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德勤:港股上市內地新股數量增加61%,前五大新股全部為新經濟企業
儘管受到疫情衝擊,來自內地企業的上市仍然支撐了港股的新股發行數量和融資總額。
6月16日,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發布的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內地新股數量比重較去年同期稍為增加61%,香港及澳門企業的新股數量份額則從去年同期的28%減少至22%,來自海外的新股數量上升5個百分點至17%;內地企業的新股貢獻了香港新股市場融資總額的97% ,約841億港元,去年同期內地新股融資額642億港元,佔比92% 。
與此同時,港股今年上半年前五大新股全部為新經濟企業,融資總額共計約629億港元,去年同期為288億港元,大幅上漲118% 。前五大新股分別為:京東、網易、康方生物科技、康基醫療、沛嘉醫療。新經濟企業是指包含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同時具有高度成長性的企業。
報告指出,多重原因造成了中資科技企業到香港市場。美國針對外國企業上市修訂法案; 同股不同權公司(W股)和第二上市公司將被納入香港恒生指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與MSCI 合作推出一系列MSCI亞洲地區及新興市場股票指數期貨和期權合約; 香港或推出企業持有不同投票權的上市規則,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此外,由於歐美地區的疫情仍未平息,資金包括來自各貨幣寬鬆和紓困措施的資金紛紛在大中華地區尋找投資目標,這也成為科技股融資的一個推動因素。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華北區主管合伙人林國恩表示,去年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上市地,市場一直期待更多擁有不同股權架構及第二上市創新企業多時,現在市場條件更適合,並將會促進這類型的新股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上半年港股種的新經濟新股數量有所下降,但總融資規模卻大幅增加,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的融資額佔到上半年新經濟新股行業的77%。具體來看,TMT行業在新股數量和融資額上均佔有優勢,醫療及醫藥新股融資額佔比減少。
受到科創板新股發行的推動,中國內地2020年上半年預計錄得117宗IPO融資1381億元,較2019年上半年的64隻新股融資604億元分別增長83%和129%。
報告預計,中國內地的科創板全年或有100-120家企業登陸,融資額達到1100-1300億元,而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全年估計約有130-160隻新股融資約達1700-2200億元。
德勤中國全國上巿業務組中國A股資本巿場華北區主管合伙人童傳江表示,中國資本市場在不斷發展,為來自不同業務規模與行業的企業建設了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將推動內地資本市場邁向另一輪轉型。
(文章來源:經濟觀察網)
(責任編輯:DF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