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沿黃公路旅遊品牌和黃河旅遊帶新高地

2020-12-25 央廣網

  陝西傳媒網訊 (陝西日報記者 李衛)為認真貫徹《省委常委會2017年工作要點》指示精神,落實抓好沿黃生態觀光旅遊路建設工作,促進沿黃公路區域旅遊產業發展,省旅遊局制定年度目標和工作計劃,全力打造沿黃公路旅遊品牌和黃河旅遊帶新高地。

  沿黃公路是一條沿黃河西岸陝西段南北走向的省級公路,北起榆林府谷縣牆頭鄉,經延安、韓城市,南至渭南華山腳下,全長約828.5公裡,總投資64.5億元,今年8月將全面通車。沿黃公路串聯起了黃河沿岸散落的明珠,把黃河西岸的經濟、文明、旅遊連接在了一起,也串起了華山、洽川溼地、司馬遷祠、壺口瀑布、乾坤灣等50餘處旅遊景區,為黃河旅遊帶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沿黃公路的貫通,為黃河沿線各景區帶來了攜手合作、客源互動的新機遇,也為黃河旅遊帶建設打開了突破口。

  近年來,沿黃公路沿線各市按照我省旅遊業「十二五」、「十三五」發展規劃,加大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積極加大旅遊宣傳促銷力度,著力打造華山、洽川溼地、韓城古城、壺口瀑布、乾坤灣、白雲山等旅遊品牌,旅遊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沿黃公路旅遊發展總體思路

  根據省委、省政府抓好沿黃生態觀光旅遊路建設的指示精神,省旅遊局以沿黃公路全線貫通為契機,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黃河文化和黃河自然景觀為依託,緊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深入實施「2336」工作思路,發揮優勢,補齊短板,全力打造沿黃公路旅遊品牌和黃河旅遊帶新高地,構建完善旅遊產業結構體系,積極推進以公共服務產品為重點的旅遊產品升級換代,加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實施以精準營銷為核心的旅遊市場拓展,全面營造以依法治旅為中心的良好旅遊發展環境,進一步促進沿黃公路區域生態環境的提升及改善,積極發揮旅遊業的經濟拉動、脫貧攻堅和生態文明建設引領作用,推動沿黃生態觀光旅遊路成為陝西旅遊發展的又一重要板塊和嶄新的名片。

  緊緊圍繞「一帶一路」戰略,發揮旅遊優勢,主動融入關-天經濟帶、自貿區等國家戰略。抓住西部大開發、旅遊業大發展、以及沿黃公路即將修通等機遇,嚴格落實《陝西省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按照「一帶三片區」即沿黃公路旅遊帶,「錦繡溼地」「黃土風情」「壯美峽谷」沿黃旅遊片區,對沿黃公路區域旅遊業發展進行高水平規劃、高起點策劃,加快落實國家旅遊局「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構築中原文化旅遊區,打造黃河華夏文明旅遊帶、長徵紅色記憶旅遊帶,重點建設黃土高原風景道,推進華山山嶽旅遊目的地建設的空間布局,促進沿黃河區域旅遊業發展。

  按照「全面鞏固發展傳統旅遊市場,積極發掘拓展潛力旅遊市場」的思路,以細分市場、精準營銷為手段,大力實施沿黃公路品牌營銷推廣戰略,調動政、企兩方面市場營銷的積極性,開展全方位、多層次、有針對性的市場營銷,宣傳推廣沿黃自駕遊、生態遊、歷史文化遊、紅色遊、民俗遊、休閒度假遊、鄉村遊等業態,不斷提升沿黃公路旅遊市場的影響力。

  全力打造「沿黃自然生態遊、沿黃歷史文化遊、沿黃休閒度假遊、沿黃鄉村旅遊、沿黃專題旅遊」五大產品體系。根據時間、空間做好旅遊線路設計,重點做好自駕遊、生態遊、歷史遊、度假遊、鄉村遊的旅遊線路設計。抓住國家公園建設機遇,積極推動黃河生態國家公園建設,積極推進沿黃河區域旅遊帶開發建設,推進鄉村旅遊、農牧旅遊、水利旅遊、養老旅遊、休閒度假、文化旅遊等多業態發展,滿足沿黃區域旅遊產品供給。

