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致函海關總署:iPad徵千元稅違WTO規則

2021-01-10 TechWeb

 

海關對旅客所帶的筆記本進行查驗。 本報資料圖片

隨著國外「打折季」的臨近,不少大牌的「粉絲」也開始「蠢蠢欲動」,不過海關總署今年頒布的54號公告明確規定:自8月1日起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徵稅。「一部iPad要徵1000塊的稅,我買來只有4000多。」「5000元人民幣的限額,一個大牌的包包也不止這個價吧?」……54號公告讓喜歡到國外「掃貨」的人們一時亂了陣腳。對於如何查驗的問題,海關有關人士表示,那些經常往來代購或者具備代購條件的人,比如旅行社的領隊等,都是海關重點「關注」的對象。

商務部坐不住了!

向海關總署發出諮詢函

54號公告引起各方熱議,尤其是iPad入境是否該納稅,該繳多少稅已成熱門話題。海關向iPad徵收千元關稅的事件逐漸「發酵」。近日向海關總署發送了一份諮詢函,認為中國加入WTO後的重要承諾之一就是對各類計算機實施零關稅,海關向iPad徵收1000元進口稅與WTO規則不一致,20%的稅率過高,iPad完稅價格被高估。海關總署負責人則表示將於近期答疑解惑。

留學生開始急了!

從國外回來得「裸奔」

針對54號公告,甚至有留學生發布了「回國攻略」:回國用塑膠袋裝行李,因為兩個手提箱就得2000元人民幣左右;iPad就地處理;回國只穿內衣內褲;課本、手機、電腦、MP4和相機全都扔掉,最好光著身子回來,保證自用物品金額低於5000元人民幣——結論:「裸奔」。對於這樣的說法,海關人員表示很誇張,其實在查驗現場,海關人員會根據旅客的實際情況酌情考慮,比如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屬於徵稅範圍的物品,明顯就是使用過的,即使旅客出境時忘了申報,一般海關人員也不會強行徵稅。

4大提醒

靠譜

其實進境居民旅客只能攜帶5000元人民幣以內的個人自用物品,並不是新規定,為什麼會在今年特別強調,並加強查驗了呢?對此,一位旅遊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眼下很多大牌的化妝品、服飾網購、代購越來越盛行,就像「跑單幫」一樣,賺取地區差價,對國內市場造成衝擊,也造成了國家稅收的損失。這大概是海關在今年「舊規重申」的主要原因。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遊客不能因此抱有僥倖心理,否則一旦被海關查到,還是要交稅。

提醒1:

太高檔的最好別買

根據第54號公告: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僅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則全額徵稅。簡單說來,就是太高檔的最好別買。化妝品也是不少人在國外購買的「主力」商品,如果你買了一堆價值8000元人民幣的化妝品,那麼可以減去5000元的免徵額度後再計算稅額,即(8000-5000)x 稅率。但如果你買了一個價值9000元人民幣的大牌包包,那就不能享受5000元的免徵額度,而是全額徵稅,即9000 x 稅率。

提醒2:

手錶「分段」徵稅

名牌手錶也是不少人出國時喜愛購買的商品之一,需要提醒的是,手錶的稅率也不低,而且是「分段」徵收的。

如果手錶價格在5000元至1萬元之間的,按20%的稅率徵稅;如果手錶價格超過了1萬元,則按30%的稅率徵稅。

有的是按稅率徵稅,有的則是定額稅,比如現在大熱的iPad,就是定額稅,雖然它的價格還不到5000元,但是因為它屬於微型計算機,所以在入關的時候,就必須繳納1000元的定額稅。

提醒3:

保留「發票」很重要

到國外購物的,多以「大牌」為主,而國內和國外「大牌」的價格懸殊也比較大,海關在徵稅的時候,以哪種價格為準呢?南京海關駐祿口機場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具體可登陸海關總署網站,搜索《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進口稅稅則歸類表》、《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完稅價格表》。需要提醒旅客的是,海關在審定完稅價格時,境外購買物品的憑證是重要參考資料,旅客最好能予以提供。如果旅客不能提供境外購買的價格憑證,海關人員會以國內售價為準,如果以此徵稅,對旅客來說就不太划算了。

提醒4:

