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後「限塑令」再升級!「我行我塑」何時能徹底扭轉?

2020-12-15 德州新聞網

德州晚報全媒體見習記者楚豔豔

近日,我省發布《山東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設區市、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到2025年,塑料製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塑料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早在2008年,我國就開始實施「限塑令」,要求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即日常所用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同時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然而限塑令執行十餘年,效果不甚理想。

本次記者調查發現,為招徠顧客,小型店鋪的商販大多免費提供塑膠袋。大型超市雖執行塑膠袋收費政策,但人們已經習慣兩三毛錢購買塑膠袋的規則,寧願花錢買方便,且超市內「連卷袋」的免費使用,也使得「限塑」不能完全落實。如今快遞外賣業方興未艾,塑膠袋的使用量更是大幅提升。

1農貿市場:大多免費提供塑膠袋

「塑膠袋成本很低,大概幾分錢一個。」一家水果攤攤主表示,塑膠袋價格低廉,小商店用起來沒有負擔。說話間,攤主將西瓜裝進塑膠袋遞給了顧客。

在德城區一家農貿市場,記者看到,大多攤位會免費提供塑膠袋。一家蔬菜店內,每隔幾米就掛著一捆塑膠袋,不大的店面掛著十幾捆塑膠袋供顧客選用。店主表示,一天能用掉五六捆,有些老人會自備購物布袋來買菜,但是這種情況很少。「顧客大多不願意將不同的蔬菜放在一個袋子裡,而是買一種菜用一個袋子,經常是一個人就拿走好幾個塑膠袋。」一位攤主說,他聽說過限塑令,但在同行都免費的情況下,單獨一家收費不現實。

前來買菜的王阿姨表示,平時不會自己攜購物袋,農貿市場內的店鋪都會免費提供塑膠袋,很方便。

2超市:部分老年人自備購物袋

記者走訪一家小型便民超市時,觀察到收銀處貼著一張紙條,上寫「為響應國家限塑令,本超市實行購物袋有償使用。」但據收銀員介紹,顧客購買東西較多的話,可免費提供一個塑膠袋,如再需要,則按袋子大小,收取一毛或兩毛的費用,但基本上沒有收取費用的情況。

在大型超市內,塑膠袋有償使用執行情況較好。許多顧客已經習慣塑膠袋收費這一規則,一位年輕的顧客表示:「幾毛錢一個可以接受,塑膠袋比較方便。」「要塑膠袋嗎?」在澳德樂負一樓大型超市內,收銀員問結帳的顧客。這裡的塑膠袋需收取費用,大號袋三毛,小號袋兩毛。

一位收銀員表示,不少老年人會自己帶購物袋來買東西,年輕人則比較能接受塑物袋收費,但一些購物較少的顧客不會要收費的袋子。

但在生鮮區、水果蔬菜區、散裝零食區等,超市則會免費提供手撕連卷塑膠袋。一位購買海鮮的顧客說:「塑膠袋防水、輕便,用完就丟,自己拿購物袋的話沒這麼方便。」不少顧客表示,除了偶爾裝垃圾外,塑膠袋並不會二次利用。

3知名連鎖店鋪:紙袋普及率較高

 在德州萬達廣場的麥當勞店,幾份紙袋包裝的外賣正等待外賣小哥取餐。店員告訴記者,麥當勞的外賣都是由紙袋包裝,全國統一。

在服裝行業,許多知名連鎖店也會免費提供紙袋包裝。在澳德樂服裝區,記者觀察到,HM、優衣庫、三福等店鋪,都會為購買者提供紙袋。

優衣庫內一位正在購物的顧客表示:「有一些大號的紙袋挺結實,設計方面也比較好看,比塑膠袋上檔次,拿回去之後還能裝點別的東西。」「一個紙袋的成本大概三、四元,大號紙袋的成本還要更高些。」九牧王服裝店店長屠豔飛告訴記者。她表示,雖然成本較高,但這樣的紙袋既環保又好看,更能滿足顧客的需求。

4快遞、外賣:用塑量逐年遞增

隨著居民消費場景的日益豐富,塑料垃圾的戰場逐漸蔓延到網際網路,電商、快遞和外賣行業成了主戰場。

記者隨機採訪了街頭的一位美團外賣小哥,他手裡提著一份剛從店裡取來的外賣:兩個餐盒分別用塑膠袋包裝,再與一次性餐具放進一個大塑膠袋中。小哥表示,他一天能送四五十單,這些外賣基本上都要用塑膠袋包裝好幾層。

代收快遞的王師傅也有同樣的感受,他經營一家超市,白天幫小區住戶收快遞。「很多人不想把這些垃圾拿上樓,就在我這兒拆快遞,我門口放著的垃圾桶每天都被裝得滿滿的。」王師傅表示,尤其是一些內裝玻璃製品的快遞,拆開之後不僅有塑膠袋、泡沫板,還有氣泡紙,雖然包裝得很安全,但也產生了不少垃圾。

