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閱讀之前,請先點個「關注」,謝謝。
5月6日,我們這裡的小學4至6六年級複課了。
下面,我從4個方面來簡單介紹一下這4天時間裡的所見所聞所想:
一、學生到校
學校規定,為了按照要求實行錯峰上下學,五年級學生早上7點50、下午13點50到校,不準過早到校。
第一天,我是早上7點35到校的。剛進校門,就看到校門口的屏風處站著3個學生,校長在一旁訓他們。據說,他們都是五年級的學生,我仔細辨認,發現裡面沒有我們班的。我有點小高興:嗯,看來昨晚的雲端家長會沒白開。
我上樓去教室,離得很遠,就聽到裡面學生的說笑聲。我進去一看,嘿,五個小孩正湊在一起表達久別重逢的激動心情呢。我發現五個學生都是小個子。
「你們怎麼進來的?大門口值勤老師沒攔你們嗎?」
都不講話。我又問了一遍。
「沒人問我們。我們就跟著六年級的隊伍進來了。」幾個學生支支吾吾地說的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不一會兒,校長來巡視,又說起了五年級學生早到的事情。我說值勤老師問什麼不攔一下,校長說無法知道誰是五年級的誰是六年級的,還問我們家長會有沒有說清楚要求。我鼓起勇氣,說:「值勤老師可以看著個頭小的問一下,就是一種震懾,這樣會少很多,我們也好教育學生要求家長,不然,講再多遍都沒啥大用。」
校長看看我,表示不好操作,還是得靠我們教育學生,然後就走了。
下午,我是13點25左右到校的,剛進校門就看到操場上站著十幾個學生,基本上都是小個子,不遠處,站著值班領導。估計那些學生剛被訓過。其中,就包括我們班的3個。
第二天,情況好了很多。
第三天、第四天就幾乎沒有不按時間進校的了。
二、測溫填表
複課之後,我們老師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上午、下午給到校學生測體溫、填情況表。
關於測溫,上面的要求是每天上學前,家長要給測一遍體溫,然後進校門時,校門口的紅外線測溫儀會測第二遍,來到班級門口還要排隊由老師用額溫槍測第三遍。如果有異常,還要帶著學生到觀察室用溫度計第四次測溫。
5月6日,光是做這件事,我和我的搭檔就耗了大半節課。
第二天,因為搭檔被抽去做其他事,我一個人給學生測,效率自然比第一天還要差一點。
後面兩天,我摸索出了一個左手測溫,右手記錄的方法,速度快了很多,就那也花去了小半節課。
三、學生的成績
我們班數學老師第一天就進行了數學測試,結果全班僅11個及格,包括之前成績很不錯的都考得一塌糊塗。
她把結果告訴了我,也告訴了同年級的其他老師。有個老師說「我還是先複習複習,明天再考吧。」
我們辦公室離他們班教室特別近,老師帶著擴音器上課,我們在辦公室聽得清清楚楚。
「三角形的面積怎麼算?」
「長乘以寬……」
「什麼?我問的是三角形的面積!」老師的嗓門大了不少。
「長乘以寬除以二……」
那老師沒說話,我以為她氣暈了。正想著,她推門進來,大口大口地喘著氣:「你們看,這怎麼弄?三角形的公式都忘光了。」
調節了幾十秒,她又返回教室,重新講三角形的面積如何計算。
這也許是特例。
但願是特例吧。
四、複習考試
上面說了,為了了解學生在家學習的情況,5月9日舉行了一次考試。據說,25日還要再考一次。
為了迎接這次考試,我們這幾天都在複習,三天時間要複習4個單元,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在考試結果出來之前,我們比較重要的一件事是要做好心理準備。
我的思考:
1複課過後,很多工作接踵而至,出現一時的混亂都是正常的,只要好好總結,就一定會越做越好。
2可是,複習考試這事,我個人是真不贊同。所謂的了解情況方便制定後續的工作計劃,完全是自己想當然。考試的結果,稍微想一想就能知道,哪需要考?倒不如把複習(為了考試而進行的浮光掠影式的複習)和考試、改試卷等的時間節省出來用於上課和複習。
3複課之後,如何組織學習?
我的建議是:一邊上新課,一邊穩紮穩打地複習。比如第一周,上完第五單元(或五單元大部分),同時複習第一單元,第二周上到第六單元的一半,同時考第一單元,考過再複習複習。以此類推。
如果是數學等理科,可以先好好複習,再上新課。這樣可能更有實效一點吧。
希望後面各方面的安排會更加合理,把時間節省下來用在關鍵之處。
朋友,讀完之後,如果喜歡,請點個「關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