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藝吹牛,只服李白,其登山有感一詩,傳唱千年,流傳至今

2020-12-13 悔昔道來

閒暇之餘,我們時常會選擇去登山,選擇不一樣的人生挑戰,欲求攀上巔峰,一覽眾山小之感覺。

有時候,我們追求的不是登上山頂的滿足感,而是追求登山過程中,一路所見所聞的歸屬感。

滿眼的綠,讓人心靈空曠,親近大自然,遠離喧囂的鬧市,感受心靈安靜靈魂的安逸感;

滿眼的樹,讓人心曠神怡,躲藏於氧吧製造者的懷抱下,追尋隱世桃源般的生活,山林叢林間邂逅詩情畫意的夢境;

風景照(圖 攝:悔昔道來)

滿耳的鳥鳴,婉轉、嘹亮、動聽,讓人沉醉於其中,置身於百鳥爭鳴的樹林之中,撥開蒙塵已久的門窗,清澈心扉,放慢腳步,欣賞人生久違的快樂真諦;

滿耳的水潺,清脆悅耳,音調高低起伏,旋律抑揚頓挫,演奏出一支動聽的曲調,一絲寂靜,一份安然,試問涉足紅塵,難有敞開心扉,如今自然感動內心深處。

於是,我們一步一步邁向山峰,尋找登頂的愉悅,來到山頂,我們吶喊,極力想表達那時那刻的心情,然而,絞盡腦汁,卻發現,大腦詞典裡竟找不出半點華麗的言辭加以修飾,最終,只能說句:風景真好!

李白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那麼要是古代著名大詩人李白登上山頂之後,他又會有何驚人之語呢?會不會像我們一樣,詞語空白,乏善可陳呢?非也!且聽悔昔繼續道來:

一日李白遊覽於湖北省黃梅縣境內一座名山,等他爬上山頂後,天氣已晚,於是,李白決定在山頂上的一座寺廟中借宿一宿。一日的遊玩,山中的景,山頂的景讓李白感慨萬千,於是,詩性大發,揮毫寫下了一首名曰《題峰頂寺》紀遊寫景詩句,詩句如下:「夜宿峰頂寺,舉手捫星辰。

李白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也有不同觀點,認為李白寫的是《夜宿山寺》全詩為「《夜宿山寺》(也有不同觀點為「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不管是《題峰頂寺》也好,還是《夜宿山寺》也罷,李白之語實在令人大讚,此詩看似語言自然樸素,卻形象逼真。全詩無一生僻字,卻字字驚人,堪稱「平字見奇」的絕世佳作,此詩也被傳唱千年,流傳至今,為人讚嘆不已!後人爬山之感,餘以為望塵莫及!(文:悔昔道來)

