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萬億元!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2020-12-11 SZNEWS

原標題:3.68萬億元 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7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苑偉斌)2019年,深圳全年工業增加值9587.94億元,比上年增長4.4%。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35801.84億元,比上年增長2.8%;實現利潤總額2420.67億元,增長17.6%。

40年來,深圳工業增加值從1980年的0.37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9587.94億元。統計數據顯示,1983年,深圳工業增加值超過了億元,1985年突破了十億大關,1992年過了百億,2001年躋身千億城市行列……

2018年,深圳成為了全國唯一一個工業增加值過9000億元的城市。2019年深圳以3.68萬億元的規上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工業是立市之本、強市之基。經過近40年積累和發展,深圳工業規模已位居全國前列,工業企業整體競爭力走在全國前列。2017年工業佔全市GDP的比重達38.7%,體量是金融業的2倍以上、房地產業的4倍以上,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9.9%,遠超過金融業和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深圳的工業佔比也遠遠高於全球同級別城市,東京、巴黎、紐約等城市的製造業佔經濟比重普遍在10%以下。

深圳工業企業競爭力較強,位於全國前列,呈現出「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明顯」「多個細分行業引領全國」等特點。2019年深圳先進位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是71.9%,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66%。電子信息製造業作為支撐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第一大產業,近三年來,深圳一直有20家左右企業入選全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華為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企業首位。

深圳製造在全球市場競爭力極強,佔有較高市場佔有率。從深圳走出的通信基站、交換機、彩電、機頂盒、手機、智慧機器人、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等工業產品,在質量、產量與銷量三項指標上均居全球前列。

