁島、普隆靄、烏第河、野豬河、精奇裡江、牛滿江、蘇城、摩闊崴、興凱湖、雅克薩、尼布楚等。

如今再打開地圖,在廣闊的外東北地區,除了括弧裡的老地名,看到的都是「XX斯克」的俄羅斯式的地名。俄國人起的地名,多數都帶有紀念意義,有的是紀念發現者或者是佔領者,如江東六十四屯,被俄羅斯侵佔後,變成了尼古拉耶夫卡、波雅爾科沃、穆拉維約夫卡、格羅傑科沃、沃爾科夫、庫羅巴基諾、格裡布斯基等,都是當年侵略者與劊子手的名字。還有的是紀念佔領的意義,典型的就是海參崴,被稱為符拉迪沃斯託克——統治東方,俄國人如願以償佔領東方出海口的心情是如此的明了。再比如海蘭泡,被俄羅斯侵佔後,改成名為布拉戈維申斯克,意為「報喜城」。

銘記與忘記

俄羅斯人通過雕塑與地名,銘記了他們自己的功績,也妄圖用抹去地名、遷走原住民的方式,徹底清除掉中國人在遠東的痕跡。但諷刺的是,當年海參崴建設的過程中,大量的華人勞工參與其中,如今還有很多的建築就是華人工匠的傑作。這些建築的存在,就是對華人歷史的銘記。

而我們中國人是永遠不會忘記這個地名和那段歷史的,國家地圖出版的相關機構規定,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幾大城市,地名標註必須要備註中國名字,它們是:海參崴、伯力、海蘭泡、雙城子、庫頁島、尼布楚、廟街、外興安嶺!

