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山太白山寫下一首詩,全文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

2020-12-15 慶餘說詩詞

晚唐詩人皮日休曾在《劉棗強碑文》中說:「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間語者,有李太白」。通俗地說就是李白的詩作,想像奇特,意境高遠,充滿浪漫主義精神,不是一般人能寫出。如李白的《登太白峰》便是這類詩作中的經典之一。

《登太白峰》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它寫於李白在京供奉翰林時。由於「醜正同列,害能成謗,格言不入,帝用疏之」(李陽冰《草堂集序》),李白的政治抱負始終無法實現,感到十分惆悵與苦悶。這首《登太白峰》便是李白在這樣的心情下創作出來。

至於這首詩的藝術特色,除了想像奇特,含有豐富的想像力外。還運用了化實為虛,以虛寫實的手法。所以在李白這首詩中,全文卻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

開篇兩句「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李白便開門見山的描述了登山太白山的經歷。即從西面攀登太白山,在日落時分才登山峰巔。故這兩句詩,也從側面烘託出了太白山的高聳。「太白峰」,即太白山,在今陝西武功縣南九十裡,是秦嶺主峰。山峰極高,終年積雪。俗話說:「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而如此高聳的太白山,李白卻攀登到峰巔,表現出了不畏艱難、奮發向上的精神。故當李白登山太白山後,便浮想聯翩。「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即李白仿佛聽到了太白星向他問候,並且為他打開通向天界的大門。從這兩句詩,可見李白奇特的想像。並且這裡運用了化實為虛,以虛寫實的手法,表現出了太白山的高聳。

緊接著兩句「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依然是李白奇特的想像,即李白幻想自己乘那清風而去,在浮雲之間飛行,向那天界奔去。這兩句詩的意境高遠,境界開闊,並且表現了李白自由輕快的心情,有出世之意。它同莊子《逍遙遊》中「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語意相通。

接下來的兩句「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則是對李白豪情逸志的具體體現。它的意思是說,舉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飛行似乎已無山巒阻礙。由此可見,它的意境和李白自己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相似,並且這兩句和前面兩句詩,也從側面寫出了太白山的高聳入雲。

最後兩句「一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意思是說,一旦我離別武功山而遠去,什麼時候才能回還呢?武功山,在今陝西省武功縣南約一百裡,北連太白山。說明李白已經飛離太白山了,脫離現實了,但他卻回頭望見武功山,也就是回看現實,發出一種留戀人間,渴望有所作為的慨嘆。說明李白沒有真正的出世。這種複雜的心理活動,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韻味。

