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6日19時34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今(16)日,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發布2020年和2021年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分析與預測。德勤稱,在新經濟新股上市以及各種改革的推動下,尤其是科創板穩健發展、將第二上市和同股不同權公司納入恒生指數、創業板註冊制試點等利好的影響下,中國內地和香港新股市場今年邁向高峰。預計明年監管改革的利好將擴大,來自新經濟行業的新股將繼續登陸兩地市場。
據德勤統計,按照2020年12月31日新股融資所得的金額計算,納斯達克將成為2020年領先全球新股市場的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將取得第二位,上海證券交易所緊隨其後,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取得第五位。
內地IPO市場創新高 388隻新股融資4645億元
德勤預計,到年底中國內地大約共有388隻新股,融資4,645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加93%和87%。其中,上交所以228隻新股融資3,382億元人民幣領先,深交所大約160隻新股,融資1,263億元人民幣。
德勤中國全國A股市場華西區主管合伙人劉洋表示:「市場流動資金與投資情緒漸趨成熟,使得A股IPO數量和金額在今年創下新高。近幾年,內地市場經歷密集與嚴謹的改革。其中,開設上交所科創板,以及將新股註冊制度從科創板擴展至創業板最為顯著,這兩個板塊今年的增長也最為迅猛。」
研究還指出,2021年,內地新股市場將進一步擴容,雖然大部分發行人仍以中小規模為主,但預計每個市場都將迎來更多新股發行,募集更多資金。其中,上交所科創板預計約150-180隻新股,融資約2,500至3,000億元人民幣,140至170家企業會於創業板上市,融資約1,400億至1,700億元人民幣,主板和中小企業板約有120-150隻新股,融資約1,300至1,700億元人民幣。
最後,劉洋總結道:「隨著新股註冊制在科創板及創業板試點推行,有關機制或將擴展至主板及中小企業板,而更多紅籌企業回歸上市,並且將建議中的退市機制付諸推行。最重要的是,中國內地確實正在建立一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能夠支持不同類型、規模和行業的企業成長和發展。」
香港新股融資額同比增26% 絕大部分來自內地企業
德勤預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香港市場預計有145隻新股上市,融資大約3,973億港元,相比2019年,新股數量下跌12%,融資額增加26%。其中絕大部分融資額來自內地企業,包括16隻新股,每隻融資最少78億港元。
德勤中國全國上巿業務組華西區主管合伙人彭金勇表示:「香港市場的表現勝於其他證券交易所,並且突破2019年的融資金額。這都得益於2018年實施的上市制度改革。」
「這些趨勢將於2021年持續。」彭金勇表示,首先新股註冊制將促進更多新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並有可能延伸至主板和中小企業板推行。其次,市場對美國監管所產生的情緒,將促使更多中概股尋求回到香港上市。
2021年,德勤全國上市業務組預計,香港將有超過10隻新股來自第二上市項目,融資最少1,000億港元。這些項目包括知名的科技和新經濟企業,部分企業擁有法團身份不同投票權受益人的架構。此外,另有4至5個來自新經濟公司的巨額新股上市項目預計會完成,每隻新股最少融資100億港元。預計香港市場2021年約有120至130隻新股上市,融資逾4,000億港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