  在我省「十三五」旅遊發展規劃中,沿黃河區域的生態旅遊是我省旅遊發展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省旅遊局將不斷加大對沿黃河區域旅遊項目的投入,用於沿黃區域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改善沿黃河區域旅遊環境,提升旅遊服務水平,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打造沿黃河區域旅遊帶。「十三五」期間將精心組織、打造一批具有濃厚黃河文化特色的旅遊項目,運用新的文化元素和科技手段,在項目形象定位、特色體現和環境營造等方面大膽創新,大手筆製作具有震撼力和時代性的特色項目,實現沿黃區域旅遊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全力打造沿黃公路旅遊精品線路

  按照「2336」工作思路,全力抓好對沿黃公路旅遊景區、文化旅遊名鎮的開發建設,加大對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及宣傳促銷的支持力度,打造精品旅遊線路。讓旅遊者領略「人文陝西·山水秦嶺」的獨特魅力。

  堅持規劃引領發展。嚴格落實省旅遊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對打造黃河旅遊帶旅遊新高地的部署和安排,按照全省「169」旅遊業發展總體布局,積極推進黃河風情旅遊廊道建設,促進沿黃公路區域旅遊業發展。

  加大項目建設力度。積極抓好沿黃生態觀光旅遊路項目布局,加大項目建設的督辦和檢查力度,旅遊項目資金向沿黃區域全力傾斜。重點推進黃河秦晉大峽谷休閒旅遊景區、延川文安驛古鎮文化旅遊、洽川溼地、司馬遷遺址公園等項目建設。

  加快高A級景區創建步伐。加快沿黃河區域高A級旅遊景區創建步伐,力爭成功創建1家4A級景區,1家省級旅遊度假區。積極指導壺口瀑布、洽川溼地景區創建5A工作,加大推進司馬遷祠創建5A景區力度。

  大力開展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沿黃公路沿線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提升沿黃生態觀光旅遊路沿線A級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重點鄉村旅遊區、旅遊扶貧重點村停車場、交通引導標識建設水平。完善自駕遊服務體系,推進黃河文化、紅色旅遊等一批營地帶建設,重點支持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實施「廁所革命」新三年工作計劃,重點向鄉村旅遊拓展。

  加強宣傳促銷和品牌建設。重點打造和宣傳黃河旅遊帶,唱響「黃河風情遊」旅遊品牌。以「長江和黃河旅遊帶融合發展」為主題,與國際生態安全組織共同舉辦第五屆「秦嶺與黃河對話」活動。加強與沿黃旅遊推廣聯盟的合作,建立健全資源共享、線路互推、客源互送的區域合作機制。加大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等地區,以及我省周邊省份、港澳臺旅遊市場對沿黃公路和黃河旅遊帶宣傳推廣力度,使該地區對我省黃河旅遊帶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二月份組織由中省主流媒體人和全省品牌旅行社負責人參加的「走進黃河旅遊帶」大型採風踩線活動。在百度、網際網路及移動終端、境內外旅遊展覽和推介會上宣傳黃河旅遊帶及沿黃公路。製作「黃河風情遊」宣傳PPT。印製一本宣傳黃河旅遊帶精品旅遊線路手冊。