相關焦點

  • 海參崴抹不去的紅色記憶,聊一下中國人最愛打卡的兩組雕塑
    去過前蘇聯地區的人,有個共同的感受:城市裡有很多的人文雕塑。有的為了紀念偉人,有的為了紀念學者和作家,還有很多宗教題材的作品,更多的是為了紀念民族的英雄們。海參崴也不例外。這座在山海間逐漸繁榮起來的遠東海濱城市,有著無與倫比的美麗風光,點綴在城市廣場和角落的大大小小的雕塑,從一個個不同的角度在刻畫著城市的靈魂。與前蘇聯其他地區不同的是,海參崴最令人矚目的是還屹立著很多紅色題材的雕塑。中國遊客最愛的打卡地當屬這兩組:列寧紀念碑,以及位於市中心勝利廣場的遠東蘇維埃政權戰士紀念碑。
  • 沙俄時代的海參崴罕見老照片,100多年來中國人在這裡消失了
    海參崴曾是中國領土,隸屬於吉林將軍管轄。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將海參崴劃給沙俄,從此被俄羅斯人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統治東方」,這足見俄羅斯人的野心。現在的海參崴是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就在這裡。
  • 三灣環抱的海參崴:烏蘇里灣、金角灣和阿穆爾灣
    海參崴絕對是俄羅斯遠東最美麗的城市,也是最具戰略地位的海港。海參崴得天獨厚的優良條件,正是因為有三灣環抱的天然優勢。三個海灣分別是烏蘇里灣、金角灣和阿穆爾灣。今天就跟大家聊一下這三個海灣的不同特點。最美海灣——烏蘇里灣烏蘇里灣位於海參崴城區的東面,憑藉烏蘇里灣海濱的青山、碧海、藍天、沙灘,等別具一格的優美環境,海參崴成為了俄羅斯第三大夏季療養勝地(前兩位是黑海和波羅的海沿岸)。
  • 海參崴到處是中國老鄉(圖)
    這種俄式電梯在海參崴應用得很普遍,就連四星級賓館也用這種電梯。對此,俄國人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這種電梯整體結構堅固耐用,運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也不會壞的,即使聲音大點也無所謂,上下無阻才是硬道理。   如果說電梯等一些公共設施有點讓人鬧心,那麼海參崴街頭巷尾的美女卻讓人大飽眼福。這裡美女如雲,而究其原由,除了這兒女士偏多之外,當地歐亞混血女孩兒很多也不無關係。
  • 鄱陽湖、會稽山、海參崴...這些地名你都讀對了嗎?
    點擊右上加星標時刻關注 秋風起,滿眼金黃,國慶假期又要到了,打算出門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的你,是不是應該提前知道這些地名的準確叫法呢?可千萬別露怯啊!鄱(Pó)陽湖、海參崴(wǎi)、天台(tāi)山、浙江樂(Yuè)清......這些地名就活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是我們都能讀對嗎?
  • 海參崴得天獨厚的優良條件,正是因為有三灣環抱的天然優勢
    海參崴絕是俄羅斯遠東最美麗的城市,也是最具戰略地位的海港。海參崴得天獨厚的優良條件,正是因為有三灣環抱的天然優勢。三個海灣分別是烏蘇里灣、金角灣和阿穆爾灣。甚至有地質學家預言,20年後這片寶石沙灘將會消失。讓那些被海浪磨碎的玻璃簡直是無地自容。 海參崴的核心——金角灣在沒有被俄羅斯人侵佔之前,金角灣被中國人稱為「海參灣」,這也是海參崴地名的由來之一。
  • 我去了趟海參崴
    一、海參崴,曾經中國的領土。  海參崴,是滿洲語,漢語的意思是「海邊的漁村」或「海邊的曬網場」。
  • 遊記| 赴海參崴旅遊的八個「沒想到」
    在中國大陸,其他地方的綠皮車都消失了,代之以和諧號等空調車,但在綏芬河到格羅捷科沃的鐵道線上行駛的國際列車客車車廂竟然還是50年前的設備。弱弱地問一句:是想讓我們這些老年人懷舊麼?  還有,現在名義上是六日遊,實際上是兩日遊。
  • 海參崴——被中國遺忘的「遠東明珠」
    【海參崴火車站】海參崴火車站是西伯利亞鐵路的東端終點,是很具俄羅斯建築風格的一座建築,站臺上有9288字樣的雙頭鹰鵰塑,是貫穿俄羅斯的大鐵路東端終點的標誌,表示自此到莫斯科的距離是9288公裡。值得一提的是,海參崴火車站是沒有售票口,也沒有檢票口。旅客不用在火車站買票,直接從站臺上車,然後在車上買票即可。【東正教堂】
  • 仿佛山寨了中國的新聞聯播:俄羅斯首次用中文名海參崴播報新聞
    ,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包括海參崴。 據國家測繪局《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第十七條「有關地名註記表示規定」顯示,俄羅斯境內以下地名必須括注中國名稱,漢語拼音版地圖和外文版地圖除外: 1.「符拉迪沃斯託克」括注「海參崴」; 2.「烏蘇里斯克」括注「雙城子」; 3.「哈巴羅夫斯克」括注「伯力」; 4.「布拉戈維申斯克」括注「海蘭泡」; 5.
  • 這個地方原來有上千個中國地名,如今都是外國名字,是外國領土
    原標題:這個地方原來有上千個中國地名,如今都是外國名字,是外國領土中國人起名都很接地氣,不論是人名還是地名,人名中女的帶花,男的帶鵬,其實都是取一個好的寓意,而取小名往往都叫什麼狗剩,二蛋之類的,想要好養活一些。
  • 中國的海參崴是如何變成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託克的?
    在臺灣海參崴是正式名稱,而在中國地圖上這個城市的正式標註則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是對俄文名字的音譯。 如今,海參崴為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是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總人口約60萬。海參葳港是三面臨海的優良天然港灣,貨物吞吐量居全俄之首,是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海參崴一年中有4個月是結冰期,但藉助破冰船可全年通航。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小眾歐洲遊海參崴,《七月與安生》拍攝地——曾是中國的領土
    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是需要旅行的,如果不去接觸未知的事物的話,好像我們的感覺將會變得遲鈍,麻木,變得沒有感情色彩,我們的世界好像就被一個小小的柵欄給圈起來,就連好奇心也將消失不見。日復一日,我們就這樣被局限了!不應該是這樣的,哪怕一次,我們也應該將好奇心守護起來,應該去滿足好奇心而不是磨滅。今天小編就跟隨小編一起去到世界的盡頭——海參威。
  • 海參崴與西伯利亞大鐵路
    海參崴這個地名深刻在中國人的骨子裡,至今所有的地圖,都會在符拉迪沃斯託克後面備註一個括號(海參崴)。但俄語的意思是「控制東方」,從1860開始的這個狀態,至今讓中國人還沒有機會去改變。當沙俄從清王朝手裡割佔了外東北廣袤的土地之後,最令他們興奮的就是搶佔到了海參崴這一天然良港,獲得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太平洋出海口,所以他們在協約籤訂的那一刻開始,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建設這座軍港了。真正讓海參崴地位大幅提升的是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讓俄國實現了遠東地區的海陸聯動。
  • 俄羅斯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遊記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俄羅斯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遊記的歷史往事。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風光俄羅斯一位人士,在對該國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旅遊觀光後,寫出了遊記,以下為具體內容: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
  • 曾經的東北良港海參崴究竟有多重要?
    由於鄂霍茨克海緯度較高且過於寒冷,而溫帶地區的中國東海、渤海沿岸一帶難以長期佔據,因此日本海沿岸就成為了西太平洋地區最為合適的戰略海洋區域。公元1860年,沙皇俄國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的日本海沿岸地帶佔為己有,海參崴這個絕佳的港口也就成為了當時俄國人的囊中之物。
  • 俄國地圖上必須以中國地名標註的地方,炎黃子孫必須牢記的歷史!
    近代史對於中國來說就是一部屈辱的歷史,西方列強在我們的國家肆意掠奪,搶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猖狂的日本甚至妄想完全霸佔中國的領土,最終一敗塗地,只有俄羅斯不僅搶走了諸多財富,還霸佔了中國不少土地,其中最多的就在東北和西北。
  • 走出中國 之——海參崴
    在網上找一個去北方的,一眼就看到了哈爾濱和海參崴了,得嘞,就是它了-------第一天:15點一過,俺倆就冒著如火的驕陽坐地鐵去飛機場。晚上7點落地「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哈爾濱也不算多麼的涼快呀!哈爾濱聖索非亞大教堂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中央大街東側的透籠街,是一座典型的拜佔庭式東正教教堂,始建於1907年3月,是俄羅斯帝國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的隨軍教堂。哈爾濱聖索非亞大教堂通高53.35米,佔地面積721平方米。
  • 南京15年消失180個老地名 已將部分地名列入非遺
    南京15年消失180個老地名 已將部分地名列入非遺 2012年06月12日15:07 來源:中國廣播網
  • 央視批福建老地名消失 阿彌陀佛大飯店招搖過市
    看著這些說明,原本平淡無奇的地名一下子有了靈氣。  地名就是寫在大地上的歷史,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失去了它也就意味著從大地上抹去了一段歷史,讓我們的鄉愁也無處安放了。而對於一些遊子而言,地名有著更複雜的情感意義。1901年,不到一歲的加德納隨父母從美國來到中國,在一個叫鼓嶺的地方度過了近10年難忘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