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周圍潛水據點、海域特徵和海底景觀分布圖
一、石朗水深約(18M)岸潛潛點
石朗潛水步道,此點為岸潛入水後左右兩側均為小降坡深度約18M~21M散落有高低不同的礁石,軟珊瑚生態非常豐富,也可餵魚各色各樣的熱帶魚一點也不怕人。白砂橋下潛水步道,岸潛潛點,(面海)左側入水後沿岸潛遊深約 14M會看到多條海蝕溝形成大小不一的洞穴,當地人所謂的龍蝦洞,洞穴中有龍蝦,雖然洞穴不深,探索洞穴要注意安全。
二、南寮灣香菇頭水深約(18M)
位於綠島西岸,其中以大香菇最具特色。大香菇位於石朗漁業資源保育區水深20公尺處,為已知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團塊微孔珊瑚體,約有12公尺高,若以其每年成長一公分厚度,估計年齡在1200年以上(世界級的現生生物古蹟)。四周大型石珊瑚群體和軟珊瑚交錯分布。許多珊瑚群體的直徑可達5公尺,形成獨立珊瑚丘,是非常壯觀的景致;石珊瑚的種類以星孔珊瑚、微孔珊瑚、雙星珊瑚、斜花珊瑚等為主,軟珊瑚以傘形軟珊瑚為最多。
三、雞仔礁-水深約 (24M)
由馬蹄橋下入水或旁裸巖釣魚區(上下落差大,重裝通過要小心)順流潛至大白沙。近岸區散布礁石,淺水海域充滿海蝕礁柱、洞穴、拱門(俗稱大教堂)等。熱帶魚穿梭其間,甚是熱鬧。深水處地形變化更多,有海蝕溝、礁穴、珊瑚丘等,許多軟珊瑚覆蓋於礁石表面。馬蹄橋外海有一船潛潛點蛇洞。
四、馬蹄橋-水深約(26M)岸潛潛點
由馬蹄橋下入水或旁裸巖釣魚區(上下落差大,重裝通過要小心)順流潛至大白沙。近岸區散布礁石,淺水海域充滿海蝕礁柱、洞穴、拱門(俗稱大教堂)等。熱帶魚穿梭其間,甚是熱鬧。深水處地形變化更多,有海蝕溝、礁穴、珊瑚丘等,許多軟珊瑚覆蓋於礁石表面。馬蹄橋外海有一船潛潛點蛇洞,深約24M。
五、大白沙 水深約(26M)岸潛潛點
大白砂潛水步道,入水後目標是前方 50M處的獨立礁石。視海流狀況選擇左去右回或是右去左回,一般為去程逆流,回程順流,景觀上有軟珊瑚隨流搖曳的海底花園,退潮時可見礁石頂端有激浪區魚類奮勇博浪覓食。遠處還有三塊礁石,多為船潛潛點,如要岸潛,除非非常省氣,體能很好才行
六、朝日溫泉外海-水深約(32M)船潛潛點
深處有艘貨輪,向下散落,急流時不宜至深處。綠島東南角,潮間帶有許多垂直向海的海蝕溝,海床緩慢向外沉降,成一斜坡地形,礁石覆滿硬珊瑚,也有少許的軟珊瑚。
七、滾水坪-水深約 (32M)船潛潛點
每年3-4月觀看槌頭鯊的最佳季節.船潛潛點,流強危險。
八、海參坪-水深約(18M32M) 船潛潛點
海參坪:位於綠島東面。珊瑚分布以近岸水深三、四公尺處最多,有角菊珊瑚、穗軟珊瑚及蕈珊瑚等。本區海底底質為珊瑚礁巖與鵝卵石組成,景觀單調,較缺乏亮麗的特色。海底布滿珊瑚礁和大型卵石。
九、樓門巖-一線天水深約(40M) 船潛潛點
樓門巖以北有海蛇洞, 可做潛完三塊礁水面休息時間浮潛休閒,惟洞口較小樓門巖:位於綠島東北方的一塊突出海上的門形礁石;在海底礁石崖壁上附著大量的海綿、海鞘、海扇等;還有大型紅海扇珊瑚懸掛於上,在水流湍急時常見成群烏尾冬。本處由於水流強勁,因此一般只有在背流區才適合進行潛水活動。帶DV不方便,帶支小手電筒及DC即可。
我們期待和你一起去綠島潛水!
如果你還沒有潛水員證書,趕快來學習一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