據國家郵政局3月27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快遞企業日均快件處理量超1.7億件,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635.2億件。這些快遞使用了大量塑料包裝製品。根據綠色和平等三家環保組織去年發布的報告,快遞行業在2018年消耗膠帶總長度超過398億米。這些塑料膠帶可以纏繞地球近1000圈。

5可降解塑膠袋尚未普及

走訪多家超市和商店,記者並未發現印有特殊標誌的可降解塑膠袋,且其中一些塑膠袋非常輕薄,上面也未印製任何相關的規格信息。

記者隨後走進一家批發塑料製品的店鋪,該店經營各種方便袋、餐盒、一次性手套、垃圾袋等塑料製品。店主表示聽說過限塑令,但塑膠袋一直有廠家在生產、供貨,並未感覺受到多大影響。目前該店沒有可降解塑膠袋在售,「顧客在購買塑膠袋時,並不會問是否有可降解塑膠袋。」店主說。

德州榮旺塑料廠負責人許豐表示,普通塑膠袋在自然環境下降解緩慢,而可降解塑膠袋一般幾年就能完全降解。兩者在生產工藝上並無太大差別,主要是原材料不同。可降解塑料在生產過程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生物降解劑等添加劑,使其穩定性下降,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

許豐告訴記者,他們廠提供定製可降解塑膠袋的業務,但銷量很低,只有普通塑膠袋的十分之一,而價格卻是普通塑膠袋的兩三倍,平時定製可降解塑膠袋的多為一些出口行業。推動可降解塑膠袋的廣泛應用,還需監管部門在源頭生產、使用監管、宣傳教育等方面持續發力。

