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保:保障春耕春種穩定,助力農險高質量發展

2021-01-14 和訊網

  春分已至,春耕春種兩不誤,防疫備耕正當時。目前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和春耕生產重要時節,廣大農村地區迫切需要統籌開展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推進。中國太保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主動擔當作為,創新方式方法,為春耕順利進行和夏糧豐收提供保障,解決廣大農戶的後顧之憂。

  發揮基層網絡優勢,創新業務模式

  中國太保產險開展線上遠程辦公與作業,依託微信、網站、QQ工作群等,多渠道、多途徑、多形式地宣傳農險政策,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基礎上,積極將農險有關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傳達到位。

  同時,充分發揮村協保員駐村優勢,推進協保員儘量採取線上投保的方式,通過微信等溝通渠道做好農戶保費收繳、投保意願徵集、投保作物面積統計等工作,按照當地政府疫情防控整體要求,有序做好承保準備工作,避免開展群眾聚集性投保宣傳。

  簡化承保理賠流程,開通綠色通道

  中國太保產險嚴格按照政府整體承保進度要求,及時為廣大農民提供農業風險保障,切實保障糧食及農牧產品安全生產需要。在承保方面,中國太保產險湖北分公司積極推進「AI承保」,開放微信小程序承保電子公示、電子投保單等功能,實現農戶線上全流程自助投保,24小時在線提供高效便捷承保服務,解決非接觸式投保及現場收集投保資料難題。

  在江西,中國太保堅持利用e農險技術積極推動水稻種植險承保工作。在疫情防控和承保驗標出現衝突的情況下,承保影像材料利用e農險新技術、微信、QQ視頻及拍照功能先行留存,後續通過郵寄資料或疫情穩定後補充資料方式處理。此次疫情期間,中國太保產險江西分公司在所轄44個經營縣區,全部開展了承保準備工作。

  在理賠方面,中國太保及時開通綠色理賠通道,簡化理賠手續,依託完善的農村基層服務網點,通過科技賦能,利用「e農險」實行遠程查勘服務,並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指導農戶配合遠程視頻查勘,避免了人員流動和接觸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同時又確保疫情期間理賠時效,保障疫情期間湖北等疫情重點地區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在湖北,中國太保自1月以來共計接到農險報案953起,已賠付526起,共計賠付792.78萬元,其中受損的主要有中藥材、茶葉、育肥豬、蔬菜大棚等。

  發揮創新技術優勢,e農險遠程支持

  疫情期間,中國太保基於e農險數位化運營管理體系,利用e農險新技術成果,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面對面交互,降低交叉感染概率,及時高效提供農業保險服務,逐步形成一體化、立體化的「太保服務」特色。

  這些新技術成果包括:通過e農險電子地圖,實現遠程驗標,減少農戶面對面溝通;充分運用e農險水印相機,通過對驗標、查勘、公示等行為影像資料的採集進行水印記錄,校驗真實性;應用衛星遙感人工智慧助力疫情農險服務,建立種植險標的庫,為快捷、精準、高效驗標和查勘奠定技術基礎;發揮e農險無人機作用,人不進村即可驗標,形成無人機輔助大面積驗標、查勘定損、風險管理等工作機制;實現承保理賠公示電子化,可自助報案,足不出戶看公示;利用e農險智慧農業平臺,為農戶提供出苗管理、長勢監測、產量評估、收穫管理、農事管理、氣象精準服務等優質全面的增值服務。

  創新險種外邀智囊 服務春耕生產

  為積極響應中央一號文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保險新需求,中國太保產險各地機構正在積極行動。在吉林,中國太保特聘請種植專家通過遠程視頻形式為保障農戶、合作社、農企講解玉米高產種植技術,指導2020年的選種、播種、植保工作,針對免耕、滴管等技術問題現場開展答疑和熱烈討論;在湖北,探索創新適用於疫情期間的雞蛋價格保險及豬飼料價格保險;在廣東,開辦蔬菜氣象指數保險、肉雞養殖保險作為農產品穩定保供的特色產品,為新形勢下的險種創新探索、服務春耕生產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江蘇,創新推出小麥收入保險,覆蓋了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兩大主要的風險因素,由產量損失補償向市場風險補償,實現從「保成本」向「保價格、保收入」延伸。

