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原來是拜「鬼」節,基督徒必看!

2021-12-25 通往歌珊地
點擊上方(通往歌珊地)關注我們

講道:周一至周五晚18點—19點 

登錄YY語音「壹伍叄平臺」  (ID:18798994)

講道:周一至周日晚19點—20點 

登錄YY語音「得勝聖徒平臺」(ID:55072290)

講道周一至周五晚20點—21點 

登錄YY語音「生命水的平臺」(ID:99808651)

讀經每天9點—11點、14點16點半 

登錄YY語音「神舟讀經會」(ID:21531530)

端午節,源起有不同的傳說,有對吳國忠臣「伍子胥「被冤投江的紀念、有對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的紀念、也有對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殉國的紀念,但其中比較廣傳的是」紀念屈原「這個版本。這些傳說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死人的紀念,與清明節的意義大同小異。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後因被革職,又遭祖國被侵略,憤恨之下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這個傳說乃是儒家」忠、義」的一個代表,然而,此忠,此義是狹義的,僅僅在於自己的本族本國。

想起耶穌在地上的時候,跟隨祂的弟子屢次問祂:「 主阿,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徒1:6)

耶穌沒有批評他們的這種狹隘的「復興觀」,只是指示他們當做的事——「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徒1:8)

因此,我們今日基督徒記得我們在地上的身份和使命乃是使萬族、萬國、萬民得祝福,在神的心中,是不分種族、國家、地域的區別的。神願意地上的各族各方各國都彼此相愛!

屈原以自己的「生命死亡」表達「懷才不遇」的苦悶和抗爭,是因為他不認識「生命」本身的源頭和尊貴,乃是出於創造宇宙萬有的上帝。基督徒的生命觀卻是知道人無權決定自己的生命,自殺亦是犯了「殺自己」的罪。

所以許多的習俗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和民間生活經驗的總結,往往混雜著迷信和科學的元素,我們應該求神賜給我們智慧的心加以分辨。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

懸鐘馗像——鍾馗捉鬼。

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小兒佩掛香袋、系長命縷——僻邪驅瘴、驅魔祛鬼(基督徒須明辨這些不符合真理的迷信思想)。

同時也該知曉這些做法也有養生道理,比如小兒佩掛香袋、藥浴可減少患外感疾病且不易生痱子。潮溼天氣屋內容易滋生黴菌,古時會在屋內噴雄黃酒、煮艾葉進行消毒殺菌,就同現今集中進行的季節性防疫一樣。從植物生長狀況看,端午時節正是艾草花未開、葉茂盛、有效成分最高的時段,採艾、掛艾正好符合這個節令的供應和需要。

吃粽子——源自傳說包糯米飯投江給屈原,怕被魚吃,先用竹筒,後用粽葉代之。

現代的粽子是日常普通食品之一,已經鮮少賦予特別的意義了, 「在潔淨的人,凡物都潔淨。在汙穢不信的人,什麼都不潔淨。」(提多書1:15),可見,若我們存在感恩的心,我們是可以吃的。

賽龍舟——源起傳說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防止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現代賽龍舟通常把船建造成龍形,畫上龍紋,每年端午舉行競渡,以表示對龍的尊敬,也說明自己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雖然賽龍舟本身像是體育運動,但因為賦予了一定的「圖騰崇拜」的內容,基督徒應該遠離。

保羅勸誡我們:「 只是你們要謹慎、恐怕你們這自由、竟成了那軟弱人的絆腳石。(哥林多前書8:9) 」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哥林多前書10:23)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中,也許我們有信心領受和正確的看待,比如吃粽子(只是食品),比如佩香袋(養生健康)······

但為了不信者的疑惑,或者軟弱弟兄的信心,我們應當選擇不做使人跌倒的行為。

了解了這些文化習俗,可知人們在尋求各樣的方式保平安,無論是身體的、心靈的,人內心對生命,對環境,對靈界的不安,恐懼是與生俱來的的,無法安息。

耶穌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 )

耶穌還說, 我已經給你們權柄,可以踐踏蛇和蠍子,又勝過仇敵一切的能力,斷沒有什麼能害你們。(路加福音10:19)

願大家都得到耶穌所賜的真平安!

