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專利戰「私了」:永安行買下授權,每車每年13元

2020-12-13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財經》,文:張瑤,編輯:李恩樹。36氪經授權轉載。

提要:顧泰來已與永安行達成專利授權。雙方專利授權合同顯示,10萬輛車以內,永安行每輛車每年向其支付13元授權費,即每輛共享單車運營每天約3分錢;當永安行投放自行車超過100萬輛時,授權費降至每輛車每天1分錢。顧泰來已於12月27日前往江蘇省高級法院對兩起專利侵權訴訟撤訴。

專利權人顧泰來與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安行)圍繞共享單車的相關專利糾紛,暫告一段落。

12月28日,《財經》記者獲悉,顧泰來已與永安行達成專利授權。顧泰來向《財經》記者提供的專利授權合同顯示,10萬輛車以內,永安行每輛車每年向其支付13元授權費,即每輛共享單車運營每天約3分錢;當永安行投放自行車超過100萬輛時,授權費降至每輛車每天1分錢。

顧泰來已於12月27日前往江蘇省高級法院對兩起專利侵權訴訟撤訴。

永安行8月上市後,被稱為「共享單車第一股」,在共享出行領域動作頻繁,10月其參股公司永安行低碳科技公司(下稱永安行低碳科技)受讓哈羅單車運營公司全部股權,成為共享單車領域第一起合併。12月永安行低碳科技融資約33億元,第一大股東為螞蟻金服旗下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永安行已支付首年專利使用費

顧泰來是「無固定取還點的自行車租賃運營系統及其方法」的專利權人,這一於2010年申請的專利說明書記載,「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公共運輸體系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無固定取還點的自行車租賃運營系統及其方法,無固定取還點限制,任何地點即可就近取車、就地還車」,特徵包括「用戶終端、多臺裝有車載終端的自行車、運營業務管理平臺和車輛搬運系統」。

因運營共享單車,永安行在4月上市前夕被顧泰來在蘇州、南京和北京起訴專利侵權,不得不暫停IPO。

2017年6月6日,蘇州中級法院曾作出原告缺席判決,判定永安行共享單車系統不落入顧泰來的專利保護範圍。7月31日,永安行宣布勝訴重啟IPO,並於8月成功上市,成為 「共享單車第一股」。

顧泰來對敗訴結果不服上訴,並在北京和南京起訴。永安行則稱其不侵權,並指稱顧有「濫訴」和「阻撓上市」行為(詳情參見《財經》2017年8月7日第505期「商業模式專利開口子 共享單車戰火不休」)。

在顧泰來上訴過程中,據《財經》記者了解,雙方已私下和解。

雙方的專利授權合同中寫明,專利授權期為2017年至2033年,即截至專利終止日。將支付專利費用的共享單車數量,將以永安行每年4月公布的年報數據為準。

雙方合同顯示,永安行獲取專利授權是為了「發展新業務」。但顧泰來稱,永安行支付的專利授權費用包括其已投放的共享單車。其提供的憑證顯示,永安行於9月1日向其支付65萬元,這一數字與永安行2017年財報所稱已投放5萬輛單車,乘以13元/輛授權費總數相符。

永安行於12月29日向《財經》記者確認這一說法,稱已支付首年專利使用費,由於所涉金額較小,未進行披露。另外,蘇州中院已判決其不侵犯顧泰來專利,但永安行認為顧泰來專利有其自身的特點,如顯示功能等,希望在未來共享單車新業務進行應用,協議因此籤訂。

專利殺傷力巨大

永安行成立於2010年,是國內首批從事有樁公共自行車業務的公司之一,以政府付費投資的有樁公共自行車為主營,2016年下半年入局推出共享單車,2017年年報顯示投放共享單車數為5萬輛。

永安行共享單車的使用方式基本與市場上企業一致,用戶掃描單車上的二維碼可獲得密碼,通過撥動密碼鎖或輸入密碼解鎖車輛,還車時則需要拉下車鎖,復位密碼確認還車。

此前專利訴訟敗訴後,顧泰來認為蘇州中院判決有失偏頗,其專利為商業模式專利,權利要求範圍廣,永安行共享單車系統落入其專利保護範圍。

這一說法得到一些專家支持。多位智慧財產權教授告訴《財經》記者,顧泰來所持專利可認定為商業模式專利。

北京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常務副院長、法學院教授張平認為,商業模式專利更保護功能,所以就顧泰來的專利來看,只要求搭載可以返回信號的終端,而不對如何返回做限制,因此用WIFI、藍牙、GMS等方式均可能構成專利侵權。

也就是說,這一商業模式專利的權利要求範圍較廣,屬於基礎專利,可能對市場上其他共享單車競爭對手造成嚴格制約。

「這類型專利殺傷力特別大。一旦商業模式獲得專利,制約和影響量非常大,處理不好會制約整個網際網路的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介紹,一個商業模式因構成技術方案而獲得專利後,排除了其他同領域從業者直接使用這一模式的可能。而對於許多成熟和優秀的商業模式,要繞開侵權可能性非常困難,很難不落入其保護範圍。

儘管目前顧泰來只對永安行提起訴訟,但他也表示,市場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均涉嫌侵權,本次專利授權僅為初步勝利,且授權費用極低,原因為其不願被稱「專利流氓」。

這一專利糾紛是否會發展為顧泰來與整個共享單車行業的專利糾紛,待後續進展。不過,顧泰來告訴《財經》記者,已與ofo有所接觸,對方尚未有回應。

是否包括哈羅單車?