相關焦點

  • 沿黃旅遊公路垣曲段項目——全力打造交旅融合的景觀旅遊公路
    來源:運城新聞網本報訊(記者 孫 雄)沿黃旅遊公路垣曲段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施工單位堅持「科學施工、因地制宜」的原則,加快工程進度,全力打造安全舒適、經濟合理、技術可行、質量優良、生態環保、交旅融合的旅遊公路。
  • 山西:精心打造黃河一號旅遊公路 提升旅遊品質
    >口,蜿蜒的沿黃旅遊公路伴著奔流的黃河水一路同行,一個個驛站點綴其間,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距離中秋、國慶假期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記者看到,沿黃旅遊公路的驛站觀景臺上已經有不少遊客在此打卡觀光。位於風陵渡附近的沿黃旅遊公路,是山西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的一段。
  • 山西:精心打造黃河一號旅遊公路 提升旅遊品質
    距離中秋、國慶假期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記者看到,沿黃旅遊公路的驛站觀景臺上已經有不少遊客在此打卡觀光。位於風陵渡附近的沿黃旅遊公路,是山西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的一段。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芮城段起點位於風陵渡鎮譚郭村,終點止於陌南鎮小溝南村,全長93.4公裡,含主線78.4公裡,支線15公裡,雙車道,設計時速40公裡/小時。芮城段建成後,可與運寶高速、運風高速、國省幹線形成更加完善的公路網。
  • 打造文化旅遊帶 共創黃河大合唱
    會議明確提出,推進黃河文化旅遊帶建設,積極發揮旅遊在傳播和弘揚黃河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體現黃河文化的旅遊產品、精品線路和市場品牌;推動沿黃地區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提質增效,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旅遊產業這兩個國民經濟「幸福產業」。
  • 河曲沿黃旅遊公路娘娘灘至船灣段項目建設正酣
    8月20日大型機械正在娘娘灘至船灣段建設工地進行挖方運輸作業  今年以來,河曲縣以省委、省政府「三大品牌建設年」為契機,充分發揮「黃河文化」「長城文化」「西口文化」交匯融合的獨特優勢,加快推進黃河板塊旅遊公路河曲縣境內娘娘灘至船灣段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一條名副其實的沿黃生態旅遊路、經濟振興發展帶。
  • 河曲縣沿黃旅遊公路建設正酣
    忻州網河曲網訊(賈金理)8月14日,黃河板塊旅遊公路河曲縣境內娘娘灘至船灣段項目建設工地,大型機械正在隆隆作響進行挖方和運輸作業。今年以來,河曲縣搶抓國家編制黃河、長城、太行三大規劃重大機遇,以省委省政府「三大品牌建設年」為契機,充分發揮「黃河文化」「長城文化」「西口文化」交匯融合的獨特優勢,加快推進黃河板塊旅遊公路河曲縣境內娘娘灘至船灣段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一條名副其實的沿黃生態旅遊路、經濟振興發展帶。黃河板塊旅遊公路河曲縣境內娘娘灘至船灣段,線路總長約23公裡,分三段。
  • 臨猗:調研黃河溼地旅遊節籌備和黃河防汛、沿黃公路建設情況
    山西新聞網運城頻道訊 8月17日,臨猗縣委書記於鵬飛深入孫吉鎮、角杯鄉等地,就第三屆運城峨嵋果品博物院生態旅遊文化節暨孫吉鎮第二屆黃河溼地旅遊節籌備情況、沿黃旅遊公路建設和黃河防汛工作進行調研。第三屆運城峨嵋果品博物院生態旅遊文化節暨孫吉鎮第二屆黃河溼地旅遊節將於8月20日至23日在薛公村黃河溼地公園舉行,屆時人們可以遊黃河勝景、賞萬畝荷花、聽非遺戲曲、品臨猗美食。 於鵬飛一行實地查看現場布置情況,認真聽取相關負責人各項準備情況匯報。於鵬飛要求,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要精心組織、密切配合,紮實做好交通疏導、秩序維護、醫療應急保障等各項工作,確保旅遊節活動安全、有序、順暢進行。
  • 於鵬飛調研黃河溼地旅遊節籌備和黃河防汛、沿黃公路建設情況
    8月17日,臨猗縣委書記於鵬飛深入孫吉鎮、角杯鄉等地,就第三屆運城峨嵋果品博物院生態旅遊文化節暨孫吉鎮第二屆黃河溼地旅遊節籌備情況、沿黃旅遊公路建設和黃河防汛工作進行調研。於鵬飛要求,各相關部門和鄉鎮要精心組織、密切配合,紮實做好交通疏導、秩序維護、醫療應急保障等各項工作,確保旅遊節活動安全、有序、順暢進行。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豐富宣傳形式,講好黃河故事,擴大臨猗旅遊影響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遊客來到臨猗,親身感受「遊山西運城、讀華夏歷史」的精彩之旅。
  • 濟南將打造沿黃旅遊觀光帶,策劃一批文旅大項目
    「十四五」期間,濟南將規劃建設黃河博物館等項目,建立具有泉城特色的黃河文化體系。1月10日,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文旅局局長郅良在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時表示,配合濟南市對黃河沿線的總體規劃,文旅部門正在做一個文化和旅遊的專項策劃。
  • 王四小就沿黃一號旅遊公路建設在永和調研