綜合李白的這首詩,是一首具有浪漫主義精神的經典詩作。它想像奇特,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忽而馳騁天際,忽而回首人間,令人拍案叫絕。並且獨特的藝術手法,也讓這首詩全文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李白的這首詩,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令人叫絕
    尤為突出的是,李白在詩中並沒有用一「高」字,去正面描寫嶽陽樓之高,反而能給人一種句句顯高的感受。究其原因,便是李白運用了陪襯、烘託和誇張的手法,從俯看、遠看等側面不同角度形容出了嶽陽樓之高,且不露斧鑿痕跡,自然渾成。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是如何做到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的?
  • 李白的一首詩,全詩無一個「高」,卻讓人仿佛在浮雲之間飛行!
    李白,字太白,唐代詩人,是中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引領了一個時代的詩歌,因其佳作甚多,作詩風格有著獨特的飄逸之美,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的代表作有太多太多,每一首都是佳作,它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表述這個事物,並且,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
  • 朱熹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全文無一「月」字,卻句句有月!
    李白《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維《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白居易《暮江吟》中「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無疑月成為了詩歌中不可缺少的審美意蘊和情感共鳴。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秋月》,便是古典詩歌中很經典的一首詠月詩。它出自於宋代著名詩人朱熹之手,是朱熹在一個秋高氣爽的夜晚,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大曆才子的一首名作,全文無一愁字,卻句句溢滿愁思
    立秋之後,暑氣漸弱,空氣中卻開始散發出一絲蕭瑟的味道。樹葉沙沙作響,秋蟲陣陣悲鳴,自帶涼意的月光,更是挑動脆弱的神經,打開思緒的閘門。「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一向豪放的李白似乎也不願面對秋日的蕭瑟;「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駐守邊塞的範仲淹更是惹動秋思。秋日裡總是玉露凋傷,寒氣蕭森,讓唐代一位不知名詩人也神情恍惚。
  • 李白夜遊寺廟,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有天馬行空的美
    李白有太多浪漫經典的詩篇,讀來膾炙人口,給我們留下太多美的享受。的確李白就是盛唐時代的神仙,他是仙人 ,千年過後再次品讀,白衣秀士的翩然神採依然立現眼前。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夜晚遊覽寺廟寫下的詩,這首詩寫得雖然語言簡單質樸,讀來卻生動形象,還有著率真、可愛的形態。
  • 王維大熱天出行寫下這首詩,全文無一熱字卻句句炎熱
    讀王維的詩,有時候真的說不上哪裡好,畢竟字數不多,也不慣於用典,甚至稍生僻一點的字他都不用,《畫》是如此,《鳥鳴澗》是如此,《山居秋暝》也是如此。於是他便成了小學生最喜歡的詩人之一,畢竟他不像其它詩人一樣總是「囉囉嗦嗦」寫上一大堆,既難讀又難背。但凡事皆有例外,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苦熱行》,就是王維的一首看似很「囉嗦」的詩。
  • 白居易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有竹!
    在古典詩歌中,詠竹詩不在少數。王安石《詠竹》中「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陳與義《竹》中「高枝已約風為友,密葉能留雪作花」,鄭燮《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無不將竹的美好品格展現的淋漓盡致。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題李次雲窗竹》,便是一首借竹言志、別有情韻的詠竹詩。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有著「詩魔」和「詩王」之稱的白居易之手。
  • 袁枚的一首詩,清新可喜,全文只有一個雨字,卻句句寫雨
    唯有在傍晚時分,當夕陽的餘暉漸漸消散,西風陣陣、荷葉田田,終於可以聞到一股清涼的味道。人們在暑熱中心情煩躁,急切地等著一場秋雨,更期待著遍野金黃、豐收在望。 但有時又是秋雨綿綿,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心情愁悶時,倚樓聽雨,那種撩人心炫的聲音,縹緲而又空幻,令人倍感傷感。
  • 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
    下面介紹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竹唐代:李賀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李賀,字長吉,雖然只活了短短27歲,卻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極富才華的著名詩人。詩人的父親曾做過邊塞上的小吏,後來雖轉任縣令,卻去世較早,家裡的事情全靠母親一人操持。這首詩就是作者借竹自比,寫竹子的文光勁節和瀟灑清幽,實際上是寫人的氣質與修養。
  • 宰相詩人登山遇一陣風,詩興大發寫下此詩,無一風字卻句句不離風
