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新報:回國還是留守?疫情下在日中國留學生的抉擇

2020-12-16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8月26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日前,​自從新冠肺炎病毒蔓延至全世界,已經過去了大半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了一個又一個的國家,打亂了無數人的生活。

  遠離家鄉的在日中國留學生,也不能從這場席捲全球的慌亂中倖免。身處被疫情打亂了留學生活的困境,他們是怎麼應對的?面對無法預計何時結束的疫情,他們又做出了什麼人生選擇?

  「沒想到就這樣結束了」

  大年初七,早稻田大學修士二年級的陳璞搭上了從東京飛往上海的班機。「我還買了往返機票」,根本沒想到無法返回日本境內的她,顯得有點措手不及。陳璞原本計劃回國一個月左右,便只帶了冬天的衣物。

  談到疫情帶來的影響,剛剛結束了在廣州為期三個月實習的陳璞無奈地說道,計劃好的事情全被打亂了。據她介紹,本來暑假已經安排好要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一個轉播項目,崗位、薪資談妥了,連培訓都完成了,因為疫情,奧運會延遲一年舉辦,自己也被困在國內。能參與到奧運會是多麼難得的人生經歷,「就像煮熟的鴨子飛走了」,她說。

  對於日本的疫情,陳璞說,「知道會蔓延,但沒想到會持續這麼久。」收到日本要實施入境限制的消息後,開始尋找國內的實習機會。陳璞最初找實習時並不順利,尤其是應聘大公司,在簡歷篩選階段就被淘汰,這給她帶來了一陣失落。出身於日本名校的身份與殘酷的求職現實,在陳璞心裡形成了巨大落差。

  原本就打算畢業後回國工作的她,直言疫情暴發以來最大的感悟是身份上的轉變——從學生到求職者。「本來以為離求職還有一段準備時間,沒想到疫情的發生突然把這個現實推到了我的面前」,她說道,「這次的疫情讓我走出了所謂的象牙塔,讓我直面自己的不足。」聊到這半年來在國內應聘實習的過程,陳璞表示,雖然學歷文憑重要,但企業更看重的是實力和對具體業務的思考邏輯。「這半年以來,我覺得自己成長了。」

  日本政府早前宣布,4月3日以前出境的留學生可返回日本。考慮到自己剩下要修的課程不多且學校決定繼續上網課,隔離又浪費時間,陳璞認為留在國內專心找工作比較好。於是,她最近退掉了在東京的房子,請朋友幫忙收拾丟置了半年的家當。面對如此臨時而潦草的結束,陳璞透露出幾分遺憾,回想道「那天從品川去往成田機場的路上,我沒想到就這樣結束了我的留學生活。」

  「回國後,我變得挺開心的」

  同樣選擇了回國的小陳,目前在上海為實習而忙碌著。

  即將在明年4月畢業的東京大學留學生小陳,在5月買到了一張回國的機票之後,開始迅速整理收拾行李,並將精心布置過的房子清空,踏上了回國的旅程。

  談到當時疫情剛開始在日本暴發時,小陳說,每天都有比較規律的生活,基本上每3、4天出去超市採購食物和日用品。謹慎對待疫情的同時,小陳和室友也給百無聊賴的隔離生活尋找一些樂趣。笑稱自己愛好是吃飯的她,幾乎每天都親自下廚,做好料理後再花心思擺盤、布景一番,拍下精緻誘人的美食照片,轉換一下無法外出的鬱悶心情。

  可是,再好吃的食物也似乎彌補不到一直悶在家裡的無聊。小陳開始認真考慮回國的事情。

  被問到對於突然被疫情打亂的留學生活是否有遺憾時,小陳稱,「還好」,現在只剩畢業論文需要完成,對學業沒有太大影響。她還說道,這次疫情讓自己重新思考了畢業後要回國還是留在日本,雖然目前已經開始在國內實習、找工作,沒有回日本的打算,但不排除以後會改變想法。

