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毒情泛濫,廣東陸豐博社村曾被稱為「中國冰毒第一村」,曾經既是毒梟又是村支書的「雙面人」蔡東家,昨天在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
蔡東家被控制造、販賣毒品罪和包庇製販毒犯罪分子兩項罪名。與其一同受審的還有蔡廣創和蔡昭桂兩人,兩人與蔡東家一樣被控制販毒180千克。庭審從昨日上午10時許持續至晚上9時左右,案件並未當庭宣判。
中國冰毒第一村村支書蔡東家(資料圖)
指控一
兩次製販毒180千克 村支書獲利500萬
檢方指控,在2011年清明節後,蔡東家召集蔡廣創、蔡昭桂和蔡秋弟(另案處理)等人,密謀合夥製造毒品甲基苯丙胺(冰毒)後販賣牟利,商定由蔡東家和蔡廣 創出資,其中由蔡東家提供原料麻黃素,蔡廣創負責製毒的具體事宜,蔡昭桂和蔡秋弟是「製毒師傅」,負責製毒的具體操作。
之後,蔡東家從林凱 永(另案處理)處,以每桶195萬元的價格購買了20桶麻黃素,蔡東家將其中的12桶以每桶200萬元的價格販賣給另一毒販,從中獲利60萬元。蔡東家將 另外6桶麻黃素,交給蔡廣創、蔡昭桂和蔡秋弟製造毒品,後蔡秋弟及蔡昭桂、蔡廣創利用該6桶麻黃素在蔡廣創的博社村新鄉7巷12號的老屋內,造出毒品甲基 苯丙胺約110千克。
之後不久,蔡東家與蔡廣創再次密謀製造毒品甲基苯丙胺,蔡東家再以每桶185萬元的價格,向林凱永購買了4桶麻黃素,並指使蔡廣創找人將麻黃素製作毒品,後蔡廣創找人將麻黃素製造出毒品甲基苯丙胺,拉回上述老屋內儲存。
檢方指控,這兩次製造出的毒品甲基苯丙胺共180千克,後蔡東家指使蔡秋弟等人將上述毒品分別以18萬元每千克、15萬元每千克的價格販賣給「福建佬」和蔡漢都等人。其中,蔡東家從中獲利約500餘萬元,蔡廣創從中獲利約400萬元,蔡昭桂獲利約50萬元。
此 外,2011年春節後,蔡昭桂夥同蔡秋弟、蔡欽銳(另案處理)等人密謀購買麻黃素合夥製造毒品甲基苯丙胺,被告人蔡秋弟及蔡昭桂、蔡欽銳共同出資約800 萬元,由蔡欽銳以約780萬元的價格購得100千克麻黃素,蔡昭桂及蔡秋弟、蔡欽銳在博社村內利用該100千克麻黃素製造出毒品甲基苯丙胺60千克,後將 上述毒品全部販賣牟利,被告人蔡昭桂從中獲利約400萬元。
指控二
堂弟製販毒落網 攜巨款前往惠州「撈人」
除了製造、販賣毒品這一項罪名外,蔡東家還被指控包庇毒品犯罪分子這一罪名,而他包庇的人是其堂弟蔡良火。據警方透露,蔡良火是陸豐地區製販毒的「開山元老」。
據 指控,2013年12月,蔡東家獲悉蔡良火因製造、販賣毒品氯胺酮,在惠州市惠城區被惠州警方抓獲後,為幫助蔡良火逃避法律的制裁或者從輕處理,蔡東家帶 人駕車攜帶巨款、洋酒、香菸等物品來到惠州市想「撈出」堂弟。之後,蔡東家通過許廣衡(音)聯繫了辦理該案的緝毒民警了解案情,並在許廣衡的安排下,在蔡 良火前往醫院體檢時在醫院門口見到了蔡良火。
庭審直擊
為什麼要和村支書一起作案?因為崇拜
蔡廣創還稱村支書蔡東家聲稱要給他400萬元但沒有兌現
昨日上午,案件在佛山中院第十三法庭開庭。由於三名被告人身份特殊,法院專門加強了安保。庭審開始後,三名被告人戴著手銬、腳鐐在十多名法警的看押下被帶進了法庭。
