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節等於祭鬼嗎?基督徒當如何看待

2021-01-20 基督教資訊平臺

「基督徒可以過端午節嗎?可以吃粽子嗎?這是在祭鬼嗎?」有基督徒在網上引起了關於過端午節的討論,有的網友認為基督徒應當警醒,在端午節不要吃粽子;有的則認為如果因為帶著感謝的心領受就可以,不要多想;有的也建議,如果自己心裡疑惑要不要吃,那就最好別吃。基督徒當如何看待端午節呢?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節日定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流傳較廣的說法是,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從端午節起源看,根據聞一多先生考證,我國的端午節,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有之。他在《端午考》中舉出6個事例,說明端午是古代吳越民族——一個龍圖騰族團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是龍子龍孫們為強化自己和圖騰的關係,藉以獲得圖騰認同與保護的一種活動,包括斷髮紋身,划龍船,投粽子於江獻給圖騰等,這便是最古老的端午節的本義。

由此而來,基督徒應不應該多端午節呢?網友們就此也見解不一:有的認為吃粽子就是在紀念鬼;有的認為感謝著吃就可以;有的則建議如果心裡軟弱疑惑要不要吃,那最好不吃。

「你若在端午節時,認為非在節期吃粽子不可,那麼你就是在記念鬼」
「我同意這意思。所以我們應當警醒,明天不吃粽子。」
「如果心裡軟弱想著要不要吃的,那最好還是不要吃了。」
「這幾天如果弟兄姊妹買粽子或者有人送粽子,多餘的話一句都不要問,只管存感恩的心往肚子裡吃就是了。」

其實,民間節日在其發展過程中,一般都從開始單一祭祀向紀念、慶豐、娛樂、競技等綜合方向發展。大家看待傳統節日的意義更多地是側重於娛樂、團聚、休閒了,人們在歡慶之餘,往往忘卻了它的原始初衷了。所以更多的人過端午節的時候已經不在乎他起初祭祀的意義了。

雖然有的基督徒認為應當警惕其屬靈背後的本意,不應隨從「今世的風俗」,「歸回那懦弱無用的小學」。 不過更為普遍的認識是基督徒首先應當清晰深刻明了自己信仰的根基,抓住自己信仰的本質,

「查考典故,端午節並不是喜慶的日子。但這世界卻是有勝過黑暗和宿命的力量,上帝賜下其獨生子耶穌,祂勝過了一切的黑暗權勢。信靠耶穌,與上帝相遇,我們將得平安喜樂,並得著盼望和得勝的力量。」

「我不知道別人,我則不用那些跳河死亡、餵龍餵蟲之類的意義來過,跟平常一樣宣告耶穌的得勝!」

只要基督徒抓住自己信仰的本質,信靠主耶穌的寶血得救,良心並不軟弱,那保羅認為即便是祭偶像的物也並不能汙染我們的信心,

「論到吃祭偶像之物,我們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麼;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沒有別的神。雖有稱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許多的神,許多的主。然而我們只有一位神,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我們也歸於他;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著他有的,我們也是藉著他有的。」

所以保羅得出結論,「其實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們,因為我們不吃也無損,吃也無益。」

在這一信仰前提下,很多人認為,基督徒對待我國傳統文化不應持有消極抵制態度,而應帶著更加寬廣的心,參與並融入傳統文化。

其實,非常重要且流傳最廣的聖誕節,在聖經上並沒有記載詳細日期,是後來卻與羅馬文化相結合而定下,在每年的12月25日這一天,來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基督教文化進入希臘羅馬文化之後,改變並升華了其文化,使得這一原本就有著豐富內涵的文化具有更深刻的意義和更強的生命力。

因此,中國文化也可以與基督教文化相結合,從而豐富並升華我國傳統文化,使得這一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和創造性。如去年重陽節,有教會舉辦了重陽節禮拜,專門為老年人祝福並贈送禮物,以傳播尊重老年人的文化。也有教會在節日時舉辦敬拜讚美會,基督徒可以邀請家人來到教會一同參與,體驗愛裡面的喜樂與合一。
 