相關焦點

  • 阿來、趙照探秘郎酒莊園尋靈感,為經典詠流傳舞臺傳唱李白經典
    「今天這個歌是我聽到的最溫柔的李白。」7月18日,在《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第九期的舞臺上,著名音樂人趙照一首《把酒問月》,唱出詩仙李白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驚豔眾人。鑑賞官廖昌永聽罷不禁感慨,「最溫柔的李白」。
  • 經典詠流傳趙照傳唱李白詩酒經典之作:曾深入郎酒莊園尋找靈感
    7月18日,在《青花郎·經典詠流傳》第九期的舞臺上,著名音樂人趙照以一首《把酒問月》,唱出詩仙李白不為人知的溫柔一面,驚豔眾人。阿來首先帶領趙照來到郎酒莊園的秘境——仁和洞,飲中八仙臺(四明臺、左相臺、玉樹臺、汝陽臺、醉禪臺、詩仙臺、五鬥臺、草聖臺)分列其中,阿來與趙照在這裡懷古詠今,體察探討李白千年前的思索與慨嘆。洞內酒罈林立,威武雄壯,同行人好奇地問及仁和洞美酒足夠李白歡飲多少年,阿來笑稱:「整個唐朝詩人回來,都喝不完這洞中美酒。」
  • 李白被老婆嫌棄後,寫下一首詩,流傳至今難倒了中國詩詞大會34人
    李白我們都很熟悉,甚至不少人都能說出李白的經典名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但是流傳至今的古詩詞大家意思都明白嗎?不見得如此,曾經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就出現了一道題難倒了34人,本來是李白被老婆嫌棄寫的詩,沒想到流傳至今。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在物質匱乏、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古人用他們的智慧創作了很多經典不衰、難以超越的作品,各朝各代湧現了一批批才華橫溢、才能突出的詩人、詞人,比如今天所說的青蓮居士李白。
  • 千年一聲唱,傳唱人那英/肖戰經典詠流傳,攜手唱誦中國詩詞之美
    央視寶藏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又開啟了第三季,不同於一般的流行音樂類節目,詠流傳邀請音樂人將中華詩詞吟唱出來,通過動人心弦的旋律將中華詩詞之美表達得淋漓盡致。不愧是央視,必出精品,展我巍然大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 詩仙李白沒吹牛,廬山瀑布確實是飛流直下3000尺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詩仙李白流傳比較廣的一首詩,而正是這首詩給了一些所謂的文化人機會,用來噴李白的機會。而李白被噴的重點就在於飛流直下3000尺這句上。3000尺換算成米就是1000米左右,而那些噴子正是因為如此說李白在吹牛,然而,李白真的在吹牛嗎?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為追求楊貴妃所寫,如今已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從我們小學開始,就在不斷學習他寫的詩。可以說李白的詩歌伴隨著每一代中國人的成長,他是我國歷史上詩歌成就最高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幾乎每一首詩都能譜成千古絕唱。在很多人的眼中,李白是狂傲的,「我本楚狂人」;李白也是自信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時也是灑脫的,「明朝散發弄扁舟」但是你知道嗎?
  • 李白寫了首流傳千年的情詩,紫薇只敢照搬2句,因為全文太肉麻了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當初紫薇在外出的時候曾經給一些菜取了極其文藝的菜名,而這菜名實際上是李白的一首詩裡邊的,這首流傳千年的詩,紫薇也只敢照搬兩句,因為全文看起來實在是肉麻得很。紫薇給菜取名這一段估計以前看可能沒什麼問題,重看就比較搞笑了。當初他們是外出野餐,搞笑的是皇上跟大臣還有女兒們野餐吃的,竟然是一堆看起來連平常人家都不如的菜。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連蘇軾都說:這首詩,只有李白能寫出來!
    其中,作為喜好遊山玩水的李白,更是嚮往著心中的桃花源,時常去深山裡尋找不為人知的景色。今天要說的,就是一首霸氣側漏的詩,這首詩在古代深得蘇軾蘇東破的讚賞,且看下文。詩文是李白在五十歲左右,於廬山隱居世外的時候,有感而發所寫。這首詩通過誇張、比喻等修辭手法,形象的描繪出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表達了李白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極度喜愛之情,和自己心中雄渾的氣概。
  • 千年酒文化:李白與酒,瘋子與詩
    當然,唐代歷史上,喝酒最有名的,就屬李白爺爺了,沒有「之一」。杜甫《飲中八仙》裡寫到,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不知其真偽,但對李白詩與酒的關係,講得頗為中肯。郭沫若生前曾做過統計,李白流傳下來的1500首詩作中,有170首寫到飲酒。酒是李白心靈的慰藉,李白的詩與酒是密不可分的。看一首酒後做的詩。 《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神遊八表,馳騁古今,千年絕唱
    ——唐代: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李白詩篇萬口傳,只有這首《登金陵鳳凰臺》被後世許多人拿來跟崔顥的《黃鶴樓》一詩較長量短。李白這首詩或許是模仿崔顥《黃鶴樓》詩,或許二首各有短長,但俱是千載之下無人莫及之作,被一群遠不及崔顥、李白的人絮絮叨叨道長論短,未免太不自量。
  • 李白觀賞瀑布寫下一首詩,詩句一誇張就流傳千古,空前絕後
    唐代大詩人太多了,唐朝的詩也太多了,全都是因為唐朝這個時代太絢麗多彩了,大唐的美只能由這些詩人來演繹了,對於一個詩人來說,他們都是偉大的,因為他們創造出許許多多的優美的詩句,這些詩中名揚千古,流傳千古的也不在少數,幾萬首唐詩帶來的衝擊力也是無比巨大的,畢竟唐詩在地方,就是大唐在的地方
  • 李白最「牛」的一首詩,將自己名字寫入詩中,後人至今沒超越!
    李白最「牛」的一首詩,將自己名字寫入詩中,後人至今沒超越!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中國的文史更是他國無法比擬的,在這上千年的文史當中,最具文化色彩的當屬於詩詞文化。古往今來,我國誕生了很多詩人,但是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當屬詩仙李白,作為我國最偉大的一位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豪邁奔放,今天和大家介紹的就是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將自己的名字寫入詩中,後人至今無法超越,接下來和我了解一下吧。
  • 拜讀李白的《望天門山》有感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待考證),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 李白登山太白山寫下一首詩,全文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
    至於這首詩的藝術特色,除了想像奇特,含有豐富的想像力外。還運用了化實為虛,以虛寫實的手法。所以在李白這首詩中,全文卻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 落魄才子寫首妙詩一詩成名,大詩人唱反調也寫一首,同樣流傳千年
    文壇有過不少有名的驚人一懟,細細數來也是頗有意思的。其中最出名的要數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詩中寫道:「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懟的正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在《題烏江亭》中的「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至今不少人還在為到底是王文公說得對,還是小杜有道理而爭論不休。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李白作為「詩仙」,他的作品無疑是浪漫的,而這份獨一無二的浪漫,正是來自於他自身。但是一個人飄逸久了,難免也會被塵世中的事物所吸引。隨著唐玄宗的一紙詔書,李白去到了盛世長安。但是胸懷報復的李白,卻並沒有得到重用,平時也只是陪在玄宗左右,為其吟詩助興。
  • 李白最雄偉的一首詩,描繪出的壯麗景觀千古流傳
    李白一生遍遊祖國名山大川,他非常熱愛祖國的壯麗山河,因此也寫下了一首首雄偉壯觀的有關於名山大川的詩篇,《望天門山》便是其中經典之一。李白在江中乘舟溯流而上,遠望雄偉的天門山,留下了這幅千古流傳的壯麗畫卷。
  • 《經典詠流傳》趙照呈現不一樣的李白
    本文轉自【央視網】;上周六晚,《經典詠流傳》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九期。李玉剛將舞臺劇《昭君出塞》經典唱段與與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其三)相結合,帶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李治廷搖滾曲風唱響《雁門太守行》,充滿能量;周奇以一曲《上李邕》,盡展李白少年壯志,趙照則通過《把酒問月》呈現出李白溫柔安靜的一面;李元華創新演繹《詠梅》,馮翔用方言民謠歌詠武漢之美,帶領眾人感受武漢這座城市的濃濃煙火氣。
  • 詩仙李白:吃火鍋、划拳、吹牛創作《將進酒》,沒想到成經典
    那時候的他,剛結束皇帝御用文人工作沒多久,這份工作對他們二人來說其實都不是說很高興的,因為李白最想要的還是治理天下,詩歌不足一提,但是天才如李白,他怎麼都能寫出詩來,當其他文人墨客還在斟酌字句,抓耳撓腮時,他隨口一句被記錄下來就是一首詩。他隨便一寫都是詩,一般人沒法比,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天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