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0.8.15)是末伏第一天,這幾天,北京在一場大暴雨過後,空氣溼度增加,悶熱難耐。立秋並沒有帶來涼爽的天氣。北京在溼熱中迎來了末伏。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每年的三伏出現在小暑和大暑之間。2020年三伏天還有10天就將過去,今年的三伏天共有40天,快要熬出頭了。我們來看看2020年三伏的時間表。
今年的三伏天共40天,具體時間為:
初伏:2020年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8月24日
你也許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三伏天有的年份是30天,有的年份是40天?每年入伏的時間有變化嗎,是如何定的?
說起入伏時間和伏天總時間,就必須先說清我國的幹支紀日法。幹支紀日是指用幹支記錄日序。
幹支紀日法早在商朝便已開始,目前已確知從春秋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止,2600多年中從未間斷和錯亂過。1912年民國元年採用公元紀年後,漢族民間仍沿用幹支紀日法,百年來也未錯亂。幹支紀日法是商朝曆法的最大成就,這是現今已知世界最長的紀日法,對於我國歷史學,尤其是科學技術發展史的考證和研究,都是極為重要的記時標誌,是中國一份珍貴的科學文化遺產。
下面,我們先看看幹支紀日具體是怎麼回事。幹支紀日法同幹支紀年法一樣,也是60為一循環。
幹支是「天幹」「地支」的簡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年法和幹支紀日法。具體來說就是以一個天幹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幹在前,地支在後,天幹由甲起,地支由子起,共有六十個組合。這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六十甲子。
具體如何紀日呢?我們看下圖就明白了。
由上表可知,一個循環是60,按紀年法就是60年一輪迴,按紀日法就是60日一輪迴。
知道了幹支紀日,再來看看伏天是怎麼定的。
簡單說,我們可以用「夏至三庚」這四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夏至三庚」即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庚」是十個天幹中的一個,因此十天中必有一天為「庚日」。夏至節氣出現在每年6月21-22日,也就是從這一天算起,第三個「庚日」出現就是入伏了。我們看看今年的日曆:
由下面圖表可知,今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6日,7.16-7.25為初伏。中伏從7月26日,即夏至後第四個庚日開始。
初伏時間是10天,那麼今年的中伏為什麼是20天呢?這需要先說末伏。末伏開始的時間是有規定的,就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我們來看下圖:
由上面圖片可知,8月7日立秋,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8月15日,所以今年的末伏時間是8月15日開始,往後推十天至8月24日止。而中伏是夏至後第四個庚日(也就是初伏十天後的7月26日)開始,直至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前結束。7.26開始的庚日,到下一個庚日是8月5日,而8月5日還沒有立秋,所以一直再到下一個庚日,即8月15日之前這段時間皆為中伏,因此今年的中伏就是20天了。
那麼,為什麼有的年份中伏是10天呢?我們知道,從夏至那天開始計算,到第三個庚日開始初伏,十天之後的又一個庚日開始計中伏。但是末伏必須是由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開始計算,所以如果入伏後的第三個庚日在進入立秋節氣之前出現,那麼這一年的中伏就是20天;如果這個庚日在立秋日後面出現,那麼這一年的中伏就只有10天。
中伏出現兩種天數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為每年的庚日日期不是固定的,因為幹支紀日法,60天為一個周期,所以每年公曆同一天,幹支紀日也不盡相同。
每隔10天出現一個庚日,一年365天(閏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數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於庚日的變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也不盡相同。所以入伏後的第三個庚日到底出現在立秋前還是立秋後也就不確定了。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三伏天出現在7月中旬,這時夏至和小暑已過。有些人可能會質疑為什麼三伏不是從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夏至開始,而是小暑過後才開始。這是因為雖然夏至時太陽最靠北,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潛伏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這時開始數伏,至立秋後的8月20日左右結束。
三伏天介於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而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中醫講究「陰陽五行」、「天人一體」,冬為陰,夏為陽,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季,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因此,人體動一動就會大量出汗。雖然天氣酷熱,但反而不能在此時貪涼,因為這樣會大量消耗身體中的陽氣,從而導致陰陽失調,更易傷身。所以,適當喝些熱水、熱茶,出出汗,才是三伏的養生之道!
熬過了漫長的30天初伏和中伏,還剩10天就出伏了。出伏後處暑已過,北方大部分地區就真的涼爽了。那時候,說不定你會懷念這個雖然人流汗,植物卻旺盛生長的熱情季呢!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煎雞蛋」,吃點好的犒勞一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