相關焦點

  • 基督徒應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與節日
    端午節本來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有一些傳統習俗:吃粽子、賽龍舟等。發展到現在就是吃一些美食、進行龍舟比賽等。然而有一些信徒,不讓基督徒過端午節,他們甚至抵制中國傳統文化,甚至宣傳中國傳統文化是魔鬼。我曾經在一個歷史交流群裡,發現有些群友非常討厭基督宗教,深入了解一下,原來是有些信徒跟群友宣傳中國文化是魔鬼,而且這些信徒自認為是在介紹基督的福音。
  • 基督徒如何看待萬聖節?
    而在所有西方節日中,對基督徒來說,爭議最大的莫過於萬聖節。很多信徒認為,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是屬於撒旦的節日,基督徒絕對不可參與任何與之相關的活動。每年到了十月底總會有牧者、同工發布文章,號召基督徒抵制萬聖節。而有的人則指出,當代萬聖節只是一個娛樂節日而已,並不存在參與敬拜魔鬼的信息,而且很多西方基督徒同樣也過萬聖節,中國信徒為何不可呢?能不能過萬聖節?
  • 韓國的「江陵端午祭」真是搶註中國的「端午節」嗎?
    2008年11月,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這在當時引起了國人的極大震動,有人痛心疾首,有人反思過往,還有些人義憤填膺。那麼,韓國的端午祭真的是韓國搶註中國的端午節嗎?
  • 日韓也過端午節?和中國端午節有何不同?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日本是如何過端午節的。鯉魚旗鯉魚旗則由七色彩旗和紅黑兩色的「真鯉」「緋鯉」組成,紅色代表母親、黑色代表父親、青藍色代表男孩,青藍旗的個數代表男孩人數。旗子會在蔚藍的天空裡迎風飄動,表示鯉魚跳龍門之意。玩什麼?
  • 基督徒如何看待萬聖節
    它與我們的信仰有牴觸嗎?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這個節日呢?萬聖節起源是在公元三、四世紀以前,基督徒受到羅馬政府及猶太人的迫害,教會為記念這些先聖先賢們的殉道舍己,而於公元610年5月13日定為諸聖日,意為天下聖徒之日,用來記念殉道者。
  • 韓國申遺"江陵端午祭" 端午節、端午祭之異探尋
    近日,國內眾多媒體紛紛刊登「韓國將申報『端午節』作為本國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這一消息。但是昨日下午,負責「申遺」項目的韓國文化財廳在接受晨報採訪時否認了這一說法,他明確表示:「根本不存在韓國申報『端午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事,我們申遺的是『江陵端午祭』。」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端午節」與「江陵端午祭」兩者之間又有何區別?這對中國又有何影響?
  • 基督徒能被鬼附身嗎?
    基督徒能被鬼附身嗎?不。基督徒已經有耶穌住在裡面。然而這個問題還是困擾著教會。「被鬼附身」是一個困惑並誤導人的詞。一些聖經譯本提到被鬼附的人,但是「被附」這個詞卻沒有出現。
  • 英國朋友談中國人過端午節
    「是的,民間將屈原投江變成端午節文化的一部分。」「端午節?」我腦子開始高速轉動,「吃粽子?」 「還有賽龍舟,飲雄黃酒,掛菖蒲,艾草,小孩戴荷包等等。」「儀式很複雜?」「不,華生,與我們宗教性質節日不同,中國人更注重內容。」「你是指吃粽子是代表物質本能,賽龍舟則傳遞了精神力量?」
  • 這些國家竟然也過端午節?!
    這些國家竟然也過端午節?!端午將至,舉國過節,但是你知道其它國家的人們怎麼過端午節嗎?他們的風俗習慣又是怎樣的呢?跟著本期專題一起來解密吧~越南農曆五月初五越南和中國一樣,也要吃粽子。日本屬於男孩子的節日和中國吃粽子喝雄黃酒不同,日本人在端午習慣吃「柏葉餅」、喝菖蒲酒。同時,為了讓男孩們茁壯、健康成長,將來事業有成,人們在家門口豎起鯉魚旗,擺上武士偶像、盔甲和戰帽,有望子成龍的意思。韓國無粽無舟多祭祀韓國端午並不吃粽子,更沒有龍舟比賽。過節期間,韓國家庭會吃艾葉糕等點心。
  • 江陵端午祭
    明天,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佳節端午節了,而我們的鄰國韓國,也在準備過端午祭了。我們的端午節已於2006年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我們的端午節和韓國的端午祭呢也分別在2009和2005申請進入了新一輪的世界非遺。很多人認為韓國人的端午祭申遺成功,是搶了中國的端午節。那麼真的是韓國人搶了中國的節日嗎?還是這一切都是一個誤會呢?
  • 朝鮮端午節怎麼過
