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汶萊聯合聲明:由直接有關國家解決領土爭議

2020-12-25 環球網

2013年10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汶萊達魯薩蘭國發表聯合聲明。聯合聲明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汶萊達魯薩蘭國聯合聲明

(2013年10月11日,斯裡巴加灣市)

一、應汶萊達魯薩蘭國蘇丹和國家元首蘇丹·哈吉·哈桑納爾·博爾基亞·穆伊扎丁·瓦達烏拉陛下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閣下於2013年10月9日至11日對汶萊進行正式訪問。李克強總理還出席了2013年10月9日至10日在汶萊舉行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

二、訪問期間,李克強總理與蘇丹陛下舉行了會談,雙方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就雙邊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國際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

三、雙方對1991年兩國建交以來雙邊關係取得的顯著成就表示高興。兩國領導人回顧了中文之間密切的歷史和文化聯繫,對兩國長期以來的關係表示肯定。雙方重申以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汶萊達魯薩蘭國蘇丹陛下政府關於兩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諒解備忘錄》、1999年和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汶萊達魯薩蘭國聯合公報》、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汶萊達魯薩蘭國聯合新聞公報》和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汶萊達魯薩蘭國聯合聲明》中確立的原則和精神為基礎,通過各領域合作深化雙邊關係的政治意願。

四、雙方重申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李克強總理讚賞汶萊繼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國和平統一大業。

五、雙方認為,中國和汶萊互為緊密的合作夥伴,雙方為實現共同繁榮與發展密切合作,為地區和平與進步作出貢獻。雙方鼓勵各自官員開拓思路,進一步加強2013年4月習近平主席和蘇丹陛下一致同意建立的中文戰略合作關係。

六、雙方同意保持雙邊交往的頻度,加強兩國外交、政治、經貿等各層級的磋商機制。雙方同意進一步加強在經貿、能源、基礎設施、農漁業、防務、教育和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合作。

七、雙方對中文在能源領域,特別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海油)與汶萊國家石油公司(汶萊國油)之間的現有合作表示滿意,對中國海油與汶萊國油近期籤署關於成立油田服務領域合資公司的協議表示歡迎。雙方鼓勵各自官員根據2013年4月5日中文聯合聲明第十條所表述的原則為基礎,探討兩國相關企業在其他方面共同勘探和開採海上油氣資源。

八、雙方注意到2003年9月兩國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與汶萊達魯薩蘭國國防部關於軍事交流的諒解備忘錄》後防務領域取得的積極進展,願不斷加強兩軍在高層互訪、團組往來、人員培訓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蘇丹陛下歡迎更多的中方防務人員赴汶萊皇家國防學院進修。蘇丹陛下感謝中方對2013年6月在汶萊舉行的第一屆東協防長擴大會議框架下人道主義救援、減災和軍事醫學聯合演習所作的貢獻,以及出席2013年8月在汶萊舉行的第二屆東協防長擴大會議。蘇丹陛下期待中方出席2013年12月在汶萊舉辦的汶萊國際防務展。

九、雙方認為,人員交流以及教育、旅遊、文化和體育領域的合作在增進兩國人民友誼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十、雙方歡迎中方志願者繼續在汶萊相關機構為汶萊漢語教學、體育和醫療科學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十一、蘇丹陛下讚賞中方對汶萊擔任2013年東協輪值主席國工作的支持,以及為促進本地區和平、穩定、發展與繁榮所作貢獻,讚賞中方支持東協通過自身引領的東協與中日韓(10+3)、東亞峰會(EAS)和東協地區論壇(ARF)等機制,在不斷演變的區域架構中發揮主導作用。

十二、李克強總理祝賀汶萊成功舉辦第16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讚賞中國-東協對話夥伴關係,特別是2003年中國與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來取得的進展。雙方積極評價中國和東協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蘇丹陛下讚賞李克強總理在此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重申中國長期堅持與東協致力於友誼和夥伴關係的睦鄰友好政策。

十三、蘇丹陛下讚賞中方提出的打造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啟動中國-東協海上合作基金支持項目等倡議,以加強中國與東協的經貿、投資、互聯互通、海上等領域合作。蘇丹陛下同時高度評價中方作為「東協東部增長區」發展夥伴,加大參與並支持次區域層面經濟發展。

