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和摩拜、ofo競爭?永安行總結了一個殺手鐧!
文/熊出墨請注意就拿現在的共享單車來說吧,市場差不多都是摩拜和ofo這兩兄弟的了,但其他人也不是沒有機會,抓住對手錯誤,找個好爹就行了!那麼摩拜、ofo有錯誤麼?可能他們的老闆都是好人吧!據好奇心日報統計,其實摩拜和ofo已經好久沒向大家收過錢了(如上圖),紅圈為北京市的免費騎乘日。不過仔細一想,劇情好像有點熟。
-
共享單車終於盈利,不是ofo和摩拜,永安行走了最前面!
共享單車想要實現盈利是很難的,就拿摩拜和ofo來說,單是押金就被擺了一道,想要盈利更是難上加難。而如今摩拜賣身美團之後幾乎是完全成了美團的產品,而ofo陷入資金困局,想要再有進展也是很難。而這個時候永安行收購哈羅,在阿里的支持下,率先實現盈利,這是一個很好的勢頭,而共享單車也可能因此而重新獲得機會。資本驅使之下的投資盛宴,最終的結局早已註定?
-
當摩拜、ofo肆意燃燒60多億投資時,永安行為阿里系貢獻550%的利潤?
熱點行業總會催生明星公司,比如摩拜,比如ofo。據金融八卦女統計,摩拜和ofo已披露的融資額大約為61.2億,他倆攥個大筆的錢,玩的很是開心。但即使這樣,「搞」單車的玩家中還存在第三極——永安行。很多人對永安行感覺陌生,這並不奇怪,因為在14號證監會對永安行下發IPO批文之前,八妹都沒有聽過這家公司。
-
永安行合併哈羅單車未來:靠支付寶推免押金,與ofo摩拜血戰到底
楊磊表示,本次合併完成後,哈羅單車將成為永安行及螞蟻金服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並將在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共享汽車等業務領域,推動和螞蟻金服、永安行以及眾多合作方的合作。10月25日收盤,永安行股價上漲1.71%,報收71.5元/股。合作背後的互補短板哈羅單車成立於2016年9月,目前主要業務包括共享單車及共享電單車。
-
極光大數據公布最新共享單車APP數據 ofo和摩拜優勢太明顯
長居第一梯隊的ofo和摩拜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第二梯隊的哈羅單車與永安行宣布合併有望成為行業第三極,而其他中小平臺則因車輛被損毀、資金鍊斷裂等多種原因陸續宣布停止、倒閉或被轉讓。該報告從月活躍用戶、日新增用戶數、30天留存率及日均啟用次數等多項數據呈現了2017年10月幾大共享單車app的運營情況,並對未來發展做出評析。
-
看ofo、摩拜、小藍等五家退款bug
對此情況,小編對永安行、ofo、摩拜、酷騎和小藍單車五個共享單車App進行押金充值退還時長測試。ofo共享單車:押金退還方便,餘額退款需聯繫客服小編首先通過微信支付向ofo共享單車裡充了99塊錢的的押金,然後進行了押金退款,退款頁面提示:由於銀行原因可能會在0-3個工作日內到帳,隨後押金秒退到了微信零錢裡。
-
摩拜ofo合併是唯一出路?阿里成「關鍵第四號」
據媒體消息顯示,滴滴正在極力促成摩拜和ofo的合併,一些內部人士稱騰訊也有合併的意思。這意味著摩拜和ofo背後的資本正在尋求新的運作方式,而一旦兩家合併成功,那麼,其市場價值將會大幅提升,而永安行、哈羅單車、永久智能車這些廠商的日子就更難過了。從金沙江的朱嘯虎到滴滴、騰訊,資本真的能推進摩拜和ofo走向合併嗎?合併之後行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摩拜徹底走了,但我更想念我的 ofo 押金了
摩拜與 ofo:曾經的資本 "香餑餑"在最初的兩三年,摩拜和 ofo 生動演繹了一場共享單車領域資本驅動下的創業大戲。相對來說,起源於北大校園的 ofo 出發得更早一些。不過,摩拜單車起步也並不晚。事實上,摩拜背後的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是 2015 年 1 月 27 日,而 ofo 雖然出發相對比較早,但它背後的 "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直到 2015 年 8 月 6 日才成立。
-
摩拜和ofo大戰,為何哈羅單車是最大的贏家?原因都在這
近幾年共享經濟很火,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其中最火的是共享單車,共享單車最火的品牌是摩拜和ofo,但是現在這兩個品牌都陷入了困境。2018年4月,美團收購了摩拜,而就在前幾天,ofo因為欠用戶押金的事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摩拜華麗轉身重新開始,創始人套現17億,ofo「慘敗」收場
同樣是作為共享單車,摩拜和ofo創始初期的經歷都差不多,除了融資還是融資,這樣才能有足夠的資金來保證自己的運行,畢竟「共享」這個行業,沒有足夠強大的後臺,是很難走下去的,而摩拜又剛好是沒有後臺的那一個。摩拜成立於2015年,2017年登陸新加坡,宣布正式在海外開始運行。
-
為什麼ofo、摩拜在美國也是慘敗?
