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MV《把酒問月》首發: 哈輝與李白穿越時空的對話

2020-12-17 騰訊網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近日,由國學形象大使.中國古典音樂演唱家哈輝作曲並演唱的新作《把酒問月》MV正式發布。這首歌是哈輝2017年11月受邀為重慶"詩仙太白"酒業創作的一首新雅樂歌曲,是企業2018年文化品牌代表作。歌詞改編自唐代詩人李白的同名詩作《把酒問月》以及杜甫的《飲中八仙歌》。這是繼哈輝新雅樂府為「國窖1573」創作《與君飲》之後發布的第二首酒樂,也是新雅樂對中國酒文化的弘揚,以酒載天地人和之道

哈輝作為國學推廣大使,一直致力於中國禮樂文化與中國古典音樂的傳承與發展,並創研新雅樂,旨在傳遞「以禮修身,以樂載道」的精神。詩仙太白品牌對哈輝「以樂化性」的藝術高度讚賞有加,誠邀她創作歌曲,讓國人在品鑑美酒中了解中國酒文化,並感觸天人合一之精神。

不同於哈輝一貫風格婉轉悠揚的新雅樂作品,《把酒問月》是一首婉約與豪放兼備,柔美和風骨存並存的精彩之作。講述了現代生活中,敬仰詩人李白的一位女知己與他在不同時空中的一次隔空對話。寧靜的月夜下,哈輝飾演的知性女子在書桌前獨自酌酒一杯,似乎在詩與酒中尋到了那位千年前的詩人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歌曲前半部分由古琴和琵琶引入,輕言低語般的吟唱十分柔美,這也是哈輝第一次在鏡頭前彈奏琵琶,神韻超凡,優雅脫俗。女子與李白穿越入境,把酒問月論英雄。歌曲的後半段則進入「大江東去浪淘盡,快意人生不復歸」的豪情,將李白的風骨與傲視天下之心體現的淋漓盡致,也將全曲推向了高潮。最終又回到現代,以女子在花前月下的窗前思念古人李白收尾,分外美好。

此次作品由哈輝擔任音樂總監,編曲由「賦格音樂」創始人孫沛擔任,MV導演謝宜珊執導。從前期的潛心創作到作品的錄製與拍攝,哈輝力求在每個環節中精益求精,做到盡善盡美,是一部聚集了眾多音樂家與藝術家靈感與心血的良心之作。

MV

《把酒問月》歌詞

根據李白詩詞改編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是酒仙,

大江東去浪淘盡,快意人生不復歸。

今日舉杯邀明月,笑問古今亦何變?

大江東去浪淘盡,快意人生不言歸。

今日舉杯邀明月,笑問古今亦何變?

