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後迎三伏,2020年什麼時候入伏?什麼時候最熱?看完有數了!

2020-12-17 小馬話三農

「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節氣,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氣溫最高、溼度最大的時候,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雖然大家都知道三伏天最熱,但是因為每年入伏的時間都不固定,三伏天的天數也不固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入伏?最熱的時候又是什麼時候,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入伏呢?今年什麼時候最熱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2020年什麼時候入伏。在農村有「夏至三庚入頭伏」的說法,意思是從夏至節氣算起,第三個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我國的古代是用「幹支紀日法」來記錄時間,庚為十天幹的其中之一,每逢有庚字的日子便是庚日。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和末伏分別為10天,中伏則是10天或20天。

初伏是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判斷中伏的天數是從夏至到立秋之間有幾個庚日來判斷,當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的話,中伏就為10天,如果有5個庚日,中伏就是20天。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按照「夏至三庚數頭伏」的方法來計算,今年三伏天時間表為:

初伏:公曆2020年7月16日(農曆5月26日)-2020年7月25日(農曆6月初5);

中伏:公曆2020年7月26日(農曆6月初6)-2020年8月14日(農曆6月25);

末伏:公曆2020年8月15日(農曆6月26日)-2020年8月24日(農曆7月初6)。

從上面的三伏天時間表中可以看出,今年三伏天足足有40天的時間。那麼今年什麼時候最熱呢?農村老人常說「熱在中伏、冷在三九」,意思是一年之中,中伏最為炎熱。之所以會有「熱在中伏」的說法,是因為在入伏後,地面每天吸收的熱量不斷增加,但是釋放出來的熱量卻很少,隨著地表中的熱量不斷積累,天氣也會一天比一天炎熱。地表經過10天的熱量積累後,在進入到中伏後,地表積累的熱量會達到最大值,所以中伏最為炎熱。當中伏結束,進入到末伏後,此時已經到了立秋節氣後,早晚的氣溫會變得涼爽起來,只有中午時溫度還稍微高一些,地表的熱量開始慢慢釋放,所以中伏才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

今天剛剛到小暑節氣,我國很多地區的氣溫已經爆表,但是因為今年中伏是從7月26日開始,到8月14日結束,所以距離天氣最熱的時候還有足足20天的時間,再加上今年的伏天是超長伏天,所以大家應提早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相關焦點

