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陸豐博社村原村支書蔡東家資料圖片 涉販毒180千克

2020-12-18 閩南網

  因毒情泛濫,廣東陸豐博社村曾被稱為「中國冰毒第一村」,曾經既是毒梟又是村支書的「雙面人」蔡東家,昨天在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

  蔡東家被控制造、販賣毒品罪和包庇製販毒犯罪分子兩項罪名。與其一同受審的還有蔡廣創和蔡昭桂兩人,兩人與蔡東家一樣被控制販毒180千克。庭審從昨日上午10時許持續至晚上9時左右,案件並未當庭宣判。

中國冰毒第一村村支書蔡東家(資料圖)

指控一

兩次製販毒180千克 村支書獲利500萬

  檢方指控,在2011年清明節後,蔡東家召集蔡廣創、蔡昭桂和蔡秋弟(另案處理)等人,密謀合夥製造毒品甲基苯丙胺(冰毒)後販賣牟利,商定由蔡東家和蔡廣 創出資,其中由蔡東家提供原料麻黃素,蔡廣創負責製毒的具體事宜,蔡昭桂和蔡秋弟是「製毒師傅」,負責製毒的具體操作。

  之後,蔡東家從林凱 永(另案處理)處,以每桶195萬元的價格購買了20桶麻黃素,蔡東家將其中的12桶以每桶200萬元的價格販賣給另一毒販,從中獲利60萬元。蔡東家將 另外6桶麻黃素,交給蔡廣創、蔡昭桂和蔡秋弟製造毒品,後蔡秋弟及蔡昭桂、蔡廣創利用該6桶麻黃素在蔡廣創的博社村新鄉7巷12號的老屋內,造出毒品甲基 苯丙胺約110千克。

  之後不久,蔡東家與蔡廣創再次密謀製造毒品甲基苯丙胺,蔡東家再以每桶185萬元的價格,向林凱永購買了4桶麻黃素,並指使蔡廣創找人將麻黃素製作毒品,後蔡廣創找人將麻黃素製造出毒品甲基苯丙胺,拉回上述老屋內儲存。

  檢方指控,這兩次製造出的毒品甲基苯丙胺共180千克,後蔡東家指使蔡秋弟等人將上述毒品分別以18萬元每千克、15萬元每千克的價格販賣給「福建佬」和蔡漢都等人。其中,蔡東家從中獲利約500餘萬元,蔡廣創從中獲利約400萬元,蔡昭桂獲利約50萬元。

  此 外,2011年春節後,蔡昭桂夥同蔡秋弟、蔡欽銳(另案處理)等人密謀購買麻黃素合夥製造毒品甲基苯丙胺,被告人蔡秋弟及蔡昭桂、蔡欽銳共同出資約800 萬元,由蔡欽銳以約780萬元的價格購得100千克麻黃素,蔡昭桂及蔡秋弟、蔡欽銳在博社村內利用該100千克麻黃素製造出毒品甲基苯丙胺60千克,後將 上述毒品全部販賣牟利,被告人蔡昭桂從中獲利約400萬元。

指控二

堂弟製販毒落網 攜巨款前往惠州「撈人」

  除了製造、販賣毒品這一項罪名外,蔡東家還被指控包庇毒品犯罪分子這一罪名,而他包庇的人是其堂弟蔡良火。據警方透露,蔡良火是陸豐地區製販毒的「開山元老」。

  據 指控,2013年12月,蔡東家獲悉蔡良火因製造、販賣毒品氯胺酮,在惠州市惠城區被惠州警方抓獲後,為幫助蔡良火逃避法律的制裁或者從輕處理,蔡東家帶 人駕車攜帶巨款、洋酒、香菸等物品來到惠州市想「撈出」堂弟。之後,蔡東家通過許廣衡(音)聯繫了辦理該案的緝毒民警了解案情,並在許廣衡的安排下,在蔡 良火前往醫院體檢時在醫院門口見到了蔡良火。

