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暗訪北京「限塑令」:小超市塑膠袋隨便拿,有人檢查就收費

2020-12-21 和訊網

記者探訪「限塑令」

「有人來查,我們就收錢」

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5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限塑令」進行重申。但記者走訪發現,在一些流動商販較多的菜市場以及小超市、便利店往往最容易「掉鏈子」,有的菜攤攤主甚至直接說:「平時都免費提供,一來人檢查,塑膠袋就收費。」

菜市場

有人檢查就收費

位於順義區裕龍三街與順康路交叉路口的鑫綠都中菜聯盟是一處綜合型菜市場,昨天記者來到這裡探訪時發現,市場內的塑膠袋有償提供情況不盡如人意。

在一處菜攤前,見有顧客詢問菜價,攤主一邊搭話,一邊主動遞上了一個塑膠袋。記者觀察發現,這處菜攤是顧客挑好菜遞給攤主以後,攤主在稱重的同時直接裝袋。不一會兒,這位顧客挑好了三四樣蔬菜,每一樣都被單獨裝在了一個塑膠袋裡,攤主最終也沒有收取塑膠袋的費用。

市場裡一位水果攤主告訴記者,「有的客人買四五樣東西,不可能每裝一樣就跟人家要一個袋子的錢吧,所以現在要是上頭有人來檢查,我們就收費,不檢查的時候還和以前一樣,就不要錢了。」

小購物中心

塑膠袋還在免費提供

記者注意到,像物美超市、屈臣氏、「鑫康濟堂」藥店等店鋪,已嚴格實行塑料購物袋收費政策,但位於白石橋地鐵站旁的肥桃生活廣場購物超市仍有一些小店的塑料購物袋不光免費,還主動提供。

在阿甘鍋盔店,店主把鍋盔塞進紙質的包裝袋內,隨手又抖摟開一個帶有提手、沒有印製任何字跡的塑料購物袋,將套好紙質包裝的鍋盔裝進塑膠袋裡遞給顧客。附近的鹿角巷奶茶店的塑料購物袋上印製了店鋪的店名和LOGO,在記者要求下,店主直接將奶茶套好袋遞了過來,也沒收塑膠袋錢。

小超市

塑料購物袋隨便拿

紫竹院南路路邊,記者在「阿林生活超市」內逗留了一會兒,發現來購物的附近居民「自取」塑膠袋十分隨意。買盒草莓裝個袋、抓把櫻桃裝個袋、買倆西紅柿裝個袋、買瓶飲料都得再拿個袋裝上,有時一個人就能拎走七八袋東西。但店主似乎毫不在意,結帳時也並沒有額外加收塑料購物袋的費用。

