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財經》,文:張瑤,編輯:李恩樹。36氪經授權轉載。
提要:顧泰來已與永安行達成專利授權。雙方專利授權合同顯示,10萬輛車以內,永安行每輛車每年向其支付13元授權費,即每輛共享單車運營每天約3分錢;當永安行投放自行車超過100萬輛時,授權費降至每輛車每天1分錢。顧泰來已於12月27日前往江蘇省高級法院對兩起專利侵權訴訟撤訴。
專利權人顧泰來與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安行)圍繞共享單車的相關專利糾紛,暫告一段落。
12月28日,《財經》記者獲悉,顧泰來已與永安行達成專利授權。顧泰來向《財經》記者提供的專利授權合同顯示,10萬輛車以內,永安行每輛車每年向其支付13元授權費,即每輛共享單車運營每天約3分錢;當永安行投放自行車超過100萬輛時,授權費降至每輛車每天1分錢。
顧泰來已於12月27日前往江蘇省高級法院對兩起專利侵權訴訟撤訴。
永安行8月上市後,被稱為「共享單車第一股」,在共享出行領域動作頻繁,10月其參股公司永安行低碳科技公司(下稱永安行低碳科技)受讓哈羅單車運營公司全部股權,成為共享單車領域第一起合併。12月永安行低碳科技融資約33億元,第一大股東為螞蟻金服旗下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顧泰來是「無固定取還點的自行車租賃運營系統及其方法」的專利權人,這一於2010年申請的專利說明書記載,「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公共運輸體系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無固定取還點的自行車租賃運營系統及其方法,無固定取還點限制,任何地點即可就近取車、就地還車」,特徵包括「用戶終端、多臺裝有車載終端的自行車、運營業務管理平臺和車輛搬運系統」。
因運營共享單車,永安行在4月上市前夕被顧泰來在蘇州、南京和北京起訴專利侵權,不得不暫停IPO。
2017年6月6日,蘇州中級法院曾作出原告缺席判決,判定永安行共享單車系統不落入顧泰來的專利保護範圍。7月31日,永安行宣布勝訴重啟IPO,並於8月成功上市,成為 「共享單車第一股」。
顧泰來對敗訴結果不服上訴,並在北京和南京起訴。永安行則稱其不侵權,並指稱顧有「濫訴」和「阻撓上市」行為(詳情參見《財經》2017年8月7日第505期「商業模式專利開口子 共享單車戰火不休」)。
在顧泰來上訴過程中,據《財經》記者了解,雙方已私下和解。
雙方的專利授權合同中寫明,專利授權期為2017年至2033年,即截至專利終止日。將支付專利費用的共享單車數量,將以永安行每年4月公布的年報數據為準。
雙方合同顯示,永安行獲取專利授權是為了「發展新業務」。但顧泰來稱,永安行支付的專利授權費用包括其已投放的共享單車。其提供的憑證顯示,永安行於9月1日向其支付65萬元,這一數字與永安行2017年財報所稱已投放5萬輛單車,乘以13元/輛授權費總數相符。
永安行於12月29日向《財經》記者確認這一說法,稱已支付首年專利使用費,由於所涉金額較小,未進行披露。另外,蘇州中院已判決其不侵犯顧泰來專利,但永安行認為顧泰來專利有其自身的特點,如顯示功能等,希望在未來共享單車新業務進行應用,協議因此籤訂。
永安行成立於2010年,是國內首批從事有樁公共自行車業務的公司之一,以政府付費投資的有樁公共自行車為主營,2016年下半年入局推出共享單車,2017年年報顯示投放共享單車數為5萬輛。
永安行共享單車的使用方式基本與市場上企業一致,用戶掃描單車上的二維碼可獲得密碼,通過撥動密碼鎖或輸入密碼解鎖車輛,還車時則需要拉下車鎖,復位密碼確認還車。
此前專利訴訟敗訴後,顧泰來認為蘇州中院判決有失偏頗,其專利為商業模式專利,權利要求範圍廣,永安行共享單車系統落入其專利保護範圍。
這一說法得到一些專家支持。多位智慧財產權教授告訴《財經》記者,顧泰來所持專利可認定為商業模式專利。
北京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法學院教授張平認為,商業模式專利更保護功能,所以就顧泰來的專利來看,只要求搭載可以返回信號的終端,而不對如何返回做限制,因此用WIFI、藍牙、GMS等方式均可能構成專利侵權。
也就是說,這一商業模式專利的權利要求範圍較廣,屬於基礎專利,可能對市場上其他共享單車競爭對手造成嚴格制約。
「這類型專利殺傷力特別大。一旦商業模式獲得專利,制約和影響量非常大,處理不好會制約整個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介紹,一個商業模式因構成技術方案而獲得專利後,排除了其他同領域從業者直接使用這一模式的可能。而對於許多成熟和優秀的商業模式,要繞開侵權可能性非常困難,很難不落入其保護範圍。
儘管目前顧泰來只對永安行提起訴訟,但他也表示,市場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均涉嫌侵權,本次專利授權僅為初步勝利,且授權費用極低,原因為其不願被稱「專利流氓」。
這一專利糾紛是否會發展為顧泰來與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的專利糾紛,待後續進展。不過,顧泰來告訴《財經》記者,已與ofo有所接觸,對方尚未有回應。
12月27日,繼月初完成3.5億美元融資後,哈羅單車宣布完成10億元的 D2輪融資。截至2017年12月22日,哈羅單車註冊用戶達8800萬。
永安行低碳科技此前為永安行全資子公司,幾輪資本運作後,若本輪增資完成且永安行放棄增資權,持股比例將降至11.9267%,第一大股東螞蟻金服旗下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32.0467%。
此次專利授權獲得主體為永安行,永安行低碳科技已投放和將投放的哈羅單車,是否同樣在授權範圍內並將按上述價格支付專利授權費用?
顧泰來稱,由於授權協議籤署於永安行和哈羅單車合併之前,因此並未在合同中對此有所規定,但授權合同效力應將包括未來永安低碳科技所投放所有單車。永安行則未就這一問題進行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