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orbes》9月14日發布快訊指出,阿里巴巴正在商談向東南亞網約車巨頭Grab投資30億美元,阿里巴巴將是此次融資唯一的投資者,它將動用部分資金收購Uber持有的Grab老股。如果這筆交易達成,那麼該交易將成為阿里巴巴自2016年投資Lazada以來在東南亞最大的一筆投資。
自主汽車評論:國內的網約車行業似乎在沉寂許久後又迎來了新的競爭,滴滴旗下的花小豬平臺上線搶佔市場,同時T3出行等由傳統車企組成的平臺大力發放消費券,阿里巴巴在此刻注資Grab難道是想在東南亞掀起一場價格戰來搶佔市場?
2.《Nikki》9月14日報導指出,豐田和日本宇宙開發局JAXA共同宣布,雙方聯手開發的月球燃料電池車正式命名為「Lunar Cruiser」,而該名稱與豐田的SUV陸地巡洋艦有異曲同工之妙。該月球巡洋艦將使用燃料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組成的複合能源系統,並採用電力驅動,續航最高可達16000公裡。
自主汽車評論:豐田汽車一直有「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美譽,西藏新疆等地隨處可見豐田的牛頭標。至於這款月球燃料電池車,似乎更加證實了豐田強悍的研發實力。
3.《歐洲汽車新聞》9月14日撰文指出,德國汽車廠商寶馬目前表示其電動車i4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並計劃在2021年推向市場。寶馬慕尼黑工廠據悉正在為i4車型做生產準備,這款車型將成為Model 3的有力競爭對手。寶馬i4擁有超過595公裡的WLTP續航裡程,零百加速在4秒左右。
自主汽車評論:目前傳統車企正在大規模推出新品來與特斯拉展開競爭,但截至目前仍然沒有一款車能夠對特斯拉Model 3形成強有力震懾。或許寶馬i4有希望。
4.《Financial Times》9月14日發文指出,英國和歐洲共計23個汽車行業協會發布聯合聲明表示,若英國無法與歐洲達成新的貿易協議,英國汽車行業將被徵收新關稅,這將使得汽車價格大幅上漲,並可能使汽車產量在未來5年減少300萬輛,並且英國汽車品牌的歐盟工廠和英國本土工廠損失超1100億歐元。
自主汽車評論:英國汽車製造業協會目前心在滴血,一方面疫情仍沒有得到控制,汽車市場仍處於低迷狀態,另一方面汽車出口以及不少品牌諸如本田正在加速撤離英國,英國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堪憂。
5.《Futu》9月14日發布快訊指出,海南省政府決定接盤一汽海馬並委託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收購一汽持有的49%一汽海馬股權,成為一汽海馬的第二大股東,但海南國資並不直接參與經營,海馬汽車在交易完成後將真正實現獨立。
自主汽車評論: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目前正在主導海航控股的債務處置工作,這麼一家有豐富不良資產處置經驗的公司來接盤一汽海馬,海馬汽車今年下半年的日子會好過上很多。不過海馬汽車想重回主流市場,僅靠一款MPV 海馬7X怕是難度依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