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金剛大股東易主 華福證券因何接盤妖股?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ST金剛大股東易主,華福證券因何接盤妖股

經由兩次網絡公開拍賣取得ST金剛(300064.SZ)股份後,興瀚資管新晉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12月7日晚間,ST金剛披露的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上海興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代表興開源8號資管計劃,下稱「興瀚資管」)競拍取得北京天證遠洋基金管理中心(下稱「天證遠洋」)持有的ST金剛2.3億股限售股份,斥資9.68億元。目前,競拍股份已完成過戶。

加上此前興瀚資管競拍取得的ST金剛股權,截至12月3日,興瀚資管新晉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26.7%。

需要指出的是,興瀚資管的實際控制人是華福證券。天眼查顯示,華福證券持有興銀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興銀基金」)76%股權,興瀚資管的控股股東為興銀基金,持有興瀚資管100%股權。換言之,華福證券成了ST金剛間接第一大股東。

早前,坊間曾流傳一份關於華福證券懇請有關方面「支持豫金剛石(11月4日變更為ST金剛)風險化解、避免退市」的請求信,引發市場極大關注。

華福證券辦公室總經理敖長靜獨家回應第一財經稱,華福證券從未發布過任何關於「豫金剛石避免退市」的請求信。「這封請求信流傳出來的第二天,華福證券便向福州當地公安局報案。具體是誰撰寫並散布這封『請求信』目前還無從得知。」案件受理情況目前也尚無新的進展。

近年來,ST金剛控股股東、實控人頻頻佔用公司資金、違規擔保,上市公司業績不斷下滑,瀕臨退市。今年前三季度,ST金剛歸母淨利潤虧損5億元,且有多達64項訴訟案件纏身。那麼,華福證券因何要在此時接盤?

ST金剛第一大股東正式易主

成為ST金剛第一大股東後,興瀚資管表示,將依法行使股東權利,向上市公司推薦合格的董事候選人,由上市公司股東大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進行董事選舉。

根據公告,在完成本次股份拍賣前,天證遠洋持有ST金剛19.07%股權,是其第一大股東。因天證遠洋破產,這些股份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公開拍賣。10月17日,拍賣的股份被興瀚資管以9.68億元競價成功,平均每股成本4.21元。

事實上,興瀚資管「吞下」這部分ST金剛股權早在「預料之中」。公司此前曾公告:「基於化解自身風險的需要,信息披露義務人(興瀚資管)將參與天證遠洋所持22988.5057萬股ST金剛股票的司法拍賣」。同時,阿里拍賣平臺顯示,本次拍賣僅有一人報名。

第一財經梳理發現,今年8月,興瀚資管已通過拍賣取得ST金剛部分股份。8月22日,北京天空鴻鼎投資中心(下稱「天空鴻鼎」)破產拍賣股份,其持有的ST金剛9195.4023萬股,被興瀚資管競價2億元拍得。彼時,興瀚資管新晉成為上市公司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7.63%。

天眼查顯示,興瀚資管成立於2015年2月16日,由興銀基金100%控股,後者由華福證券和國脈科技(002093.SZ)分別持股76%和24%,華福證券的實際控制人為福建省國資委。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目前興瀚資管還持股*ST康得(002450.SZ)2.94億股,佔其總股本的8.31%。該公司今年7月10日起被深交所暫停上市。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券商分類評級信息,華福證券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評級結果分別是A、BBB、BB。但被下調評級的原因截至目前未披露。

興業銀行股權質押業務「踩雷」

華福證券因何要從天空鴻鼎和天證遠洋接盤ST金剛?

從股份來源來看,天空鴻鼎和天證遠洋持有的ST金剛股份均來自2016年的定增。2016年,當時的豫金剛石非公開發行新增股份52735.6321萬股,每股定價8.7元。其中,實控人郭留希斥資10億元認購;天證遠洋和天空鴻鼎分別斥資20億、8億元,認購約2.3億股、919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9.07%、7.63%。這筆定增鎖定期為36個月,上市流通時間為2019年11月7日。

然而,兩家公司斥資28億元獲得的定增股份被全盤質押後,因市值大幅縮水,且無法按期支付委託貸款利息,最終雙雙破產。

2016年12月3日,豫金剛石公告稱,天空鴻鼎和天證遠洋將剛入手的定增股份全盤質押,質權人是興業銀行鄭州分行。

而興瀚資管代表興開源8號資管計劃向天證遠洋和天空鴻鼎發放了委託貸款,兩家機構均以其對豫金剛石的全部持股為委託貸款提供質押擔保。

第一財經進一步梳理股權關係發現,華福證券由興業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下稱「興業國際信託」)持股4.35%,興業國際信託則被興業銀行(601166.SH)控股73%。

