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上市爆炒被空頭抵消 深註冊制指數第二次收跌

2020-12-24 上遊新聞

周二(12月22日)滬深股市午後大幅跳水,不但近期強勢股跌勢洶洶,一些這段時間本來就超跌次新股更是加速探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周二創業板市場有N南山、N南凌兩家新股上市,漲幅分別高達254.1%、88.69%。但即便如此,代表創業板註冊制新股的「深註冊制指數」還是衝高回落,最終微跌了0.39%。

具體講,由於通達信軟體中「深註冊制指數」的計算規則是「創業板註冊制新股上市首日漲幅」就計入指數的,因而按理說兩家新股巨大的漲幅應當對該指數構成非常明顯的正面影響。可事實卻是,深註冊制指數早盤微微高開上衝至漲幅2.28%刷新歷史高點後便一路走低,至尾市更是放量跳水,終盤反跌了0.39%!

這是「深註冊制指數」開設至今,新股上市首日計入指數以來第二次收跌的案例。上次收跌的案例是2020年10月16日。

那麼,上一次深註冊制指數在新股上市時收跌後,走出了連續逼空的行情。這一次,還會有這麼好的運氣嗎?有哪些原因導致了深註冊制指數「陽轉陰」呢?接受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採訪的申萬宏源高級投顧何武分析稱,一、標的數量增多導致漲幅被消滅。自2020年8月24日創業板實施註冊制以來,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要是新股上市當日,深註冊制指數都會收漲為主,除非像2020年10月16日那樣個股全線暴跌,硬是把指數砸綠。但也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莫過於該指數的標的增多。截至目前,創業板上市的註冊制個股已達到了58家。即使另外56家註冊制新股不跌不漲,平均下來漲幅也就5%。況且,周二大多數創業板新股大跌,故深註冊制指數從紅盤拖成綠盤,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二、權重股收跌促使指數漲變跌。目前深註冊制指數中權重比例最大的莫過於「金龍魚」。該股周二從暴漲變為微跌,也就未能起到護盤的作用。加上其餘註冊制次新股跌勢洶洶,因此兩家新股上市的漲幅被空方硬生生地吞掉,實屬情理之中。

三、流動性緊張導致該指數收跌。儘管近期央行不斷釋放流動性,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央行投放的資金對當前這麼龐大的市場而言,影響效果還是有限的。更何況年末資金面壓力多來自於各行業年度結算因素和限售股解禁減持潮等等,恰好創業板註冊制新股也面臨著這些現實壓力。因此流動性相對緊缺,讓資金對次新股的追捧力度大不如前,進而引發指數下跌。

四、技術面多重背離令指數承壓。從2020年10月21日起,深註冊制指數就一直處於技術面不斷背離的狀態,簡單計算下來日K線上頂背離就多達6次,下方MACD連續30個交易日綠柱顯示出空頭力量不斷增強。其實,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深註冊制指數屢創新高,無非就是靠著金龍魚和上市新股高開獲得漲幅,絕大多數個股近期跌勢慘不忍睹,特別是10月16日以來上市的註冊制新股,「腰斬」時間呈現出越來越短的特徵。

五、「半價戰法」理論又到實踐時。雖然註冊制新股跌勢慘烈,但是這並不等於沒有機會。隨著年報進入倒計時,創業板註冊制新股作為業績最亮麗的群體,有望在超跌後受到資金的青睞。截至目前,最近2個月創業板上市的註冊制新股中,從上市第一波高峰算下來跌幅接近或達到或超過50%的個股已達9隻。我們認為,投資者可從中篩選具有實質性題材的股票,特別是相對稀缺的個股,短線出擊。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王也