庭審直擊

  為什麼要和村支書一起作案?因為崇拜

  蔡廣創還稱村支書蔡東家聲稱要給他400萬元但沒有兌現

  昨日上午,案件在佛山中院第十三法庭開庭。由於三名被告人身份特殊,法院專門加強了安保。庭審開始後,三名被告人戴著手銬、腳鐐在十多名法警的看押下被帶進了法庭。

  新快報記者留意到,身穿便服的蔡東家、蔡廣創和蔡昭桂三名被告人被帶進法庭後,表情木然,在走進法庭時,與前來旁聽的家屬們匆匆點頭示意後坐在被告席上。

  對於檢方指控的兩項罪名和事實,蔡東家當庭表示有異議並推得一乾二淨。蔡東家聲稱,自己並沒有組織,也沒有參同蔡廣創、蔡昭桂等人合夥製造毒品,也沒有指使蔡廣創、蔡昭桂等人利用麻黃素製造毒品,以及販賣那些毒品。

  在面對檢察官的審訊時,蔡東家承認從林凱永那裡購買了20桶麻黃素。但他同時辯稱,當時他並不知道麻黃素是為了製毒的,而是販賣給他人做藥的。

  對於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指控,蔡東家聲稱,自己並沒有去「撈」蔡良火。蔡良火被抓時,自己也不知道他犯了什麼罪,堂叔叫了一起去看看。他也不認識許廣衡,「到了惠州後,我就在睡覺,他們到醫院看了人後,回來才叫醒我的。」

  庭審中,蔡廣創則承認了檢方指控的罪名,不過,他辯稱自己是出於對蔡東家的崇拜,聽從蔡東家的指使,幫蔡東家將麻黃素拉到自己的祖屋裡,他本人也沒有參與製毒,製毒是由蔡秋弟和蔡昭桂負責,兩人製毒時還不準他看。

  蔡廣創在庭上還大方承認,他起初販賣廢品賺了錢,但因為吃喝嫖賭,按照當地的習俗與妻子離了婚,名下並沒有什麼財產,而且還欠了一屁股債。不僅如此,自己並沒有獲利,雖然蔡東家聲稱給他400萬元,「但也只是口頭許諾,並沒有兌現」。

  另 一被告蔡昭桂在庭審中則否認自己參與了製毒,只是在製毒的第二階段在裡邊「打雜」,具體製毒是由蔡秋弟和兩個不認識的陌生男子負責的,在製毒中並沒有見過 蔡廣創。他的這一說法,與蔡廣創的說法不同,法官當即讓兩人進行對質,蔡昭桂堅稱自己只是「打雜」的,蔡廣創堅稱自己在祖屋見到了蔡昭桂參與製毒並且生產 出了一些結晶類的東西。

資料連結

  「廣東第一大涉毒村」 兩成以上家庭 直接、參股生產冰毒

  2015年1月14日,由中央禁毒委督辦的汕尾陸豐18個特大製販毒品案(下稱「陸豐特大涉毒案」)系列案首案在佛山開審,兩名司機李儲祥、鈕忠海因涉嫌窩藏毒梟站上了被告席。

  據佛山市檢察院介紹,陸豐特大涉毒案是廣東有史以來打擊毒品出警規模最大、抓捕對象最多一次的案件。2013年12月29日,廣東警方 出動了3000多名全副武裝的警力,動用了警用直升機、邊防快艇等清剿了「廣東第一大涉毒村」——陸豐市博社村。2014年7月,陸豐特大涉毒案中的林凱 永等22名犯罪嫌疑人陸續被省公安廳移送佛山市人民檢察院,該系列案涉案罪名達10項,涉案毒品數量(含製毒物品)近3噸。

  據了解,博社村 所在的縣級市陸豐曾於1999年至2004年因販賣海洛因問題嚴重而被國家禁毒委掛牌整治。汕尾陸豐市於2011年被國家禁毒委列為涉毒重點整治地區。陸 豐冰毒製造集中在三甲地區(甲東、甲西、甲子三鎮),而博社村則是陸豐地區涉毒的「第一大村」,該村村民姓蔡,有1.4萬人,兩成以上家庭直接、參股生產 冰毒。 近年來,博社村因廣東警方多次圍剿、繳獲大量冰毒而被稱為「中國冰毒第一村」。