    端午祭和端午節有何不同?端午節源於中國,據傳大約1500年前,端午文化傳入朝鮮半島,新羅時代被定為全國性的民俗節日。高麗時期成為九大民族節日之一。到朝鮮王朝中宗時期,端午節被正式確定為與農曆元旦、中秋節並列的三大節日之一。儘管如此,朝鮮半島的端午文化內容卻與中國不大相同。
  • 韓國人怎麼過端午? 新浪直播:韓國江陵端午祭
    江陵端午祭是韓國最著名文化慶典之一,2005年,韓國成功將其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因為相同的名字和紀念日,「端午成韓國人的了」這一說法也在中國引發巨大爭議。韓國端午和我們的端午節真一樣嗎? 6月9日,端午節當天,新浪新聞實地直播(地址請點擊連結)韓國江陵端午祭,來感受一下現場: 韓國傳統上稱「端午」為「上日」,意思為神的節日。而江陵端午祭也圍繞著廣泛流傳的神話人物展開。所祭祀的神靈包括「大關嶺山神」、「國師城隍」等12位神話人物。在民間,最著名的神話傳說是關於「國師城隍」。
  • 中國人過端午節可以理解,為何韓國人也過「端午」,還申遺成功?
    但有一個節日令很多網友不解,那就是中國的端午節與韓國的「端午」。中國人過端午可以理解,但韓國人為何也過端午,竟還申遺成功了?關於兩國「端午」,我們先從其中始末開始了解吧。中國的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始於吳越之地,起先創以祭拜龍祖,後又因屈原事件,人們又將端午節演變成屈原紀念日了。
  • 端午節如何國際化?——再議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的流傳,不僅節名眾多相異,而且習俗也不盡相同,但大多都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等等。    端午節已經成為流行於東亞的國際性節日,除中國之外,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也過端午節,但節日內涵已有差異。
  • 感受江陵端午祭
    端午,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韓國深受中國影響,在端午期間常舉行各種祭祀和慶典活動。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可見其在韓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在韓語中,「祭」與「節」的意義明顯不同,「祭」主要指各種慶典活動。江陵端午祭有著一套與中國端午節既有關聯又有差異的民俗活動。
  • 【網絡中國節.端午】端午節快樂!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 域外 | 有別於中國傳統的「江陵端午祭」
    還有,雖然韓國位處的朝鮮半島地域不廣,但韓國不同的「道」(約等如中國的「省」)過端午時的習俗也會有所不同。比如2008年成功「申遺」的「江陵端午祭」,其實慶祝的只是江陵市的端午習俗。江陵市是江原道內一個大城市,在江原道旁邊的慶尚道及全羅道,它們的端午節慶習俗就已經跟江陵不一樣了,與中國的端午習俗差別就更大了。關於中國端午節之源起,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各國的端午節怎麼過?韓國、日本端午節習俗有哪些盤點
    央視網消息: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吃粽子,掛香囊,雄黃酒……  這兩天打開朋友圈的你就如同置身於粽子王國。不過關於粽子的口味,卻總有鹹甜之爭。對我們這些願意安安靜靜吃一個粽子的吃貨而言,這些紛繁複雜的爭論都不重要。  其實呢,國外也有粽子。
  • 韓國申遺的「端午祭」,和咱們的「端午節」,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被正式確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前,大概沒有人想過會發生這樣的事——第一個把「端午」申請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家,竟然不是中國。那麼,韓國「江陵端午祭」和我們的「端午節」,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 關於萬聖節,基督徒必須知道的7個真相
    那麼,它與我們的信仰有牴觸嗎?基督徒應該如何看待這個節日呢?這樣一個慶祝邪惡,黑暗,巫術,恐懼,死亡和魔鬼的節日,是蔑視上帝的作為。作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不但警惕,更要抵制!關於萬聖節,這七點,基督徒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