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11年:超市塑膠袋用量大,外賣、快遞成用「塑」大戶,「限塑...

2020-12-19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很多人可能還記得,為減少塑料垃圾汙染,2008年我們國家出臺「限塑令」,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膠袋,並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到現在「限塑令」施行已經11年了。我們身邊的塑膠袋使用情況怎麼樣了呢?來看記者在浙江一些地方的調查。

這裡是位於杭州文二路的一家農貿市場,記者看到,不少攤位都能提供免費的塑膠袋。

攤主:人家買東西,一個塑膠袋也就幾分錢

杭州居民李先生:菜市場基本上都會給袋子,所以基本自己也不帶,而且也很麻煩。

儘管市場管理方已要求攤主使用可降解的環保塑膠袋,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攤主把可降解塑膠袋和普通塑膠袋混著使用。

攤主:平時用塑膠袋的量肯定大的,我們每一樣東西都要塑膠袋,哪怕買兩個番茄也要塑膠袋。

在杭州華潤萬家運河店,記者看到,有不少前來購物的市民選擇了自備購物袋。但在超市的生鮮區域,那些不收費的生鮮商品連卷袋的使用量依然很大。

華潤萬家雲河店總經理楊軍:我們生鮮商品連卷袋一個月的量大概是800卷,一卷380個,外面的馬甲袋,一個月的量差不多在10000個左右。

餐飲外賣和快遞業成用「塑」大戶

近年來,隨著餐飲外賣、網購快遞等產業的迅猛發展,塑料打包盒、塑料快遞袋、塑料膠帶、防震防碎的塑料填充物等等,這些不可降解的塑料製品被廣泛使用。

在浙江義烏的早餐一條街上,許多市民用塑料購物袋裝早餐外帶。餐鋪老闆熟練地將套好塑膠袋的碗遞給夥計,為顧客盛早餐。

早餐店老闆:(每天這種袋子要用掉多少)五六十個吧。

記者看到,早餐鋪所使用的塑膠袋又薄又輕,負責該區域衛生的環衛工告訴記者,這種塑膠袋的使用情況十分普遍。

環衛工人:每天要兩車垃圾,基本上都是白色塑膠袋和吃的外殼。

愛點外賣的小王告訴記者,他的一日三餐都是靠外賣,每餐外賣至少包裹著兩個塑膠袋。

浙江義烏居民小王:「不僅是塑膠袋,每一餐基本上需要2、3個塑料碗,外面還會有一個大的外賣袋。」

除了餐飲外賣行業,快遞業對塑膠袋的用量更是驚人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快遞量超過500億件,其中消耗的塑膠袋就達到245億個,所用的膠帶達到430億米。

缺乏替代品超85%零售企業「減塑」受阻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

限塑11年,雖然不少商超在塑膠袋使用量上有一定的控制,但隨著外賣和快遞業的發展,在這個領域用「塑」情況卻不容樂觀,是什麼原因導致「減塑」受阻呢?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普通塑料製品成本低是主要原因。在電商平臺上,記者看到,論斤出售的塑膠袋、快遞袋、外賣打包帶,平均一個只要兩三分錢,而相應的可降解塑膠袋,價格則要翻一倍甚至更高。在浙江義烏一個副食品市場,一些正在售賣這種超薄塑膠袋的商家告訴記者,關於限塑令有所耳聞,不過,由於存在市場需求,還是會有人賣。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吳偉祥:塑料製品本身價格很便宜,方面性質都非常好,就是替代品沒有,比如說有一些生物可降解的塑料,雖然目前有一些研究應用,但是他的機械強度,韌性,成本,都很難替代。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零售企業可持續發展實踐調研報告》顯示,在推動實施「限塑令」過程當中,企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許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困難就來自於缺乏合適的替代品。調查顯示,超過85%的零售企業表示缺乏替代品是推進減塑的主要困難之一。