    這些入選的詩要簡單易懂,但卻不能失了詩的意境,它得夠美、夠絕,能讓孩子們在詩在找到漢字之美、古韻之美。在眾多入選的詩作中,有幾十年雷打不動從未被替代過的,比如王維的《畫》、李白的《靜夜思》、孟浩然的《春曉》等;也有近些年才入選的詩作,比如漢樂府《江南》就取代了駱賓王的《詠鵝》成為了小學第一首詩,而清代查慎行的《舟夜書所見》是近些年才入選的口碑之作。
  • 席慕容的一首絕美之作,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像一棵樹一樣愛著你
    雖然後來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這樣的人物再也沒有出現過,但不可否認近現代文壇也是有不少高手的。在這些人裡有我們熟悉的徐志摩、冰心、余光中、席慕蓉等,他們的詩作曾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現代女詩人席慕蓉。席慕蓉的詩題材很廣,包括了愛情、歲月、思鄉等,她的詩就像一曲清泉,總能在不經意間流進讀者的心田。
  • 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含蘊無窮,句句深情
    至於他的小弟杜甫更是對他仰慕不已,「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下面就分享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含蘊無窮,句句深情。烏夜啼唐代:李白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傳說李白在天寶初年到長安,賀知章讀了他的《烏棲曲》和《烏夜啼》等詩後,大為嘆賞,說他是「天上謫仙人也」,於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薦了他。能受到賀詩人讚美的詩作必然有其精妙之處,詩仙到底在詩中寫了啥?詩的大意是:黃昏時候,城邊的烏鴉將要歸巢了,歸來時還在樹枝上啞啞地啼叫。
  • 李白一首奇詩平仄無誤似五律,卻無一處對仗,道盡了落寞失意
    只有杜甫讀懂了李白,他們在洛陽相見,之後攜手同遊梁宋。儘管李白同樣好任俠,好飲酒,好狂歌。可是杜甫卻憐惜地寫下「痛飲狂歌空度日」這樣的句子。他看出了李白的傷痛。其實,李白早就將未曾與他人訴說過的失意,寫在詩中。
  • 李白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6字就寫盡了相思,流傳1000多年
    文/顧無【引觴漫談】詩仙李白,以「浪漫」二字名留青史。可是「浪漫」,到底是什麼?喜歡背李白的《蜀道難》,《將進酒》,也喜歡李白的《長相思》《長幹行》。風格不同,但詩的背後,卻都是同樣的李白。再加上在皇宮中幹的事情也不過是陪玄宗填詞作樂,不符合李白的政治預期,所以在皇宮待了不到兩年,就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和平分手。雖然出走也是自己所想,但李白離開長安之後,依舊是意難平,在這種懷才不遇,略帶低沉的情緒下,寫下了兩首《長相思》,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其中一首,表現的是男子思念女子的畫面。
  • 李白看破不說破之作,無一貶義詞卻句句諷刺,強迫症好想再加一句
    當年杜甫在寫給李白的《不見》中,寫道:「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不但說明了詩聖對詩仙確實是沒得說,也說明了這詩仙在當時的處境當真可以用一言難盡來形容了。李白一生敢說敢做,自恃才高,膽子很大,王侯將相沒有他不敢得罪的。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20個字無一生僻字,如詩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有些詩我們讀起來覺得太美了,卻不一定能讀懂它的意思。有些詩難懂是因為生僻字多,也是因為太長了,比如李白就有一首詩叫《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標題就有22個字,全文共是有800多字,詩仙寫起來或洋洋灑酒,後人背起來卻是頭上冒汗。
  • 李白觀賞瀑布寫下一首詩,詩句一誇張就流傳千古,空前絕後
    ,李白就是見證大唐盛世的詩人,他是很多大詩人的偶像,杜甫、白居易都是他的粉絲。詩仙李白的詩,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畢竟太白太經典了,沒有了他可能大家就會覺得大唐少了一點什麼,原來是仙風道骨,對於李白的詩來說,參考歷史的價值是沒多少,可是對於文學上的幫助確實非常具有價值的,今天要說的是李白的首詩,什麼詩呢,李白觀賞瀑布寫下一首詩,詩句一誇張就流傳千古,空前絕後。
  • 李白臨死前寫下一首詩,僅用14字概括生平,讀完震撼人心!
    南宋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詩者,吟詠性情也」。詩歌中最基本的特點,也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便是飽含著詩人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表達,無疑在一個詩人臨死前最為豐富和震撼人心。譬如,南唐後主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隨後他在御賜的金花箋上,寫下了這首《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唐玄宗看後龍顏大悅,當場讓當場讓伶人伴著曲子唱了出來。這首詩形容的正是楊貴妃。詩的第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想要表達的是,看到了天邊的雲彩,就立刻想到了如雲般的衣裳;看到百花齊放的景象,就想到了楊貴妃絕世的容顏。
  • 李白的一首詠桂詩,全文只有一個桂字,卻寓意極其深刻
    李白的這首詩詠桂詩,全文只有一個桂字,卻寓意極其深刻。詠桂唐代:李白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託,何惜樹君園。李白的很多詩都是直抒胸臆,有些也採用誇張和想像的表現手法,但這首詩卻很特別。這是一首幹謁詩,詩人運用對比等手法,諷刺賢愚不分、好壞不辨的附庸權貴之人。前六句描寫桃李的生存環境,桃李都種在「金張門」。金張,是指漢宣帝時權貴金日磾、張安世,後泛指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