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行,共享出行市場欠你一個王冠

2020-12-16 融資中國

在共享出行市場裡,永安行一直被遺忘在角落裡。

2010年,永安行從成立初,就開展與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和運營的業務,這距離「共享單車」概念出現還有4年時間。

在共享單車早期的兩大巨頭ofo和摩拜帶領一眾小弟混戰時,永安行已經成功登錄A股。經過幾輪增資擴股後,永安行總股本為1.88億股,以9月25日收盤永安行21.3元的股價計算,市值39.95億。

當滴滴、哈羅、美團還在為三足鼎立市場格局感到不安時,永安行早已實現盈利。

對了,順便提一句,根據2019年年報顯示,永安行實際持有哈囉出行7.7363%的股份,估值約18億元,是除了螞蟻金服以外的第二大股東。

共享出行巨頭更替

尷尬的是,無論是在共享單車初步發展時期,還是現在已經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中,有著「共享單車第一股」的永安行總是被排除在外。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2019年中國共享出行市場規模在2700億元左右,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

最後一公裡出行需求仍在,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每天共享單車的使用量仍然在 1000 萬人次以上,說明目前共享單車的需求量仍保持旺盛。

2010年,42歲的孫繼勝看到了公共自行車市場的機會,創辦了永安行,做政府投資的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和運營。

這一年,戴威還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大二學生,距離他創建國內首家「共享單車」ofo還有4年時間。

2015年,ofo共享單車才創建一年時間,永安行已經是承接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石河子、準格爾、北京昌平區、日照、章丘、湘潭、佳木斯、邯鄲等165個公共自行車系統項目,營收達到約6.2億元。

2015年6月18日,永安行首次向證監會報送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恰逢「股災」來臨,國內IPO暫停,永安行上市未果。

這距離胡煒煒創辦摩拜還有將近一年時間。直到2016年4月22日,摩拜才在上海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摩拜單車上線。

在共享經濟概念的刺激下,共享單車成為當時最為熱門的投資項目,而ofo和摩拜也在那時受到資本的格外青睞,在此後的兩年時間,ofo先後完成10輪融資,共計14.5億美元,摩拜也經歷了12次融資,總金額超過20億美元。

參與此項目的明星機構多不勝數,滴滴是單一投資最大的股東,總投資額在3.7億美元。而阿里系的阿里巴巴也砸下3.4億美元,螞蟻金服砸下1.4億美元,是ofo最為重量級的投資方。

摩拜的背後投資機構也不容小覷,紅杉資本中國、騰訊等知名機構均在其中。

從2016年底開始,資本對共享單車模式不斷看好,大量的資金湧入這個行業。共享單車行業形成以OFO、摩拜兩大巨頭和一幫剛剛跑步入場的小弟並存的市場格局,其中就包括在後來成功實現「彎道超車」的哈羅單車。

為了搶佔市場,背靠明星機構、手握巨量資本的ofo和摩拜兩大共享單車巨頭帶著一幫小弟們,開始了瘋狂的擴張過程。

在共享單車混戰正激烈時,2017年3月23日,站在共享單車風口的永安行再次向證監會報送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4月14日,證監會通過了永安行的首發申請。相比較ofo和摩拜近百萬輛的投放量,永安行此時在全國投放的共享單車不過5萬輛。

在永安行第二次IPO的前幾個月,即2016年9月,哈羅單車才剛剛成立。入場晚、資金實力弱的哈羅單車,根本無法像頭部玩家那樣燒錢擴張,更無法在一線城市與頭部平臺競爭。因此,其管理層非常注重精細化運營,並制定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發展戰略,將目光投向了競爭並不激烈的二三線城市。

也正是這一差異化經營思維戰略,讓哈羅單車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共享單車市場得以生存,並且成功實現彎道超車,成為目前共享單車市場的三大巨頭之一。

瘋狂的燒錢的模式,即便是已經有了巨量資本注入的ofo和摩拜也難以維持。到了2017年底,共享單車市場格局出現新的變化,ofo和摩拜都處在嚴重失血中,帳面現金根本不夠支撐公司未來幾個月的發展。 

