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iPhone便宜2000,代購殺向海南島?海關總署出手,這樣做可能負刑責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蘋果來海南免稅店了!國行版全國聯保免稅便宜了1000+。」「集美們,近期飛三亞,卡地亞、寶格麗可以預定起來了」「大海南崛起了,買起來哇!」如果你有一位做代購的朋友,對類似拼單代購的朋友圈動態應該不會陌生。

近日,隨著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新政策落地實施,新政免稅品種類從38種增加到45種,其中新增加了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消費產品以及酒類、茶葉等。

這一波政策除了實打實讓遊客享受到優惠之外,還在代購圈裡掀起了一波「海南熱」。眾所周知,由於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不少代購出國採購的行程都受到了影響,而如此「史無前例」的離島免稅政策一推出,就吸引了不少代購湧向海南免稅店。

只是代購們還沒高興上幾天,國家海關總署就出手了。

代購牟利將被依法依規處理

作為出境大國,中國消費者近些年來牽動著國際免稅市場的格局,也被戲稱為「行走的錢包」。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出境遊客海外花費2773億美元,其中海外購物消費超過1100億美元,免稅渠道佔比為37%。

面對日益旺盛的消費升級需求,不少人做起了代購生意。近年來,韓國濟州島的「韓代」、日上免稅店的「日代」,是大部分代購的貨品來源。

因疫情導致的境外出行限制下,「韓代」「日代」等帶貨渠道受到嚴重衝擊。那麼,從海南帶免稅品的「瓊代」會成趨勢嗎?海南免稅購物新政對此明確說「不」。

7月6日,為規範對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的監管,促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根據國務院調整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決定,海關總署發布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監管辦法》。根據《監管辦法》,離島旅客可在任意離島免稅商店購買免稅品,採用線上方式購買的,購物人、支付人應當為同一人。旅客購買免稅品後,搭乘運輸工具攜運免稅品離島記為1次免稅購物。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辦法》規定,離島旅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且自海關作出處理決定之日起,3年內不得享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並可依照有關規定納入相關信用記錄:(一)以牟利為目的為他人購買免稅品或將所購免稅品在國內市場再次銷售的;(二)購買或者提取免稅品時,提供虛假身份證件或旅行證件、使用不符合規定身份證件或旅行證件,或者提供虛假離島信息的;(三)其他違反海關規定的。

《監管辦法》同時規定:組織、利用他人購買離島免稅品的資格和額度購買免稅品謀取非法利益構成違反海關監管規定或者走私行為的;離島免稅商店有違反海關監管規定行為或者走私行為的,由海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除了對購物者,《監管辦法》還對免稅商店的銷售行為進行了規範:

離島免稅商店如果存在將免稅品銷售給規定範圍以外對象,超出規定的品種或者規定的限量、限額銷售免稅品,出租、出讓、轉讓免稅商店經營權等行為,,海關將責令其整改,並可給予警告。

對於在一個公曆年度內被海關警告超過3次的,海關可暫停其從事離島免稅經營業務,暫停時間最長不超過6個月;情節嚴重的,海關可以撤銷離島免稅商店註冊登記。同時,離島免稅商店還應當按照進口貨物補繳相應稅款。

據北京商報,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監管辦法》是為堵住一些容易出現的漏洞,比如代購等從中牟利的行為。「離島免稅設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建設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免稅相當於國家給消費者讓利,如果只是為了買來賺差價,讓代購牟利,那麼國家的政策就變味兒了,容易破壞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秩序。所以要管住,要規範。」

除此之外,為了防止代購行為,此前的《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還對免稅商品的件數進行了規定。對於代購尤為青睞的化妝品和電子商品做出了限購措施,規定化妝品只能每次購買最多30件,酒類每次不超過1500ml,手機每次最多4件。

海南代購要失業了?據中新經緯,方旭是一位專職做代購的90後,計劃近日從重慶再飛一趟海南。7月2日,她發布朋友圈表示,「接預訂單,這個月定個時間我又要飛海南了,實在是太忙了。」此外,她還在留言評論回復稱,「不想出門辛苦提貨的找我剁手,在家坐等收貨。」

方旭的朋友圈除了號召「集美們」化妝品拼單、公布提貨時間、發布購買小知識等信息外,她還一直關注著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具體信息。

7月1日,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落地,方旭在朋友圈發文「蘋果來海南免稅店了!」並配了多張蘋果專柜上的價格圖;6月27日,她發布的「離島免稅新政」截圖消息顯示,新增八大類商品、取消行郵稅50元免徵額度;6月8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公布海南自貿港建設情況,並宣布海南免稅額度提高至10萬元,進一步擴大免稅商品種類。方旭轉發並配文稱,「以後不用去香港了,國內購物天堂選海南吧。」

圖片來源:人民網海南頻道

據「海南免稅海口店」微信公眾號介紹,iPhone11、iPhone11 Pro Max、iPhone SE、iPad、AirPods Pro等蘋果家族都屬於免稅產品。以蘋果手機iPhone 11 Pro Max 512GB版本為例,蘋果官網的售價是12699元,但是在海南的免稅店價格僅為10210元,也就是說在海南免稅店購買該款手機可以節省2489元,相當於打了8折。

方旭表示,在海南免稅店買手機最少可以省1000元以上。「由於免稅購物政策剛實施,免稅店內的手機每人限購1部,如果需要帶貨,加200元代購費可順豐到付。」

事實上,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落地,不少在海南上學的學生、島民也計劃著「搞搞副業」。但是在《監管辦法》發布後,一些網友就表示:這下代購要失業了。

不過也有網友提出了疑問:該如何界定是不是代購?