  「我周圍的朋友都說,回國後能明顯感覺我變開心了」,小陳提到回國一個月以來的變化如此說道。除了每天忙碌的實習生活,身為「吃貨」的她自然不忘打卡上海各種好吃的餐廳,一掃上半年在東京無法外出的煩鬱。

  「我有一套調適自我的方法」

  有人決定回國,自然也有人選擇留守日本。

  就讀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研究科的悠悠,來自武漢,從年初新冠病毒開始在國內肆虐時,就一直關注著疫情的最新發展。她回憶道,從2月15日至今,除了到超市採購外,出門次數不超過10次。由最初病毒出現時感到恐慌,到現在對病毒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知,悠悠表示,面對疫情不該完全與外界隔絕,注意好防護就行。

  學校宣布春學期課程採取全網課方式後,悠悠說,「我有考慮過休學」,但因為指導教授有可能無法帶她到畢業,最後打消了這個念頭。於是,悠悠開始了每天凌晨3點睡覺,中午起床的網課宅家生活。雖然自我安排的時間增加了,但「作業變多,每周還要看書做發表」,她直言比起線下授課,網課更忙碌。

  1月開始就取消打工的悠悠,除了繁重的網課外,也投入到了尋找日本實習的日常。她說,因為自己早早就決定在日本就職,3月日本疫情變得嚴重,這肯定會打擊到經濟發展,影響自己找工作,所以變得非常沮喪。開學以後,她一邊上網課,一邊嘗試寫簡歷找暑假實習,分散了精力,心情得到轉換。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實踐,她表示已經熟悉了日本就職的基本流程,也參加了幾個包括讀賣新聞在內的日企實習,認為自己有很大的收穫。

  既要兼顧學業和實習,又過著宅家隔離的生活,心情不會煩悶嗎?對此,悠悠說道,以前在大學經歷過一段獨居時光,所以找到了一套調適自我狀態的方法——運動、看劇、做韓式料理。「這半年來,我最大的變化就是我的廚藝長進了」。

  下一步是計劃找一份半年左右的長期實習,悠悠為此正忙著修改簡歷和提高自己的日語水平。「雖然我的日語不差,能應對大多的商務場合,但還是講得不夠自然」,積極的悠悠最近在語言學習app上找到了合適的語伴,期望日語水平能再進一步。「又不是沒有實力,只是在語言上吃了虧,我就不信搞不定它」,言語中透露出滿滿的幹勁。