相關焦點

  • 原博社村支書蔡東家獲死刑:涉毒又涉黑近30載,充當製販毒「保護傘」
    廣東「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精準發力,「禁毒掃黑」深挖「保護傘」記者張璐瑤 通訊員王佰川昔日的「冰毒教父」,公開、半公開製毒近30年,還用自己村支書、人大代表的身份為製販毒充當保護傘,橫行鄉裡,涉毒又涉黑。
  • 揭秘陸豐「冰毒教父」蔡東家:涉毒涉黑30載 充當製販毒保護傘
    羊城派記者 張璐瑤 通訊員 王佰川昔日的「冰毒教父」,公開、半公開製毒近30年,還用自己村支書、人大代表的身份為製販毒充當保護傘,橫行鄉裡,涉毒又涉黑。羊城派記者從廣東省禁毒辦獲悉,近日,陸豐甲西鎮博社村原黨支部書記蔡東家因涉黑、販賣、製造毒品被判處死刑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同案的蔡廣創、蔡昭桂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這是廣東省高級法院對蔡東家一案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裁定,也是廣東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面推進全民禁毒工程取得的又一重大戰果。
  • 重訪廣東陸豐製毒村:原村委書記豪宅成爛尾樓
    南都記者 馮宙鋒 攝陸豐甲西鎮曾經的製毒「第一村」博社村,連成片的祠堂,其中一些裝修豪華。南都記者馮宙鋒 攝陸豐甲西鎮博社原村委書記蔡東家已經停建的豪宅。  當日凌晨,別墅主人、博社村原村委書記蔡東家被警方在惠州抓獲歸案,隨著這個昔日販毒團夥「保護傘」落網,圍剿博社村的雷霆掃毒行動拉開序幕,標誌著被稱為廣東「第一毒村」的博社村由此進入由亂到治的新階段。  如今,距離那場掃毒行動已經過去一年時間,公開或半公開的製毒活動在博社村早已絕跡。
  • 「中國製毒第一村」的這5年:5年前村支書等180多人涉毒被抓
    從1999年開始,「三甲地區」因製販毒犯罪嚴重,曾兩次被國家禁毒委帶上「毒帽」,多年來,禁毒成為了當地政府的重要任務。在宗族勢力的影響下,博社村更是以「中國製毒第一村」被人們所熟知。2013年12月29日凌晨,廣東警方調集3000多名警力對博社村開展「雷霆掃毒」行動,當天繳獲近3噸冰毒,抓捕180多名涉毒犯罪嫌疑人,轟動全國。
  • 重訪「冰毒第一村」陸豐博社村:滿牆通緝名單 抓到蓋個戳
    兩年前的12月29日,廣東警方出動三千警力,海陸空清繳「冰毒第一村」汕尾陸豐博社村,「毒村」震驚全國。兩年後,「毒村」原書記,被稱為「冰毒教父」的頭號大毒梟蔡東家在佛山過堂,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兩年來,「冰毒第一村」發生了什麼變化?毒品問題是否得到遏制?近日記者實地重訪汕尾陸豐博社村,解讀「毒村」的現狀與變遷。
  • 廣東陸豐市博社村「兩委」重組 由不「沾毒」的黨員構成
    2013年12月29日凌晨,我公安、武警剿滅廣東省陸豐市甲西鎮博社村的18個特大製販毒犯罪團夥,抓獲嫌疑人182人,繳獲冰毒近3噸、製毒原料23噸,一時間震驚全國。《羊城晚報》1月4日報導,在清剿前,博社村的「兩委」(黨委與村委)基本形同虛設,在清剿中,包括村支部書記蔡東家在內的幾名村幹部皆因涉毒悉數落馬。
  • 破冰行動一:「製毒第一村」博社村,製毒歷史和毒品帝國的緣由