2018年1月,天空鴻鼎和天證遠洋參與定增的股份尚未解禁,當月,豫金剛石股價開啟一路下跌走勢,從最高15.03元/股一度跌至最低1.78元/股。

同年6月19日,豫金剛石披露持股5%以上股東質押股份出現平倉風險的公告顯示,天證遠洋和天空鴻鼎質押的股票已經觸及平倉線。當天,豫金剛石跌停,報5.76元/股。最終,天空鴻鼎和天證遠洋均因破產重整不得不拍賣股份。

截至今年12月8日收盤,ST金剛報4.98元/股。照此計算,天證遠洋和天空鴻鼎3.22億股持股市值約為15.51億元,較彼時定增價格縮水近半。

作為曾經的股票質押質權方關聯機構及新晉大股東,若ST金剛最終退市,興瀚資管的持股價值將歸零,這顯然是興瀚資管乃至華福證券最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被實控人「抽乾」的妖股

華福證券接盤後面對的可能是一個爛攤子。

實控人「吸乾」上市公司、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案例在A股市場屢見不鮮。

天眼查顯示,2010年3月,豫金剛石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主要產品包括人造金剛石單晶、培育鑽石飾品、微米鑽石線、超硬磨具(砂輪)等產品。2020年初,豫金剛石下修2019年全年業績為巨虧逾50億元,令A股市場一片譁然。

11月27日晚間,ST金剛披露了對深交所半年報問詢的部分回復,詳盡披露了公司每單涉訴案件及與公司正常經營業務無關的或有事項產生的損失的具體明細。

第一財經梳理公告及天眼查數據發現,ST金剛涉及的全部案件中,多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和民間借貸糾紛為主。上述案件中,控股股東、實控人、上市公司、子公司等相關方頻繁作為擔保方、被擔保方現身,資金最終流向的部分企業與實控人郭留希存在交集。

公告顯示,截至11月18日,ST金剛及控股子公司作為被告涉及的訴訟案件64項,案件金額約48.12億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為原告涉及的訴訟案件4項,案件金額約2.30億元。

根據案件材料,ST金剛作為借款人的案件16項,案件金額約為19.79億元;作為擔保人、差額補足方的案件24項,案件金額約為18.09億元;其他案件28項,案件金額約為12.53億元。

在最新披露的公告中,ST金剛表示,針對資金佔用問題,郭留希將在以第三方資產償還的基礎上,與債權方談判,處置產權清晰、不受限制的資產,以物抵債、債務承接等多種方式償還被動扣劃形成的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況,彌補上述案件因司法劃扣給公司造成的損失。

不過,ST金剛多位股東高比例質押風險壓頂,公司控股股東河南華晶和實控人郭留希處於質押和凍結狀態的持股均為100%。11月27日,公司公告稱,河南華晶所持公司部分股份新增輪候凍結,涉1.4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2.03%。此外,2019年6月6日以來,郭留希被出具過19次限制消費令。

今年前三季度,ST金剛歸母淨利潤虧損4.81億元,同比下滑805%。其中,營業外支出高達2.6億元,主要系訴訟損失、預計負債增加所致。

實際上,ST金剛已被實控人拖至「無錢可用」的境地。截至2020年10月末,公司帳面上可動用貨幣資金餘額僅為134萬元;短期借款達13億元、存貨11.87億元。其中存貨周轉天數為1070天,持續盈利能力堪憂。

今年下半年以來,ST金剛屢次被監管點名,但公司拒不回復相關問詢函與關注函。11月2日,公司終於回復深交所承認存在資金被動流向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和違規擔保的情況,並已觸及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11月4日,公司證券簡稱由「豫金剛石」變更為「ST金剛」,當天股價收報跌停。

儘管如此,下半年以來,ST金剛股價波動極其誇張。Wind數據顯示,隨著創業板註冊制開放20%漲跌幅,以ST金剛為代表的「妖股」被遊資爆炒。從7月20日至10月20日,ST金剛股價從2.10元/股升至8.52元/股,累計漲幅達305.71%,累計換手率達628.63%。不僅大幅跑贏主要股指,股價漲幅遠超同期炙手可熱的新能源車板塊。其間,知名遊資如「趙老哥」、「章盟主」等所在交易席位頻頻現身。爆炒過後,ST金剛股價遭遇了「過山車」,11月累計下跌12.16%。