相關焦點

  • 前三季度,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10月5日,記者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974億元,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 深圳向實 規上工業總產值全國居首
    在不少人眼中,深圳是一個服務業高度發達、創新元素高度密集的城市。但深圳也是一個真正的工業大市。2018年,深圳成為了全國唯一一個工業增加值過9000億元的城市,去年以3.68萬億元的規上工業總產值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製造業關鍵看結構。
  • 「中國最強縣」崑山工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元
    中新社蘇州1月3日電 (記者 鍾升)3日,記者從崑山市委宣傳部獲知,2020年崑山工業總產值已成功邁上萬億元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崑山工業總產值歷史性地邁上萬億元新臺階
    剛剛過去的2020年,崑山工業經濟發展交出靚麗答卷:工業總產值歷史性地邁上萬億元新臺階。  這是崑山工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也是崑山依託核心競爭力站上發展新起點的一次成功突圍,更是崑山「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厚重基石。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2020年3月31日,崑山舉行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標杆城市誓師大會,啟動實施「五爭五最五突破」三年行動,明確提出「工業總產值超1萬億元」目標。
  • 深圳市成全國首個規上工業增加值超9000億城市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深圳市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9109.54億元,增長9.5%,為全國首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9000億元的城市。  2018年,深圳經濟運行總體穩健,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
  • 深圳文化產業爆發式增長 文化增加值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名廣東省...
    原標題:深圳文化產業爆發式增長文化增加值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名廣東省第一名深圳特區報2020年4月15日訊 昨日,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2013-2018五年來,我市文化及相關產業爆發式增長,比重穩步上升,增加值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名、廣東省第一名。
  • 深圳:預計今年GDP突破2.8萬億元,位居亞洲城市前五
    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經濟總量、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在二〇二〇年基礎上翻一番;成為法治城市示範,建成一流法治政府、模範法治社會,營商環境位居全球前列,城市治理體系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成為城市文明典範,開放多元、兼容並蓄的城市文化特徵更加鮮明,城市品位、人文魅力充分彰顯,時尚創意引領全球;成為民生幸福標杆,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
  • 站上萬億後再進位!2019年寧波GDP躍居計劃單列市第二
    港城寧波,經濟總量全國排名再進位!據市統計局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GDP為11985億元,躍居全國計劃單列市第二,僅次於深圳。按年平均匯率折算,人均GDP達20752美元,站穩2萬美元臺階。寧波財政總收入、規上工業、外貿進出口和居民人均收入等各項指標排名均居全國前列,其中出口額居全國各城市第5位。
  • 25大工業城市排行榜:深圳上海蘇州居前三,前10名南方佔9個
    高新技術產業發力 深圳穩居第一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深圳全部工業增加值達9254.00億元,比上年增長9.0%,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工業增加值突破9000億元的城市。其中,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109.5億元,增長9.5%,連續兩年超過GDP和三產增速,對GDP增長貢獻達到44.7%,較上年提高4.8個百分點。 其實2015年時,深圳的工業增加值還僅居全國第三,但從2017年開始,深圳已經連續兩年位居第一。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是一大關鍵。
  • 2025年深圳GDP總量或超4萬億?十四五時期能追上北京嗎?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導日前,智庫機構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的《新40年·新40企——深圳未來發展的新力量》(下稱「《深圳新力量》」)報告認為,未來5年,深圳GDP增速預計達到6.5%,到2025年總量達到4.2-4.5萬億元,人均GDP達3.5萬美元。
  • 從1721萬元到3773.2億元 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
    原標題:從1721萬元到3773.2億元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三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3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陳發清)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正式建立。
  •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深圳近3萬美元居首位 萬億GDP城市僅重慶落榜
    其中,深圳高居首位,接近3萬美元標準。重慶是24城中唯一未跨越高收入門檻的城市,在GDP總量排名全國第五的背景下,重慶人均GDP僅約1.09萬美元,不過重慶常住人口在24城中最高,超過3000萬。一二三季度GDP增速分別為1.6%、2.2%和3.3%,自第二季度以來保持了萬億城市首位的經濟增速。儘管寧波的經濟總量和常住人口規模在高收入城市中排名較低,但從2019年該市的發展情況可發現,該城市依然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力。該市經濟總量居全國城市第12位,比2018年上升3位;出口額排名全國城市第5位,且新增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11個,總數達到39個,居全國城市首位。
  • 2019深圳外貿出口1.67萬億元 實現「27連冠」
    原標題:深圳外貿出口實現27連冠   記者獲悉,儘管面對不太景氣的國際經濟形勢,但深圳千方百計穩增長,企業憑藉自主研發的技術產品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帶動深圳外貿出口保持增長。據深圳海關統計,2019年,深圳實現外貿出口1.67萬億元,同比增長2.7%,連續27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 「中國最強縣」工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大關,為何崑山市屢遭「批評」
    「中國最強縣」工業總產值突破萬億大關,為何崑山市屢遭「批評」!也許大家可能還不知道,我國誕生了首個工業總產值超過萬億的縣級市,2020年崑山工業總產值已成功達到1萬億元,這也是創新了紀錄,崑山市成功晉升中國「萬億俱樂部」中的一員。
  • 深圳4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
    1產業復甦創造新「深圳速度」 4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賈興東介紹說,疫情剛爆發時,深圳市口罩日產量不足2萬個,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3月17日日產量就提升到了1000萬隻,防護服、測溫儀、呼吸機的產能也在很短的時間裡迅速提升了數倍甚至十數倍
  • 廣東城市營商環境排名:深圳廣州位居全國前四 珠海東莞佛山中山...
    深圳2019年常住人口增加量、每萬人的專利授權數、人均GDP(地區生產總值),都為全國第二。廣州的貨運量、大學生在校生人數均為全國第一,行動電話數全國第二、機場航空吞吐量在全國第三,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全國第四、主要大中城市位居全國第一,社會消費品零總額總量為全國第三。
  • 中國十大工業強省:福建第5,河南第7,湖南緊追安徽!
    其中湖北的影響最大,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了13%。除了湖北外,其餘省份的工業數據都有望在年底轉正。考慮到這些省份的工業產值基數較大,其實能實現正增長,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從具體數據來看,前十個月,廣東的規上工業產值以11.5萬億穩居我國省份首位,體現了中國第一強省的地位。
  • 青海藏醫藥工業總產值達26億元 佔全國總產值的44%
    新華社西寧8月1日電(記者央秀達珍 鄧萬裡)記者從青海省經信委獲悉,2017年,青海全省藏醫藥工業總產值達26億元,佔全國藏醫藥工業總產值的44%,藏醫藥產業發展規模和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之首。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獨特的中藏藥資源。
  • 深圳上半年設立外企近2000家
    2020年上半年,深圳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3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總額仍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圖為鹽田港貨輪正在裝卸貨櫃。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40年間,諸多外資企業來到深圳安家落戶,見證了深圳對外開放的堅定步伐。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已累計批准外商直接投資項目9.4萬個,累計吸收合同外資2960億美元,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78億美元;今年前8個月,深圳進出口總值達到1.88萬億元人民幣,佔全國外貿進出口的9.4%,其中出口1.04萬億元,規模繼續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