    王四小一行實地察看了黃河一號公路永和段主線工程和「0km」標誌文化驛站建設情況,認真聽取了山西路橋等參建單位負責人的有關匯報,詳細了解了工程目前進度和下步施工計劃。黃河一號旅遊公路在永和包括主線118.737公裡,途徑南莊、打石腰、閣底、交口4個鄉鎮,涉及44個行政村181個自然村、4085戶11180個貧困人口,建成後不僅能有效破解沿黃群眾出行、農特產品銷售運輸難題,還能夠周邊串聯景點,完備旅遊基礎設施
  • 下月底,洛陽沿黃生態旅遊公路全線貫通
    洛報融媒記者從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獲悉,洛陽公路部門主導的沿黃生態旅遊公路項目正加緊建設,計劃於今年12月30日完成路基工程,於2021年1月30日前完成路面工程,實現全線貫通。  黃河生態廊道建設是洛陽市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落地生根的重中之重,交通項目是其重要一環。今年以來,洛陽市交通運輸部門積極謀劃建設沿黃通道,按級別分為沿黃快速公路、沿黃生態旅遊公路等項目。  22日,洛報融媒記者沿黃河小浪底水庫,對沿黃生態旅遊公路進行實地體驗。  冬至過,晝漸長。
  • ...黃河文化和孫子文化特色品牌 努力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
    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範海波在會議上發言今年,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諾做好以下工作:一、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上求突破。對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實施黃河兩岸特色休閒項目計劃和「幸福黃河工程」,做好沿黃旅遊開發。
  • 下月底,沿黃生態旅遊公路將貫通
    以鐵路為界,東北側,黃河共長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西南側,黃河岸邊大型機械的轟鳴聲令人精神振奮。登高俯望,只見一條黃色的公路緊挨著黃河蜿蜒向前,這是沿黃生態旅遊公路項目孟津縣白鶴段建設現場,「黃色的公路」代表著該段路基建設基本完成,不日即可鋪油。 我市今年啟動沿黃生態廊道項目,其交通項目為重要一環。
  • 加快「洛濟」文旅融合,用「四個一體化」來打造沿黃高端旅遊品牌
    沿黃高端旅遊品牌的打造,關係到2、地理資源的對接 濟源境內80%為宜遊區域,包括人文景觀王屋山的道教聖地、五龍口、黃河三峽風景區和與洛陽共享的小浪底庫區風景區等。利用小浪底庫區將將洛陽的龍潭大峽谷片區和濟源的王屋山片區連接起來,形成沿黃地區高端旅遊品牌,這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 「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臨縣段進入收尾工作
    山西省臨縣沿黃扶貧旅遊公路建設是省、市的重點項目,也是山西省「黃河一號」工程,「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臨縣段北起興縣界,南至柳林界,主線全程97.151公裡,途經沿線八堡、克虎、兔坂、曲峪、叢羅峪、磧口等6個鄉鎮41村。
  • 濱州鄒平:沿黃旅遊再升級 醉美臺子雛形現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8日訊近日,記者在臺子鎮齊東古城遺址綠化公園看到,三五成群的遊客遊走在黃河岸邊,欣賞沿河風光,感受黃河文化。齊東古城遺址綠化公園位於臺子鎮黃河大堤至大年陳浮橋東南,坐落於齊東古城舊址,總投資300餘萬元,佔地220餘畝,是臺子鎮結合森林城市創建,依託齊東文化資源打造的集生態旅遊與文化普及合一的園林景觀
  • 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萬榮段建成後 將貫通旅遊景點 形成黃金旅遊線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全省重點工程——黃河一號旅遊公路是貫徹省委省政府建設黃河旅遊板塊,市委市政府推動創建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重大舉措。一號旅遊公路萬榮段開工建設以來,施工方日夜奮戰,強力推進項目建設,盡全力把黃河一號旅遊公路打造成造福人民的旅遊路、生態路、資源路、扶貧路、振興路。一號旅遊公路萬榮段規劃全長69.3公裡,一期工程正在進行道路綠化施工。記者在一期綠化工程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精心栽植景觀樹。
  • 沿黃觀光路洽川旅遊服務區建成投入運營
    「五一」勞動節前夕,沿黃觀光路交旅融合發展示範工程洽川旅遊服務區正式建成投入運營。該服務區位於沿黃觀光路洽川風景區,是陝西省國省幹線公路首個建成投入使用的服務區。採取「服務區+旅遊」開發模式,打造交旅融合的商業綜合體。
  • 沿黃快速公路、生態大道、生態廊道等項目建設
    312省道帶著一路斑斕色彩進入新安縣正村鎮,與碧水如練的黃河並行不悖。因地理位置優勢,312省道被洛陽市作為沿黃快速公路的基礎進行改建。  洛陽市是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生態優勢明顯,正積極打造生態都市圈。
  • 陝西沿黃公路:觀光「望景興嘆」,扶貧「打了折扣」
    沿線旅遊資源豐富,文物古蹟眾多,串聯起陝北丹霞地貌、道教聖地白雲山、壺口瀑布、黃河溼地、華山等50餘處名勝古蹟。三年來,沿黃公路作為「扶貧路」「觀光路」的作用已經顯現,促進了沿黃地區的旅遊開發、生態保護和鄉村振興。同時,沿黃公路也存在標準過低、落石頻發、配套設施跟不上等諸多問題,削弱了造福一方的惠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