入主ST金剛後,華福證券面對公司基本面極差的壓力,能否幫助其扭轉局面尚難定論。但二級市場資金似乎嗅到了一絲「曙光」。12月8日,ST金剛漲停,報4.98元/股。

相關焦點

  • ST金剛大股東易主,華福證券因何接盤妖股
    「這封請求信流傳出來的第二天,華福證券便向福州當地公安局報案。具體是誰撰寫並散布這封『請求信』目前還無從得知。」案件受理情況目前也尚無新的進展。近年來,ST金剛控股股東、實控人頻頻佔用公司資金、違規擔保,上市公司業績不斷下滑,瀕臨退市。今年前三季度,ST金剛歸母淨利潤虧損5億元,且有多達64項訴訟案件纏身。那麼,華福證券因何要在此時接盤?
  • 妖股ST金剛背後都是散戶?
    豫金剛石,就算如今成為了ST金剛,依然是只妖股。今日,ST金剛漲停,在此前的9個交易日其股價跌了44%。自8月21日至10月20日收盤,ST金剛的總市值從27.85億元一路狂飆至102.71億元,兩個月暴漲74.86億元,漲幅約為268.8%。
  • ST捨得將易主吃跌停中信證券等為股東 豫園股份漲停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31日訊今日上午,ST捨得(600702.SH)控股股東四川沱牌捨得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沱牌捨得集團」)70%股權拍賣儀式舉行,最終上海豫園旅遊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豫園股份,600655.SH)以45.3億元成交額成為買受人。
  • ...除了妖股金健米業,還有績優股!天廣中茂大股東增持恐也難逃面值...
    大小非解禁、高管或大股東增減持、大宗交易是平常接觸到的數據,這是體現產業資本、高管、大股東、機構操作動向的重要數據,但很少投資者對此進行深入專業的分析。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每周日將為大家提供上述數據分析,希望能夠從中尋得一些蛛絲馬跡,提高投資勝率,規避投資風險。
  • 「妖股」仁東開盤再跌停,大股東昨日套現1.6億!
    「妖股」仁東開盤再跌停,大股東昨日套現1.6億!)今日,「妖股」仁東控股再次開盤跌停。該股現報13.6元,截至午間,成交額為7.56億元,最新總市值76.3億元。至此,仁東控股在16個交易日內一共收穫了15個跌停,累計跌幅接近80%,市值距最高點累計蒸發逾300億元。
  • 這隻妖股一年漲超1300%!「濟州島賭王」暴賺超75億
    這隻妖股一年漲超1300%!「濟州島賭王」暴賺超75億 神秘私募動用16隻產品舉牌 8大流通股東加槓桿爆買 股民們驚呆了!去年以來,在結構性的行情中從來不缺少妖股,而其中的妖股中潛股份卻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在此期間,公司經歷了大股東套現走人,私募暴力舉牌,併購晶片企業等一系列的資本運作,使得中潛股份從去年4月初到目前合計上漲了1314%。而公司股價暴漲背後,公司多位自然人股東槓桿買入賺翻。
  • 這隻妖股一年漲超1300%!「濟州島賭王」暴賺超75億,神秘...
    去年以來,在結構性的行情中從來不缺少妖股,而其中的妖股中潛股份卻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在此期間,公司經歷了大股東套現走人,私募暴力舉牌,併購晶片企業等一系列的資本運作,使得中潛股份從去年4月初到目前合計上漲了1314%。而公司股價暴漲背後,公司多位自然人股東槓桿買入賺翻。
  • 妖股×ST雲網股權紛爭落幕 創始人掃地出門後為「湘鄂情」打工
    妖股湘鄂情   從湘鄂情到中科雲網,再到如今的戴帽*ST雲網,從名稱變遷也能看出這是一隻A股奇葩中的戰鬥機。   對一家毫無科技北京的餐飲公司來說,轉型大數據基本是一場鬧劇。
  • 人福醫藥:控股股東當代科技質押50萬股
    人福醫藥:控股股東當代科技質押50萬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3 16:44:11
  • 深交所曝光創業板妖股背後...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張揚)訊,爆炒妖股遭限制交易,李連生、喻悌奇等人栽了一個大跟頭。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深交所公布的兩份限制交易決定書揭開了這些妖股背後的部分炒手。 據深交所對李連生出具的限制交易決定書顯示,2020年1月至9月,投資者李連生名下的證券帳戶在交易深市股票過程中,多次出現拉抬股價、大筆連續密集申報等異常交易行為。
  • 跨年妖股橫空出世?股民炸鍋:目標10倍
