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成功抗倭的背後,得到一人大力支持,失去支持只能老死家鄉

2020-12-25 長木侃歷史

嘉靖中期以後 ,南樓北虜對明朝的統 治構成重 大的威脅 。經過長期的艱苦鬥爭 ,至嘉靖末年東南 沿海 的樓患已基本平息 ,如何抵禦北方蒙古糙靶諸 部的侵擾成為明廷急需解 決的重要問題 。隆慶元 年六月 ,工科右給事 中吳時來建議調福建總兵戚繼 光北上練兵 ,但 福建巡撫認為,一 日有 閩即不可一 日無此 官 」,此議遂寢 。當年秋 ,俺答汗 「長驅破石州 ,而土蠻同時入寇 ,薊鎮 、昌黎幾不保 」。

明穆 宗召集大臣商討對策 ,陝西道御史李叔和再次建議 調戚繼光北上練兵 ,昊時來建議同時調兩廣總督譚 綸 、廣西總兵俞大獻北上 。兵部認為俞大酞年歲已 高 ,適合在南方任職 ,譚 、戚是 否北調 ,應 由皇上決 定 。後來給事中陳珊 又再推薦戚繼光 ,明穆宗乃於當月下詔 。 戚繼光年青時代 曾於嘉靖 二十七年 奉 詔三次率領山東六府 民兵戍守薊門 ,前後長達五年之久 。

他熟悉北方邊塞 的地理環境與敵我雙 方的 戰守狀況 認為 比之東南的御樓 ,抗擊西北 的糙靶 有五難 一是撻鞍的人犯 ,往往不下數十萬 ,邊地幾 數千裡 ,備廣而力分 ,糙袒集 中兵力攻擊 一處 ,無堅不人 二是糙靶習用鐵騎 ,卷 甲長驅 ,疾 如風雨 ,明 軍難以抵擋 。三是 明軍雖有火器 ,但地處下風 ,難 以 發揮禦敵的作用 四是糙 靶人犯不像樓寇那樣受到 風汛的限制 ,隨時可來 ,也 隨時可去 ,難於抵禦 五 是北方邊鎮 ,畫地 而守 ,號令 不一 ,難 以互相應援 。 因此 ,他 認為應該 改變過 去將邊 軍沿 長城一線 擺 開 、畫得分守 的被動 防禦 方針 ,主張採取堂堂 正正 的野戰殲敵 的積極方針 。具體辦法是仿 照東南募 兵訓練的作法 ,「分募邊郡諸 縣之 士 」,進行嚴格 的 訓練 。

但是訓練一支號令嚴明 、能徵善守並 聽從其指揮的 數達十萬至三萬的武裝力量 ,這當然是朝廷所不允 許的 。儘管戚繼光對朝廷忠貞不二 ,但朝廷也不會 放心 。再說 ,戚繼光認 為 ,原有的邊兵 ,由於過去號 令不嚴 ,旗鼓不聞,器具不精,訓練無 法 ,大多畏敵如虎 ,士氣低下 ,要 糾正其多年養 成的惡 習實在困 難 。因此 ,他主 張像 過去在浙江練兵那樣 ,重新招募新兵 ,嚴格訓練 。也是當時空虛的國庫負擔不起 的 ,所 以 ,明廷 並沒有批准戚繼光的請求 ,而是在隆慶二年二月任 命他為京師神機 營副將 。戚繼光 因此感 到極為鬱 悶 。但僅隔一個月 ,他在東南時的頂頭上司譚綸調任薊遼總督 。

對他的御虜方略極為讚賞 ,但考慮到戚繼光 練兵十萬 的計劃阻力太大 ,於是提 出了一個練兵三 萬的計劃 ,於四月上疏請求任命戚繼光總理練兵事 務 「總督薊遼保定譚綸言遊兵之難 ,不如選見兵三 萬人 ,分三營 ,屯密雲 、遵化 ,各參將 、遊擊一 中軍 住三屯營 ,屬總兵郭唬 。仍付戚繼光總理薊遼保定練兵總兵官 。

