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傳媒網訊 (陝西日報記者 李衛)為認真貫徹《省委常委會2017年工作要點》指示精神,落實抓好沿黃生態觀光旅遊路建設工作,促進沿黃公路區域旅遊產業發展,省旅遊局制定年度目標和工作計劃,全力打造沿黃公路旅遊品牌和黃河旅遊帶新高地。
沿黃公路是一條沿黃河西岸陝西段南北走向的省級公路,北起榆林府谷縣牆頭鄉,經延安、韓城市,南至渭南華山腳下,全長約828.5公裡,總投資64.5億元,今年8月將全面通車。沿黃公路串聯起了黃河沿岸散落的明珠,把黃河西岸的經濟、文明、旅遊連接在了一起,也串起了華山、洽川溼地、司馬遷祠、壺口瀑布、乾坤灣等50餘處旅遊景區,為黃河旅遊帶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沿黃公路的貫通,為黃河沿線各景區帶來了攜手合作、客源互動的新機遇,也為黃河旅遊帶建設打開了突破口。
近年來,沿黃公路沿線各市按照我省旅遊業「十二五」、「十三五」發展規劃,加大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積極加大旅遊宣傳促銷力度,著力打造華山、洽川溼地、韓城古城、壺口瀑布、乾坤灣、白雲山等旅遊品牌,旅遊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沿黃公路旅遊發展總體思路
根據省委、省政府抓好沿黃生態觀光旅遊路建設的指示精神,省旅遊局以沿黃公路全線貫通為契機,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黃河文化和黃河自然景觀為依託,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深入實施「2336」工作思路,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全力打造沿黃公路旅遊品牌和黃河旅遊帶新高地,構建完善旅遊產業結構體系,積極推進以公共服務產品為重點的旅遊產品升級換代,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實施以精準營銷為核心的旅遊市場拓展,全面營造以依法治旅為中心的良好旅遊發展環境,進一步促進沿黃公路區域生態環境的提升及改善,積極發揮旅遊業的經濟拉動、脫貧攻堅和生態文明建設引領作用,推動沿黃生態觀光旅遊路成為陝西旅遊發展的又一重要板塊和嶄新的名片。
緊緊圍繞「一帶一路」戰略,發揮旅遊優勢,主動融入關-天經濟帶、自貿區等國家戰略。抓住西部大開發、旅遊業大發展、以及沿黃公路即將修通等機遇,嚴格落實《陝西省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按照「一帶三片區」即沿黃公路旅遊帶,「錦繡溼地」「黃土風情」「壯美峽谷」沿黃旅遊片區,對沿黃公路區域旅遊業發展進行高水平規劃、高起點策劃,加快落實國家旅遊局「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構築中原文化旅遊區,打造黃河華夏文明旅遊帶、長徵紅色記憶旅遊帶,重點建設黃土高原風景道,推進華山山嶽旅遊目的地建設的空間布局,促進沿黃河區域旅遊業發展。
按照「全面鞏固發展傳統旅遊市場,積極發掘拓展潛力旅遊市場」的思路,以細分市場、精準營銷為手段,大力實施沿黃公路品牌營銷推廣戰略,調動政、企兩方面市場營銷的積極性,開展全方位、多層次、有針對性的市場營銷,宣傳推廣沿黃自駕遊、生態遊、歷史文化遊、紅色遊、民俗遊、休閒度假遊、鄉村遊等業態,不斷提升沿黃公路旅遊市場的影響力。
全力打造「沿黃自然生態遊、沿黃歷史文化遊、沿黃休閒度假遊、沿黃鄉村旅遊、沿黃專題旅遊」五大產品體系。根據時間、空間做好旅遊線路設計,重點做好自駕遊、生態遊、歷史遊、度假遊、鄉村遊的旅遊線路設計。抓住國家公園建設機遇,積極推動黃河生態國家公園建設,積極推進沿黃河區域旅遊帶開發建設,推進鄉村旅遊、農牧旅遊、水利旅遊、養老旅遊、休閒度假、文化旅遊等多業態發展,滿足沿黃區域旅遊產品供給。
在我省「十三五」旅遊發展規劃中,沿黃河區域的生態旅遊是我省旅遊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省旅遊局將不斷加大對沿黃河區域旅遊項目的投入,用於沿黃區域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改善沿黃河區域旅遊環境,提升旅遊服務水平,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打造沿黃河區域旅遊帶。「十三五」期間將精心組織、打造一批具有濃厚黃河文化特色的旅遊項目,運用新的文化元素和科技手段,在項目形象定位、特色體現和環境營造等方面大膽創新,大手筆製作具有震撼力和時代性的特色項目,實現沿黃區域旅遊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全力打造沿黃公路旅遊精品線路
按照「2336」工作思路,全力抓好對沿黃公路旅遊景區、文化旅遊名鎮的開發建設,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及宣傳促銷的支持力度,打造精品旅遊線路。讓旅遊者領略「人文陝西·山水秦嶺」的獨特魅力。
堅持規劃引領發展。嚴格落實省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對打造黃河旅遊帶旅遊新高地的部署和安排,按照全省「169」旅遊業發展總體布局,積極推進黃河風情旅遊廊道建設,促進沿黃公路區域旅遊業發展。
加大項目建設力度。積極抓好沿黃生態觀光旅遊路項目布局,加大項目建設的督辦和檢查力度,旅遊項目資金向沿黃區域全力傾斜。重點推進黃河秦晉大峽谷休閒旅遊景區、延川文安驛古鎮文化旅遊、洽川溼地、司馬遷遺址公園等項目建設。
加快高A級景區創建步伐。加快沿黃河區域高A級旅遊景區創建步伐,力爭成功創建1家4A級景區,1家省級旅遊度假區。積極指導壺口瀑布、洽川溼地景區創建5A工作,加大推進司馬遷祠創建5A景區力度。
大力開展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沿黃公路沿線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提升沿黃生態觀光旅遊路沿線A級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重點鄉村旅遊區、旅遊扶貧重點村停車場、交通引導標識建設水平。完善自駕遊服務體系,推進黃河文化、紅色旅遊等一批營地帶建設,重點支持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實施「廁所革命」新三年工作計劃,重點向鄉村旅遊拓展。
加強宣傳促銷和品牌建設。重點打造和宣傳黃河旅遊帶,唱響「黃河風情遊」旅遊品牌。以「長江和黃河旅遊帶融合發展」為主題,與國際生態安全組織共同舉辦第五屆「秦嶺與黃河對話」活動。加強與沿黃旅遊推廣聯盟的合作,建立健全資源共享、線路互推、客源互送的區域合作機制。加大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等地區,以及我省周邊省份、港澳臺旅遊市場對沿黃公路和黃河旅遊帶宣傳推廣力度,使該地區對我省黃河旅遊帶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二月份組織由中省主流媒體人和全省品牌旅行社負責人參加的「走進黃河旅遊帶」大型採風踩線活動。在百度、網際網路及移動終端、境內外旅遊展覽和推介會上宣傳黃河旅遊帶及沿黃公路。製作「黃河風情遊」宣傳PPT。印製一本宣傳黃河旅遊帶精品旅遊線路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