新快報記者留意到,身穿便服的蔡東家、蔡廣創和蔡昭桂三名被告人被帶進法庭後,表情木然,在走進法庭時,與前來旁聽的家屬們匆匆點頭示意後坐在被告席上。
對於檢方指控的兩項罪名和事實,蔡東家當庭表示有異議並推得一乾二淨。蔡東家聲稱,自己並沒有組織,也沒有參同蔡廣創、蔡昭桂等人合夥製造毒品,也沒有指使蔡廣創、蔡昭桂等人利用麻黃素製造毒品,以及販賣那些毒品。
在面對檢察官的審訊時,蔡東家承認從林凱永那裡購買了20桶麻黃素。但他同時辯稱,當時他並不知道麻黃素是為了製毒的,而是販賣給他人做藥的。
對於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指控,蔡東家聲稱,自己並沒有去「撈」蔡良火。蔡良火被抓時,自己也不知道他犯了什麼罪,堂叔叫了一起去看看。他也不認識許廣衡,「到了惠州後,我就在睡覺,他們到醫院看了人後,回來才叫醒我的。」
庭審中,蔡廣創則承認了檢方指控的罪名,不過,他辯稱自己是出於對蔡東家的崇拜,聽從蔡東家的指使,幫蔡東家將麻黃素拉到自己的祖屋裡,他本人也沒有參與製毒,製毒是由蔡秋弟和蔡昭桂負責,兩人製毒時還不準他看。
蔡廣創在庭上還大方承認,他起初販賣廢品賺了錢,但因為吃喝嫖賭,按照當地的習俗與妻子離了婚,名下並沒有什麼財產,而且還欠了一屁股債。不僅如此,自己並沒有獲利,雖然蔡東家聲稱給他400萬元,「但也只是口頭許諾,並沒有兌現」。
另 一被告蔡昭桂在庭審中則否認自己參與了製毒,只是在製毒的第二階段在裡邊「打雜」,具體製毒是由蔡秋弟和兩個不認識的陌生男子負責的,在製毒中並沒有見過 蔡廣創。他的這一說法,與蔡廣創的說法不同,法官當即讓兩人進行對質,蔡昭桂堅稱自己只是「打雜」的,蔡廣創堅稱自己在祖屋見到了蔡昭桂參與製毒並且生產 出了一些結晶類的東西。
資料連結
「廣東第一大涉毒村」 兩成以上家庭 直接、參股生產冰毒
2015年1月14日,由中央禁毒委督辦的汕尾陸豐18個特大製販毒品案(下稱「陸豐特大涉毒案」)系列案首案在佛山開審,兩名司機李儲祥、鈕忠海因涉嫌窩藏毒梟站上了被告席。
據佛山市檢察院介紹,陸豐特大涉毒案是廣東有史以來打擊毒品出警規模最大、抓捕對象最多一次的案件。2013年12月29日,廣東警方 出動了3000多名全副武裝的警力,動用了警用直升機、邊防快艇等清剿了「廣東第一大涉毒村」——陸豐市博社村。2014年7月,陸豐特大涉毒案中的林凱 永等22名犯罪嫌疑人陸續被省公安廳移送佛山市人民檢察院,該系列案涉案罪名達10項,涉案毒品數量(含製毒物品)近3噸。
據了解,博社村 所在的縣級市陸豐曾於1999年至2004年因販賣海洛因問題嚴重而被國家禁毒委掛牌整治。汕尾陸豐市於2011年被國家禁毒委列為涉毒重點整治地區。陸 豐冰毒製造集中在三甲地區(甲東、甲西、甲子三鎮),而博社村則是陸豐地區涉毒的「第一大村」,該村村民姓蔡,有1.4萬人,兩成以上家庭直接、參股生產 冰毒。 近年來,博社村因廣東警方多次圍剿、繳獲大量冰毒而被稱為「中國冰毒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