十四、雙方重申,將繼續在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其他地區國際場合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加強磋商。蘇丹陛下期待中方明年擔任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讚賞中方為增強世界經濟所作出的努力,希望兩國繼續密切合作,共同促進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發展。蘇丹陛下還對中方支持東協繼續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表示讚賞。

十五、雙方強調應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根據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公認的國際法原則,通過和平對話和協商解決領土和管轄權爭議。雙方重申將致力於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和安全,增進互信,加強合作。雙方歡迎2013年9月15日在中國蘇州舉行的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第六次高官會,及在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框架下就「南海行為準則」進行的磋商取得的積極進展,認為應以循序漸進和協商一致的方式穩步推進「南海行為準則」進程。

十六、李克強總理感謝文方在訪問期間給予的熱情友好接待,期待著蘇丹陛下和汶萊其他王室成員在不久的將來訪問中國。

相關焦點

  • 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
    中國表示,讚賞這一宣言所闡述的相關原則。中國一貫主張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南沙群島部分島礁有關領土問題,反對訴諸武力,願在條件成熟時同有關國家談判「擱置爭議,共同開發」。79. 1995年8月,中菲共同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關於南海問題和其他領域合作的磋商聯合聲明》表示,「爭議應由直接有關國家解決」;「雙方承諾循序漸進地進行合作,最終談判解決雙方爭議」。
  • 中國堅持通過談判解決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有關爭議(全文)
    中國表示,讚賞這一宣言所闡述的相關原則。中國一貫主張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南沙群島部分島礁有關領土問題,反對訴諸武力,願在條件成熟時同有關國家談判「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79. 1995年8月,中菲共同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關於南海問題和其他領域合作的磋商聯合聲明》表示,「爭議應由直接有關國家解決」;「雙方承諾循序漸進地進行合作,最終談判解決雙方爭議」。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汶萊達魯薩蘭國聯合聲明
    新華社斯裡巴加灣市11月19日電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汶萊達魯薩蘭國聯合聲明全文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汶萊達魯薩蘭國聯合聲明(2018年11月19日,斯裡巴加灣)  一、應汶萊達魯薩蘭國蘇丹和國家元首蘇丹·哈吉·哈桑納爾·博爾基亞·穆伊扎丁
  • 中國東協聯合聲明:通過雙邊談判解決南海爭端
    中新社萬象7月25日電 中國和東協國家外交部長25日在寮國萬象舉行會晤,就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發表聯合聲明,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符合中國與東協國家以及國際社會的基本利益。聲明重申2002年《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具有裡程碑意義,展現了各方依據《聯合國憲章》以及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公認國際法原則,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增進互信和信心的共同承諾;聲明重申了《宣言》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聲明承諾,全面有效完整落實《宣言》,並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實質性推動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
  • 用陸地換海洋,汶萊和馬來西亞解決領土爭端的另類方法
    下面本文將著重講述林夢地區爭端的源起和兩國達成最終解決方案的深層次原因。1.林夢地區爭端的源起林夢地區將汶萊的陸地領土分割成了東西互不相連的兩部分,其位於加裡曼丹島北部海濱,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林夢縣、大老山縣和老越縣。
  • 表態支持中國南海立場的國家名單:有多少?有哪些?
    據《人民日報》報導,肯亞政府8日就南海問題發表聲明,呼籲所有有關國家根據《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通過協商談判,和平解決南海爭議。  本月13日,尚比亞外交部就南海問題發表聲明,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  14日,獅子山外交部長薩穆拉·卡馬拉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獅子山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希望有關各方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南海爭端。
  • 程永華:中國有權收回島礁 但致力和平解決南海爭議
    1972年9月,日本政府在《中日聯合聲明》中明確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關於歸還其侵佔中國領土的規定。 70年代起,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非法侵佔了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從而產生了南沙部分島礁的領土爭議。迄今,越南共侵佔29個島礁,菲律賓共侵佔8個島礁,馬來西亞侵佔了5個島礁。
