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在廣東人眼裡,湖南人是「北方人」?
在廣東人眼裡,湖南人是北方人。因為在廣東一般把不會說粵語的人統稱為北方人,也有一些廣東人,把嶺南以北的人稱為北方人。因此這樣來看的話,在他們眼中,湖南人確實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就像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方言那樣,所以在他們的眼裡就覺得只要不是說粵語的人就都是北方人。還有就是廣東的天氣一直都是比較炎熱的。這也就不難理解湖南人在他們那裡為什麼被稱為北方人了。所以綜上所述,在他們眼中湖南人就是北方人。我一個湖南人一直被廣東同事叫做北方人。自從公司組織到海南去旅遊,他一個廣東人被海南導遊叫做北方人後再也沒叫我北方人了。廣東人把下雪的地方都稱為北方。兩廣屬於馬來人種,廣東人眼裡蒙古人種都屬於北方也不奇怪!簡單的理解是,長江以北的是北方人,長江以南的是南方人。在廣東人眼裡除了廣西,其它通通按北方算。在廣西說白話的和廣東人眼裡,不說白話和粵語的就是北方人,他們方言稱lao佬!不管哪裡人,不一定廣東都是有錢人,不一定北方都是窮人。除了兩廣,和海南,其他都是北方人。在我看來,除了湖南其他都是北方人。
2、廣東宏遠用曾繁日和胡明軒來換新疆隊的範子銘,有沒有贏?
這條消息完全就是空穴來風,廣東宏遠什麼時候拿曾繁日和胡明軒去換新疆隊的範子銘了,動一動腦子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曾繁日和胡明軒都是廣東宏遠著力培養的兩個年輕球員,胡明軒已經成長起來,在去年也入選了國家隊的集訓營,個人實力在國內後衛中也能數的上號。如果在一支相對比較弱的球隊中他一定會有更多的表現機會的。範子銘在新疆隊只能說是中規中矩,本賽季他場均得分7.9分,新疆隊並不倚仗他的進攻。那廣東宏遠又怎麼會傻到再加上個曾繁日去換範子銘呢。朱芳雨如果拿胡明軒去換了範子銘,那就是他和杜鋒的腦袋被門夾了!想法設法的博眼球有意思嗎?學雷鋒也不是這麼學的好嗎?這交易根本不是雙贏,是雙輸。廣東反而是虧本了、廣東宏遠不可能用曾繁日和胡明軒換範子銘的。新疆隊可以得到胡明軒補強後衛線。而廣東隊目前的陣容非常好。曾繁日和胡明軒上限還沒兌現,怎麼可能放走。廣東宏遠用曾繁日和胡明軒換來了新疆隊的範子銘,但是他最後卻沒有贏得勝利。範子銘只是租借給新疆而己,新疆沒有權利左右他,如果真按你說的交換了,那宏遠老闆腦子瓦特了。
3、2020廣東省考面試:珠三角地區還考縣級卷?
珠三角鄉鎮地區的考試形式一直都很迷,因為它很不具確定性,有時隨省直,有時隨鄉鎮,所以在面試公告沒出來前,我們都很難界定珠三角鄉鎮到底考什麼!來看看往年情況:1.面試試題分類:2016-2018考試分為四類別:省直、市縣、公安、鄉鎮。有四類考卷,不同考題,需專項備考。2019面試發生重大變化,面試試題改變過往「三級一類」四類,變為兩類別:一套為粵東西北鄉鎮、一套為省直、市縣、公安、珠三角鄉鎮。結構化面試,7名考官,一天兩套題目,上、下午各一套,每套題目有4道。+珠三角鄉鎮+公安:2019年6月14日-6月18日;②東西兩翼地區和北部生態發展區鄉鎮:6月14日-18日,每天上午8︰30開始,下午14︰30開始。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從2019年開始,省直就開始和珠三角鄉鎮,公安,市縣合為一套試題,公安2016年第一次招考,單獨命題。
4、多名歌手現身!央視《唱響新時代》走進陽江海陵島
今天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0年《唱響新時代》主題節目走進美麗的海陵島現場錄製,歌手們和本土演員同臺演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陽江海陵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近年來旅遊發展、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伴隨著熱情的《唱響新時代》拉開了整場演出的帷幕。在1000多名觀眾的歡呼聲中,屠洪剛、馮國棟、雲朵、郭峰、李若彤、弦子等歌手現身錄製現場,一曲曲悠揚、歡快的旋律迴蕩在海陵島十裡銀灘的上空。據介紹,《唱響新時代》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精心策劃的大型基層文化系列主題演出,目前,已走進全國20多個城市錄製,廣東海陵島憑藉優美的海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巨大的發展潛力,成為繼潮州、深圳、乳源、博羅後,第五個選在廣東錄製節目的主會場。本次錄製通過海陵島主會場+陽江鴛鴦湖分會場結合,以大型歌舞表演形式充分展現陽江海陵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同時,從人文、自然、創新、科技等多角度描繪海陵島及陽江新時代發展的宏偉藍圖,展現粵港澳大灣區給陽江和海陵島帶來的新變化、新機遇、新挑戰。
5、高校布局調整宜充分發揮市場作用
近日印發引進高水平大學省級引導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以財政支持地方政府、地方高校與國內外大學合作辦學。雖然浙江不是第一個爭引名校的省份,但還是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客觀地說,浙江做如此選擇,背後有特殊的需求與背景。根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浙江省GDP位居全國第四,但高等教育資源與經濟發展水平呈現出一種不平衡的格局。雖然該校實力穩居全國前列,但無法遮掩浙江高等教育結構上的隱憂。拿江蘇來說,有15所高校入圍「雙一流」名單,而且近年來,人民大學、西安交大、美國杜克大學也都赴蘇州辦學。這顯然無法適應廣東地方經濟的發展,更遑論有力的支撐作用,自然也無法滿足當地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據統計,2018年廣東省的教育投入高達4000多億元,同比增長10%,位居全國首位。吸引名校到當地辦學,已經成為不少省份和城市的發展戰略選擇。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的地域布局,尤其是優秀高校的布局,基本上並沒有突破新中國剛成立時的格局。之前就有媒體報導稱,國內某著名大學近年來先後與20多個地區建立了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