在西外大街路邊的一家京東便利店,記者也遇到了類似情況。店鋪內的免費塑料購物袋掛在蔬菜、水果的貨架上,敞開供顧客取用。

■政策連結

按照從5月1日起實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禁止在本市生產、銷售超薄塑膠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膠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記者從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一旦違規,除由市場監管部門責令立即改正之外,還將處以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本報記者 張楠 王天淇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外賣快遞超市將限用塑膠袋!新版「限塑令」來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大型超市塑膠袋為有償使用小型超市依舊免費拿8月9日,記者在徐東一家大型超市看到,收銀臺排隊結帳的顧客中,大部分老年人會自帶購物袋。「我們年紀大了,在超市採購米麵糧油拎不動。」市民徐婆婆說,她每次都會帶一個帆布手推車,既節省力氣,又省去了買塑膠袋的錢。
  • 「限塑令」首日肯德基外帶仍用免費塑膠袋(圖)
    本報記者 董世彪 攝  「限塑令」首日超市執行好於自由市場  肯德基外帶仍用免費塑膠袋  本報訊 昨天是全國實行「限塑令」的第一天。當天,北京各大超市都遵守禁令,對塑膠袋進行了明碼標價。  ■市場  小商販違規只為好賣貨  昨天上午8點,記者在嶽各莊批發市場附近一個早市發現,這裡的攤位沒有任何宣傳標識,很多小商販根本不知道國家限塑令的規定,仍然在使用各種顏色的超薄塑膠袋。  在嶽各莊批發市場,這裡已經有大的顯示屏告知塑膠袋要收費,並有喇叭廣播。
  • 與塑膠袋收費相反 超市"免費"手撕袋用量大增
    顧客董女士告訴記者:「夏天垃圾袋用量多,現在塑膠袋又收費了,超市裡的大、中號手撕袋都可以裝垃圾。」  據家樂福、易初蓮花和物美等超市統計,「限塑令」實施後,手撕袋的使用量上升了三四成。「原來每個門店每周使用100箱手撕袋,現在每周至少用130箱。」易初蓮花採購部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限塑令」下西安大型超市和農貿市場「兩重天」
    2021年1月1日起,西安開始實施最嚴格的「限塑令」,目前情況到底怎麼樣?記者用兩天時間調查走訪了西安幾家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藥店、餐飲業,發現各大超市、藥店均已全面推出了環保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然而農貿市場和部分餐飲店仍然在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1.5元一個塑膠袋!新限塑令下 超市新塑膠袋身價不再「親民」
    在新限塑令下,記者巡城發現,可降解塑膠袋在一些超市已不是「贈送價」;有企業反映,可降解塑料製品的使用將使企業運營成本提升。有的企業則是綜合考慮,提前規劃了塑料製品的替代。有環保機構希望,廣東新版限塑令,真能起到全社會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作用。
  • 泰國最嚴限塑令:超市不再提供塑膠袋,然後購物畫風變這樣
    眾所周知,塑膠袋很難分解,極大的影響了生態環境,所以很多國家實施了「限塑令」,目的就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汙染」。而近日泰國開啟了史上最嚴「限塑令」,從2020年1月1日起開始嚴格限制塑膠袋的使用。
  • 記者探訪:北京多個菜市場仍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
    新版「限塑令」實施近兩周,記者探訪部分菜市場、便利店、超市使用塑膠袋情況多個菜市場仍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五一」開始,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明確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限塑令」實施近兩周,落實情況如何?
  • 西安:新限塑令下 塑膠袋能否限得住?
    早在2008年,我國就出臺了「限塑令」,要求禁止生產、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膠袋,所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又發布了《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之為「新限塑令」,「新限塑令」提出:到2020年底,將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那麼,這「新限塑令」與之前的規定相比有什麼區別?
  • 江蘇升級版「限塑令」出臺,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迎來火爆詢價
    現代快報訊(記者江楠張瑜趙丹丹文/攝)近日,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升級版的「限塑令」出爐。《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南京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現代快報記者探訪發現,南京已有超市在售可降解塑膠袋,每隻5毛到1.7元不等。可降解塑膠袋生產企業表示,最近商場、超市來詢價的特別多,而「限塑令」也帶火了生物可降解塑膠袋的原材料——聚乳酸,價格比去年漲了一倍,而且貨源緊缺。