相關焦點

  • 收評:三大指數下探回升創指漲0.02% 註冊制次新股大漲
    來源:新浪財經1月15日消息,三大指數開盤漲跌不一,開盤後深成指、創指快速翻紅,而後三大指數震蕩下行,創指一度跌逾1%,臨近午盤,三大指數全線翻綠,深成指跌近1.5%,創指跌逾1.5%,註冊制次新股板塊持續走高,銀行板塊繼續拉升,個股漲多跌少,賺錢效應一般。
  • 創業板註冊制「滿月」,「跳空長上影」意味著什麼?
    9月24日是創業板註冊制實施「滿月」的日子。當天滬深股市大幅下挫,可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深註冊制指數」,也就是專門收集創業板註冊制新股的指標,盤中卻出現了大幅走高的勢頭,一度將漲幅推到了8.91%。可惜晚節不保,受A股拖累後終盤漲幅僅為4.72%,使得日K線上再次收出「跳空長上影」。
  • 機構論市:滬指十字星暗藏玄機低位超跌註冊制次新股掀漲停潮
    百瑞贏:滬指十字星線暗藏玄機 低位超跌註冊制次新股掀漲停潮周五,三大指數漲跌不一。上證指數高開震蕩,臨近午盤下挫。午後震蕩回升,收盤平收。板塊全線大漲,化工合成材料、包裝印刷、環保、銀行等漲幅居前。僅飲料製造、半導體、港口航運、軍工、鋼鐵綠盤。本周大盤收綠十字星,下跌3.73點,跌幅0.1%,成交額較上周回落,變盤在即。
  • ...三大指數一度悉數翻綠。板塊方面,註冊制次新股逆勢走高,啤酒...
    2020-10-23 11:35:58來源:FX168 【A股午評:創業板衝高回落滬指漲0.13% 銀行板塊再走強】三大指數持續拉升
  • 創業板註冊制第一天:18隻新股表現為何差距巨大?火線分析來了!
    記者採訪的多位基金經理火速分析了創業板註冊制首日表現,以及首批18隻創業板新股上市的表現。「首批18隻創業板新股上市的首日表現大相逕庭。表現搶眼的個股大多屬於近期熱點題材,如卡倍億是受到了特斯拉概念,同樣漲幅較大的康泰醫學是疫情概念股;而鋒尚文化所屬的文化藝術板塊,正是目前受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
  • 隔夜美股 | 三大指數走勢分化,愛彼迎(ABNB.US)上市首日收漲112.81%
    美股 隔夜美股 | 三大指數走勢分化,愛彼迎(ABNB.US)上市首日收漲112.81% 2020年12月11日 06:00:00
  • 隔夜美股 | 三大指數走勢分化,愛彼迎(ABNB.US)上市首日收漲112.81...
    隔夜美股 | 三大指數走勢分化,愛彼迎(ABNB.US)上市首日收漲112.81%
  • 創業板註冊制首秀 「十八羅漢」集體飄紅
    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隻新股上市集體收漲。其中,10隻新股漲幅逾100%,漲幅超400%的有兩隻,其中N康泰尾盤飆漲超2000%。這是否意味著創業板市場上漲行情臨近?投資者又將如何操作呢? 新機制引發創業板啥表現? 昨日,創業板是當仁不讓的股市「主角」。
  • 2020年6隻新股上市首日開板 中籤者去留兩難
    時隔一個多月,又見新股上市首日開板。22日森林包裝(605500)上市,開盤上漲44%漲停,但盤中多次打開漲停板,收盤勉強封住漲停,報27.32元,全天換手率達41.55%。統計顯示,今年共有6隻新股上市首日開板,其後表現不同。
  • 註冊制下創業板首批新股開始申購
    上述19隻新股中有主板5隻,中小板1隻,創業板6隻,科創板7隻,19隻新股預計募集資金超過190億元,其中凱賽生物預計募資金額最高超過50億元。凱賽生物發行價高達133.45元(待上市),為年內新股發行價第三高,也是科創板史上第三高,今年發行價最高的股票為科創板的石頭科技271.12元,第二是康希諾209.71元(待上市)。
  • 成熟牛的制度基石——註冊制下的A股市場
    新證券法出臺,全面註冊制拉開帷幕。制度變革顯著影響新股上市後表現。新股定價走向市場化。新股市場定價將大幅壓低IPO抑價率,打新收益下降。打新收益的本源來自IPO抑價率,A股當前「限價+限漲跌幅」的雙限制度使新股上市後連續打板,打新收益可觀。新股市場化定價將解除「雙限制度」,大幅壓低IPO抑價率,長期看,新股破發或將常態化。
  • ...板註冊制新十八羅漢下周一來了!一文看懂交易規則 會上演28星宿...
    8月24日,深交所將組織創業板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這意味著,創業板20%的漲跌幅時代就要來了。 除了投資者期待著創業板首批註冊制上市公司首秀能夠走多遠外,交易規則、退市規則、網上打新規則的變化等都是值得關注的,本文將帶您一起了解。創業板VS科創板註冊制相同點有哪些?
