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親戚、打麻將是以往春節期間不少群眾家裡常見的活動,然而今年,打牌、打麻將被禁止後,群眾的娛樂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鹹陽市秦都區馬泉街辦舉辦了鬧元宵群眾文化藝術「比賽」,更多村民參與到文化活動中,還對傳統鬧元宵文化活動進行了更新和發揚。
不打麻將改敲鼓
晚上終於早回家
打牌、逛、走親戚,是鹹陽市秦都區馬泉街辦查田村村民許童的昔日春節活動,今年,30多歲的許童首次參加了村裡的鑼鼓隊做起鼓手,他說,春節期間終於能早點回家休息了。「原來春節期間村裡敲鑼打鼓都是小規模活動,我不感興趣,打牌打到凌晨兩三點,回去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今年辦比賽規模大,村上叫,我也喜歡上這活動了。」許童說,敲鑼鼓每晚七八點就能回家,家人也都說不打牌好。
往年春節,69歲村民方印弟兄三個有愛逛的,有下棋的,也有愛打麻將的,今年,他們仨都加入到敲鑼打鼓的行列中。「往年村裡也有敲鑼打鼓的,但是人少,沒氣氛,今年村裡通知大家說組織參加比賽,規模大,氣氛好,我們都積極參加,每天敲完才能盡興。」他說,「往年我打麻將,午飯後往麻將場一坐就是一下午,年輕人有的還通宵打。」
鑼鼓秧歌隊人數增一倍
「今年管得嚴,村民不打麻將了,參加村裡文化活動的人也就多了。」查田村村委會主任王選盟說,「其實每年春節村裡都有文化活動,除了一些村民們自發敲鑼打鼓、唱秦腔等,去年村裡還特別組織了卡拉OK比賽,說是比賽,其實重在參與。」王選盟說,今年參加鑼鼓秧歌隊的村民有90餘人,比去年增加一倍,村民積極性都很高。
王選盟稱,群眾文化生活提高了,參加群體娛樂休閒活動的需求也明顯上升。「集體活動能凝心聚力鼓舞人心,大家參與積極性高,隊伍裡年紀稍微小點的村民白天上班晚上排練,籌備了四五天。」他說,「目前隊伍裡主要還是婦女和年紀大的人,年輕小夥還要上班,都在外面,但是今年的活動帶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一些今年參加的和沒參加的年輕人說是明年想耍社火,那就需要更多人提前籌備了。」
秧歌終於有了新內容
「我玩幾十年了,比他們還敲得好,但是現在年紀大了,該讓年輕人玩了。」3月2日中午12時許,同在玉泉西路絲路公園附近表演的呂先生擔任鑼鼓隊的指揮,69歲的他用兩把紅色舞扇作指揮棒,配合「指揮棒」起起伏伏以及呂先生的肢體動作,馬泉街辦程家村村民將鑼鼓敲打得熱鬧又整齊,而一襲白衣、手持紅扇、頭髮花白的呂先生自己也成為一道風景線。
呂先生告訴記者,今年春節,程家村扭了數十年的傳統秧歌終於有了變化。他說:「原來一直就是老樣子,沒啥變化,今年有了許多新技巧,她們把廣場舞的元素加了進來,不但扭,還跳。」
「原來過年就是打麻將、看娃、走親戚。」幾位婦女說,「現在不打麻將了好,鍛鍊身體。」秧歌隊的程女士和劉女士說,去年她們閒了就跳操或者廣場舞。「往年參加鑼鼓隊的人大多年紀大,今年年輕娃明顯多了。」 華商報記者 史嘉婷
編輯: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