帶出去的也要申報

帶進來的貴重物品需要交稅,那麼在國內購買的相機、手提電腦等貴重物品帶出去時,也別忘了到相關窗口進行申報。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有的旅客出境時攜帶有相機、手提電腦等貴重物品而沒有及時申報,結果入境時就要面臨徵稅的尷尬。被海關檢查人員查驗到後,將按照相關價格和稅率計算。

海關人員提醒旅客,出境時自己攜帶的相機、手提電腦等超過5000元的貴重物品,要主動申報,以獲取申報單,作為入境時的免稅憑證。

3大攻略

離譜

好不容易出一趟國,不「掃點貨」回來不甘心,但如果被海關「逮著」徵稅,那可就更不甘心了。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網友們也在網上爭相曬起了「避稅攻略」。只不過這些攻略聽起來挺好,想操作還是有點離譜的。

攻略1

拎塑膠袋出去背LV回來

拎著塑膠袋出國,背個LV回來。不是要徵稅嗎?索性出國的時候隨身拎包都省了,直接把錢啊、卡啊都塞進塑膠袋裡,到了國外買下心儀已久的LV,直接將標牌一剪背身上,背在身上的包,回國的時候海關不查了吧?

點評:這個做法聽起來很具操作性,而且對於那些在國外買大牌真正出於自用目的的人來說,更是顯得很實用。可百密一疏啊,您別忘了,按照規定,如果您背著LV出國的時候就得主動申報。總不能出境的時候就拿著塑膠袋申報說,這是我的LV吧。如果不能提供申報證明,又不能提供在國內購買的憑證,回國的時候被海關「逮著」了還得一分不差的把稅給交咯。

攻略2:

用假名牌換真大牌

塑膠袋換LV風險太大,來個可靠點的,假名牌換真大牌。當然,這個方法依然針對自用人群。出國前就相中了PRADA的大衣,LV的包包,先整套A貨充「行頭」,出境前光明正大的主動申報:看好咯,這可都是我在國內購買的大牌啊。到了國外直奔專櫃,把朝思暮想的正品捧入懷中。回國過海關的時候,雄赳赳氣昂昂,遞上申報表,一出完美的「偷梁換柱」就此落幕。

點評:這個做法聽起來比塑膠袋換LV要可靠一些,可兄弟姐妹們,這「投資」也比塑膠袋大了去了,粗製濫造的假名牌咱申報的時候也沒勇氣、沒膽量遞給海關人員,就算鼓足勇氣遞了過去,別忘了,海關有項職能是緝私打假,這能逃過人家的「火眼金睛」嗎?

得,花點血本整套精仿的A貨吧,起碼人多混亂的時候也容易矇混過關,可這價格也不便宜啊,甚至都能趕上稅錢了。

更要命的是,最終回國的時候要想把正品帶回來,那可得先把偽品扔了才行,畢竟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啊。

攻略3:

通過郵寄「曲線避稅」

隨身攜帶「不方便」,能否採取「曲線政策」,把買好的東西從國外寄往國內呢?此外,據了解,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那麼可不可以多郵寄幾樣東西分攤稅費呢?這是不少網友打的如意算盤。

點評:如今,郵寄渠道也在「嚴打」。據悉,為了加強對海外代購行為的監管,根據海關總署的公告,9月1日起,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海關依法徵收進口稅,但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個人寄自或寄往港、澳、臺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800元人民幣;寄自或寄往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物品,每次限值為1000元人民幣。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那麼這個稅額如何計算呢?其實很簡單,進口稅額=完稅價格*稅率。以服裝為例,如果要從國外郵寄入境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那麼稅額就為:(300+200)*20%=100元。

稅率參考

●適用10%稅率的物品:

食品、飲料、鞋靴、醫療保健及美容器材、家具、文具用品、郵票等

●適用20%稅率的物品:

紡織原材料、皮革皮毛及其製成品,攝影攝像、影音家電、空調、電冰箱及其配件、附件等

●適用30%稅率的物品:

鐘錶及其配件、附件等

●適用50%稅率的物品:

化妝品、酒類、菸草等

影響不小

讓香港自由行很「受傷」

「5000元」這個門檻,讓香港的自助遊很「受傷」。記者昨日從南京多家出境遊組團社了解到,從今年9月1日起,對於進境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徵稅,海關方面明顯「收緊」,導致以購物為主的香港自由行業務量明顯減少。