專家:「限塑」應從源頭抓起研發替代品

專家表示,要減少塑料造成的汙染,還需要在源頭上採取措施,在減少使用同時,增加替代物。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吳偉祥:盡最大可能杜絕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在源頭減量的過程中要倡導綠色的生活習慣,同時加大投入研發可降解的材料來替代塑料製品,不然的話我們確實沒有(可替代物),還有降低成本,提高(塑料)再生利用技術水平,想辦法讓塑料製品能夠自我循環起來。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外賣快遞超市將限用塑膠袋!新版「限塑令」來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快遞外賣成本或將上升近年來,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業態帶來的快遞塑料包裝、外賣塑料餐具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如果限塑令執行下來,快遞費不可避免的水漲船高。」
  • 「限塑令」十年效果如何? 快遞外賣包裝有待綠色化
    商超塑膠袋 少用一大半(政策解讀·限塑十年(上))  快遞外賣包裝有待綠色化  本報記者 劉佳華 祝大偉  有這樣兩道選擇題,你能答對嗎?問題一:據國家郵政局報告,2016年全國快遞行業消耗塑膠袋約( )個——A.14.7萬,B.147萬,C.147億。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nbsp&nbsp&nbsp&nbsp如今,「限塑令」將至,青島商超、市場、餐飲等用「塑」大戶準備好了嗎?市民的使用習慣是否有所改變?日後打散啤、喝冷飲要用什麼塑膠袋與吸管?近日,觀海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調查。
  • 又有一地推出最嚴「限塑令」 這些塑料替代品了解一下
    「限塑令」,進一步加強了對塑料製品的使用限制,廣州等部分城市還出臺了「禁塑令」代替「限塑令」。塑料使用量驚人限塑12年,的確在限制塑膠袋使用、遏制白色汙染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塑料的使用量至今仍然十分驚人。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商超、外賣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今年800億件快遞約20%為塑膠袋包裝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快遞外賣「減塑」差哪兒了11月12日,一位快遞小哥正在整理上午需要配送的快遞,在他11日配送的快遞中,一少半是塑料包裝。除了快遞,外賣也是塑料包裝的「重災區」,常常出現「袋中袋」的情況,據記者觀察,消費者在外賣平臺點一份米粉,粉與湯使用兩個塑料盒分別裝起來,為了防止外溢,一些商家還在湯盒上裹上一層保鮮膜,裝進單獨的塑膠袋,再把所有東西裝進一個大塑膠袋。一些快遞員會優先選擇塑料包裝袋。
  • 11年後,塑膠袋年使用量仍超400萬噸,「限塑令」升級路邁向何方
    塑膠袋是否有償使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使用什麼樣的塑膠袋?1、「限塑令」即將迎來升級走過了11年之後,「限塑令」即將迎來全面升級。國家發改委2017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超市、商場的塑膠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累計減少塑膠袋140萬噸左右,相當於節約了840萬噸石油。然而,僅在2016年一年,全國快遞行業就消耗了約147億個塑膠袋,主要的三大外賣平臺則消耗了約73億個塑料包裝,加起來遠超「限塑令」節約下來的量。
  • 成都最強限塑令: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外賣用啥裝?奶茶怎么喝?戳→
    到2020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12年後「限塑令」再升級!「我行我塑」何時能徹底扭轉?
    早在2008年,我國就開始實施「限塑令」,要求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即日常所用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同時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然而限塑令執行十餘年,效果不甚理想。本次記者調查發現,為招徠顧客,小型店鋪的商販大多免費提供塑膠袋。
  • 「限塑」倒計時開啟,目前成都大型超市準備如何?
    《方案》規定,到2020年底,成都市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隨著日期臨近,目前成都的大型超市對於「限塑」準備如何?為此,紅星新聞記者採訪到了成都伊藤洋華堂、Olé精品超市、沃爾瑪、家樂福多個大型連鎖超市。
  •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拜拜」
    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蔣君芳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限塑令倒計時!記者實探商超餐飲動向,除了可降解塑料,這個板塊也受益
    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隨著限塑令的推進,可降解塑料概念大漲。由於紙袋、紙杯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重要替代物,造紙板塊也受益。1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家商場超市、餐飲門店,並採訪了限塑令涉及的重點行業企業,了解塑料使用大戶們的現狀和應對計劃。
  • 限塑令升級!上海商場超市元旦起禁止提供塑膠袋
    聯商快訊:上海限塑令升級,商超超市將不再提供塑膠袋,付錢買也不行。據央視網報導,2021年元旦起,上海各大商場、超市禁止提供塑膠袋,花錢買也不行了。央視網記者走訪時發現,賣場裡,用於散裝貨品包裝稱重的連卷袋旁,設置了提醒顧客按需取用的告示。
  • 「最強限塑令」來了,奶茶怎么喝?
    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 環保動態|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
    包括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遞塑料包裝等塑料製品都將逐步減少直至禁止使用,並明確了禁用倒計時。 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更嚴「禁塑令」來了!外賣、快遞將不能再隨便使用塑膠袋
    在治理環境汙染的過程中,數量龐大、汙染突出的塑料汙染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禁塑令」也是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19日發布,意見明確,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新民隨筆丨重提限塑
    分類之目的,自然是為了保護環境、減少汙染,在這個前提下,不知道多少人還會想起多年前也曾力推的一大環保措施:限塑令。這兩天,關注到《科技日報》的一則報導:自2008年6月我國限塑令實施11年來,廢塑料不降反增,目前塑膠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既然已經花大力氣去限制了,這些增量又是哪裡來的?
  • "限塑令"實施10年名存實亡 外賣餐盒成塑料垃圾新源頭
    8月24日,北京建外SOHO東區B座地下二層的垃圾臨時中轉站,大量的外賣餐盒垃圾充斥其中外賣飛速發展致塑料製品消耗增加;專家建議制定餐盒準入標準,逐步淘汰不可降解塑料自2007年12月31日「限塑令」實施以來已近10年。10年後「限塑」效果如何?塑膠袋使用情況是否減少?
  • 與塑膠袋收費相反 超市"免費"手撕袋用量大增
    塑膠袋收費已近兩個月,超市、商場等零售場所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大幅減少,但超市免費提供的手撕袋用量卻提高了三四成。為了減少使用量,超市採取減少擺放量或派專人盯守等辦法看管「免費」手撕袋。  昨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在沃爾瑪宣武門店注意到,鮮桃貨架旁的兩卷手撕袋已經用完,另一通道的手撕袋捲軸厚度只剩2釐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