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至,春耕春種兩不誤,防疫備耕正當時。目前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和春耕生產重要時節,廣大農村地區迫切需要統籌開展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推進。中國太保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主動擔當作為,創新方式方法,為春耕順利進行和夏糧豐收提供保障,解決廣大農戶的後顧之憂。
發揮基層網絡優勢,創新業務模式
中國太保產險開展線上遠程辦公與作業,依託微信、網站、QQ工作群等,多渠道、多途徑、多形式地宣傳農險政策,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基礎上,積極將農險有關政策措施的宣傳解讀傳達到位。
同時,充分發揮村協保員駐村優勢,推進協保員儘量採取線上投保的方式,通過微信等溝通渠道做好農戶保費收繳、投保意願徵集、投保作物面積統計等工作,按照當地政府疫情防控整體要求,有序做好承保準備工作,避免開展群眾聚集性投保宣傳。
簡化承保理賠流程,開通綠色通道
中國太保產險嚴格按照政府整體承保進度要求,及時為廣大農民提供農業風險保障,切實保障糧食及農牧產品安全生產需要。在承保方面,中國太保產險湖北分公司積極推進「AI承保」,開放微信小程序承保電子公示、電子投保單等功能,實現農戶線上全流程自助投保,24小時在線提供高效便捷承保服務,解決非接觸式投保及現場收集投保資料難題。
在江西,中國太保堅持利用e農險技術積極推動水稻種植險承保工作。在疫情防控和承保驗標出現衝突的情況下,承保影像材料利用e農險新技術、微信、QQ視頻及拍照功能先行留存,後續通過郵寄資料或疫情穩定後補充資料方式處理。此次疫情期間,中國太保產險江西分公司在所轄44個經營縣區,全部開展了承保準備工作。
在理賠方面,中國太保及時開通綠色理賠通道,簡化理賠手續,依託完善的農村基層服務網點,通過科技賦能,利用「e農險」實行遠程查勘服務,並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指導農戶配合遠程視頻查勘,避免了人員流動和接觸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同時又確保疫情期間理賠時效,保障疫情期間湖北等疫情重點地區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在湖北,中國太保自1月以來共計接到農險報案953起,已賠付526起,共計賠付792.78萬元,其中受損的主要有中藥材、茶葉、育肥豬、蔬菜大棚等。
發揮創新技術優勢,e農險遠程支持
疫情期間,中國太保基於e農險數位化運營管理體系,利用e農險新技術成果,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員面對面交互,降低交叉感染概率,及時高效提供農業保險服務,逐步形成一體化、立體化的「太保服務」特色。
這些新技術成果包括:通過e農險電子地圖,實現遠程驗標,減少農戶面對面溝通;充分運用e農險水印相機,通過對驗標、查勘、公示等行為影像資料的採集進行水印記錄,校驗真實性;應用衛星遙感人工智慧助力疫情農險服務,建立種植險標的庫,為快捷、精準、高效驗標和查勘奠定技術基礎;發揮e農險無人機作用,人不進村即可驗標,形成無人機輔助大面積驗標、查勘定損、風險管理等工作機制;實現承保理賠公示電子化,可自助報案,足不出戶看公示;利用e農險智慧農業平臺,為農戶提供出苗管理、長勢監測、產量評估、收穫管理、農事管理、氣象精準服務等優質全面的增值服務。
創新險種外邀智囊 服務春耕生產
為積極響應中央一號文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保險新需求,中國太保產險各地機構正在積極行動。在吉林,中國太保特聘請種植專家通過遠程視頻形式為保障農戶、合作社、農企講解玉米高產種植技術,指導2020年的選種、播種、植保工作,針對免耕、滴管等技術問題現場開展答疑和熱烈討論;在湖北,探索創新適用於疫情期間的雞蛋價格保險及豬飼料價格保險;在廣東,開辦蔬菜氣象指數保險、肉雞養殖保險作為農產品穩定保供的特色產品,為新形勢下的險種創新探索、服務春耕生產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江蘇,創新推出小麥收入保險,覆蓋了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兩大主要的風險因素,由產量損失補償向市場風險補償,實現從「保成本」向「保價格、保收入」延伸。
農時不等人,中國太保在特殊時期切實做好春耕糧食生產保障工作,實現科技賦能、服務不停、業務不斷,用「責任、智慧、溫度」的「太保服務」保障春耕春種穩定,助力農險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李亦斐 HF063)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