相關焦點

  • 廈門:「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
    不再為堂食提供塑料吸管「限塑令」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麥當勞和肯德基門店已行動廈門晚報訊(記者 張海軍)細心的市民可能已經發現,在麥當勞、肯德基的廈門餐廳,店方已經不再提供吸管了。在廈門實施了12年的「限塑令」,將於本月底升級為「禁塑令」,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從「有償使用」變成「禁止使用」。此外,一次性塑料餐具也將禁止使用。
  • 11年後,塑膠袋年使用量仍超400萬噸,「限塑令」升級路邁向何方
    1、「限塑令」即將迎來升級走過了11年之後,「限塑令」即將迎來全面升級。2019年11月22日,在北京舉辦的2019中國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與綠色製造年會上,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任樹本透露,「發改委將發布新的『限塑令』」,同時研究包裝綠色化。」
  • 推行近兩月,新版「限塑令」仍遇難題
    三湘都市報記者 和婷婷 實習生 彭叢梅 時隔12年,「限塑令」在湖南再次升級,並把長沙市作為全省「先行先試」地區,率先發布塑料製品禁限通知,距今已有近2月時間。 長沙限塑新政落地情況如何?商家、企業都準備好了嗎?
  • 限塑令升級!這項被「嫌棄」的日常用品,你了解多少?
    限塑令升級!這項被「嫌棄」的日常用品,你了解多少? 「新限塑令」新在哪裡?」出臺後,常見的替代品便是紙袋和布袋。 「新限塑令」影響哪些方面? 現在各國都在積極地制定和出臺相關的「限塑令」。規則易定,習慣難改,「限塑令」面臨的最大難題,應該是每個人已經養成的習慣和社會規範。
  • 浙江「限塑令」升級 台州塑料行業波瀾四起
    升級版「限塑令」一出,他很是焦慮,先是厚度0.025毫米以下的塑料購物袋訂單量大幅度下滑,後是此類購物袋的生產線得全面改造。同樣位於黃巖的一家模塑公司也受到了波及。「我們公司主要從事模具加工、一次性快餐盒生產等。『限塑令』升級,我們是直接受影響的。」
  • 限塑令成賣塑令?塑料垃圾不降反升,你會自帶購物袋出門嗎?
    我們報導了限塑令實行十一年來,尤其是近幾年快遞和外賣行業的火熱,塑料垃圾不降反升的現象。那麼,限塑令對你的生活有影響嗎,你出門會帶購物袋嗎?居民的環保意識提升,塑料垃圾為何不降反升,生產環保塑膠袋和紙袋的公司也很少,限塑行動在哪些方面受阻了?韓奇珊是我市一家生產購物紙袋、食品包裝袋的上市公司的銷售經理,早在2007年,她就開始接觸環保紙袋行業,對2008年「限塑令」的實施,她感受特別深。
  • 限塑令升級倒計時 青島商家主動求「解」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階段。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那麼在「倒計時」即將吹響之時,島城市場執行情況如何?
  • 新「限塑令」後,解決塑料汙染的關鍵是啥?業內:根治白色汙染在於三...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郝瑞鈴 金艾琳/文 受訪者供圖新「限塑令」即將實施,較於之前真的能「限」得徹底嗎?徹底解決塑料汙染問題,關鍵在於什麼?塑料垃圾分類回收處理體系又該如何完善?「我希望『禁塑』是徹底的」河南商報記者:2021年1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的河南省新「限塑令」即將施行。近年來,國家和各級政府關於防治塑料汙染的動作不斷,綠色中原作為環保組織為此舉辦過一些什麼樣的活動?
  • 「限塑」11年:超市塑膠袋用量大,外賣、快遞成用「塑」大戶,「限塑...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很多人可能還記得,為減少塑料垃圾汙染,2008年我們國家出臺「限塑令」,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膠袋,並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到現在「限塑令」施行已經11年了。我們身邊的塑膠袋使用情況怎麼樣了呢?來看記者在浙江一些地方的調查。
  • 青島最嚴「限塑令」年底生效,商超、市場、快遞等「用塑大戶」開始...
    &nbsp&nbsp&nbsp&nbsp如今,「限塑令」將至,青島商超、市場、餐飲等用「塑」大戶準備好了嗎?市民的使用習慣是否有所改變?日後打散啤、喝冷飲要用什麼塑膠袋與吸管?近日,觀海新聞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調查。
  • 「最強限塑令」來了,奶茶怎么喝?
    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到今年底!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行動。
  • 海南全島禁塑,「這次真的和以前不一樣了」|「塑」戰
    由於公開文件中留有他的電話號碼,不斷有企業和市縣政府來諮詢,有的問考核細節,有的則直接試探,令他哭笑不得:「政府這次禁塑究竟決心大不大?」「我什麼時候投資生產好,能得到多少回報?」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版新「限塑令」,在2020、2022和2025年底分階段限制使用部分塑料製品。
  • 廣東規定年底前禁用不可降解塑料餐具 「限塑令」升級考驗餐飲零售業
    哪些塑料製品不能再生產銷售?哪些領域不能再使用塑料產品?受影響較大的餐飲等企業如何應對?記者走訪廣東部分大型連鎖商超、餐飲店等發現,多家零售商家已在推動減塑,部分餐飲企業正在尋找可替代品,部分洋快餐則先行一步,使用可降解吸管和打包袋。
  • 「限塑令」七年石家莊大型超市執行較好 菜市場依舊盛行
    2008年6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正式實施,各大商超紛紛開始對塑膠袋實行收費制。如今七年過去了,「限塑令」的執行效果如何?近日,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大型超市及正規菜市場的執行情況較好,而在一些小型菜市場和路邊小吃攤,超薄塑膠袋依然免費,且消耗量驚人。
  • 半島調查 | 限塑倒逼轉型升級 塑料企業搶佔新風口
    文/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呂華 劉寶年 譚風敏 圖/受訪者提供「我們是已有70年歷史的傳統塑料加工型企業,『限塑令』的實施給我們企業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機遇和挑戰。」青島海益塑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海益塑業」)銷售經理楊昆坦言。
  • 又有一地推出最嚴「限塑令」 這些塑料替代品了解一下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成都版"最強限塑令"來了!20多省份相繼發布新版「限塑令」從2008年開始實行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被廣泛稱為「限塑令」),到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有升級版「限塑令」之稱的《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據不完全統計,12年間已有陝西、江蘇、廣東等20多個省份相繼發布新版
  • 一說收費就沒人買 青島限塑令求「解」不能全靠商家
    原標題:調查:「限塑令」升級倒計時 青島商家主動求「解」農貿市場的商家向記者展示可降解的塑膠袋。一些奶茶店的吸管已換成紙質吸管。咖啡店已經減少提供塑料吸管。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白菊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階段。距離第一階段的限塑任務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更加嚴格的限塑令已經在路上。那麼在「倒計時」即將吹響之時,島城市場執行情況如何?
  • 「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   到今年底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在日常生活中,塑膠袋的使用或許已經被很多人習以為常了,但塑膠袋的回收卻很難,被埋在地下甚至成百上千年也難以被降解,焚燒處理也會分解有毒成分,因此禁塑行動迫在眉睫。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委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
  • 最嚴禁塑令倒計時!千億風口下龍頭二次狂飆
    「史上最嚴限塑令」之下,受益的板塊不少。除了我們之前分析的白卡紙,更直接受益的就是可降解塑料。政策風口下,可降解塑料大概率成為長期趨勢。短期百億市場規模限制不住它的發展,那新增產能是否能同步跟上需求?我們也在持續關注,請持續關注我們。【事件爆發點】商務部發布重磅文件,「禁塑令」再升級!
  • 環保動態|成都「最強限塑令」來了!
    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 部分塑料製品禁用、限用 到今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用一次性塑料吸管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此前,北京、上海、海南等多地都加快了推進限塑令執行的腳步,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將是成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