12月27日,繼月初完成3.5億美元融資後,哈羅單車宣布完成10億元的 D2輪融資。截至2017年12月22日,哈羅單車註冊用戶達8800萬。

永安行低碳科技此前為永安行全資子公司,幾輪資本運作後,若本輪增資完成且永安行放棄增資權,持股比例將降至11.9267%,第一大股東螞蟻金服旗下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32.0467%。

此次專利授權獲得主體為永安行,永安行低碳科技已投放和將投放的哈羅單車,是否同樣在授權範圍內並將按上述價格支付專利授權費用?

顧泰來稱,由於授權協議籤署於永安行和哈羅單車合併之前,因此並未在合同中對此有所規定,但授權合同效力應將包括未來永安低碳科技所投放所有單車。永安行則未就這一問題進行回應。

相關焦點

  • 蘇州法院一審判決共享單車專利侵權案永安行勝訴,此前上市節點被...
    蘇州法院一審判決永安行的共享單車系統和公共自行車系統不涉侵權,駁回原告顧泰來的訴訟請求。據其透露,永安公司向南京中院提出管轄權異議,被駁回。進而為此向江蘇省高院提出上訴,正在處理中。據了解,今年3月份,共享單車永安行向證監會遞交最新版IPO申報稿,欲拼搶共享單車第一股的頭銜。4月14日,永安行通過證監會審核並獲得上市發行批文。然而,沒多久,永安行便被起訴專利侵權。
  • 永安行上市路一波三折,創始人避談共享單車
    帶著市場對於「共享單車第一股」的期盼,2017年8月17日,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安行)成功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以26.85 元/股的價格發行2400萬股新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00%,股票代碼為603776。
  • 蘇州法院一審判決共享單車專利侵權案永安行勝訴
    6月8日,備受關注的永安行(603776)專利侵權案在蘇州和南京兩地有了新消息。蘇州法院一審判決永安行的共享單車系統和公共自行車系統不涉侵權,駁回原告顧泰來的訴訟請求。  對此,顧泰來今日對媒體表示,上述蘇州法院判決是在自己從未出庭的情況下進行的審判和判決,此前他曾提出撤訴但被法院拒絕。
  • 永安行攜手芝麻信用:開啟天津共享單車免押金服務
    2月28日,國內最大的有樁共享單車運營商「永安行」,宣布攜手芝麻信用登陸天津,並推出免押金掃碼租車服務,為城市公共運輸的「最後一公裡」奉上出行神器。
  • 永安行終於成功上市,但和共享單車的關係不大
    在A股投資人眼裡,藍黃相間的永安行公共自行車在一堆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堆裡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在它的面前,似乎全世界的共享單車瞬時都失去了顏色變成了黑白色,而只有永安行的車子上閃耀著金子般的光芒,這個獨特的顏色有一個編碼:603776。2017年8月7日,A股新股申購市場只有一隻股票,那就是永安行,發行價格26.85元,發行市盈率22.99,發行後總股本9600萬股。
  • 永安行站在共享單車風口,卻差點被吹閃了腰
    滿大街的共享單車,已經競爭到了「顏色不夠用」的地步,共享單車這個風口仍沒有退去之意。國內最大公共自行車運營商永安行也站上了風口,推出了無樁共享單車。沒料想卻遭遇專利訴訟,並暫緩上市發行。沒能風口起飛,還差點被陰風吹閃了腰。
  • 共享單車第一股永安行辦卡押金、卡費等上半年縮水近三成,欲試水網...
    日前,共享單車第一股永安行(603776,股吧)發布2020年半年報,上半年其實現歸母淨利潤約7120.76萬元,同比增長7.69%;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約6675.42萬元,同比增長6.88%;基本每股收益0.38元。當然,永安行不是現在才盈利,在上市之初就實現了盈利,是共享單車中盈利最早企業。
  • 永安行共享單車怎麼收費每小時多少錢?永安行租車收費標準
    永安行怎麼收費,永安行共享單車收費標準。永安行是一款公共自行車服務的應用軟體,許多城市已經有投放這個共享單車了,小夥伴們關心的問題就是永安行怎麼收費?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講講!  永安行怎麼收費 永安行共享單車收費標準  據小編了解,永安行租車收費標準是一個小時內免費試用,超過一個小時按照每小時1元錢收費哦!各位小夥伴的身邊有沒有永安行共享單車呢?有的話就趕緊下載,一起綠色騎行吧!
  • 臺北擬規管共享單車 每車每年500元
