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10元錢一個,現在50元倆」秦皇島4家公司因高價銷售口罩被罰

2020-12-26 河北日報

「平時10元錢一個,現在50元倆。」日前,秦皇島市一男子在海港區海陽鎮某藥店購買醫用口罩時,邊錄製小視頻邊氣憤地說到。2月1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疫情防控期間查處的第一批典型案例,男子反映的這家藥店就在其中。

據了解,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口罩、消毒殺菌用品、抗病毒藥品等防疫用品及糧、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場價格監管,嚴厲打擊違反法律法規抬高價格、銷售劣質商品、不明碼標價等違法行為,有力維護了市場價格秩序。同時,及時處理群眾舉報,對違規銷售、哄抬物價的違法行為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在第一批通報的典型案例中,秦皇島達民醫藥有限公司、秦皇島康九醫藥有限公司、秦皇島廣興碧水華庭店、泰翔醫藥商店均因高價銷售朝美6002活性炭口罩和3M9041口罩被群眾投訴舉報。1月28日,市市場監管局價檢局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到現場進行檢查,發現4家公司均於1月27由秦皇島市萬客隆勞保用品有限公司以12元/只購進朝美6002活性炭口罩和3M9041口罩各50隻,以20元/只賣出,沒有明碼標價。市市場監管局對4家公司沒有明碼標價的行為處以5000元罰款,對藥店涉嫌哄抬物價行為立案調查處理中。

市市場監管局因在查處群眾投訴舉報時,追溯到朝美6002活性炭口罩和3M9041口罩貨源——秦皇島市萬客隆勞保用品有限公司,發現這家公司從1月22日起,對庫存商品的價格由原來的6元/只上漲到12元/只,屬於典型哄抬物價,已經立案調查。超過6元以上部分,為違法所得(35000元),擬對其給予沒收違法所得並罰款5倍的從重行政處罰。

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市民,在購買防疫用品時,要注意區分勞保口罩和醫用口罩,辨別醫用酒精濃度;購買具備防護功能的用品,需注意保存銷售憑據,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旦發現市場存在違法行為時,可及時撥打電話12315進行投訴舉報。

(秦皇島晚報)

