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濟南將規劃建設黃河博物館等項目,建立具有泉城特色的黃河文化體系。1月10日,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文旅局局長郅良在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時表示,配合濟南市對黃河沿線的總體規劃,文旅部門正在做一個文化和旅遊的專項策劃。
摸底黃河沿線文化遺產
打造一批文旅項目
「對濟南黃河沿線的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摸完底了,我們準備要建一個數字平臺,下一步大家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找到這些文旅資料。」郅良表示,另外還正在策劃沿黃一些大的文旅項目,「比如濼口古鎮,濟陽最近也剛剛籤了一個黃河邊的大項目,包括濟南西部、章丘沿線的項目,都正在梳理和策劃。」
濟南曾多次提出重塑濼口古鎮,據了解,歷史上濼口古鎮是商貿繁華的重鎮,是黃河下遊的重要碼頭。濟南開埠以後,濼口附近修建了黃河鐵路橋,還有「清濼小鐵路」,水陸運輸昌盛。隨著如今穿黃隧道東隧貫通,濼口片區也即將迎來改造,發展成為黃河南岸的城市新地標。
「十四五」期間,濟南將弘揚黃河文化,規劃建設黃河博物館等項目,建立具有泉城特色的黃河文化體系。加強與沿黃城市合作交流,策劃推出一批高端文化活動、精品旅遊線路,聯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推動建設「山水聖人」中華文化樞軸。
「我們總體上想沿黃河打造一個旅遊觀光度假帶,這些大項目要和沿線區縣一起聯手進行策劃和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也正在策劃建設黃河北的館群,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配套。」郅良表示,對於黃河沿線的項目下一步怎麼發展和建設,還得要和周邊的區縣進一步討論。
「『十四五』期間要重點搶抓機遇,來推動我們整個黃河沿線的發展,作為文旅部門是責無旁貸的。」郅良表示。
打造南山文旅高地
「大泰山」提上日程
南部山區文旅產業的發展,也是今年濟南文旅發展的重點。日前,南部山區提出要對標文化濟南,打造南山文旅高地。圍繞「山水聖人」中華文化樞軸,把四門塔景區與柳埠街道小城鎮一體謀劃建設,打造為國家級文化休閒旅遊示範區,培育打造葦溝、百草園等精品民宿和「泉鄉藥谷」「南北道谷」「唐營溪谷」等鄉村旅遊線路。
「具體的一些項目我們也正在跟南部山區對接。」郅良表示,「南美不光是生態美,產業也要美,根據我的理解,主要是發展綠色產業,主導的就是文旅產業,康養和現代高效農業。
另外,隨著濟泰一體化的推進,兩地正加快「山水聖人」中華文化樞軸建設推廣步伐,以文旅合作為突破口,推進濟南南部山區、泰山景區協作發展,共建「大泰山」旅遊圈。
「隨著南山交通的通達性不斷增強,未來整個南部山區『大泰山』這一塊的打造,我們都會提到議事日程上。」郅良表示。
糾錯熱線:0531-83122110
轉自:大眾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