相關焦點

  • 抉擇在兩個世界之間:31名歐洲中國留學生看疫情
    筆者從4月15日正式開展「疫情下的中國留學生、國家和流動性」的學術研究,至今一共傾聽了31名歐洲中國留學生關於留守和回國的故事,以及他們在全球疫情時期的特別體驗和深刻思考。這31名受訪者的留學目的地包括西班牙(7人)、英國(6人)、荷蘭(4人)、比利時(4人)、德國(3人)、法國(3人)、義大利(2人)、瑞士(1人)、瑞典(1人)。
  • 弘前:在日中國留學生為所在地提供旅遊服務建議_中國網
    弘前:在日中國留學生為所在地提供旅遊服務建議時間: 2011-01-24責任編輯: 策馬踏雪旅遊_中國網 近年來,為了響應日本「觀光立國」的號召主要報導日本東北地區新聞的《陸奧新報》稱,為發展青森縣旅遊觀光事業,更好地應對廣大海外遊客,弘前市觀光協會於2011年1月18日在新城堡酒店召開了「海外遊客應對策略研討會」。此次研討會邀請了在弘前大學就讀的中國等各國留學生,他們從外國人的視點,並結合留學生活經驗,對目前弘前市的吸引人之處及不足之處進行了評價。並為弘前市旅遊管理部門提供了很多建設性意見。
  • 中國留學生留守俄羅斯 分享疫情下的異國求學生活
    (原標題:中國留學生留守俄羅斯 分享疫情下的異國求學生活)
  • 疫情下中國留學生生存圖鑑:回國還是留下?
    上周,我在微博向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徵稿,希望他們記錄下所在地疫情的情況和留學生們的生活狀態。消息發出後,收到了很多小夥伴的回信,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等珍貴記錄,大家居家、囤糧、在線上課,每個人也遇到了多多少少的煩惱。這些遍布世界的鮮活記錄,讓我們切身感受到這場疫情的影響下,海外華人與國內同呼吸共命運的真實樣貌。
  • 疫情之下 60萬中國留學生去留兩難 該不該接小留學生回國?
    面對海外疫情的迅速蔓延,今日(3月30日),「鳳凰WEEKLY財經」(ID:fhzkzk)在報導中指出,回國還是留守,超過60萬名中國留學生正經歷艱難抉擇。3月24日,《環球時報》曾發表社評,探討為何中國有關部門應該開始行動起來,準備派專機接留學生歸國。
  • 全球疫情下的中國留學生:無問去留 祖國都在身後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近一個月來多國疫情形勢全面告急。遍布全球的百餘萬中國留學生,從憂心祖國戰「疫」形勢的海外支援力量,轉眼間變成了全國人民關心、關注的對象。他們是回國還是繼續留在當地?如何應對嚴峻的疫情挑戰?如何規劃疫情下的留學生活?
  • 中國移動國際日本子公司助力在日中國留學生抗擊疫情
    新華網東京4月16日電(記者郭丹)14日,中國移動國際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移動國際」)日本子公司通過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向在日中國留學生提供2000張移動通訊數據卡,助力在日留學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胡志平(右)向中國移動國際有限公司日本子公司首席代表浜田明(左)頒發感謝信。(中國移動國際日本子公司供圖)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胡志平感謝中國移動國際對在日留學生的關心與支持。胡志平表示,受疫情影響,有數千名畢業留學生回國受阻,部分同學還遇到了短期通信困難的問題。
  • 疫情下畢業的海外留學生:思考再三,還是決定回國就業
    今年7月剛從雪梨大學畢業,準備入職當地公司實習的小馬無奈地表示,「但是也沒辦法,澳大利亞當地的就業狀況也不太好,思考再三最後還是決定回國找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就業形勢嚴峻。據國際勞工組織報告,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流失了4億個全職工作崗位。各國大公司接連宣布暫停應屆畢業生招聘工作,給應屆畢業的留學生出了一道就業難題。
  • 疫情下,留守法國的中國留學生
    下:2020年4月11日,全民居家防疫隔離第四周,法國蒙彼利埃,街邊的一排垃圾箱。也許是因為疫情影響垃圾減少,許多空垃圾箱都閒置著,倒扣在地上。(拼接照片)5月11日,在實行全民居家防疫隔離令將近兩個月之後,法國開始循序漸進地解禁,巴黎街頭車輛排起長龍,恢復了久違的喧鬧。
  • 關注: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首架包機接中國留學生抵達北愛爾蘭
    2020年的疫情對很多中國的留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國內疫情已得到控制,同時也恢復到了正常的生活狀態,然而對於留學生而言是留守國內還是返回學校?這樣的抉擇擺在留學生面前。根據9月20日的報導,首架赴英國包機在19日已經順利抵達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國際機場,這次包機搭載了近400名中國留學生!包機上都是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中國學生,包機航班上三分之二是新生,其餘都是返校留學生。
