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寺位於福建閩侯縣雪峰,又被稱為「雪峰崇聖禪寺」。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寺列為全國漢族地區佛教重點寺院。
由高僧義存禪師於唐鹹道十一年(870年)創建,乾符三年(876年)敕賜「應天雪峰禪院」。中和二年(882年)朝延捐資義存「真覺大師」號與紫袈裟。僧眾盛時達一千五百多人。光化三年(900年),寺改稱「應天廣福禪院」。宋太平興國三年(987年)、朝延賜名「雪峰崇聖禪寺」,一直沿用至今。宋寧宗時,朝延制定禪寺的等級,其最高與次高的寺院為「五山十剎」,雪峰崇聖寺名列「十剎」之中。1941年,寺院遭日本侵略軍炮擊,殿角毀壞。1942年,颱風颳倒天王殿、鐘鼓樓,後寺院破舊不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千年古剎也喜獲新生。1952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拔款修葺枯木庵。1979年起,隨著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實,在愛國華僑與海內外僧尼及各界人士的資助下,廣霖法師率大眾先後修建了各殿堂,鼎新革舊,百發俱興。
現存殿宇多為清朝光緒年間重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主要建築。殿左側有「義存祖師塔」。禪宗雲門、法眼兩宗皆出自存門下,在佛教史上影響很大,故此寺名播海內外,被雲門、法眼宗尊為祖寺。另有內外山門、鐘鼓樓、法堂、禪堂、齊堂、古法堂、留香堂、祖堂、紀念堂、雲水堂、學戒堂、尊客堂、念佛堂、枯木庵、方丈室與凱渺塔院等。
1994年十一月十三日,寺隆重舉行廣霖方丈升座慶典。現全山僧尼二百多人在方丈率領下,不僅著重修持,如法如律過著晨鐘暮鼓的生活。且定期於春秋兩季分別舉行拜萬佛與水陸法會,冬則打禪七。寺僧發揚佛教優良傳統,植梅萬株,種農作物數十畝。
雪峰寺創建人義存(822—908),乃我國佛教史上有名高僧,俗姓曾,南安(今福建)人。義存法師創建要峰寺後,廣納四方學子,禪侶聞風而聚,多時千餘人。義存居山40年,化被遠近。唐禧宗嘉其行,賜號「真覺大師」,並賜紫袈裟。
寺中最具特色、享有盛名的是義存和尚塔,又稱難捉塔,其石卵爆花,堪稱天下異景。千葉寶蓮,則是清朝所植。雪峰寺珍藏佛經三藏十二部,最珍貴的版本是貝葉經,乃雪峰寺之寶,是唐朝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