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伏,「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2020哪天立秋

2020-12-25 智聊農村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農村。今天是7月16日,要是在以前,人們已經能感受到炎炎夏日了,由於全國多地持續一個多月的降雨,現在的天氣不僅不熱還很涼快。在農村,老人們常說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階段,現在這黃總天氣是不是離三伏天還有一段時間呢?

其實今天就是三伏天的初伏了,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三伏天的時間是7月16日到8月24日。如果天氣熱,就會影響到農民的生產生活,所以在農村流傳著很多關於三伏天的俗語,都是農村日常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下面這句「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秋包伏能熱得哭?那今年是不是秋包伏呢?今天就詳細的給大家解惑。

文【小智】

這個俗語是關於三伏天的,要想了解這個俗語的意思,我們先來了解三伏天,三伏天就是一年中最熱的階段,其中中伏最熱,末伏氣溫開始下降。那麼三伏天是什麼時候開始又是什麼時候結束呢?農村老人常說「夏至三庚數頭伏」,這裡的庚就是指庚日,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24節氣中的夏至到來的第三個庚日,就是三伏天的入伏日期,第四個庚日就是中伏,農村把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作為末伏的開始日期。頭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是中伏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卻是20天,主要取決於第五個庚日在立秋前還是立秋之後。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那麼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才是末伏的出現時間,也就是說中伏是20天。

大家對三伏應該有了了解,那麼這時候去理解這個俗語就不難了。把這句俗語拆開來理解,「伏包秋」意思就是立秋當天正好入末伏,意思就是第五個庚日恰巧就是立秋,說明那一年的中伏只有10天,算下來整個三伏天一共有30天。伏包秋就是立秋後進入末伏,而末伏的氣溫開始下降,說明立秋後天就要涼快了,雖然還是很熱,但是意味著夏季就要結束了,所以就有了伏包秋涼悠悠。

「秋包伏」指的立秋以後才開始進入伏天,意思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才開始進入末伏,說明立秋還是處於中伏,也就是一年最熱的階段,說明天氣很熱,而且中伏是20天,整個夏季三伏天整整有40天,所以說秋包伏熱得哭那是一點也不假。

其實三伏天是30天的年份很少,從1990年到2020年間只有4個年份是伏包秋。2020年是「秋包伏」,因為今年的立秋是8月7日,第五個庚日是8月5日,所以在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才開始進入末伏,說明立秋正值中伏階段,所以是「秋包伏」熱得哭。還好現在剛剛進入初伏,目前來說南方地區還處在降雨階段,天氣還比較涼爽,但是想想今年有40天的三伏天就害怕。農村人常說的秋老虎,就是立秋節氣還處在中伏階段,所以後面降雨停止就將迎來酷暑天氣了。

在農村關於三伏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頭伏日頭二伏火,三伏烤得沒處躲」,「早起秋,涼悠悠;晚起秋,熱愁愁。」都是農民用生活經驗來描述三伏天的天氣情況,確實很有道理。

最後提醒一下各位讀者,今年的初伏是7月16日到7月25日,中伏是7月26日到8月14日,末伏是8月15到8月24日。立秋是8月7日,大家要做好防暑準備。好了本期節目就到這裡,有哪位朋友不清楚的歡迎留言評論,想了解更多農村的精彩資訊請關注智聊農村。