  農時不等人,中國太保在特殊時期切實做好春耕糧食生產保障工作,實現科技賦能、服務不停、業務不斷,用「責任、智慧、溫度」的「太保服務」保障春耕春種穩定,助力農險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李亦斐 HF063)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焦點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農險專項產品創新與脫貧攻堅分論壇...
    指導中國銀保信建強全國農業保險信息管理平臺,明確行業基礎設施的基本定位,在助力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等各項工作中取得積極成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今年1-10月,農業保險累計為1.71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3.52萬億元,已向3998.18萬戶次農戶支付賠款531.14億元,在助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鄉村振興,服務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國太保e農險:隔絕距離,不隔絕牽掛
    原標題:中國太保e農險:隔絕距離,不隔絕牽掛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舉國上下的心。中國太保勇擔責任、從一線出發,將服務的關注點落在廣大人民的生產保障上,充分發揮新技術優勢解決農戶的「燃眉之急」,用便捷溫暖、高效智慧的太保服務,為生產一線提供堅實的後盾。
  • 人保財險張海軍:科技創新是農險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在張海軍看來,依法合規是農險高質量發展的基石,科技創新是農險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可持續的發展是農險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持續創新是農險高質量發展的基因。以下為現場發言實錄:張海軍: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學者,各位嘉賓,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 中國太保控股6年後 安信農險獲批更名為太平洋安信農險
    這也意味著,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這家5年前收購而來的農險公司上打下了更深的太保印記。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為「太平洋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9月,安信農險在上海成立,翻開了新時期探索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歷史新篇。翌年,上海市政府為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扶持力度,建立了「上海市推進農業保險委員會」這一長效化的工作機制,在全國乃屬第一。
  • 安信農險更名「太平洋安信農險」 中國太保已控股6年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5日電 25日,銀保監會關於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信農險」)變更公司名稱及修改章程的批覆,批准安信農險公司名稱變更為「太平洋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來源:銀保監會這一批覆的落款時間為12月9日。
  • 中國太保壽險河北分公司「直播帶貨」助力脫貧攻堅
    近日,中國太保壽險河北分公司開展以「太保扶貧凝心聚力,脫貧攻堅決勝在冀」主題的「彩虹平臺」扶貧產品視頻直播專場活動,以「網際網路+助農扶貧」新模式,實施消費精準扶貧,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責任、智慧、溫度的「太保服務」,為脫貧攻堅貢獻「太保力量」。
  •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署名文章: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如何把握...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部分地區充分利用網際網路、衛星遙感、遠程視頻等科技手段,優化或取消現場工作環節,持續滿足承保需求,及時足額優先支付賠款,助力疫情防控,促進春耕復耕。保障作用有效發揮。目前,全國農業保險承保的農作物品種超過270類,在農林牧漁各個農業生產領域均有產品服務覆蓋。
  • 擁抱5G 中國太保發布e農險5.0
    8月15日,第六屆農險創新發展論壇暨e農險5.0發布會在遼寧丹東舉行,會議由中國太保產險、中國農科院、太安農險研究院聯合舉辦,主題為「e農險5.0 擁抱5G」。  此次e農險5.0發布會在5G元年召開,實現了基於「5G」新技術下的數位化農險經營管理體系的全新迭代,將引領農險科技新生態。  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袁純清高度肯定了中國太保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所做出的努力以及通過「e農險」創新發展農業保險所取得的成績。
  • 中國太保發布e農險5.0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記者今日獲悉,第六屆農險創新發展論壇暨e農險5.0發布會近日在遼寧舉行,會議由中國太保產險、中國農科院、太安農險研究院聯合舉辦,主題為「e農險5.0 擁抱5G」。
  • 中國太保詳解2019新布局 五大領域開局良好