    據臺媒報導,為解決共享運輸工具亂象,臺北市政府訂定「臺北市共享運具經營業管理自治條例」草案(下稱「自治條例」),已送往市議會審議,未來共享運具需在指定服務區投放,市政府也將向業者收取權利金,預計每年每輛單車500元(新臺幣,下同)。不過,有業者認為,權利金訂得太高,且指定投放區將嚴重限制無樁式單車發展。
  • 「永安行」共享單車即將進駐市區
    「永安行」共享單車即將進駐市區 來源:市城管局 發布時間:2018-09-13 字體:[ 大 中 小 ]
  • 永安行,共享出行市場欠你一個王冠
    在共享出行市場裡,永安行一直被遺忘在角落裡。2010年,永安行從成立初,就開展與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和運營的業務,這距離「共享單車」概念出現還有4年時間。在共享單車早期的兩大巨頭ofo和摩拜帶領一眾小弟混戰時,永安行已經成功登錄A股。
  • 獨家|永安行孫繼勝:沒沾共享單車的光反而進了漩渦
    【財新網】(記者 周淇雋)「我們也不知道這是風口,結果進了漩渦」,對「共享單車」這個詞兒,孫繼勝情緒複雜。2017年6月27日晚,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安行)創始人、董事長孫繼勝接受了財新記者的專訪,首度對外披露對專利糾紛、上市、共享單車行業的一系列看法。
  • 永安行董事長孫繼勝談共享單車:真正的競爭壁壘是商業模式
    永安行董事長孫繼勝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曉慶 攝從曾經「顏色都不夠用了」的調侃到「死亡名單」不斷加長,再到先行者摩拜「賣身」、ofo押金難退,共享單車行業在短短3年內已經歷了如過山車般的命運,令人唏噓。
  • 永安行單車業務萎縮 轉向共享汽車會「鎩羽而歸」嗎
    永安行有做共享出行服務的經驗、基因和平臺,但因其大規模挺進共享汽車領域,卻受到投資者的不斷質疑,「共享汽車分時租賃業務很難盈利」,掣肘行業發展的關鍵在哪裡。《投資者網》劉亮永安行(603776.SH)號稱是國內「有樁共享單車第一股」,在共享單車發展空間逐步萎縮的情況下,2018年底開始大舉進軍共享汽車市場。
  • 菏澤市民質疑共享單車不方便、收調度費!永安行:馬上改進
    近日網友反映菏澤城區投放的永安行「共享助力單車」因使用起來「不方便、收調度費」等問題被部分市民反映就此,主管部門回應將督促永安行加強單車的宣傳和管理真正讓市民以「有樁的方式」體驗到無樁的騎行效果永安行菏澤區域相關負責人表示永安行將悉心聽取菏澤廣大市民的批評和建議下一步將加強共享單車使用方法宣傳的力度並根據需要適當調整
  • 支付寶成全球最大的共享單車巨頭,單車之戰變成微信VS支付寶?
    支付寶成全球最大的共享單車巨頭,單車之戰變成微信VS支付寶?今天,ofo、永安行、小藍、Hellobike、funbike、優拜等6家共享單車品牌宣布與螞蟻金服達成合作,自4月29日開始,用戶直接通過支付寶首頁掃一掃,就可以解鎖這六個品牌的共享單車。
  • 螞蟻金服投資共享單車平臺永安行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永安行最新資訊 > 正文 螞蟻金服投資共享單車平臺永安行
  • 馬雲攜永安行殺入共享單車 不收押金意味著什麼?
    共享單車領域現在可謂炙手可熱,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這一行業之中。可是不管摩拜還是ofo,它們在使用中都是需要繳納一定押金的。不過有這麼一家馬雲投資的單車企業,決定不走尋常路了。 據證券時報網站報導,近日,據多家科技媒體消息稱:共享單車平臺「永安行」宣布完成A輪融資,投資者包括螞蟻金服、IDG資本、深創投等多家投資機構。
  • 顧泰來訴永安行專利案新進展:對蘇州中院一審判決上訴,同時赴京知...
    ,專利不可共用」共享單車法律問題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關於「無固定取還點的自行車租賃運營系統及其方法」發明專利權人顧泰來以及多位專家,針對此前關於「起訴永安行專利侵權」事件進行說明。顧泰來表示對蘇州中院一審判決提起上訴,同時還針對永安公司在北京的侵權行為於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提起訴訟。  事件回顧
  • 共享單車現併購第一案 永安行與哈羅單車合併
    新京報訊 (記者陳維城)10月24日晚間,永安公共自行車官網發布消息稱,其參股公司江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了協議,約定低碳科技受讓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未來雙方業務將進行合併。鈞正科技是一家主要經營共享單車業務的公司,經營品牌為哈羅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