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饒平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特色小食)代表性項目專家評審會一致推薦:
粿汁、肖米、糕仔、寶鬥餅、豬腸脹糯米
嶺頭單叢茶、獅頭鵝、客家紅糟肉
客家米粉、黃梔豆乾、客家麥牙糖、魚飯
汫洲大蠔、深坑老叢水仙、鼠殼粿
馬崗如意大餅、三饒餃、湯溪魚頭
綠島窯雞、鼎翻、饒江魚露、宋凰茶
樟溪朥餅、樟溪豆乾、坪洋柿餅
浮山薄餅、高堂菜脯
共27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列入饒平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並將於近期進行公示。
粿汁注重輔助料的調配,輔助料用久醇的豬肉滷汁、經醃製滷爛的五花肉和用油煎成金黃色的蒜頭粒。粿汁要趁熱吃,非常爽口,越吃越有味。
肖米是饒平的傳統特色小吃,在過去常被作為配桌點心。主要的餡料為蘿蔔、瘦肉,並在開口處放置一形狀為方型的滷肉。吃的時候配以陳醋,味道十分鮮美可口。
豬腸脹糯米是饒平民間傳統小食。取豬大腸中段,將糯米先浸軟,與豬肉、香菇、蝦、蓮子等輔料調味,填裝入洗好的豬腸中蒸煮後切片,即可食用。
高堂菜脯,是潮汕地區有名的土特產小菜,歷史悠久,馳名國外,其質酥香甜可口無渣,盛產於饒平縣高堂鎮。
嶺頭單叢茶又稱「白葉單叢」,素有「白葉仙子」之美譽,發源於廣東省饒平縣浮濱海拔1032米的雙髻娘山,是烏龍茶類中的著名品種。
饒平縣提出,要積極做好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特色小食)代表性項目推薦評選工作。進一步挖掘傳統優秀美食、特色小食,推動饒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要藉助高端媒體、新媒體等平臺,加大饒平縣代表性特色美食宣傳力度,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推動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協力發展的非遺保護體制機制。
-紅桃粿整理 來源:饒平政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