    賀青表示,2019年,中國太保近三年規劃將完成最後衝刺收官,「轉型2.0」也將從起跑轉向途中跑,力爭實現攻堅破局。「戰略轉型2.0」開局良好,13個項目落地實施對於太保而言,2018年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是其啟動「戰略轉型2.0」、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的元年。
  • 中國太保亮相服貿會 「四大亮點」引關注
    9月4日-9日,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京舉行。作為服貿會戰略合作夥伴和唯一指定保險服務商,中國太保精心打造「一帶一路」「風險管理」「太保服務」「厚土中國」四大展區,集中展現在海外業務、科技賦能、服務創新、脫貧攻堅等方面的最新成果,精彩亮相引發關注。
  • 「轉型2.0」中流擊水 中國太平洋保險持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持續激活新動能 加速推進協同發展  在壽險市場逐步成熟、客戶需求不斷升級、行業步入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的新周期背景下,中國太保壽險堅定落實集團轉型2.0要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著力推進營銷隊伍結構升級,以客戶生態圈建設促進服務增值,協同效應多點突破,全面加快高質量發展。
  • 中國太保首創並成功上線「e智飛」無人機自動駕駛平臺
    4月22日,中國太保產險創新開發的「e智飛」平臺成功上線,在貴州地區順利完成300畝油菜地的驗標任務,成功實現自動飛行、自動生成正射影像圖等目標。這標誌著中國太保「e農險」技術創新在農業保險領域進入新階段,再添智慧服務「三農」的新工具。
  • 積極創新,提供專業農險保障
    積極創新,提供專業農險保障。作為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如今,「保險+期貨」項目成為了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模式。8月份,山東省第一單生豬飼料價格「保險+期貨」項目在桓臺縣正式籤約,淄博景程種豬繁育有限公司等47戶成為首批服務對象,由中華財險為他們養殖的2萬頭生豬提供豬飼料價格保障。
  • 中國太保多項並舉支持安徽經濟發展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中國太保壽險安徽分公司作為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企業,深刻認識到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020年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堅持聚焦實體、服務大局,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支持安徽經濟發展,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中國太保傅帆:發力科技與養老健康 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太保總裁 傅帆在24日舉行的「2020卓越競爭力保險峰會」上,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601601.SH,以下簡稱「中國太保」)總裁傅帆就「堅持高質量發展 打造險企轉型新引擎」作主題演講。以「轉型」為契機 於變革中創新局傅帆強調,要在「不確定」中把握「確定」,即外部環境雖然「不確定」,但堅持高質量發展是「確定」。而轉型就是把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的挑戰,轉化為公司強健組織、提升能力、創新發展的契機。重要的是,轉型必須從行業規律和客戶需求出發,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主線。
  • 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為春耕備耕提供更多保障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為春耕備耕提供更多保障(評論員觀察)——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⑦春播糧食麵積佔全年糧食麵積的一半,事關兩季收成,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要抓緊開展農事活動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不斷打通農資供應、農民下田等方面存在的堵點,才能為春耕備耕提供更多保障東風吹綠草,布穀勸春耕。
  • 健全風險保障機制 助力公共危機管理
    進一步建立起系統、安全、長效的風險保障機制,助力公共危機管理、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險行業既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深耕保險風險管理技術,助力應急機制體制建設。保險作為市場化的風險轉移機制、社會互助機制、社會管理機制的重要一環,應在參與公共危機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 科技農險「三重奏」 國壽財險打造農險數位化「升維」之路
    「助力脫貧攻堅是公司當下最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國有企業的屬性決定了我們在這個關鍵時刻必須要站出來,衝上去。」 國壽財險總裁劉安林表示。 為了早日實現助農脫貧,保險業也開足了科技「馬力」,在農險扶貧的道路上,開啟了一場「科技助力」盛宴。
  • 江門大耕戶紛紛備春耕,今年春種197萬畝
    防疫春耕兩不誤,自2月中旬開始,江門各地大耕戶紛紛備春耕,江門市落實國家惠農政策,保障農戶農企利益。江門是廣東省的「米袋子」「菜籃子」,今年計劃春種農作物總面積197萬畝,其中水稻計劃播種面積125萬畝,與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