曾經被吹捧的「新四大發明」之一,共享單車的正面新聞好像屈指可數,摩拜巨虧、ofo信用破產,哈囉是後起之秀,但行業格局還是毫無新意,之前的摩拜、ofo都是匆匆來匆匆去,沒有一個可以持久活下去的公司。作為國內共享單車行業的先驅,ofo和摩拜在海外拓展業務可謂備受矚目。2017年中,ofo首次現身西雅圖,第一批有上千輛小黃車,開始了在美國市場的競逐,在之後的一年時間,有四萬多輛小黃車進駐美國30個主要城市,成為當時在美國無樁共享單車行業的領頭羊。同年9月,另一行業巨頭摩拜入駐美國首都華盛頓,並在美國多個城市逐漸擴張。
-
搶跑摩拜和ofo們,永安行再一次申請IPO,爭做共享單車第一股
(原標題:搶跑摩拜和ofo們,永安行再一次申請IPO,爭做共享單車第一股)
-
永安行,共享出行市場欠你一個王冠
在共享出行市場裡,永安行一直被遺忘在角落裡。2010年,永安行從成立初,就開展與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和運營的業務,這距離「共享單車」概念出現還有4年時間。在共享單車早期的兩大巨頭ofo和摩拜帶領一眾小弟混戰時,永安行已經成功登錄A股。
-
摩拜徹底走了,但我更想念我的 99 元 ofo 押金了
1摩拜與 ofo:曾經的資本 "香餑餑"在最初的兩三年,摩拜和 ofo 生動演繹了一場共享單車領域資本驅動下的創業大戲。相對來說,起源於北大校園的 ofo 出發得更早一些。不過,摩拜單車起步也並不晚。它背後的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是 2015 年 1 月 27 日,而 ofo 雖然出發相對比較早,但它背後的 "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直在 2015 年 8 月 6 日才成立。
-
關於永安行IPO,我只能說,命真好
摩拜ofo拼出來的市場,永安行率先享受成果 2016年,共享單車從「風口」迅速變為一個行業,摩拜、ofo領軍共享單車,在資本市場上拉開了一場無硝煙的戰爭。共享經濟理念和廣闊的市場前景讓一大批單車湧入共享行列,優拜單車、小鳴單車、小藍單車、騎唄等在內的多家共享單車誕生,並且都獲得了大量投資。
-
摩拜與OFO的「下半場」:供應鏈成為角逐核心
雖然與富士康達成合作,但在產能上還是落後ofo一些。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是典型的代工企業,天津愛瑪則是專業的電動車廠商,所以這些供應商在生產和研發上給予摩拜單車的支持可能不及富士達給ofo的支持多。但如果摩拜的自工廠模式能運營良好,其打造供應鏈閉環也不成問題。
-
摩拜單車和ofo單車數據分析報告
成本與價格從押金、價格、成本角度來看ofo相比摩拜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正因為ofo的低成本,ofo在單車丟失率、損壞率相較摩拜更甚。不過在相同的資本注入情況下,ofo具備以量取勝的資本。理論上,ofo可在成本環節拓展更多的玩法。融資情況摩拜融資信息如下:包括騰訊、富士康、攜程、紅杉資本等投資方,摩拜獲得5億美元以上融資。
-
摩拜ofo取消月卡優惠,摩拜上線信用分系統
【PConline 資訊】去年7月,摩拜和ofo就共享單車龍頭位置的爭奪進入白熱化階段,當時摩拜推出了推出「月卡」和「季卡」超值優惠,價格僅相當於一折,其中月卡 2 元、季卡 5 元。而ofo隨後跟進,推出了「一元包月」優惠,比摩拜還便宜一半。
-
再見了,摩拜,即日起摩拜app停止服務,網友:裡面錢怎麼辦?
近日,美團單車宣布,摩拜單車app所有服務已全面併入美團,摩拜單車app、小程序將全面下線,這正式標誌著,摩拜整個品牌成為了歷史!很多人搞不清摩拜為何能夠快速崛起,甚至超越了最早的ofo,那是因為摩拜的創始人,與如今如日中天的蔚來汽車是一個人,那就是玩得一手好資本的李斌。
-
摩拜停用後,我突然想起了ofo的押金
摩拜服務的停用這個要從美團收購摩拜說起,當美團在迅速擴張的時候選擇收購共享單車,當時在摩拜和ofo之間做了選擇,選擇的結果是摩拜被收購,摩拜被收購以後,並沒有很大的動作,但是細心的人會發現,美團的共享單車悄悄上市,並且有摩拜的地方就有美團的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