願大家過一個分別為聖的端午節,

榮耀基督聖名!

       如果你覺得這信息很好,請轉發到你的朋友圈,讓更多的弟兄姊妹看到,耶穌愛你~

(放到你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

相關焦點

  • 過端午節等於祭鬼嗎?基督徒當如何看待
    「基督徒可以過端午節嗎?可以吃粽子嗎?這是在祭鬼嗎?」有基督徒在網上引起了關於過端午節的討論,有的網友認為基督徒應當警醒,在端午節不要吃粽子;有的則認為如果因為帶著感謝的心領受就可以,不要多想;有的也建議,如果自己心裡疑惑要不要吃,那就最好別吃。基督徒當如何看待端午節呢?
  • 過端午節等於祭鬼嗎?基督徒當如何看待
    「基督徒可以過端午節嗎?可以吃粽子嗎?這是在祭鬼嗎?」有基督徒在網上引起了關於過端午節的討論,有的網友認為基督徒應當警醒,在端午節不要吃粽子;有的則認為如果因為帶著感謝的心領受就可以,不要多想;有的也建議,如果自己心裡疑惑要不要吃,那就最好別吃。基督徒當如何看待端午節呢?
  • 「驅鬼」牧師:基督徒如何分辨有沒有被鬼附?
    靈界確實存在,有人被鬼附的個案也是真實的。然而有三十年處理靈界個案的李錦彬牧師卻指出,大多人包括基督徒也常對靈界誤解很多,大部分求助個案與靈界無關,他也分享了當如何辨別有沒有被鬼附。李錦彬牧師近日接受港基督教媒體採訪時分享了一些歸附的個案,對鬼附現象多有剖析。
  • 基督徒能被鬼附身嗎?
    基督徒能被鬼附身嗎?不。基督徒已經有耶穌住在裡面。然而這個問題還是困擾著教會。「被鬼附身」是一個困惑並誤導人的詞。一些聖經譯本提到被鬼附的人,但是「被附」這個詞卻沒有出現。
  • 端午節紀念幣與端午節
    ,則正式將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沿襲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愛國精神也傳播至華夏各地。
  • 老人說,端午節並不是紀念誰,而是「水鬼節」,你同意這說法嗎?
    記得家裡的老人說,湛江的端午節不是紀念誰的,而是「水鬼節」,這一天水裡的鬼很厲害,小孩子千萬別到海裡河裡遊泳,否則要被鬼抓去。
  • 「驅鬼」牧師:基督徒如何分辨有沒有被鬼附?
    靈界確實存在,有人被鬼附的個案也是真實的。然而有三十年處理靈界個案的李錦彬牧師卻指出,大多人包括基督徒也常對靈界誤解很多,大部分求助個案與靈界無關,他也分享了當如何辨別有沒有被鬼附。李錦彬牧師近日接受港基督教媒體採訪時分享了一些歸附的個案,對鬼附現象多有剖析。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哥林多前書10警戒拜偶像,自由不是放縱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哥林多前書10警戒拜偶像,自由不是放縱A【保羅指出,我們是活在世界歷史的末時裡,基督的世代已經或即將臨到。如今的基督徒,在屬靈上也是走在曠野裡,所以不能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轍,如貪戀惡事、拜偶像、姦淫、試探主、發怨言等。
  • 基督徒如何看鬼文化?
    有次她買了一本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結果引信主的母親憤怒,要求她必須把這本書扔掉,因為基督徒不能接觸任何鬼文化。這個事例雖有點極端,不過卻反映了一些基督徒對於鬼文化的態度。當前不少信徒都認為,與鬼文化相關的書籍、影視、萬聖節等等東西,都有邪靈的做工,基督徒絕對不可接觸,這會影響生命的成長。不過也有的信徒指出,鬼文化只是娛樂的產物,並不存在拜鬼的行為,不一定就有邪靈的作用。
  • 萬聖節玩鬼反被鬼玩 牧者呼籲基督徒家長堅持底線
    萬聖節玩鬼玩出火。譚子舜認為,萬聖節存在危機皆因誇張了妖魔鬼怪恐怖的力量,耶穌基督在地上服侍的時候能驅趕魔鬼,基督徒相信是有鬼存在,因為靈界也是上帝創造的,「不過魔鬼都懼怕上帝,服在上帝之下,因為上帝是創造天地萬物的主。」他又指,真正的鬼不是頭破滿面流血的恐怖樣子,反而是「吸引我們令我們覺得很厲害而去拜牠以換取利益,鬼的目的是要我們不再跟從上帝跟從那些假的。」
