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打麻將這個事,估計全中國人都熱愛,午飯或者晚飯之後四個好友湊成一桌,即娛樂了身心又放鬆了心情還溝通了感情。可見麻將的盛行不是偶然的,有其必然的一面。
可是說起熱愛打麻將四川人絕對排名第一,這不因為疫情暫時關閉的麻將館現在又開業了。四川人這下又可以打麻將了,估計四川人民這段時間給憋壞了。有次我和四川幾個同事去雲南旅遊5天,結果我們在賓館裡面打了四天半的麻將,可見我們對麻將不只是喜愛、簡直是熱愛了。
我們愛打麻將幾乎人人都會,老少皆宜、個個樂在其中不能自拔,為什麼我們那麼愛打麻將以至於把它打成了國粹。可能麻將中見人生、麻將中見文化、麻將中見人品,麻將就是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的生活。
一、麻將中的取捨之道
在麻將中,取捨牌十分重要。 摸、吃、碰、槓屬於取,舍牌則是出牌,故麻將技巧之高低、競技之勝負,取牌繫於一半,舍牌更顯水平。麻將高手打得「精明」,主要是精在如何取捨。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人生時時都需要做出一些重要的抉擇,究竟該如何取捨。我想另可舍了做、莫要做了悔、寧可直中取、不向取中求、寧可沒有錢、不可沒有道。人生就是這樣沒有一味的索取,也沒有一味地捨去,懂得進退取捨,方能成就人生。
二、麻將中的縱橫之道
有人說「麻場如戰場」,這句話一點也沒錯。 四四方方一座城,東南西北四個人,都在為了自己一方在牌桌上拼殺、在馳騁。總之,打牌是讓自己的目的最大化的實現,同時讓別人目的最小化;如果出現一方在積極做大牌時,另外三家會共同阻止其得逞,這些特點和縱橫家張儀、蘇秦思想不謀而合。
三、麻將中的中庸之道
俗話說:做人要有人品、打牌要有牌品,牌品看人品。儒學倡導的是「中庸之道」強調個人修養,有的人胡牌了就歡天喜地、輸了牌就怨天怨地。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想一個人的所有品質都可以從入局開始看出,水平、心態、氣勢一覽無餘,只有在牌局中表現出高於常人的氣度和心胸,你才能在牌局中體驗快樂、享受人生,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人生也是如此、斤斤計較、患得患失必然會把人生過得處處是障礙、處處是壁壘。
四、麻將中的世間萬象
大家都知道麻將中有條、餅、萬、東南西北風等,每一種牌都代表世間的一種生態。東南西北代表是每個不同的方向、每個人不同的價值觀。麻將中的梅、蘭、竹、菊佔盡春、夏、秋、冬,被人稱為「四君子」。「梅」表示高潔傲岸,「蘭」代表幽雅空靈,「竹」象徵虛心有節,「菊」則暗示冷豔清貞,表現了人們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也是對審美人格境界的嚮往,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中、發、白三張牌寓意著「中正、發達、純潔」是我們對美好的嚮往,一副麻將就是世間萬物、人生百態。
想起一首小詩《詠麻將》 忙忙碌碌苦中求,莊莊盤盤爭不休。 若是明白攻與守,不知免去多少愁。人生就是在不斷的相聚和別離中度過、在不斷的取捨中獲得、在不斷的情緒轉換中生存,一副麻將打出了中國人的文化、中國人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