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開發相得益彰 黑龍江省茅蘭溝水墨畫裡求平衡

2020-09-18 二三裡資訊哈爾濱

原生態的茅蘭溝,宛如一幅水墨畫。

茅蘭溝的苔蘚植物構成了特殊的意境。

●原生態的茅蘭溝,是一幅水、怪石、古木、苔蘚構成的水墨畫。

●保護開發相得益彰,又尋求了構圖上的平衡。

□本報記者邵晶巖

距嘉蔭縣城76公裡,在G331國道3058公裡樁附近,茅蘭溝河匯入黑龍江。茅蘭溝河,發源於黑龍江茅蘭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部小興安嶺山脈的五子棋大崗,在保護區內長16.2公裡,由南向北,流經茅蘭峽谷,匯入黑龍江。茅蘭峽谷,是由地殼變遷形成的構造峽谷,長約2公裡,谷內澗深林茂,雲溪環繞,峰石峭立,景色幽深而壯觀,是茅蘭溝風景區核心景觀。茅蘭溝風景區建於1992年,原名「貓狼溝」,因這裡常有狼蟲虎豹出沒而得名,後更名為「茅蘭溝」。2001年11月茅蘭溝被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9年8月又被批准為國家級地質公園。

兩個國家級身份,足以讓茅蘭溝以「自我」的方式,活成一個遺世獨立的「北方佳人」。水,在茅蘭峽谷中演繹著不同的形態,或泉、或澗、或溪、或瀑、或潭、或池,茅蘭溝河因此而靈動,也頗具哲學味道。巖石的堆疊和地形的變化,讓茅蘭溝河「儀態萬方」。茅蘭溝是以印支期花崗巖構造峰林地貌和第四紀冰緣地貌、新構造崩塌地貌為代表的地質地貌綜合體,是目前小興安嶺發現唯一一處類型最齊全、發育最典型、造型最豐富的花崗巖峽谷地質遺蹟,對於相關地質研究具有重要科學價值。附著在怪石和古木上的苔蘚,濃淡相宜,相互之間構成了光影交錯的「水墨畫」。園內共有高等植物103科512種,其中苔蘚植物12科19種,蕨類植物6科15種,裸子植物1科6種,被子植物84科472種。山間,不僅有美麗的白樺林,還有黃波欏、胡桃楸、水曲柳等珍貴樹種。「這處苔蘚有幾百年了,有的乾枯的苔蘚,遇到水就又活了。」茅蘭溝景區經營者付波說。

保護早,開發晚,茅蘭溝才能保持著原有的風貌,靜美自然。2003年3月,這裡先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而後升為國家級。兩年後,景區才引進開發企業。特殊的景觀,賦予茅蘭溝獨特的吸引力,來參觀的遊客數量從2018年的13萬人,增加到2019年的20萬人。遊客增加,保護力度隨之加大。「我們在附近村屯聘用管護員,加強日常巡護,不能讓這裡的生態資源被損害。」付波說。2018年6月通過的《黑龍江茅蘭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是伊春市人大獲立法權後第一部環保類實體法。茅蘭溝保護區內,還布設200臺紅外相機,多次監測到馬鹿、猞猁、東方白鸛等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活動蹤跡。保護區野生動物數量逐年增多,印證了保護區生態系統功能得到明顯提升。