    跨年妖股橫空出世?股民炸鍋:目標10倍牛仲逸 又一個公司說「不」、市場說「是」的妖股誕生。12月24日,豫能控股再度漲停,9天8個漲停,累計漲幅128.46%。公司近日公告稱,主營為火力發電,但網友卻稱其是光伏龍頭。這又是要模仿東方通信的套路嗎?
  • S*ST亞華:實業企業的資本噩夢
    2007年初,證券事務代表劉銳曾表示:「新大新和鴻儀採取了相同的方式。」而這一切都與原大股東湖南省農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農業集團)的「不作為」甚至「縱容」息息相關。  利益不均禍起蕭牆  S*ST亞華存在先天不足,即它是拼湊而成的。上市之後不僅未能很好整合,而且還因利益不均而兄弟反目。
  • 天汽模控股股東籌劃易主國資
    天汽模控股股東籌劃易主國資 2020-11-23 22:18:32 來源:中國證券網
  • 百聯集團控股獲批 上海證券正式易主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百聯集團控股獲批,上海證券正式易主!文 許盈 上海證券正式易主!12月12日晚間,證監會正式公告核准百聯集團成為上海證券控股股東,對於公司註冊資本也將由26.1億元變更為53.27億元。歷時一年半,就在這個雙十二,百聯集團增資控股上海證券終於塵埃落定。隨著股東變換、新高管到任,上海證券正迎來新生!
  • *ST華映:第一大股東華映百慕達股份被輪候凍結約1.81億股
    每經AI快訊,*ST華映(SZ 000536,收盤價:1.58元)6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中華映管(百慕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映百慕達」)所持公司股份新增輪候凍結。公告顯示,華映百慕達持有的公司股份約1.81億股被輪候凍結,佔其所 持股份比例26.31%,輪候凍結期限為36個月。2019年年報顯示,*ST華映的主營業務為銷售-國內、銷售-進料加工、代工-國內、代工-來料加工,佔營收比例分別為:75.69%、14.06%、6.56%、1.25%。
  • 妖股笨豬跳,大盤創新高,證券能否繼續上行
    昨晚中歐投資協定籤訂,對於光伏、風能、運輸物流構成利好,所以晉控電力和寧波海運競價一字漲停,券商板塊高開高走,中原證券和方正證券同時漲停,山西證券、國盛金控、湘財股份隨後漲停助攻,在短短的15分鐘就有5家券商漲停,所以大金融被資金湧入,鄭州銀行漲停,西水股份漲停,但券商至維持了30分鐘,就開始震蕩回落
  • 泰亞股份易主 實控人之侄接盤操刀重組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嚴政)因籌劃資產重組停牌至今的泰亞股份3月21日晚間卻發布一則「易主」公告。公司控股股東泰亞國際擬以合計約5.3億元總價,將泰亞股份超過半數股權拱手讓出。  大股東5.3億轉讓全部股權  泰亞股份稱,近日公司接到控股股東泰亞國際通知,其已於3月12日與境內自然人林詩奕、林建國、林健康、林清波、丁昆明分別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擬向後者轉讓其所持有的泰亞股份共計940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3.17%。轉讓完成後,泰亞國際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並表示未來12個月內不會購入公司股份。
  • 大股東股權質押高達1.5萬億 大跌下5000億市值告急
    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剔除已解押股權後,今年以來共有873.43億股股權被質押,涉及上市公司1031家,涉及質押市值達1.53萬億元。但在經歷連續幾個交易日的暴跌後,越來越多個股跌破股權質押警戒線。
  • *ST升達股權遭拍賣無人問津 華寶信託被動接盤成其大股東
    更值得關注的是,最新控制人華寶信託在其中是最為尷尬的,其原本只是一個債權人,不成想卻因債務人無力償債、所持上市公司股權無人按手而被動接盤成為上市公司控制人。定增併購、實控人變更,長期以來一直是A股的重要炒作主題,不少公司的股價因此而獲得過不菲的市場表現,如近期實現連續四個漲停的*ST升達就是因大股東變更而獲得了資金的青睞。
  • 東海證券2保代收警示函 未發現*ST華儀股東佔用募資
    其中,2.36億元被控股股東華儀集團有限公司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其餘用於*ST華儀歸還借款及日常經營支出。 東海證券及張宜生、吳遜先未按規定履行持續督導工作,未發現前述違規使用募集資金情形,在募集資金使用與存放專項核查報告中做出合規的結論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