相關焦點

  • 河北一企業6元口罩賣12元 被罰11萬
    原標題:河北一企業6元口罩賣12元被罰11萬據人民日報消息,近日,河北省市場監管部門從嚴查處、辦理了一批典型案件。經查,該公司庫存的口罩銷售價由6.00元/個,上漲至12元/個。秦皇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規定,責令立即改正,並罰款11萬元。
  • 6角口罩賣1元被罰4萬? 湖北洪湖已對該處罰啟動重新調查
    2月12日,一則「進價6毛的口罩售價1元被罰」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爭議。羊城晚報記者獨家了解到,目前湖北省洪湖市已對該處罰啟動重新調查,同時紀檢部門也介入調查是否存在執法人員違紀等情況。被處罰藥店的老闆在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並不支持口罩賣高價,被罰是內部溝通出了點問題。
  • 家樂福口罩被罰事件背後
    虹口區物價檢查所隨後查實,在4月27日、28日兩天裡,該店每10隻裝1包的一次性口罩,實售價格13.80元,即每隻口罩實售價格1.38元,比規定價格0.50元/只高出了1.7倍,兩天裡出售這類口罩700餘包,違法所得共計7849.60元,該店被責令向消費者退還多收價款,並被以罰款30000元處罰。  此前兩天,家樂福已有古北店因為類似事件被罰。
  • 家樂福、大潤發、華潤萬家等29家 哄抬物價被罰名單...
    4、西寧大潤發超市:哄抬物價被罰50萬元1月25日,有市民反映在海湖新區大潤發超市購物時發現,超市裡蔬菜價格普遍較高,一個包心菜(500克)賣到33元、黃瓜兩根(50013、洛陽愛家超市:一個口罩賣2元被罰1000元1月27日下午,洛龍區市場監管局接到市民投訴唐寺門附近愛家超市內銷售有一次性藍色口罩,每個口罩價格為2元錢,有漲價的行為。市場監管部門立即介入調查,因超市未提供相應證據,按簡易程序對超市做出行政處罰1000元。
  • 進價5元口罩賣198元,公司負責人獲刑8個月
    文某交代,其知疫情期熔噴無紡布是制口罩主要材料,因此提價。饒某拿貨後,倒賣給廣東、江西和福建的4家口罩生產企業,價格每噸30萬元至38萬元不等。饒某以個人名義倒賣,經營數額177.07萬元,獲利約70萬元。廣東東莞警方3月10日立案偵查,對二人刑拘。
  • 家樂福五家門店分別被罰50萬 網友爭曬受騙記
    >  綜合新華社電上海市物價檢查所相關負責人29日介紹,當日上午已按處罰上限,向上海地區存在價格欺詐行為的三家家樂福超市門店各開出了50萬元的罰單。昆明兩家門店也被查出三方面問題,物價部門已對門店作出罰款50萬元的處罰。  被罰企業還有申辯機會  這三家門店分別是家樂福超市聯洋店、南翔店和張江店。經檢查,這三家門店在銷售商品時存在虛構原價、不履行價格承諾、低標高結等價格欺詐行為。
  • 多家藥房銷售問題口罩被罰20萬 合肥發布十大典型案例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3月14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合肥新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被罰20餘萬元。此外,多家藥房銷售問題口罩被罰20萬元。該局依據《廣告法》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06678元。二、巢湖市弘峰水泥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國家標準的產品案2019年4月,巢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投訴舉報,對某五金部銷售的巢湖市弘峰水泥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礦渣矽酸鹽水泥進行抽樣檢驗,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 多次大幅提高熔噴布售價,這隻口罩股子公司被罰,股價已腰斬
    在疫情初期,口罩供不應求,口罩的核心原料熔噴布也因此成為走俏產品,不僅購買難度大,價格也一路水漲船高。近日,口罩概念股欣龍控股公告被罰,原因是子公司宜昌欣龍衛材「在疫情防控期間,多次大幅度提高熔噴布的銷售價格,情節較重。」
  • 合肥一藥房狀告市場監管部門 因銷售的N95口罩涉嫌虛假宣傳被罰20...
    12月4日上午,一起銷售假口罩的行政案件在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大致案情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間,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因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以下簡稱「安徽省立藥房」)銷售的N95口罩虛假宣傳,對其做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 10元上貨,賣220元!出售假3M口罩!瀋陽三起「口罩案」抓獲10個犯罪...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開展以來,瀋陽市公安局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黨委決策部署,組織市、區兩級公安機關全方位嚴查疫情防控物資進售渠道,加大對借疫情哄抬物價、囤積居奇、銷售偽劣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偵破多起涉疫情違法犯罪案件,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0人,依法刑事拘留
  • 意外買到口罩了!1.6元一個,每人限購倆,走訪貴陽多家藥店發現仍缺貨
    1月29日,《華夏時報》記者前往貴陽市中心走訪藥店,在一家連鎖藥店一樹藥業買到了口罩,每人限購兩個,是從10隻一包的口罩中拆開來賣的,1.6元一個。來自中商產業研究整理的數據顯示:目前醫用口罩許可證共有559張,分布在全國25個省市353家企業。
  • 北京一超市1隻口罩10元,市民嫌價高並舉報,調查稱:進口的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口罩成了最緊俏的物資之一。2月19日,北京華聯超市新上架的一款口罩引起了公眾關注。價籤顯示,這款50隻裝一盒的一次性口罩售價500元,相當於每片口罩10元。不少市民在網上評論稱:「口罩是消耗品,華聯超市的口罩售價讓人望而卻步!」
  • 濟南沃爾瑪、多家銀座超市銷售過期食品被罰10萬
    (原標題:濟南沃爾瑪、多家銀座超市銷售過期食品被罰10萬)
  • 瘋狂的口罩:1個月註冊5000家公司,原材料漲20倍,有人說口罩機就是...
    截止至3月9日,道恩股份連續12個交易日內收穫10個漲停板,股價階段性漲幅近190%。熔噴布專用聚丙烯材料生產商沃特股份3月9日發布股價異動公告,稱目前市場熔噴布專用料的供應情況有所緩解,公司目前暫無境外訂單銷售。3月2日至3月9日連續6個交易日,沃特股份連獲4個漲停,股價階段性漲幅50%。
  • 夏商民興超市開始常規銷售口罩不用預約 50個80元
    廈門市民購買口罩更便利了——無需抽號,也不限購。昨天開始,夏商民興超市各網點開始常態化銷售口罩,市民無需預約即可到夏商各網點購買口罩。此外,市民還可以在部分門店選擇「送貨到家」模式,享受口罩免配送費送到家。
  • 黃瓜88元一斤!大批超市被重罰:家樂福、大潤發…
    上海一家樂福門店被罰200萬 近日,上海聯家超市有限公司徐匯店(家樂福徐匯店)就因刻意上調蔬菜售價被罰款200萬元,這也是近期因蔬菜漲價被罰的案例中罰款金額較大的一例。
  • 一個口罩炒到100元,籤合同還可以對賭,一車口罩洗4000萬元!
    口罩從業人員,也是人心惶惶,看著每日下跌的價格,以及積壓的庫存,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出口大戶,最熱門的KN95口罩,價格也是一路跳水。白板KN95一隻最低降到了1元以下,資質齊全能出口的價格也跌到了4元以下,電商平臺的零售價更是慘不忍睹,已經跌到到1.6元一個。
  • 北美華人第二大超市,因涉嫌高價賣口罩遭重罰!系這位女神家的?
    但是曝囤貨後偷偷漲價,用高價販售口罩、手套、消毒溼巾和洗手液等抗疫物資,將一盒幾十美元的醫用口罩,以175美元高價出售。當時,店員更表示因為口罩庫存短缺,當然價格變貴。有的人依然會選擇高價購買,「過幾天300元(美金)也買不到一盒了。」
  • 一包方便麵要多少錢?1元?3元?5元?還是20元?
    10元或20元的價格與速食拉麵館,曼漢宴會廳,吉味飯店,拉麵會館,錦年堂,鮮麵條館等價格相當,相當於實體店拉麵的價格,讓很多網友大喊:方便麵仍然是我所知道的嗎? 不論是像康師傅和統一社這樣的資深公司,還是拉麵談話和金年堂等新興力量,近年來,高端和超高端快餐市場都擠滿了新進入者。
  • 格力賣口罩的50天:從系統被擠爆到門庭冷落
    疫情之下,格力線下門店相當長一段時間無法開張,董明珠也在謀求自救,製造格力口罩就是其中一個策略:在全民「抗疫」時,口罩一躍成為緊俏物資,格力電器入局推出自家品牌口罩,因供不應求一度成為新聞的焦點。 然而從爭破了頭到門庭冷落,格力口罩僅用了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