  • 德勤:港股上市內地新股數量增加61% 前五大新股全部為新經濟企業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德勤:港股上市內地新股數量增加61%,前五大新股全部為新經濟企業 儘管受到疫情衝擊,來自內地企業的上市仍然支撐了港股的新股發行數量和融資總額。6月16日,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發布的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內地新股數量比重較去年同期稍為增加61%,香港及澳門企業的新股數量份額則從去年同期的28%減少至22%,來自海外的新股數量上升5個百分點至17%;內地企業的新股貢獻了香港新股市場融資總額的97% ,約841億港元,去年同期內地新股融資額642億港元,佔比92% 。
  • 次新股表現分化 中小市值品種逐漸「掉隊」
    這兩隻次新股昨日遭遇極端行情,是近期次新股板塊內部結構性分化的一個縮影。整體來看,次新股板塊近期的分化格局大致體現在三方面:  首先,非註冊制次新股上市後的連續漲停天數大幅縮減。  以中小板為例。去年四季度上市的所有中小板次新股,目前僅中晶科技一隻尚未開板。其餘已開板的次新股平均連板天數僅3.53天。
  • 創業板註冊制下首批新股即將上市 「雙區」經濟發展火車頭加大馬力
    隨著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穩步推進,業界普遍預計首批註冊制下創業板新股上市將在8月成行。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區域經濟發展與資本市場作用的有力發揮密不可分。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上市公司發揮著巨大的牽引和拉動作用。
  • 安信證券:註冊制將成A股市場成熟牛的制度基石
    註冊制是A股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環,與此前推進的科創板試點,併購重組和再融資改革,未來即將推進的退市制度改革,新三板改革一起,共同構成當前資本市場改革的主要內容。也是A股走向成熟,迎接成熟牛的重要政策基礎。未來註冊制將會按照A股的實際情況,分步、穩妥推進,引發資本市場深刻變革,具體而言:新股定價市場化,打新收益下降。制度變革顯著影響新股上市後表現。新股定價走向市場化。
  • 蘆葦:次新股的瘋狂 是誰在製造泡沫
    當下的市場風險,最為突出的莫過於次新股,為分析的方便起見,我將上市不滿2年的股票都歸為次新股的範疇。一、新股上市悖論我這裡是要談新股發行弔詭(paradox)的一個現象。打新成為一種無風險投資品種,之前新股申購的預先冰結資金之市場抽血制度的廢除,使得當下的打新,比買彩票還要省事兒——不用掏買彩票的錢。環顧宇內,打新變成彩票的發行制度,除了A股,絕無二例。次新股的巨大漲幅的財富示範效應進一步刺激了全民打新的熱情。見下圖,次新股指數的漲幅之大,使得上證綜指的顯示看起來成為一條不動的橫線。
  • 滬指創新高超跌股迎反彈,真的可以進場了嗎?
    1月8日,上證指數瞬間突破3年前的3587.03點中期大頂後僅僅35秒便陷入了調整格局,前期爆炒的滬深主板中小創核心資產成分股多數回落,而連續超跌的低價題材股則異軍突起,使得整個盤面出現了久違的「八二」格局。那麼,這是否意味著,3587點上方將成為超跌股領漲的天下?
  • 首批註冊制下創業板新股開始申購,創業板史上最高...
    上述19隻新股中有主板5隻,中小板1隻,創業板6隻,科創板7隻,19隻新股預計募集資金超過190億元,其中凱賽生物預計募資金額最高超過50億元。凱賽生物發行價高達133.45元(待上市),為年內新股發行價第三高,也是科創板史上第三高,今年發行價最高的股票為科創板的石頭科技271.12元,第二是康希諾209.71元(待上市)。
  • 創業板註冊制第一股定了,股民不做這件事,打不了新股!
    按照發行上市節奏,資深投行人士分析,擬IPO企業最快3周可走完從啟動發行到完成上市的流程。也就是說,最快8月中下旬就可以上市,屆時創業板就20%漲跌幅了。根據相關規定,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下,首隻新股上市的首日起,創業板全部「存量股票」的競價交易將實行新規定。其中,競價交易將實行20%的價格漲跌幅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