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的三伏天從哪天開始?農村「夏至三庚」的算法是怎麼計算伏天的?
農村老話常說,「冬有三九,夏有三伏」,這伏天就是夏天最有標誌的天氣了,而「伏」最淺顯的理解就是「趴著不動」,伏天在家不動就是最佳的過夏天的方式。而在我們農村的說法中,「伏」指的是一種「熱邪」,以往的人們在這三伏天裡最容易出現瘟疫,從而生病死亡,所以認為這三伏天是最危險的天氣。
而既然有了這三伏天的說法,自然是有算法計算出這三伏天的開始和結束,從而可以人為地做好準備。這一點古人的智慧就體現出來了。
在一本曆法書上對三伏天的算法上寫道「夏至三庚」,即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就進入到了三伏天。而這就要用到我們農村的老式農曆日曆了,上面就有日子的天幹地支紀法。具體也可以去搜索下農曆日曆。2020年的夏至是在6月21日,也就是五月初一,從這開始,五月初六是第一個庚日,五月十七也就是小暑那天是第二個庚日,五月二十六就是第三個庚日,也就是說7月16日,今年三伏天的頭伏就開始了。
而近些天的天氣就讓我感覺像入伏了一樣,又溼又熱,實在不舒服。因為氣象中心就已經播報從六月上半旬的天氣會以降雨為主。於是南方的雨水天氣就沒停過,而且雨勢的範圍也逐漸擴大,我們安徽南部也被波及,連著今天已經下了整整三天了,然而溫度不減,加上過段時間又要進入梅雨季節了,氣候可能會更加惡劣。
雖然來說三伏天只是我們民間的一個說法,而且時間上每年也會不同,但至少說明夏季最炎熱的一個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儘管沒什麼科學依據,但也大差不差,這就是我們古人積累下來的經驗。
所以今年的三伏天的日子就是這樣計算出來的,你們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