  • 老人說,端午節並不是紀念誰,而是「水鬼節」,你同意這說法嗎?
    記得家裡的老人說,湛江的端午節不是紀念誰的,而是「水鬼節」,這一天水裡的鬼很厲害,小孩子千萬別到海裡河裡遊泳,否則要被鬼抓去。
  • 小學生端午節的作文佳作欣賞 我家鄉的端午節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學生端午節的作文佳作欣賞 我家鄉的端午節 今天過端午啦!五月五,過端午,掛香包,插艾草。自古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吃粽子、戴香包、沐蘭湯等節日活動。小朋友們你們是如何過端午節的呢?下面是小學生端午節的作文佳作欣賞,一起來看看吧!
  • 基督徒能被鬼附身嗎?
    基督徒能被鬼附身嗎?不。基督徒已經有耶穌住在裡面。然而這個問題還是困擾著教會。「被鬼附身」是一個困惑並誤導人的詞。一些聖經譯本提到被鬼附的人,但是「被附」這個詞卻沒有出現。
  • 端午節的冷知識,要不要講個鬼故事?
    端午節(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1.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古代百越地區在端午日有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族圖騰祭祀的習俗。4.以下這些名稱都是指端午節: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蒲節、龍舟節、粽子節、解粽節、女兒節、浴蘭節.5.端午節戴的五彩繩,五個顏色分別為:青、白、紅、黑、黃,五色分別對應著五方五行。唐代人將五色絲線編織成帶,佩在身上,稱為「長命縷」或者「續命縷」,所以說「長絲續命人」。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就如行走在鄉間的百科全書一樣,能說出各種各樣看似毫無科學依據,實際上蘊含無窮道理的民俗民語,比如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
  • 端午節與佛教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 基督徒如何看待傳統文化?
    對於不少信徒來說,每到了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節日,總會感到有些不安。他們覺得這些傳統節日都源於異教風俗,與自己的信仰相悖,因而非常為難。而有些激進的公眾號也會藉此炒作,號召基督徒都不要過傳統節日。
  • 基督徒如何過年?多位基督徒與牧者分享:跟隨聖經 節期也可為主做工
    好像每逢中國傳統節日一出,基督教相關的各大平臺就會出現各類「基督徒能不能過XX節」的帖子或文章。當然,究竟基督徒能不能過XX節呢?除去剛過完的臘八節,接下來馬上就是春節了。提到春節,就避免不要回家要掛掛門神、放放鞭炮,有老一輩習俗傳下來的傳統家庭還要祭天、祭祖,下跪磕頭……於是基督徒每年一度的問題就來了:基督徒能不能過春節?基督徒回家怎樣去過春節比較好呢?
  • 牧者分享:基督徒須知貪心與拜偶像都是一樣的罪
    貪心與拜偶像一樣嗎?這個是基督徒必須整清楚的一個疑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許我們常常會指點那些拜偶像的人,但從來看不到自己的貪心,所以我們常常拿著自己裡面所有的義去評判別人,一家庭教會的陳牧師說「貪心與拜偶像是一樣的。」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就如行走在鄉間的百科全書一樣,能說出各種各樣看似毫無科學依據,實際上蘊含無窮道理的民俗民語,比如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