據中新經緯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宇浩時表示,根據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如當年沒有免稅店購物記錄,一次性購買10萬元貨物的行為並未超過新規的額度限制,因此該行為本身並不違反規定。但如果背回的貨物在國內市場重新被投放銷售,將違反相關規定。「此次海南免稅政策調整,主要目的是通過釋放政策紅利,讓利與消費者,促進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增強各界對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信心。而倒賣、代購、走私免稅商品的行為,將違背『惠民』這一政策調整的本意。」

張宇浩指出,監管方要面臨的難點有兩方面。其一,如何判斷市面上在售商品為海南的免稅商品。此類代購的轉銷途徑一般是通過網絡微商的方式進行,在《電子商務法》出臺以後,國家已加大對微信等平臺從事微商經營者的管控力度,抱有僥倖心理擬通過新規政策調整而獲利的風險依然很大;其二,如何拿捏「再次銷售」的尺度。比如,當行為人為親友無償代購的情況,其親友或基於雙方之間的情感紐帶,回贈以紅包,此時雙方之間產生的是買賣關係,還是普通的相互贈予關係?在對此類行為的尺度拿捏或存在一定的困難。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南方都市報

相關焦點

  • 海南島免稅店代購賺差價?海關總署出手了
    眾所周知,由於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不少代購出國採購的行程都受到了影響,而如此「史無前例」的離島免稅政策一推出,就吸引了不少代購湧向海南免稅店。只是代購們還沒高興上幾天,國家海關總署就出手了。7月6日,為規範對海南離島遊客免稅購物的監管,促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根據國務院調整海南離島遊客免稅購物政策的決定,海關總署公布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監管辦法》。根據《監管辦法》,離島旅客可在任意離島免稅商店購買免稅品,採用線上方式購買的,購物人、支付人應當為同一人。
  • 海南免稅店iPhone能便宜2000多元?代購3年內「禁入」考驗海關監管
    iPhone11白菜價,比官網便宜兩千多!」「有需要的來,明天飛三亞免稅店,保證正品!」……如果你微信恰好加過職業代購,類似這樣的動態近日一定刷爆了你的朋友圈。隨著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新政實施,到海南旅遊的消費者猛增,不少代購也湧向海南免稅店。
  • 「海代」熱度超日韓代購!海關總署新規今起實行
    不過,"海代"如火如荼的同時,財政部、海關總署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其實已經表明,"已經購買的離島免稅商品屬於消費者個人使用的最終商品,不得進入國內市場再次銷售",即對代購行為作出了明令禁止。
  • 海南島「拯救」代購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到,在海南,像王瑩這樣活躍在免稅店的代購不在少數。除了從別的地方轉戰海南的專業代購,還有很多本地人今年加入到這個行業。海關總署9月24日的一則公告顯示,僅今年,就有219名旅客因涉嫌違規被處以「3年內不得購買離島免稅商品」的處罰。此外,海口海關還對364名企圖將免稅商品帶出隔離區的旅客實施攔截勸阻,宣講海關監管規定,並監督其攜帶免稅商品離島。
  • 海關總署出手,以牟利為目的3年內不得在海南免稅店購物
    不過,近日,海關總署發布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監管辦法》(以下簡稱《監管辦法》),以牟利為目的代購3年內不得在海南離島免稅購物,7月10日起實施,讓不少代購直呼,「海南代購要失業了?」
  • 海關總署新規:價值超五千元自用品入境要繳稅
    記者查證發現,海關總署的這一文件早在今年8月19日就已發出並生效,在保持5000元這個「準入門檻」不變的情況下,調整了需全額繳稅的20種商品,而近期大熱的ipad、iphone 等商品赫然入列。而該文件與更早之前發布的第43號公告構成了對入境物品管理的組合拳,其目的在於打擊代購和「水客」。
  • 別讓出國的朋友代購了!海關總署最新規定:這5種入境行李將不予放行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發布的2016年第14號公告正式實施。公告規定,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範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並對物品進行暫存。記者了解到,公告中的「自用」指旅客本人自用、饋贈親友而非為出售或出租。
  • 「海代」熱度超日韓代購!海關總署新規來了
    不過,她告訴記者,「海代」的利潤其實沒有境外代購那麼理想,她自己很多時候都是提前刷信用卡囤貨,每件商品加100元左右的代購費,有時候一整個月都「不賺錢」。另一邊,一直從事韓國免稅店商品代購的嬌嬌(化名)近期開始代購海南免稅商品。相較於曉兒,嬌嬌銷售海南免稅商品更為謹慎。
  • 海關總署:「代購」行為理應按規定辦理通關手續
    海關總署:9月1日起海關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  根據《海關總署關於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有關事宜的公告》,自9月1日起全國海關對進境個人郵遞物品實施調整後的管理政策。顯而易見,近來比較時興的「海外代購」、網購等從境外購買,並支付貨款的商品不屬於《海關法》意義上的個人物品,而屬於外貿貨物,在其中充當「代購」代理人的第三方因為交易的達成收取相關費用或「吃差價」,更是實實在在的經營行為。對於貨物,無論價值多少,都應按規定辦理進出口貨物通關手續,包括照章納稅,提交國家出於公共安全、衛生等角度要求的許可證件。