相關焦點

  • 馬上入伏,「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今年哪天立秋
    導讀:16日入伏,「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今年是秋包伏嗎?進入到七月份中旬了,但是今年的夏天在南方地區還是比較涼爽的。像往年這個時候已經熱得不行了,可是今年不但不熱,反而還有點涼颼颼的感覺。並且在這周的星期四,也就是7月16日(農曆五月二十六日)就要入伏了,今年的三伏天一共有40天,一直要到8月24日才出伏。俗語「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是啥意思?今年是秋包伏嗎?一起來了解一下!要了解這句俗語,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三伏」的定義。
  • 三伏天,「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啥意思?今年是哪種情況
    今天是7月15號,明天就是夏至節氣之後的第三個庚日,俗話說「夏至三庚數頭伏」也就是今年三伏天入頭伏的日子,記住入伏時間是7月16號。其中有句「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這句話初看不是很好理解,但是我們細品之後,發現其中的奧妙,非常有意思。要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必須要知道「伏包秋」和「秋包伏」這兩句話的確切意思,否則我們根本就不懂這裡說的什麼意思。
  • 農村老話說: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這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熱的日子,就如同現在一樣,只要出一次門,身上的衣服會被汗透了,夏天的太陽格外的毒辣,所以在夏天的時候,人們的理想就是呆在家裡,吃著西瓜,對著空調有著wifi,這就是夏天的三大法寶。但是對於農村人來說,夏天還是要去幹農活的,可是你想那麼熱的天,坐在家裡面都會起一身汗,何況一到外面呢,肯定會很熱很熱,可是沒辦法,是要去幹活,再熱的天氣,農民也是閒不住的,只能期待著夏天快點過去,早點立秋那樣天氣就可以涼爽一點,就不會這麼熱。農村有一句老話,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的哭。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
  • 2020立秋時間是哪天幾月幾號?立秋後有幾個秋老虎?天氣還熱嗎?
    今天是8月4日,這個夏季人們已經感受到了一段時間的炎炎夏日,在農村,老人們常說,三伏天應該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了。事實上,今天是三伏天的中伏。今年有40天的三伏天。三伏天的時間是從7月16日到8月24日。
  • 2020年立秋8月7日,可二伏到8月14日,秋後一伏怎麼說?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在人們的印象裡,就是立秋過後,下一場雨天氣就會涼下來些,農村還有一句話,叫做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得哭」,今年的情況是怎麼樣呢?一、今年是秋包伏嗎?伏包秋就是立秋的當天正好進入到末伏,而秋包伏就是立秋以後伏天還沒有結束,今年的立秋來得早,是2020年的8月7日,農曆6月18日就立秋,具體時間是上午的9時06分立秋,是屬於公秋,公立秋涼颼颼,母立秋熱死牛,還有就像農村的老話說得好,就是三伏不盡秋來到,就是三伏天都還沒有過完,秋天就來到。
  • 今日夏至,俗語「夏至三庚入伏」,啥意思?看看今年哪天入伏?
    今天是父親節,同時也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二十四節氣在我國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歷史,最早在周代的時候,人們就通過土圭測日影的方法確定了最早的四個節氣,這個節氣之中就包括夏至,至的意思就是達到的意思,所以夏至的意思就是說,夏天已經來臨了,夏至這一天白晝的時間最長,太陽的角度最高,古人非常看重夏至這個節氣
  • 2019年暑伏第一天是哪天 三伏具體時間表 2019夏天什麼時候入伏?
    2019夏天什麼時候入伏?2019年暑伏第一天是哪天?如今已經是2019年7月中旬了,氣溫越來越高,太陽如同火爐炙熱著大地。氣溫的變化讓我們想到2019年的三伏是不是要到了,今年入伏出伏是哪天呢?接下來,小編整理2019年的三伏時間表以及入伏是什麼意思。2019夏天什麼時候入伏?
  • 俗語「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啥意思?今年啥時候立秋
    摘要:俗語「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啥意思?今年啥時候立秋?而在大暑節氣以後就是立秋,緊接著就是處暑了。在農村流傳的俗語「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今年又是哪天立秋呢?這裡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四個節氣之間的關係,小暑和大暑是夏季的第五、第六個節氣,其中小暑的意思是說天氣開始炎熱了,但是還沒有達到最熱的時候。而大暑節氣在是古人認為一年中最熱第一個節氣。
  •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日入伏,2020年啥時候最熱,要熱多久?
    文【土味龍】現在還是小暑節氣,還有一周左右就到大暑了,有人說夏天最熱的時候是大暑,可能從這句「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裡理解的,以為到了大暑就進入夏天的燒烤模式。其實夏天最熱的階段是三伏天,今天就開始入伏了,而三伏中最熱的時間是中伏,那麼中伏是什麼時候,今年要熱多久呢?
  • 「入伏下雨伏裡旱,立秋下雨吃好飯」!說的是什麼意思?
    昨天是立秋,大傢伙聊天的內容,自然是地裡的莊稼,以及即將而來的秋收。村裡的老人們說了這麼幾句農諺,一起來看看到底準不準吧。入伏下雨伏裡旱,立秋下雨吃好飯。如果入伏那天下雨的話,那麼這一年的三伏天雨水就比較稀少,地裡的莊稼就要受旱了;如果立秋時節下雨的話,那麼這一年莊稼的收成就比較好,家家戶戶就都能吃上好飯了。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秋落落。
  • 入伏後哪天最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諺「夏至三庚數頭伏」,一個"庚日"是多少天?入伏後哪天最熱?今天是今年入伏的頭一天,入伏就代表一年中最熱的天氣也會即將來到。俗話說得好「冷三九,熱在三伏」,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是三伏天,而三伏又分為頭伏,二伏,和三伏,我們都知道,入伏的時間是根據農曆節氣為準,夏至過後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天,每年都是如此。