  • 邊界爭議問題困擾中國:邊界爭議一覽
    新聞一經發布,立即引起各界關注,有關的邊界爭議問題也成矚目焦點。中國有著遼闊的陸疆和海疆,因此邊界問題極其複雜。本刊梳理資料,對讀者較為關心的邊界爭議問題進行了解讀。中印:9萬有爭議領土被印度所佔目前與中國在陸地邊界上存有爭端的國家只剩印度。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裡,一般被分為西、中、東三段。
  • 中泰商談互免籤證 李克強將出席中國高鐵展
    1.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  南海航行自由 起波瀾對各方不利  9日下午,李克強在第16次中國-東協(10+1)領導人會議上首度談及南海問題時就指出,南海形勢總體是穩定的,南海存在的一些分歧不會也不應當影響中國與東協關係大局。南海爭議應由直接當事方通過協商和談判解決。
  • 中國用和平談判收回了多少爭議領土?
    中國用和平談判收回了多少爭議領土? 中國政府以及外交部也在仲裁結果出來之後發表聲明,強調通過雙邊談判,和平解決領土爭端。和平解決領土爭端是國際法當中的重要規定,而且中國通過和平談判解決了絕大部分的領土爭端,甚至收回了部分爭議領土。
  • 關於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中國願繼續與直接有關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南海有關爭議。中國願同有關直接當事國盡一切努力作出實際性的臨時安排,包括在相關海域進行共同開發,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五、中國尊重和支持各國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願與其他沿岸國和國際社會合作,維護南海國際航運通道的安全和暢通。
  • 美國對南海有關爭議的政策:1995-2017
    (一)1995年:中國控制美濟礁1994年後期中國控制美濟礁之後,美國第一次對南海有關爭議公開表明態度。為了回應對地區不穩定性不斷上升的關切,美國在1995年5月通過國務院發言人發布了一份政策聲明。這份聲明中的美國政策包含5個方面。(1)和平解決爭議,「美國強烈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解決競爭性主張」。
  • 中國南海領土爭端大事記
    財新網匯總近40年關於我國南海領土爭端的大事記如下:  2012年4月10日至今,中菲船艦在黃巖島對峙  菲律賓海軍企圖在南海黃巖島附近抓扣中國漁民,被中國海監船制止,引發雙方艦船對峙。  中國外交部表示,堅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和平息事態的立場,敦促菲方儘快妥善解決黃巖島海域對峙事件。
  • 中俄平分375平方公裡爭議領土 邊界問題徹底解決
    首頁楚天都市報國內新聞中俄平分375平方公裡爭議領土 邊界問題徹底解決(2005-06-0309:21:04)據新華社電中國外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日在俄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市代表中俄兩國政府共同籤署了「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的證書」,並交換批准書和證書,這標誌著兩國徹底解決了所有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 今年以來關於領土主權和南海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怎麼說
    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在任何情況下不受所謂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的影響。中國不接受任何基於該仲裁裁決的主張和行動。中國一貫維護國際法治以及公平和正義,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堅定致力於維護南海和平穩定,致力於同直接有關的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有關爭議。
  • 汶萊(東南亞國家之十一)
    他曾經在518年派遣使者去中國,並送了地毯給皇帝。在523年,他也派使者去了其他國家。在隋代,汶萊國王Hu Lu Na Po和他的家人,即Chiari Ya Ka在616年,他們也派了使者去中國。唐朝時,汶萊國王被認為是很有錢的,在貞觀年間(669年),曾派遣很多使者去中國。宋朝年間,一個據載叫Hiang Ta的國王,他擁有過百隻船,還有一些士兵。
  • 中國和亞塞拜然共同發表聯合聲明(附全文)
    中國和亞塞拜然19日共同發表了由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籤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亞塞拜然共和國聯合聲明》。聯合聲明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亞塞拜然共和國聯合聲明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閣下的邀請,亞塞拜然共和國總統伊爾哈姆·阿利耶夫閣下二00五年三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國事訪問。
  • 版圖專題 | 中國的領土邊界和鄰國
    版圖專題 | 中國的領土邊界和鄰國 2020-07-16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越發聯合聲明:在南海爭議解決前保持克制
    (十一)雙方同意進一步加強兩國邊境省區特別是中國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四省(區)同越南奠邊、萊州、老街、河江、高平、諒山、廣寧七省之間的合作,發揮兩國地方有關合作機製作用,重點推進經貿、交通基礎設施、科教文衛等領域合作,促進兩國邊境省區的共同發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聯合聲明
    全文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聯合聲明    一、應大韓民國總統樸槿惠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4年7月3日至4日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受到韓國政府和人民的隆重熱烈歡迎。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樸槿惠總統舉行元首會談,並分別會見了韓國國會議長鄭義和、國務總理鄭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