正是這場混戰,讓ofo、摩拜元氣大傷,並逐漸失去行業霸主的地位。此外,還有一大批共享單車新生力量在這場較量中走向消亡。

在共享單車混戰基本告於段落之際,剛剛從網約車市場爭奪戰中抽出身的滴滴,卻一頭扎進了這個基本已經飽和的市場中,並於2018年1月17正式宣布上線共享單車。

與ofo和摩拜不同的是,此時殺入共享單車市場中的滴滴,在商業模式和發展戰略上有了新的變化,經歷激烈廝殺的資本們,也慢慢清醒,燒錢的模式行不通。

2018年4月,美團以27億美元、外加10億美元債務,買下摩拜。而ofo也在這一年經歷了一系列危機並最終走向沒落,至今仍有約15億的押金未退還給用戶。

美團收購摩拜單車9個月之後,2019年1月,「摩拜單車」宣布正式更改名稱為「美團單車」,產品也將全面接入美團,這時屬於「摩拜單車」的時代已然落幕,新的共享單車時代悄然到來。

經歷四年的沉澱,哈羅單車用戶已突破4億,並實現單車、助力車、景區車市場份額行業第一。

戰事又起?

隨著眾多共享單車公司的倒閉,市場格局和行業的競爭態勢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共享出行正從盲目追求規模和速度的粗放模式向更加注重效率的精細化運營模式加速轉型。

目前市場一致認為共享單車三足鼎立格局已經形成,即哈羅、滴滴和美團。經歷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後,共享單車三大巨頭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競爭。

隨著消費場景的不斷豐富,共享單車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多樣化的出行消費需求,巨頭們也順應潮流推出了不同場景的共享出行方式,如共享電單車、共享電動車、網約車等。

隨著市場格局的變動,已經走向平靜的共享出行市場,又將掀起腥風血雨。

為了吸引用戶,滴滴和哈羅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活動。如滴滴推出的單車7天暢騎卡,抵扣優惠後僅需要1元;單車30天暢騎卡,抵扣優惠後僅5元。

而哈羅單車也推出了app專享卡優惠活動,自2020年7月16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其中連續包月不限次僅需9.5元,90天不限次的價格為36.95元。

此外,在電單車投放上,滴滴、美團和哈羅都有不小的動作。

2020年3月份,有信息稱阿里巴巴主打產品的哈囉與某電瓶車公司談妥五十萬輛共享電單車的大訂單信息。進入4月,哈囉出行宣布哈囉第五代共享單車「雲行」正式進駐深圳,首批共計投放7.5萬輛。哈囉單車結合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在深圳全面推出「定點還車」模式。騎行用戶需要通過「哈囉出行APP」在線上找到附近的停車點(地圖上標有「P」字樣),把車騎到停車點位後,點擊「我要還車」按鈕,同時手動關鎖,實現定點規範停車。

在精細化運營方面,哈囉開發了智慧系統「哈囉大腦」,通過算法和大數據來做共享單車和電單車的智能規劃、智能調度、智能派單,並推出藍牙道釘、電子圍欄、智慧公共助力車等創新模式。截止目前,採用哈囉大腦智能調度的全國近200個城市。

據哈羅單車工作人員透露,2019年,哈囉獲得一些毛利,隨著業務規模持續發展及效率持續提升,在2020年實現整體盈虧平衡是可預期的。

滴滴主打產品共享單車服務平臺青桔單車在今年4月份,得到 由君聯資本領投的超10億美金股權融資,而據有關人員表露,共享電單車將是今年青桔的關鍵發展戰略。

美團也在5月爆出將在今年購置超二百萬共享電單車的信息。

從未「加冕」的永安行

正如前文所說,共享單車市場總是將永安行拒之門外。

在共享單車概念尚未興起時,永安行已經與各地政府就公共自行車業務達成合作,這或許是共享單車早期的存在形式。

總之,永安行在開展相關業務時,戴威還是大二學生,ofo和摩拜還是幾年後的事情,更別提現在哈羅和青桔。

2017年8月7日,永安行正式申購,發行價格26.85元,發行市盈率22.99,發行後總股本9600萬股。經過幾輪增資擴股後,永安行總股本為1.88億股,以9月25日收盤永安行21.3元的股價計算,市值39.95億。

在業務方面上,永安行甚至會比上述三家表現的更優秀。根據永安行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永安行在共享出行領域先後發展了自行車、助力自行車、共享汽車等多種業務。2020年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7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7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0.67億元。

目前,永安行公共自行車系統覆蓋近300個縣市,其中有120多個市、縣由公司獨立運營公共自行車業務。

同時,永安行公共自行車業務都是獲得了當地政府部門的市場準入,在常州、蘇州、南通、徐州、聊城、崑山、泰州、菏澤、棗莊、張家港等30多個城市成功落地,2020年計劃將擴展到50個以上城市。