  •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最熱天」什麼時候出現?
    導讀: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最熱天」啥時候?看完懂了俗話說「春播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農民耕種的規律,在一年中有四季,而每一個季節,農民也有不同的農事安排。現在已經進入6月中旬了,全國各地也基本都已經入夏了。
  • 小暑後迎三伏,2020年什麼時候入伏?什麼時候最熱?看完有數了!
    「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節氣,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溼度最大的時候,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雖然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最熱,但是因為每年入伏的時間都不固定,三伏天的天數也不固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入伏?最熱的時候又是什麼時候,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
  • 「入伏」第一天,你知道「三伏」從哪天開始,到哪天結束嗎?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暑氣潛伏於地」(想想都覺得熱),所以「三伏天」代表一年裡最炎熱的時期。「三伏」和「三九」對應,民間一般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說法。此前,我們曾在《「入九」第一天,你會數九嗎?知道「數九寒天」怎麼讀嗎?》一文中提到過「入九」的規則,即「入九」是從冬至那天開始的,每九天為「一九」,「九九」一共八十一天。
  • 夏至到,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後哪天最熱
    夏至到,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後哪天最熱?文/農夫也瘋狂6月21日迎來了夏至節氣,這是24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4個節氣。進入夏至節氣以後,高溫的酷暑天氣也正式來了。老話常說「夏至三庚數頭伏」,那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後哪天最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俗話說得好「夏至三庚數頭伏」,這就是古人確定入伏的依據,意思是說在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就進入伏天了。入伏也就是進入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其分為初伏(頭伏),中伏(二伏)和末伏(三伏),其中頭伏和末伏都是十天,而中伏在有些年份是10天,有些年份是20天。
  • 夏至到,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入伏哪天最熱?
    今日夏至,人們談起夏至總是會首先想到三伏天即將來臨了,夏至雖然是標誌著夏天的來臨,但卻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一年中最熱的時間段是三伏天,人們總是對極端天氣有著特別重視,所以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有「夏數三伏、冬數三九」的說法,畢竟這兩個天氣對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影響最大。
  • 夏至到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哪天最熱?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夏至到來,俗語:「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哪天最熱?今年的夏至就是6月21日,夏至已經到來,夏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夏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了一年中的最北端。這時候我國北半球的白晝時間開始達到一年中最長的時間。以那麼為例,現在基本上到了晚上20:30左右才正式天黑,白晝時間最長的時間已經到來。
  • 2020年立秋以後,天氣還能熱多久?
    2020年的立秋來的比較早一些,讓人們始料未及。因為2020年的立秋的日子為農曆6月18,陽曆8月7號,而且目前立秋已經第5天了,天氣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涼爽的。2020年立秋以後,天氣究竟還能熱多久?農村有一句俗語:「立秋當日不下雨,二十四個秋老虎。」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在立秋以後還有24天的熱天氣。其實秋老虎是指的出了伏以後溫度有時中午達到35度左右才被稱作秋老虎的天氣一般天氣在8月到9月之間。
  • 2020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 小暑三候是哪三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在二十四節氣中,小暑節氣是屬於夏天的節氣,並且在小暑的時候天氣也越來越熱,那麼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2020?小暑是入伏頭一天嗎?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2020:不是  俗話說「夏至三庚入伏」,意思是說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伏。
  • 入伏從哪天算起?2020年加長版三伏天有幾天出伏時間幾月幾日
    2020年入伏從哪天算起?  2020年7月16日。2020年加長版三伏天有幾天  今年的「三伏」長達40天。  今年的三伏天是「加長版」的40天,而不是30天。為何三伏天的天數有長有短呢?按曆法規定,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入初伏,第4個庚日入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入末伏,合稱「三伏」。一般來說,初伏、末伏固定為10天,而當夏至與立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因此,三伏天有了兩個「版本」。實際上,「加長版」三伏天很常見,從1990年到2017年共出現了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