「香港自由行明顯少了很多。」一位旅遊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香港每年有兩個打折季,即每年七八月的暑期,聖誕節、春節期間。從往年的接待量來看,十月、十一月也是很多年輕人選擇香港自由行的旺季。比如每年的「萬聖節」,很多商家也會推出打折活動,但是去的人明顯比往年少了30%。原來,雖然徵稅的規定早幾年就出臺了,但是此前的執行力度很小,大家都沒有感覺到。從10月1日開始,海關執行力度明顯加大,管理非常嚴格。很多年輕人獲悉此消息後,算算帳,覺得去香港「折騰」一下買大牌,算上稅費,在價格上佔不到便宜,就放棄了。同時,像往年到了十一月,很多年輕白領就開始摩拳擦掌,謀劃著十二月去香港「掃貨」,紛紛向旅行社打聽行程,「今年諮詢的人少之又少。」

導遊一再叮囑

不要買「大件」

不過其他出境遊線路,如歐美方向、新馬泰或者海島遊,對遊客而言,觀光大於購物,沒有因為購物限制而放棄出遊。「我們都會一再叮囑遊客不要買『大件』。」一位旅遊業內人士介紹說,但是大牌的價格實在太吸引人,有些遊客抵擋不住「誘惑」就買了,也有偶爾僥倖過關的情況。他表示,比如買一塊名表,價值一萬多元,戴在手上,海關沒有檢查是新表還是舊錶。也有遊客買的名牌包包或者衣服,索性剪掉吊牌使用,有時也能「瞞天過海」。