  • 海關總署:「代購」屬經營行為 應辦理通關手續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海關總署網站消息,根據《海關總署關於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有關事宜的公告》,自9月1日起全國海關對進境個人郵遞物品實施調整後的管理政策。顯而易見,近來比較時興的「海外代購」、網購等從境外購買,並支付貨款的商品不屬於《海關法》意義上的個人物品,而屬於外貿貨物,在其中充當「代購」代理人的第三方因為交易的達成收取相關費用或「吃差價」,更是實實在在的經營行為。對於貨物,無論價值多少,都應按規定辦理進出口貨物通關手續,包括照章納稅,提交國家出於公共安全、衛生等角度要求的許可證件。
  • 代購圈掀起「海南熱」 海關總署:代購牟利3年內不得享受離島免稅...
    7月6日,海關總署發布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監管辦法》。辦法規定,以牟利為目的為他人購買免稅品或將所購免稅品在國內市場再次銷售的,購買免稅品時提供虛假身份證件的,3年內不得享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並可依照有關規定納入相關信用記錄。
  • 海南島「拯救」代購行業!海南瓊版iPhone12售價全球最低!最多便宜1500元!
    所謂新免稅政策,指的是今年6月29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的《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根據公告內容,海南省免稅購物額度從每年每人3萬元提高至10萬元;離島免稅商品品種由38種增至45種;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新政對海南免稅的銷售刺激很明顯。
  • 海關總署解讀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調整
    海關總署日前就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發布公告,從9月1日起,對個人郵寄物品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此舉被有些人認為將增加海外代購成本。近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海關總署監管司有關負責人。
  • 國慶機場海關嚴查代購?海關回應:常態檢查
    上海浦東機場嚴查超額個人攜帶入境物品 據網上的微信內容描述,事情發生在9月28日,在上海浦東機場T2航站樓,所有人全部開箱排隊等待過機審查,隊伍長的看不到盡頭……有一班航班查了100多個代購,排隊等待交稅。
  • 商務部致函海關總署:入境納稅新規有違WTO規則
    本報資料圖片隨著國外「打折季」的臨近,不少大牌的「粉絲」也開始「蠢蠢欲動」,不過海關總署今年頒布的54號公告明確規定:自8月1日起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徵稅。「一部iPad要徵1000塊的稅,我買來只有4000多。」
  • 海關總署回應「跨國郵寄商品超50元即徵關稅」
    中新網8月9日電 據海關總署網站消息,海關總署日前就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發布公告,從9月1日起,對個人郵寄物品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此舉被有些人認為將增加海外代購成本,就此海關總署監管司有關負責人作出回應。
  • 每經11點丨刑法擬明確規定監護、收養等人員性侵犯罪;海關總署回應...
    1丨刑事責任年齡擬調整: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據新華視點,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1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3丨海關總署: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每經AI10月13日訊,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前8個月累計出口實現正增長,前三季度累計進出口實現正增長。
  • 商務部致函海關總署:iPad徵千元稅違WTO規則
    本報資料圖片隨著國外「打折季」的臨近,不少大牌的「粉絲」也開始「蠢蠢欲動」,不過海關總署今年頒布的54號公告明確規定:自8月1日起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徵稅。「一部iPad要徵1000塊的稅,我買來只有4000多。」
  • 海南離島免稅VS香港購物和境外代購
    海南島離島免稅政策本周正式實施後,對「奢侈品控」來說,至少有三條途徑可以購買到質量有保障的奢侈品——奢侈品海外代購、去海南島、去香港或者是其他免稅區。擁有美麗的陽光和海灘的海南在補足了「購物」這一短板後,的確變得更加誘人。比如對於內地大多數居民而言,到海南旅遊只需帶上身份證即可,不必像去香港一樣需要辦理「港澳通行證」。
  • 不止代購們要哭了,很多人都會中招!海關總署最新規定:這5種入境...
    據勞動報,從6月1日開始,中國海關總署《關於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施行,明確規定5類入境行李不予放行,執行針對入境旅客的行李和入境快件的全面監管。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發布的2016年第14號公告正式實施。公告規定,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海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範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並對物品進行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