身負鎮守薊州 、永平 、山海諸處之責的戚繼光 , 在抓緊練兵的 同時 ,還積極修繕邊 牆 。但是,這種 明代首創 的邊防工程,同樣遭到一 些守舊官員的非議 。隆慶三年八月初 ,京營把總孫承業即案稱 「都下萬 口一 詞 , 皆雲無益 ,徒 累軍逃 死 ,且砍伐樹木為後藩籬之損 ,眾議將欲止工,事體 未便不止 ,恐致後 悔 '這 種 流言 蜚語 ,來 勢 洶 湧 。內閣大學士張居正即挺身而出,力加駁斥 。

戚繼光就是在隆慶初年徐階 、李春芳 當國之時 從南方調往北方 , 由御樓改任御虜的 。徐 、李既然 洛守祖制 ,守舊勢力 佔據 主導地位 ,戚繼光帶有變 革性的御虜方略 自然得不到守 舊勢力 的支持 ,而遭 遇重重阻力 。好 在主張改革 的高拱 已在嘉靖 四十 五年人閣為大學士 ,張居正也 於隆慶元年人 閣為大 學士 ,他們從旁相助 ,才使戚繼光得 以排除阻力 ,在薊州前線施展其才能 。

隆慶五年 ,高拱升任首 輔 , 萬曆元年 張居正又代為首輔,當國十年 ,戚繼光更 是得 到完 全信任和支持 ,得 以放開手腳 ,順利 實施 其練邊軍 、修 邊牆 、築 敵 臺 、建 車營 等各項 邊防 措 施 。但是 ,萬曆十年張居正一死 ,戚繼光失去靠 山 , 不久便被調離薊鎮 ,後來竟鬱郁終老於故鄉 。 中國古代 的封建社會是個人治的社會 ,任何 一 位文官武將 ,要想做成一件有利於國家,有益於民族國家的大事,特別是那 種帶有變革性的大事 ,沒有頂頭上司和在朝廷掌 控實權的人物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相關焦點