此外,永安行已取得常州、阜陽、宿州、濰坊、安陽、鹽城、棗莊、淮安、淮南、南通、泰州網約車運營許可證,其他各城市的運營許可證正在相繼申領中,並開始試點運營。

順便提一句,根據2019年年報顯示,永安行實際持有哈囉出行7.7363%的股份,估值約18億元,是除了螞蟻金服以外的第二大股東。

相關焦點

  • 共享經濟陰影下的永安行
    號稱A股共享經濟第一股的永安行(603776.SH),正在遭遇共享經濟最大的衝擊。根據永安行4月29日發布的年報,2018年,永安行公司合併口徑營業收入8.45億元,比2017年度10.55億元減少2.10億元,下降19.87%。
  • 永安行單車業務萎縮 轉向共享汽車會「鎩羽而歸」嗎
    永安行有做共享出行服務的經驗、基因和平臺,但因其大規模挺進共享汽車領域,卻受到投資者的不斷質疑,「共享汽車分時租賃業務很難盈利」,掣肘行業發展的關鍵在哪裡。《投資者網》劉亮永安行(603776.SH)號稱是國內「有樁共享單車第一股」,在共享單車發展空間逐步萎縮的情況下,2018年底開始大舉進軍共享汽車市場。
  • 永安行董事長孫繼勝談共享單車:真正的競爭壁壘是商業模式
    作為公共自行車行業的先發者,永安行和共享單車的這波熱潮似乎保持著一定距離。2017年上市後,永安行剝離共享單車業務,將其與哈羅單車(現哈囉出行,以下稱為哈囉出行)進行業務合併。如今,上市公司自身專注於有樁自行車、助力自行車和共享汽車三方面。
  • 騎共享電動車,頭盔怎麼解決?永安行答覆來了!
    現在,問題來了,你還得時時刻刻手上備著一隻頭盔,否則,不管在什麼時候,就只能望車興嘆;因為,沒準兒前方就有警察叔叔查你。即便僥倖沒有警察叔叔現場查處,無處不在的電子監控攝像頭也會拍下違規的狀況。所以,說實在的,這對市民使用共享電動車帶來剛性制約。」王曉峰表示。總之,受訪的市民們認為:這樣的「剛性制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讓大家好尷尬。
  • 哈羅單車與永安行合併 共享經濟退燒初顯
    今日又有多家媒體報導,共享單車領域首例併購案出現,永安行收購哈羅單車,眾人唏噓。就在此時,哈羅單車CEO楊磊出面發聲,「收購」一詞並不準確,實為雙方合併。業內人士分析,無論說法如何,不可否認的是共享經濟已不再是創業神話,將有更多實力不足者難以活命。
  • 永安行終於成功上市,但和共享單車的關係不大
    在A股投資人眼裡,藍黃相間的永安行公共自行車在一堆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堆裡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在它的面前,似乎全世界的共享單車瞬時都失去了顏色變成了黑白色,而只有永安行的車子上閃耀著金子般的光芒,這個獨特的顏色有一個編碼:603776。2017年8月7日,A股新股申購市場只有一隻股票,那就是永安行,發行價格26.85元,發行市盈率22.99,發行後總股本9600萬股。
  • 馬雲攜永安行殺入共享單車 不收押金意味著什麼?
    與其它共享單車平臺不同,「永安行」主打的口號是「免押金」。 這對於那些依靠收取一定的押金來維持共享單車企業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利的影響,同時,也會因此而失去一部分的用戶。 當前,共享單車的領域的競爭和之前的滴滴打車、Uber這類的共享出行企業的競爭非常的相似,只不過當時的滴滴、Uber採用的是低價甚至是免費的方式,來培養用戶的慢慢地接受這種新型的出行方式。而如今的共享單車也是借鑑了前者的經驗,很快就完成了在市場中的布局,而如今的共享單車的競爭也主要集中在了用戶的體驗上,對於不少用戶來說,這種簡單方便、免押金的模式才是最符合用戶胃口的。
  • 「永安行」共享單車即將進駐市區
    「永安行」共享單車即將進駐市區 來源:市城管局 發布時間:2018-09-13 字體:[ 大 中 小 ]
  • 螞蟻金服投資共享單車平臺永安行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永安行最新資訊 > 正文 螞蟻金服投資共享單車平臺永安行
  • 深度布局共享汽車業務 永安行獲網約車經營許可證
    永安行(603776)5月8日晚間公告,收到常州市交通運輸局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 「網約車業務是共享汽車業務中的一項。」永安行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董萍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該公司此前發布的年報顯示,從2018年5月起,永安行開始布局共享汽車業務。
  • 「賭局」中的永安行
    「賭局」中的永安行此次哈羅自行車的四川分公司永安行共享科技有限公司的決議解散,那披著共享單車第一股的永安行又如何?據永安行2018年財報顯示,永安行公司2018年營收8.4億元,同比減少19.87%。一方面,永安行主要營收主要來源於有樁公共自行車服務,通過對市、縣銷售、安裝、運維有樁公共自行車,賺得營收。但由於在社會資本助推下的共享自行車(無樁自行車)的壓迫下,有樁公共自行車採購量減少,導致永安行新銷售的系統銷售業務驟減66.25%。另一方面,永安行也參股了哈羅自行車,目前為哈羅自行車第二大股東。而哈羅自行車在如今共享自行車市場上,大有一枝獨秀之勢。