通訊員 陳銀健

本報記者 楊娟 薛玲

相關焦點

  • 商務部致函海關總署:入境納稅新規有違WTO規則
    本報資料圖片隨著國外「打折季」的臨近,不少大牌的「粉絲」也開始「蠢蠢欲動」,不過海關總署今年頒布的54號公告明確規定:自8月1日起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徵稅。「一部iPad要徵1000塊的稅,我買來只有4000多。」
  • 海關總署新規:價值超五千元自用品入境要繳稅
    ■新快報記者 劉正旭 張藝  海關近期加強入境攜帶物品管理,攜帶超過5000元以上物品入境需徵稅。前日《東方日報》報導海關總署2010年54號公告並稱,這一舉措將打擊香港零售業。記者查證發現,海關總署的這一文件早在今年8月19日就已發出並生效,在保持5000元這個「準入門檻」不變的情況下,調整了需全額繳稅的20種商品,而近期大熱的ipad、iphone 等商品赫然入列。而該文件與更早之前發布的第43號公告構成了對入境物品管理的組合拳,其目的在於打擊代購和「水客」。
  • ———海關總署負責人就進出境旅客所攜物品驗放標準答記者問
    目前,海關總署《關於進境旅客所攜行李物品驗放標準有關事宜的公告》引起關注。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海關總署監管司負責人黃熠。他表示,對進境旅客攜帶的行李物品規定免稅限值的做法符合國際通行做法;海關對「水客」打擊,是為了給旅客創造便捷高效的通關環境,維護公平的貿易原則。  記者:有人認為海關對居民旅客的5000元和非居民旅客的2000元限值的規定太嚴格,你怎麼看?
  • 海關總署回應「跨國郵寄商品超50元即徵關稅」
    中新網8月9日電 據海關總署網站消息,海關總署日前就調整進出境個人郵遞物品管理措施發布公告,從9月1日起,對個人郵寄物品應徵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徵,此舉被有些人認為將增加海外代購成本,就此海關總署監管司有關負責人作出回應。
  • 海關總署監管司負責人:對物品徵稅不違反WTO規則
    海關總署監管司負責人黃熠11月16日答記者問。    問:IPAD徵稅是否違反WTO規則?    答:在入境的時候,對個人自用的IPAD徵稅不違反WTO規則。    世貿組織(WTO)規則主要是針對國家、地區間的貿易,涉及的是貨物。
  • 商務部 國家密碼管理局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63號 關於發布商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的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決定對有關商用密碼(見附件1)實施進口許可和出口管制。進口《商用密碼進口許可清單》所列物項和技術,應向商務部申請辦理兩用物項和技術進口許可證;出口《商用密碼出口管制清單》所列物項和技術,應向商務部申請辦理兩用物項和技術出口許可證(相關許可程序見附件2)。商務部、密碼管理部門、海關依法對本公告所列物項和技術的進出口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 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一次排除延期清單公布,海關總署解讀來了
    此前,稅委會曾在2019年9月11日公布第一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一次排除清單,對排除清單中的商品自2019年9月17日至2020年9月16日(一年),不再實施我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徵的關稅。第一批對美加徵關稅第一次排除清單商品(分為兩個清單實施)涉及了農牧業生產、石油化工、原料藥、醫療器械等領域。
  • 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新增對朝鮮禁運部分產品清單
    商務部 海關總署公告2017年第40號 關於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371號決議的公告   為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371號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現對涉及朝鮮進出口貿易的部分產品採取下列管理措施
  • 海關總署強調境外購物超5000元入境要徵稅(圖)
    隨著國外「打折季」的臨近,不少大牌的「粉絲」也開始「蠢蠢欲動」,不過海關總署今年頒布的54號公告明確規定:自8月1日起進境居民旅客攜帶超出5000元人民幣的個人自用物品,經海關審核確屬自用的,海關對超出部分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徵稅,對不可分割的單件物品,全額徵稅
  • 商務部 海關總署公告2018年第106號 公布禁止進口的舊機電產品目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規章,商務部、海關總署對禁止進口的舊機電產品目錄進行了調整,現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  本公告由商務部、海關總署負責解釋。以往有關規定凡與本公告不一致的,以本公告為準。
  • 海關總署:iPad等20種商品入關要全額徵稅
    日前,有關攜帶iPad等電腦產品入境時需繳納千元關稅的消息在網絡上風傳,不少市民對自用物品何時不用繳稅也充滿疑問。中山海關表示,旅客個人攜帶進境物品應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如果是自己攜帶出境的物品,想要避免進境時被徵稅,出境時主動申報很關鍵。
  • ...呼吸症候群疫情入境 海關總署提醒前往沙特人員避免接觸單峰駱駝
    圖片來源:國家海關總署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封面新聞記者10月23日從國家海關總署了解到,為防止中東呼吸症候群疫情傳入我國,海關總署已發布公告,要求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人員,如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急性呼吸道症狀,入境時應當向海關申報,前往沙烏地阿拉伯的人員則應儘量避免接觸單峰駱駝、蝙蝠等。
  • 商務部、海關總署、藥監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就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商務部4月2日消息,3月31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藥監局發布《關於有序開展醫療物資出口的公告(2020年第5號)》。三部門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就公告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商務部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71號 公布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
    對外貿易經營者出口目錄內所列貨物的,應向商務部或者商務部委託的地方商務主管部門申請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許可證》(以下簡稱出口許可證),憑出口許可證向海關辦理通關驗放手續。其中,出口甘草及甘草製品、藺草及藺草製品的,憑配額招標中標證明文件、海關加工貿易進口報關單申領出口許可證。(四)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出口第二款所列貨物的,由省級地方商務主管部門根據商務部下達的邊境小額貿易配額和要求籤發出口許可證。
  • 商務部 海關總署公告2017年第88號 公布2018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
    【發布單位】商務部 海關總署【發布文號】2017年第88號【發布日期】2017-12-22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和有關規章,現公布《2018年出口許可證管理貨物目錄》(以下簡稱為目錄),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
  • 海關總署:將開展全國性一體化通關 進一步簡化手續
    商務部解析國務院日前審議通過的《關於支持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 發布會現場。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7日電 (實習記者 桑宇錚) 今日上午,商務部聯合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召開政策吹風會,解析國務院日前審議通過的《關於支持進出口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意見》從改善外貿環境、強化政策保障、加快推進改革、突出創新驅動四個方面的舉措進一步促外貿穩增長。
  • 海關總署:第二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600億美元)排除申請已於2019年...
    文 / Sarah2019-12-25 10:59:37來源:FX168 海關總署:第二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600億美元)排除申請已於2019年10月18日截止提交,相關申請正在審核中。
  • 海關總署發布海關進出口貨物減免稅管理辦法
    中宏網12月23日電 海關總署日前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減免稅管理辦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 海關總署公告2010年第27號(關於對原產於美國、歐盟、俄羅斯和臺灣...
    商務部為此發布了2010年第15號公告(詳見附件1)。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自2010年4月2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歐盟、俄羅斯和臺灣地區的進口錦綸6切片(稅則號列:39081019),除按現行規定徵收進口關稅外,還應區別不同的供貨廠商,按照本公告附件2所列的適用稅率和下述計算公式徵收反傾銷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