  • 2020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 小暑三候是哪三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在二十四節氣中,小暑節氣是屬於夏天的節氣,並且在小暑的時候天氣也越來越熱,那麼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2020?小暑是入伏頭一天嗎?小暑是入伏第一天嗎2020:不是  俗話說「夏至三庚入伏」,意思是說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入伏。
  •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日入伏,2020年啥時候最熱,要熱多久?
    文【土味龍】現在還是小暑節氣,還有一周左右就到大暑了,有人說夏天最熱的時候是大暑,可能從這句「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裡理解的,以為到了大暑就進入夏天的燒烤模式。其實夏天最熱的階段是三伏天,今天就開始入伏了,而三伏中最熱的時間是中伏,那麼中伏是什麼時候,今年要熱多久呢?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啥時候最熱?看小暑的表現就知道了
    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目前正處在夏至的節氣,但7月6日就會迎來小暑節氣,而作為24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農民對這個節氣很是關心,畢竟小暑的趕來,意味著夏天真正炎熱的時候趕來,白天的氣溫也會逐步的提升。那麼今年的小暑熱還是大暑熱?啥時候最熱呢?其實我們通過2個俗語就知曉。
  • 小暑是什麼意思?小暑是頭伏嗎和三伏天什麼關係
    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也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一過,炎炎夏日就正式到來了。那麼小暑是什麼意思呢?小暑是不是入伏呢?小編為您解釋小暑含義及小暑與三伏天的關係。  》》小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哪一天 2019小暑時間具體幾點幾分開始
  • 2020入伏時間幾月幾號、入伏是哪天 什麼時候結束
    新華社天津7月14日電 快「入伏」啦!今年7月16日進入「頭伏」。專家提醒,「入伏」後,全國多地進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要注意防暑降溫,平安度過「苦夏」。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常用一些簡要的詞語表示冷、暖、幹、溼等氣象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二十四節氣的不足,如「三伏」「三九」等。
  •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時間:2020-07-07 1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小暑期間正逢三伏的頭伏,今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6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
  • 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最熱天」什麼時候出現?
    導讀: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哪天「入伏」?「最熱天」啥時候?看完懂了俗話說「春播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農民耕種的規律,在一年中有四季,而每一個季節,農民也有不同的農事安排。現在已經進入6月中旬了,全國各地也基本都已經入夏了。
  • 2019年暑伏第一天是哪天 三伏具體時間表 2019夏天什麼時候入伏?
    2019夏天什麼時候入伏?2019年暑伏第一天是哪天?如今已經是2019年7月中旬了,氣溫越來越高,太陽如同火爐炙熱著大地。氣溫的變化讓我們想到2019年的三伏是不是要到了,今年入伏出伏是哪天呢?接下來,小編整理2019年的三伏時間表以及入伏是什麼意思。2019夏天什麼時候入伏?
  • 2020年小暑具體時間什麼時候 小暑時節7月6日幾時幾分幾秒
    在夏至節氣過後就將會迎來小暑的節氣,在夏至的時候已經進入夏天,天氣也越來越熱,那麼2020年小暑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呢?小暑是幾時幾分幾秒呢?  2020年小暑具體時間:2020年7月6日,23:00,農曆五月十六,星期一  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幹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
  • 小暑過後三伏將至 這些你需要知道
    7月6日23時14分,小暑至,盛夏始。「暑」代表炎熱,「小暑」則意味著炎熱蠢蠢欲動,但還未到達最熱。而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難耐的酷暑已經上線!
  • 研灸 ‖ 小暑 ,應夏藏,用扁鵲的「千古奇方」迎三伏
    農曆五月十六太陽黃經105°,鬥指辛小暑節氣交節今日小暑,2020年已經過半,到了庚子年的第11個節氣
  • 今年三伏什麼時候開始,一伏、二伏、三伏總共多少天?農民速看
    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今年三伏什麼時候開始,一伏、二伏、三伏總共多少天?農民速看俗話說:夏至三庚數頭伏,具體指的是,每年夏季到來後的第三個庚日就為頭伏,頭伏是三伏的開始, 第四個庚日被看作二伏,第5個庚日看作三伏,由於每年情況不一樣,所有三伏天周期也不同,2020年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8月24天結束,歷時40天。
  • 小暑到,俗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到底小暑熱還是大暑熱?
    「暑」就是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節氣期間的天氣已經很熱了,但是卻還沒有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所以稱之為小熱。緊隨其後的就是大暑節氣了,在農村還有著「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什麼意思呢?小暑和大暑哪個更熱?小暑是夏季的第5個節氣,而大暑則是第六個節氣。俗話說「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可見在小暑、大暑節氣期間的天氣都是很炎熱的。
  • 今日末伏,2020年伏天時間,三伏的計算方法以及養生要素
    今天(2020.8.15)是末伏第一天,這幾天,北京在一場大暴雨過後,空氣溼度增加,悶熱難耐。立秋並沒有帶來涼爽的天氣。北京在溼熱中迎來了末伏。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每年的三伏出現在小暑和大暑之間。2020年三伏天還有10天就將過去,今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快要熬出頭了。我們來看看2020年三伏的時間表。
  • 夏至馬上到,古人講「夏至三庚數頭伏」,今年什麼時候入伏?
    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九和三伏平均各有27天左右。按照農曆計算,三伏天大約處於每年陽曆七月中下旬至八月中下旬。可以說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氣溫最高的日子,三伏天時一定要積極做好防暑措施。2020年三伏天的時間一共有40天,從7月16日開始至8月26。
  • 2020年三伏天什麼時候開始結束?今年三伏天時間
    2020年三伏天什麼時候開始?幾月幾號結束?一起來看看吧。  具體到今年的三伏來說,7月16日至7月25日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為中伏,8月15日至8月24日為末伏。相關新聞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 6月21日,迎來夏至。「夏至三庚數頭伏」。
  • 2019年三伏天時間表:什麼時候開始結束 入伏時間
    2019年三伏天時間表:什麼時候開始結束 入伏時間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  初伏:2019年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農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農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農曆七月二十)
  • 小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小暑節氣將至,「小暑三候」你知道嗎?
    最近溫度比較高,是不是到小暑節氣了,小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小暑是常見的節氣,一直都有聽說,小暑是什麼意思呢?小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每年的7月6至7或8日,2019年的小暑是陽曆7月7日星期天。小暑節氣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也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是一個節氣,到了小暑節氣,就標誌著炎熱的夏天正式到來,此時還未最熱,不過人們已經開始準備適應炎熱的天氣了,日常避開高溫的時候出門,做好防暑工作。小暑是什麼意思天氣開始炎熱起來的意思。
  • 2019年什麼時候入伏共多少天?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具體日期
    2019年什麼時候入伏共多少天?如今已經是2019年7月中旬了,氣溫越來越高,太陽如同火爐炙熱著大地。氣溫的變化讓我們想到2019年的三伏是不是要到了,今年入伏出伏是哪天呢?接下來,小編整理2019年的三伏時間表以及入伏是什麼意思,三伏天吃什麼祛溼。
  • 「入伏」第一天,你知道「三伏」從哪天開始,到哪天結束嗎?
    所謂「三伏天」,就是指出現在小暑和處暑兩個節氣之間的日子,大約是陽曆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之間。「三伏天」一般持續三、四十天,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暑氣潛伏於地」(想想都覺得熱),所以「三伏天」代表一年裡最炎熱的時期。「三伏」和「三九」對應,民間一般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