  • 騎共享電動車頭盔怎麼解決?永安行答覆來了!
    前段時間,南通公安在回復市民電動車佩戴頭盔的相關問題時明確表示,騎行共享電動自行車同樣需遵守相關條例,駕乘應該佩戴安全頭盔,否則將進行處罰。記者在採訪市民時發現,市民對於騎電動車佩戴頭盔都表達了認可,新規定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樣的話就需要出行時拎一個頭盔,這樣會很不方便,而共享單車本來就是給市民帶來便利的存在。
  • 永安行攜手芝麻信用:開啟天津共享單車免押金服務
    2月28日,國內最大的有樁共享單車運營商「永安行」,宣布攜手芝麻信用登陸天津,並推出免押金掃碼租車服務,為城市公共運輸的「最後一公裡」奉上出行神器。
  • 永安行:共享汽車已進入測試階段 明年正式投放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許戀戀每經編輯 盧祥勇12月12日晚間,「共享單車第一股」永安行發布公告稱,公司目前正在開展的共享助力車、共享汽車這兩個新業務將在2018 年正式投放市場。共享助力車目前已經在江西吉安、雲南玉溪兩個城市進行試運行。
  • 共享單車現併購第一案 永安行與哈羅單車合併
    新京報訊 (記者陳維城)10月24日晚間,永安公共自行車官網發布消息稱,其參股公司江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了協議,約定低碳科技受讓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未來雙方業務將進行合併。鈞正科技是一家主要經營共享單車業務的公司,經營品牌為哈羅單車。
  • 共享單車專利戰「私了」:永安行買下授權,每車每年13元
    專利權人顧泰來與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安行)圍繞共享單車的相關專利糾紛,暫告一段落。 12月28日,《財經》記者獲悉,顧泰來已與永安行達成專利授權。 永安行8月上市後,被稱為「共享單車第一股」,在共享出行領域動作頻繁,10月其參股公司永安行低碳科技公司(下稱永安行低碳科技)受讓哈羅單車運營公司全部股權,成為共享單車領域第一起合併。12月永安行低碳科技融資約33億元,第一大股東為螞蟻金服旗下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 永安行上市路一波三折,創始人避談共享單車
    帶著市場對於「共享單車第一股」的期盼,2017年8月17日,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安行)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以26.85 元/股的價格發行2400萬股新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00%,股票代碼為603776。
  • 阿里與哈羅單車背後的故事,永安行的逆襲
    笑到最後的才笑得最好—2016年突然蓬勃興起的共享單車大劇,正在迎來轉折點。這個舞臺上一直耀眼奪目的雙雄ofo和摩拜,一個深陷「要黃了嗎?」的危機中,另一個則以創業團隊黯然退出結局。人們突然發現,原本深耕「下沉市場」、並不被大多數人所看好的哈羅單車,隱隱有成為共享單車市場最大玩家之一的跡象。
  • 永安行:綠色共享出行的引領者
    騎著新推出的綠色助力自行車,永安行董事長孫繼勝樂呵呵地告訴記者,綠色共享出行的市場非常大,公司正借力資本市場不停地開拓,明年還將推出共享電動汽車。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7927萬元,同比增長9.38%;四季度繼續呈現良好的向上發展勢頭。  發力有樁共享單車  相比一些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豐富的創業故事,孫繼勝的經歷要平實簡單許多。
  • [互動]永安行:共享汽車業務已在常州等地投放運營
    來源:金融界網站關於公司的共享汽車業務,永安行周三在上證e互動介紹,該業務由全資子公司江蘇小安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推進,目前已在常州、泰州投放運營,基本覆蓋城市內的核心區域。公司稱,未來還會進一步加大共享汽車車輛、停車點、充電點的合理投放,擴展覆蓋區域範圍,追求投放量和訂單量的合理比例,保持該業務的良性發展。 永安行主要業務是基於物聯網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共享單車系統、共享助力自行車系統、共享汽車系統等共享出行平臺的研發、銷售、建設、運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