    震驚海內外的「製毒第一村」博社村,由一個原本十分普通的沿海小漁村,在村支書蔡東家的帶領下,短短幾年成為了「毒品帝國」,更是把控著全國所有毒品交易的價格,而這一切的由來,皆因一場「雷霆掃毒」行動而打破。,它位於汕尾市陸豐甲西鎮的東南部,因為博社村的交通非常方便,不僅是陸路交通發達,水陸交通也很發達,從博社村駛出來的船隻,可以通往汕頭、浙江、香港還有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不單單是博社村,實際上整個廣東的禁毒形勢都非常嚴峻,雖然說不像電視劇提到博社村一個村的產貨量就佔全國的40%這麼誇張,但是陸豐的產量佔全國的份額也超過三分之一,這也是一個非常觸目驚心的一個數字,即使在嚴打整治高壓態勢下
  • 破冰行動一:「製毒第一村」博社村,製毒歷史和毒品帝國的緣由
    震驚海內外的「製毒第一村」博社村,由一個原本十分普通的沿海小漁村,在村支書蔡東家的帶領下,短短幾年成為了「毒品帝國」,更是把控著全國所有毒品交易的價格,而這一切的由來,皆因一場「雷霆掃毒」行動而打破。
  • 廣東"冰毒教父"內幕:"地下王國"冰毒產量佔全國1/3
    2011年前後,博社村在蔡東家為首的宗族勢力的帶動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都直接參與製造冰毒,其冰毒產量在整個陸豐高居榜首,而整個陸豐的冰毒產量又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一舉一動對全國乃至世界的冰毒價格都產生巨大影響,以至於當時製販毒圈內流傳著這樣的話:「生意做不做,關鍵看博社」。
  • 廣東製毒村村支書系幕後老闆 14名"保護傘"落網
    14名「保護傘」同時落網「該村製販毒如此猖狂,與該村村幹部不無關係。」省公安廳副廳長郭少波說。此次行動中,包括頭號目標人物博社村黨支部書記蔡東家在內的14名幹部也涉案落網。警方抓捕1號目標蔡東家頗費了一番心思。據了解,警方此前通過多種方式,試圖讓蔡東家離開陸豐進而實施抓捕,但都沒有成功。抓捕行動前一天,在當地鎮領導的配合下,通知蔡東家參加縣裡的會議,以實施抓捕。
  • 強熱帶風暴「貝碧嘉」或對廣東造成嚴重風雨影響!| 晨讀天下
    昔日的「冰毒教父」,公開、半公開製毒近30年,還用自己村支書、人大代表的身份為製販毒充當保護傘,橫行鄉裡,涉毒又涉黑。羊城晚報記者從廣東省禁毒辦獲悉,近日,陸豐甲西鎮博社村原黨支部書記蔡東家因涉黑、販賣、製造毒品被判處死刑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同案的蔡廣創、蔡昭桂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 廣東製毒村最大毒梟27歲 派出所全員當保護傘
    【小村莊變身大毒村,兩成村民直接或參股參與製毒販毒,雷霆掃毒全力出擊!】公安部門調集3000多名警力,搗毀製毒工場77個,抓獲了182名犯罪嫌疑人,繳獲冰毒2900多公斤。廣東陸豐的博社村,為何會從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普通小村,一步步變為制度販毒的大毒村?
  • 探訪廣東汕尾《破冰行動》原型村 已摘「毒帽」
    2019年6月,廣東汕尾,探訪陸豐甲西鎮博社村,曾有「中國製毒第一村」的稱號。這裡是位於廣東省汕尾市陸豐甲西鎮的博社村。對陌生人而言,這是個美麗且古樸的南方沿海村莊。難以想像,它曾有「中國製毒第一村」的稱號。
  • 廣東「冰毒教父」:4000警力開進他的地下王國,近乎整村製造冰毒
    2011年前後,博社村在蔡東家為首的宗族勢力的帶動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家庭都直接參與製造冰毒,其冰毒產量在整個陸豐高居榜首,而整個陸豐的冰毒產量又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一舉一動對全國乃至世界的冰毒價格都產生巨大影響,以至於當時製販毒圈內流傳著這樣的話:「生意做不做,關鍵看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