  • 一代抗倭名將民族英雄戚繼光,是歷史的選擇還是環境的必然?
    戚繼光是明朝的抗倭名將,在抵禦沿海倭寇方面,戰功卓越,被後人稱之為民族英雄。這位出生在山東的英雄,也是個官二代,年少的時候就顯露出打仗過人的本領,一度消滅了山東沿海的倭寇。這一點就說明明朝不是那麼黑暗,對待外敵還是積極應對,能夠選擇優秀的人幹專業的事情,並不是傳說的靠銀兩才能夠升官加爵,使得戚繼光能夠以戰績成為朝廷抗倭的主要將才。
  • 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晚年有多悽慘?
    一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一生是光輝的,他率領的戚家軍戰功卓著,威震天下。然而,就這樣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的晚年是悽慘,令人嘆息不已。那麼,戚繼光的晚年到底有多悽慘,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二。
  • 美人遲暮,英雄黃昏,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晚年為什麼抑鬱而終?
    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創下多次輝煌戰役,為什麼晚年卻比較悽涼?說起明代最強的步兵部隊,非戚家軍莫屬,從浙江到福建,從抗倭到守備薊門,大小戰鬥數百次,無一敗績。其靈魂人物戚繼光無疑是戚家軍的靈魂人物,也是著名的抗倭英雄。
  • 俞大猷:俞龍戚虎,論抗倭戚繼光不如我
    "一提起抗倭英雄,人們大多會首先會想起戚繼光,順便想起戚繼光在年輕時所說的這句豪言壯語,而大猷這位和戚繼光齊名的抗倭英雄有意或無意被人們冷落和遺忘。其實單就抗倭功績而言,俞大猷還在戚繼光之上。當時的老百姓就說:「俞龍戚虎,殺賊如土」,龍與虎,都是威武勇猛的象徵,但在國人傳統觀念中,龍顯然要比虎高出一籌。
  • 統編教材中的英雄人物3——抗倭英雄戚繼光
    這句詩的作者就是明朝愛國將領戚繼光。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期間冒雨登上蓬萊閣主閣,聽取了戚繼光操練水師、保衛海防的介紹。 戚繼光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平生塞北江南行遍,「一片丹心風浪裡,心懷擊楫敢忘憂!」他戎馬一生,功勳卓著。統編歷史教材七年級下冊「明朝的對外關係」一課中對戚繼光抗倭進行了詳細敘述。
  • 唐山遵化永旺塔:抗倭將領戚繼光修建,馬蘭峪鎮的象徵
    永旺塔相傳是當時鎮薊總兵戚繼光為鎮壓馬蘭峪肆虐的孽龍而建造的。從塔上匾記中可知,永旺塔也的確為明代著名的抗倭將領戚繼光所建,但「鎮壓惡龍」的說法怕只是美麗的民間傳說了!據史料記載,明隆慶二年(公元568年),戚繼光在完成了抗倭戰事後,調離南方,開始了他北方的戍邊生涯。
  • 他是奸臣嚴嵩的人,因為背景被唾罵,卻提拔戚繼光,平定倭寇之亂
    在嘉靖年間,東南沿海的倭寇之亂一直沒停,但是好在東南沿海有一位很好的領導者,所以戚繼光等人可以放心殺敵。這個人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他的名字叫做胡宗憲。胡宗憲的能夠當上這麼大的官,完全是背後勢力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今天猩猩跟您說一說胡宗憲是如何坐穩位置的,希望您能喜歡。
  •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狗熊」歲月:抗倭初期,三戰三敗
    他是抗倭的戰將,是北方邊關的鎮守者,是著有兵法的軍事家,是改良武器的兵器專家,他還是詩人和書法家。他是誰?民族英雄戚繼光。戚繼光像在戚繼光生活的年代,明朝官方給他的評價是「血戰殲倭,勳垂閩浙,壯猷御虜,望著幽燕」。
  • 建甌光餅:抗倭名將戚繼光的部隊乾糧
    地道建甌美食 建甌光餅相傳原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部隊的乾糧,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為使行軍迅速,戚繼光把烤餅戳個眼,用薴麻皮串起來,掛在士兵的脖子上當乾糧,省去了用餐時間。
  • 霞浦紀念戚繼光抗倭勝利的民俗
    為得到士兵擁戴,達到「戰而不屈」的目的,滿足士兵的精神寄託與信仰,戚繼光便在霞浦東關村先後建起義烏城隍廟與關公廟。士兵們認為義烏城隍主要能為陣亡士兵其靈魂作證,其在陰間登記在冊有神靈承認。關公則在禮、智、仁、義上作為士兵的楷模,以達到安定士兵隊伍,激發士卒鬥志的作用。
  • 與戚繼光並列的抗倭英雄,俞大猷不爭不搶,卻未成為民族英雄
    不知提到明代的抗倭英雄,大家率先會想到誰呢?我想很多人一定都能夠想到戚繼光吧!的確,他是一個十分有能力的人,同時也是一個立下了很多功績的人。我們能夠看到,就連現在大家也都傳唱著這位民族英雄的傳說,也都對他十分的敬佩。
  • 這部戚繼光抗倭電影即將上映 主演趙文卓都來台州了