點擊播放 GIF 0.4M

一周良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李白《把酒問月》,屈原《天問》|嫦娥探月,天問1號探火星
    引言唐朝大詩人李白把酒問月,奇思妙想寄託情懷。嫦娥四號月背登月,書寫我們航事業的裡程碑,將李白的有些疑問畫上句號。那麼李白的這首《把酒問月》是怎樣的一部作品呢?下面便是這篇穿越時空而來帶著李太白思想的千古奇詩。
  •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白《把酒問月》
    大家好,我是小然,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李白的《把酒問月》,本文由作者小然聊文化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把酒問月》題下本有原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是唐代詩人李白應友人之請而寫的一首詠月抒懷詩。全詩共十六句一百一十二字,每四句一換韻。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這句詞,原來是「抄」李白的
    李白有一首望月詩,首句就是問句,千古稱奇,連日本學者讀了都說好,大文豪蘇軾更是從這一句中得到啟發,寫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名句。這首詩就是李太白的《把酒問月》。《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 李白為何經常描寫月亮?一首《把酒問月》詮釋他對月亮的精神寄託
    在蘇軾眼中,月亮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團圓之月;在張若虛眼中,月亮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的思念之月;無疑,在眾多詩人中,李白是描寫月亮最多的詩人,從《古朗月行》到《月下獨酌》,從《送荊門送別》到《靜夜思》,可以說,李白將月亮文化融入到自己的骨子裡,月亮寄託著李白孤獨而又純潔的心靈
  • 經典詠流傳趙照傳唱李白詩酒經典之作:曾深入郎酒莊園尋找靈感
    7月18日,在《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第九期的舞臺上,著名音樂人趙照以一首《把酒問月》,唱出詩仙李白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驚豔眾人。在阿來的陪同下,趙照先後來到天寶洞、仁和洞、青雲閣、問天台,把酒問月,揣摩千年前李白的心境。圖:著名音樂人趙照(左)與著名作家阿來(右)在郎酒莊園仁和洞「把酒問月,首先有一個關鍵詞就是酒,所以我們就來一個酒多的地方,酒好的地方。」
  • 一起來聽經典傳唱人趙照的《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的劈頭一問,對那無限時空裡的奇蹟,大有神往與迷惑交馳之感。想知道李白是怎麼寫月亮的嗎?那就跟隨趙照的步伐,一起來欣賞李白的《把酒問月》吧!《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 阿來、趙照探秘郎酒莊園尋靈感,為經典詠流傳舞臺傳唱李白經典
    「今天這個歌是我聽到的最溫柔的李白。」7月18日,在《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第九期的舞臺上,著名音樂人趙照一首《把酒問月》,唱出詩仙李白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驚豔眾人。鑑賞官廖昌永聽罷不禁感慨,「最溫柔的李白」。
  • 《經典詠流傳》:趙照演唱的《把酒問月》,可謂是治癒系的民謠
    北宋大文豪蘇軾曾寫過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們曾設想,蘇軾寫這首詞的時候,應該是參照了李白的這首《把酒問月》,兩首作品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 2020 新歌MV發布:亞薩|哈輝啟示錄聖詩《得勝者》讓我們成為用生命...
    哈輝2021年啟示錄聖詩唱片《羔羊的婚宴》主打歌之一《得勝者》,此歌謹獻給那些:「過去、現在、將來」在神國裡的得勝者。耶穌基督是得勝者的「初熟之果」。今天,神向全地呼召「得勝者」!2020啟示錄聖詩《得勝者》MV首發 ▼詩歌出品人:Esther H作曲:哈輝,編曲:文杰,演唱:亞薩 &哈輝導演:Alain | Esther海報設計:亞 薩歌詞:摘自《啟示錄3:
  • 《經典詠流傳》趙照呈現不一樣的李白
    李玉剛將舞臺劇《昭君出塞》經典唱段與與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其三)相結合,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李治廷搖滾曲風唱響《雁門太守行》,充滿能量;周奇以一曲《上李邕》,盡展李白少年壯志,趙照則通過《把酒問月》呈現出李白溫柔安靜的一面;李元華創新演繹《詠梅》,馮翔用方言民謠歌詠武漢之美,帶領眾人感受武漢這座城市的濃濃煙火氣。
  • 《愛麗絲夢遊仙境2》公映 「魔鏡」般穿越時空(圖)
    《愛麗絲夢遊仙境2》公映 「魔鏡」般穿越時空(圖) 原標題:   由迪士尼影業出品的奇幻冒險大片《愛麗絲夢遊仙境2:鏡中奇遇記》正式於5月27日登陸全國約290家IMAX影院。影片公映當天,IMAX「仙境奇談」觀影會在北京舉行。
  • 李白的月:李白眼中的月是怎樣的呢?從這些詩中可以看出來
    月是李白詩中經常出現的字,那麼,李白的月是怎樣的月呢?今天,小編便和大家一起來探討李白的月。李白的月:是童真的月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小時候的李白,對月還處於未知階段,因此把月當作白玉盤或者瑤臺的仙境。
  • 每天學一詩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這句名詩出自李白的《把酒問月》,句意是:今天的人看不見古時的月亮,今天的月亮卻曾照臨著古人。中國古代與月亮有關的詩可謂不可勝數,但李白的《把酒問月》與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以稱得上是中國賞月詩中的極品!
  • 李白醉酒問月,寫下詩壇最著名的千古一問,至今無人能答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有時候,月亮代表思念,代表回憶,代表著長安千家萬戶的離愁,李白也在它的清輝下想起故鄉。《靜夜思》以月起興、以月高潮、以月寄情,更憑藉月兒萬古留名。當然,李白最喜歡的還是將月亮當成朋友當成酒友。
  • 《李白風波記》——太白是把酒抒情還是夢筆生花
    李白提起白色長袍,欲往大堂,被畫有山水意境中的屏風所吸引。上面一句詩曰:風塵此路平,波上輕舟行。來往皆為客,留得詩酒名。李白便問店家如何留得這詩酒名,老闆一揮手,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揭開堂中幾葉白玉色屏紗。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原標題:   有酒,月才更朦朧《把酒問月》唐•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水調歌頭》宋•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杜甫和黃庭堅跨越時空的對話,都在一杯酒裡了
    「勸君更飲一杯酒」,這是王維的離愁別緒;「白日放歌須縱酒」,這是杜甫的欣喜若狂;「一曲新詞酒一杯」,這是晏殊的閒情逸緻;「酒酣胸膽尚開張」,這是蘇軾的豪情萬丈;「東籬把酒黃昏後」,這是李清照的黯然神傷;「誰道破愁須仗酒」,這是納蘭容若的惆悵迷惘。唐宋時期,中華文明高度繁榮,那些風流千古的文人,因為酒而留下了太多傳世名篇。
  • 「十一」黃金周打卡黃鶴樓,來一場穿越時空對話古今的旅行
    9月23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了解到,十一黃金周期間,黃鶴樓將推出「穿越時空、對話古今」、實景演藝《大明鶴舞》、中國傳統手工藝民俗表演等系列活動,讓遊客在完美的旅行中體驗精彩紛呈的中國傳統文化魅力。具體安排為:10月1日-5日的9:00-16:00,在黃鶴樓公園四季牌坊至白雲閣沿線,古詩名人將穿越而來,與遊客一起對話互動,讓遊客在遊覽美景的同時,了解中國文化,同時滿足遊客們盡情拍照的願望。
  • 《秦始皇兵馬俑:永恆的守衛》展覽側記: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觀眾在展覽現場觀看秦俑。當你看著秦俑的眼睛時,你似乎穿越到了2000多年前的秦朝,與秦人對話。我們希望以現代的展覽設計方式,通過古代文物展品和中國當代藝術間的一種傳承與對話來向觀眾呈現中國文化和歷史風貌。」《秦始皇兵馬俑:永恆的守衛》展覽策展人韋恩·克羅瑟斯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與兵馬俑一同展出的還有中國當代藝術家蔡國強的火藥繪畫。
  • 央視西語頻道《文化之約》為哈輝拍攝專題紀錄片
    今年3月,古典音樂演唱家哈輝受到中央電視臺西班牙語頻道《文化之約》欄目組邀請,拍攝人物專題紀錄片。片中完整回顧了哈輝十年來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講述她由民歌轉向新雅樂,從中華舞臺走向世界的生命蛻變之旅。哈輝作為中國傑出的演唱家,也是國學推廣大使。近年來,她曾多次作為東方女子的代表受邀,以國家形象使者身份出現在海內外各大演出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