原生態的茅蘭溝,是一幅水墨畫,保護和開發相得益彰,尋求構圖上的平衡。

本欄圖片均由本報記者吳樹江張澍攝

來源:新浪黑龍江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茅蘭溝水墨畫裡求平衡
    ●原生態的茅蘭溝,是一幅水、怪石、古木、苔蘚構成的水墨畫。●保護開發相得益彰,又尋求了構圖上的平衡。黑龍江日報9月17日訊 距嘉蔭縣城76公裡,在G331國道3058公裡樁附近,茅蘭溝河匯入黑龍江。茅蘭溝河,發源於黑龍江茅蘭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部小興安嶺山脈的五子棋大崗,在保護區內長16.2公裡,由南向北,流經茅蘭峽谷,匯入黑龍江。
  • 醉美331丨第九站走進茅蘭溝:水墨畫裡求平衡
    距嘉蔭縣城76公裡,在G331國道3058公裡樁附近,茅蘭溝河匯入黑龍江。茅蘭溝河,發源於黑龍江茅蘭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部小興安嶺山脈的五子棋大崗,在保護區內長16.2公裡,由南向北,流經茅蘭峽谷,匯入黑龍江。
  • 黑龍江伊春:茅蘭溝潭水碧幽,「北方九塞溝」瀑布如白練
    2019年7月9日,黑龍江伊春,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內潭水碧綠幽深,瀑布如白練。黑龍江伊春嘉蔭縣的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嘉蔭縣向陽鄉五家店林場,小興安嶺北麓,嘉蔭縣向陽鄉轄區,距縣城76公裡。西、南與烏伊嶺前衛農場相接,北與烏雲鎮連接壤,東臨黑龍江。
  • 茅蘭溝水墨畫裡求平衡
  • 黑龍江伊春:茅蘭溝潭水碧幽,「北方九塞溝」瀑布如白練
    2019年7月9日,黑龍江伊春,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內潭水碧綠幽深,瀑布如白練。黑龍江伊春嘉蔭縣的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嘉蔭縣向陽鄉五家店林場,小興安嶺北麓,嘉蔭縣向陽鄉轄區,距縣城76公裡。西、南與烏伊嶺前衛農場相接,北與烏雲鎮連接壤,東臨黑龍江。
  • 獨家:航拍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 被譽為黑龍江的「九寨溝」
    黑龍江省伊春市,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北麓,嘉蔭縣向陽鄉轄區,距縣城76公裡。西、南與烏伊嶺前衛農場相接,北與烏雲鎮連接壤,東臨黑龍江。整個森林公園面積60平方公裡。集山奇、水秀、林茂、潭幽、瀑美於一身。景區內有茅蘭瀑布、黑龍潭、仙女池、太子峰、熊頭峰、鴿子峰、石頭人、石婆、鎮潭石、丹鳳泉。茅蘭溝是伊春市最為壯觀的奇特石林群自然景觀。被譽為黑龍江的"九寨溝"。
  • 黑龍江嘉蔭縣:深入神秘恐龍世界 觀賞茅蘭溝奇秀風光
    東北網9月14日訊 12日,「品·行中國兩極穿越」自駕遊採風隊伍行進至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嘉蔭是著名的恐龍之鄉,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小興安嶺北麓,黑龍江中遊右岸,與俄羅斯阿穆爾州、比羅比詹猶太自治州隔江相望。
  • 北方小九寨,伊春茅蘭溝
    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林都伊春最北部的嘉蔭縣境內,距伊春市區220公裡左右,距嘉蔭縣70公裡。溪水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號稱"北方九寨溝」,是伊春秋色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雖然不像九寨溝那樣享譽中外,但是她的景色比起九寨溝毫不遜色
  • 黑龍江一巨型公園走紅,面積是太陽島的1.85倍,門票25不輸茅蘭溝
    城市生態建設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過程,而城市公園是城市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城市公園的建設與城市發展密切相關,城市公園看似常見,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大的方面,公園是城市生態景觀的主要內容,綠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整體形象,今天我要說的是黑龍江一巨型公園走紅,面積是太陽島的1.85倍,門票25不輸茅蘭溝
  • 黑河遊(三)茅蘭溝是塞北小九寨,湯旺河林海奇石獨具魅力
    9月7日清晨開始遊茅蘭溝森林公園。公園面積70多平方公裡,這裡兩山夾一溝,茅蘭溝河貫穿整個園區。一路上,小橋棧道溪水潺潺,石疊潭隱鳥語花香,不愧號稱山奇、水秀、林茂、潭幽、瀑美,主要景點有茅蘭瀑布、仙女池、鴿子峰、太子峰、熊頭峰、石老嫗、石熊望月、鬼難達、駱駝峰、鎮潭石、觀音拜北。
  • 茅蘭溝景區
    茅蘭溝風景區,位於黑龍江伊春嘉蔭縣城西67公裡處小興安嶺林海中,以奇峰怪石,流泉、飛瀑、斷崖峭壁,深潭迷霧而聞名。茅蘭溝風景區,面積為48平方公裡,海拔400多米,山高平均近80米,山峰最高為200米,山溝深100多米。圖為景區風光。
  • 秋日勝景茅蘭溝!一縣一品,黑龍江嘉蔭農特產品黑木耳
    嘉蔭縣隸屬黑龍江省伊春市,位於黑龍江省北部。茅蘭溝景區有茅蘭瀑布、黑龍潭、仙女池、太子峰、熊頭峰、鴿子峰、石頭人、石婆、鎮潭石、丹鳳泉等景點。
  • 黑龍江又一公園走紅,面積是太陽島1.8個,門票25不輸茅蘭溝
    黑龍江地處我國東北地區,受地域環境與氣候的影響,再加上當地對於森林資源的保護,這裡的森林公園的數量以及面積均在國內排名第一,榮獲「森林之冠」的稱號;在黑龍江境內眾多森林公園之中,茅蘭溝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不僅有著北方「小九寨」的稱號,還一度被遊人稱作「最值得一去的自然景區」,然而我們今天說到的這座森林公園名氣雖小,景致卻是絲毫不輸茅蘭溝的,它便是大沾河國家森林公園;
  • 東北一處「九寨溝」:夏天平均氣溫20度,開發27年少有人去
    要說最美的旅行之地,九寨溝絕對可以稱得上其中之一,無論在一年之中的任何季節裡,其所呈現出來的景色都是極為迷人的,畢竟美麗的童話世界稱呼可不是白來的,但其實在東北也同樣有著一處「九寨溝」那裡在夏天的平均氣溫才20度,開發至今已有27年,卻少人有去。
  • 中國世遺:保護與開發相得益彰
    「活化」保護,平衡開發 隨著近年來我國在世界遺產與可持續發展方面不斷更新理念,國內文化遺產領域的整體水平得以提升,人民的重視保護程度增強。全社會逐漸意識到,保護文化遺產,可以涵養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內在歷史記憶和文化肌理,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 望奎九州旅行社~8月13日伊春五營森林公園、豐林河漂流、茅蘭溝2日遊
    2000年,伊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旅遊城市;2005年,在首屆全球人居環境論壇上,被聯合國國際交流合作與協調委員會評為「城市森林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範例」;並被授予「綠色伊春」稱號;同年,又被亞太旅遊組織評為「中國最佳避暑勝地」。你選擇了生態旅遊,就是選擇健康之旅,願伊春之行,能成為您的健康銀行,您一定會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