  • 成都留學生從留守加拿大到急切回國 看到"歡迎回家"我眼睛就酸了
    果然,3月13日周五上午,學校正式發了郵件,通知從下周一起所有線下課程全部取消,約克大學的教學活動全面進入線上模式。二為了學業堅持留守多倫多進入「網課模式」時,我就和父母以及同學商量是否買機票回國。我身邊朋友們中只有一人當機立斷買了3月17日的機票,其他人都還在猶豫,主要糾結的點包括:學校政策還沒有完全出來,並沒有通知考試是否全部轉為線上,有可能只停課一兩周就恢復正常;回國以後上課需要倒時差,很不方便;長途飛行過程中的安全風險等等。而且我們的winter term馬上就要結束,正常情況下四月初所有課程結束,4月24日我考完所有考試就可以回家了,從學業角度出發還是四月底再回國比較合適。
  • 在白俄羅斯中國留學生為何無人因疫情回國?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不少海外中國留學生出於安全考慮選擇回國。不過,在東歐國家白俄羅斯,中國留學生卻異常「淡定」。截至3月27日,白俄羅斯已確診新冠肺炎病例94例。同日,記者從中國駐白俄羅斯使館獲悉,在白中國留學生沒有人因為疫情回國。
  • 全球記疫|擔心、彷徨、期待,疫情下9名留學生的抉擇與思考
    還是未來面對新一場疫情時的更好應對?澎湃國際推出「全球記疫」系列報導,回顧多國民眾在過去一年間經歷的悲歡離合,勾勒出疫情下世界所呈現的前所未有的圖景,從中展望人類與地球將走向何方。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如何改變我們的人生軌跡?2020年,被疫情裹挾著的留學生們,面臨著可能是截至目前他們人生中最艱難的抉擇。
  • 在全球疫情影響下,國外留學生是回國還是留在國外(利弊)
    實際上,這一期的話題從3月開始就有很多家長和同學諮詢過,因為這段時間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集中爆發期,一時間讓留學生和家長措手不及,一度讓家長和同學產生了焦慮和慌張。今天又有2位家長電話諮詢我,我覺得有必要給出我的一些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 國外疫情超9萬!回程機票18萬?留學生疫情下要不要回國?
    由於疫情原因,政府採取的防疫措施都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次義大利政府的措施在執行上卻出現了問題:很多義大利的留學生反映:義大利的海關工作人員似乎只是攔截中國大陸護照的出境旅客。義大利當地居民和其他國家的旅客、中國臺灣的旅客都予以放行。
  • 非常時期 這些樂清海外留學生留守異國他鄉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受到控制,但在全球其他國家快速發展。在異國他鄉求學的一些樂清留學生選擇了留守,繼續在國外完成學業,他們囤好必需物品和防疫物資,做好防護,用樂觀的心態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 英國留學生包機回國,美國留學生:我們也要回國!是拒絕還是答應
    對此,中國駐英大使館在4月1日表示:面對就讀於英國的中小學校的未成年子女,現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學校停課,可自願搭乘臨時商業航班回國。對於1.5萬左右未成年留英學生,家長自願承擔未成年子女回國過程中的任何風險,包括從住地到機場安全和機上感染風險。
  • 瑞士中國留學生講述回國心路歷程 做好防護不成「輸入」
    瑞士留學生講述回國心路歷程,做好防護不成為「輸入」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留學生過得可謂是「緊張動蕩」。疫情之初,身在國外的他們為祖國揪心,紛紛捐款捐物;身在國內的學生又為返校擔憂,害怕無法正常完成學業。
  • 義大利中國留學生自述:疫情洶湧,我為什麼沒有回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3日電 題:義大利中國留學生自述:疫情洶湧,我為什麼沒有回國記者 宋宇晟隨著國外疫情蔓延,滯留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成了疫情之下的一個特殊群體。來自中國的李慶峰,目前在義大利讀博士後。為了學業,他從春節起就一直沒有回國,見證了新冠肺炎疫情在義大利發展的全程。
  • 書遠美國疫情日記「4.13」偶遇至尊公主號,聊聊留守美國的留學生
    「銀姐,美國疫情現在這麼嚴重,你們準備回國還是繼續留守呢?」「留守呀,回去Rolex咋辦呢,現在航班又少,肯定也不可能帶狗回去了。」對於愛狗心切的他們考慮一切問題都是把愛犬放在第一位。至於出門,他們一周左右出去採購一次,主要去Costco和中國超市。戴上兒童口罩!當我問到我本以為會取消的遛狗日常。她給出的回答竟然是:遛狗還是要繼續的,一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