  • 「限塑」11年:超市塑膠袋用量大,外賣、快遞成用「塑」大戶,「限塑...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很多人可能還記得,為減少塑料垃圾汙染,2008年我們國家出臺「限塑令」,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膠袋,並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到現在「限塑令」施行已經11年了。我們身邊的塑膠袋使用情況怎麼樣了呢?來看記者在浙江一些地方的調查。
  • 「限塑令」七年石家莊大型超市執行較好 菜市場依舊盛行
    2008年6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正式實施,各大商超紛紛開始對塑膠袋實行收費制。如今七年過去了,「限塑令」的執行效果如何?近日,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大型超市及正規菜市場的執行情況較好,而在一些小型菜市場和路邊小吃攤,超薄塑膠袋依然免費,且消耗量驚人。
  • 限塑令升級!上海商場超市元旦起禁止提供塑膠袋
    聯商快訊:上海限塑令升級,商超超市將不再提供塑膠袋,付錢買也不行。據央視網報導,2021年元旦起,上海各大商場、超市禁止提供塑膠袋,花錢買也不行了。央視網記者走訪時發現,賣場裡,用於散裝貨品包裝稱重的連卷袋旁,設置了提醒顧客按需取用的告示。
  • 超市的塑膠袋你還在用嗎?超市靠賣2毛一個的塑膠袋賺千萬!
    十年過去了,「限塑令」十年效果如何?記者走訪幾家大型超市發現,老年人大多自帶了環保購物袋和小推車。但是絕大多數年輕人購物沒有自帶環保袋的習慣。商場、超市塑膠袋基本收費在「限塑令」落地十年之時,記者在各大商場、超市,發現塑膠袋使用情況依舊非常普遍,並且根據塑膠袋大小,價格分別在0.2元到1元不等。一般超市內裝蔬菜、熟食等商品,還是會免費提供塑膠袋,而收費的僅是在收銀臺可供手提的塑膠袋。
  • 北京菜市場塑膠袋收費了用量至少減少一半
    北京市從5月1日起實行「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商品零售場所普遍實施「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在流動攤販較多的菜市場,「限塑令」能否落實到位?塑膠袋用量明顯減少今天上午,記者跟隨東城區市場監管局的執法人員,對大佛寺東街的兆軍盛菜市場和朝內南小街菜市場的塑膠袋使用情況進行檢查。
  • 超市塑膠袋收費了 服務應該提升[圖]
    有些市民在超市買完東西,不買塑膠袋,直接拿著出來 金魚 攝   溫州網訊 「限塑令」已實施一個多月,那麼,這一個多月來的執行情況怎麼樣呢?記者日前在走訪市區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時發現,超市基本都能嚴格執行「限塑令」,塑膠袋使用量銳減。而農貿市場的情況依舊如從前,塑膠袋是超薄的,還免費提供。另外,「限塑令」也給市民帶來一些不便,不少市民認為,塑膠袋要消費者花錢購買,商家應提升服務。環保部門有關人士建議,符合規定的塑膠袋應儘量重複使用。
  • 新限塑令實施在即,可降解塑膠袋準備好了嗎?
    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根據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今年1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今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爭鮮、小恆水餃等仍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有餐飲外送「忽視」限塑
    北京「限塑10條」已正式實施,餐飲打包袋、外賣袋以及商超的購物袋是否仍有不可降解塑膠袋?外賣平臺設置的「無需餐具」能否落實?1月5日至1月7日,新京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北京3家餐飲門店、在外賣平臺上點單5次,並在7家超市、生鮮店購物。
  • 最嚴"限塑令"實施情況如何?農貿市場"照舊"
    2021年1月1日起,西安開始實施最嚴格的「限塑令」,目前使用情況怎麼樣?記者用兩天時間調查走訪了我市幾家大型超市、農貿市場、藥店、餐飲業,發現各大超市、藥店均已全面推出了環保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然而農貿市場和餐飲企業卻仍然繼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 餐飲外送「忽視」限塑,爭鮮、小恆水餃等仍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問題...
    北京「限塑10條」已正式實施,餐飲打包袋、外賣袋以及商超的購物袋是否仍有不可降解塑膠袋?外賣平臺設置的「無需餐具」能否落實? 1月5日至1月7日,新京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北京3家餐飲門店、在外賣平臺上點單5次,並在7家超市、生鮮店購物。
  • 爭鮮、小恆水餃等仍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有餐飲外送「忽視」限塑
    來源:新京報網北京「限塑10條」已正式實施,餐飲打包袋、外賣袋以及商超的購物袋是否仍有不可降解塑膠袋?外賣平臺設置的「無需餐具」能否落實?1月5日至1月7日,新京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北京3家餐飲門店、在外賣平臺上點單5次,並在7家超市、生鮮店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