    電影《蕩寇風雲》根據中華民族英雄戚繼光的事跡改編,講述了明嘉靖年間,一代名將戚繼光(趙文卓飾)率領戚家軍抗倭護國的歷史故事。電影劇情以戚家軍在台州的戰役為主線,生動還原了戚繼光組建中國歷史上首支「特種部隊」戚家軍,獨創「鴛鴦陣」,裝備「狼筅」、「三眼銃」、「虎蹲炮」等先進武器的史實。
  • 戚繼光從小立志抗倭,把倭寇殺到沒得殺,卻遭人嫉妒,被奸臣陷害
    今天猩猩跟您聊的抗倭名將,您肯定很熟悉,他就是民族英雄戚繼光。戚繼光小時候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是他喜歡讀書,通曉儒經和兵法。嘉靖二十三年,戚繼光繼承祖上的官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雖然是一個小官,但是也算是進入官場了。
  • 明朝名將戚繼光,為何將兒子就地正法,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
    「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說出這句話的就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民族英雄,他為何要不顧別人的求情,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背後的原因。然而當倭寇已經逼近城門之時,一介文官出身的戚繼光拿起了刀劍,搖身一變成為了朝廷的武力幹將,從此踏上了抗倭之路。抗倭大戰戚繼光小的時候家裡很窮,但是他十分好學,很小就可以熟讀儒經和史籍。
  • 同樣是抗倭名將,為何戚繼光被尊為民族英雄,俞大猷卻無人問津?
    提到明代著名的抗倭將領,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戚繼光吧!誠然,戚繼光帶領戚家軍立下戰功無數,東南沿海一帶也正是在他的保衛下才能免受倭寇侵犯,被稱為民族英雄實至名歸。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俞大猷呢?當年的他與戚繼光合稱為「俞龍戚虎」,帶兵作戰的本領比戚繼光還略高一籌,可讓人深感不解的是,戚繼光享譽無數,俞大猷的事跡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何?說句實在話,如果論戰功,俞大猷的功績可是戚繼光比不上的,雖說俞大猷一生沒做過大將軍,但他可是從嘉靖二年至嘉靖四十五年一直奔赴在抗倭前線的人,手下也有一支驍勇善戰的「俞家軍」。
  • 抗倭英雄戚繼光組建「義烏兵」,有世界上最便宜又有戰鬥力的武器
    也就是在這裡,抗倭英雄戚繼光憑藉狼筅( xiǎn)和鴛鴦陣法,最終平定了倭患。桃渚古城,是明代浙江東南沿海用於抗倭的四十一個衛所中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衛所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戚繼光(1528——1587年),字元敬,山東牟平人。明朝嘉靖年間,浙東沿海一帶倭患猖獗。
  • 抗倭英雄戚繼光建造了中國最美的金山嶺長城
    2/戚繼光率兵完善、建造了最美的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境內,毗鄰北京市密雲區,南距北京市區
  •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晚年,成了名將,可晚年悽涼
    戚繼光,明朝一代抗倭名將,他戰功顯赫,天下聞名,擁有著舉世無雙的成就。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到了晚年卻十分悽涼。所以這位名將到底有多悽慘呢?背後又有著什麼辛酸血淚?今天就來說一下,我們的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晚年生活。
  • 生日歌會得到B站大力支持,排面太大
    說到B站,許多年輕觀眾應該都不陌生,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視頻平臺,其內容也是非常豐富廣泛的,許多年輕人都喜歡在B站上尋找自己想要的內容,能得到B站的支持,對於每一位藝人來說都是非常難得的機會,B站也為了提升自己的關注,會選擇與一些實力非常強的藝人合作,達到雙贏的目的。
  • 民族英雄戚繼光,如何帶領戚家軍抵禦倭寇,平復東南沿海
    作為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在戚繼光的帶領下,通過多年來的努力,最終成功地趕走了日本倭寇,恢復了中國沿海一帶的和平,使當地的社會秩序重新歸於穩定,因此對很多人來說戚繼光就是民族英雄。在他剛到前線之後,發現沿海地區的士兵使其低落,戰鬥力極其低下,於是便得到皇帝的批准後,前往義烏地區招募一些強壯的農民和礦工,組織訓練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對於軍隊的訓練,他頗有一種方法,時常教導士兵們要殺害敵後保護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