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有「漂浮的古羅馬宮殿」之稱的「賽琳娜號」郵輪在青島郵輪母港首發,從青島開啟赴日本的踏春之旅。
對於青島郵輪母港來說,「賽琳娜號」的起航意義非凡:這是迄今為止,該港運營的最大郵輪。對郵輪界來說,「賽琳娜號」布局青島,也引發廣泛關注:這是在2018年國際郵輪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的背景下,歌詩達郵輪集團在中國的布局調整。
根據青島的規劃,今年,青島郵輪產業意在實現跨越式增長、產業總值翻一番。下一步,這座年輕的郵輪母港,將致力於打造東北亞區域性郵輪母港,未來可期。
郵輪季
3月,春風煦暖的青島開始進入旅遊旺季。僅十幾天時間內,多艘國際郵輪接連在青島郵輪母港起航,開啟新一輪「郵輪季」。
「賽琳娜號」起航前兩天,青島郵輪母港剛迎來今年第三艘次訪問港郵輪——荷美郵輪旗下的「威士特丹號」,這已是該郵輪今年第二次訪問青島。當天,青島郵輪母港碼頭上鑼鼓喧天,1800餘名外國遊客被這一傳統且具中國文化特色的表演吸引,或參與舞龍表演,或拿出手機記錄美好瞬間。
「這是我第一次親自參與舞龍,對於我來說,這樣的經歷很特別,很有意思,是我去其他國家感受不到的。」體驗過舞龍表演後,來自美國的埃裡克滿臉興奮地說。隨後,埃裡克將與郵輪其他遊客一起,跟團或自由行前往迎賓館、信號山、基督教堂等青島歷史城區著名景點和嶗山風景區、奧帆中心等地參觀遊覽。
3月14日,青島國際郵輪母港C1泊位,該港今年首艘母港郵輪「中華泰山號」和訪問港郵輪「星之傳奇號」相繼靠泊,數千名歐美旅客走下舷梯,在己亥年初春遍覽青島之美。
更讓青島振奮的是,其中的「中華泰山號」成為首艘在青島常態化運營的定班郵輪。今年3月、5月、7月,該郵輪還將在青島運營18個艘次。
接連起航的國際郵輪,不僅讓青島郵輪母港實現郵輪在青島的常態化運營,還使其實現連續3年母港郵輪噸位品質提升,在發展歷程中又添一抹亮色。
來自青島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開港至今,青島郵輪母港已運營郵輪311個航次,接待郵輪旅客突破37萬人次,共運營航線37條。去年,全國郵輪市場進入調整期,總體運營下滑30%。在如此背景下,青島全年接待郵輪71航次、遊客11萬人次,實現逆勢上揚。
值得期待的是,與去年同期相比,青島郵輪母港今年始發港郵輪和訪問港郵輪航次都增長明顯,從3月進入郵輪運營旺季之後,勢頭將一直持續到10月。
「郵」特色
青島郵輪產業起步並不算早,直到2015年,這座城市才建成郵輪母港。在郵輪產業求發展,青島以「特色」取勝。
強大的接待能力,是青島郵輪母港的「硬核」特色。
建設郵輪母港伊始,青島頗費了一番心思,在佔地面積約4.3平方公裡的區域內,規劃出囊括郵輪碼頭、郵輪母港客運中心、交通樞紐、住宅、辦公、酒店、購物中心、室內主題公園、水族館、青島港史博物館等諸多業態。2016年,青島獲批成為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
目前,青島郵輪母港已建成3個郵輪專用泊位,其中新建超大型泊位1個,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2.5萬噸級郵輪。配套建設的國際客運中心,設計最高通關能力可達每小時3000至4000人次,規劃年遊客吞吐量可達150萬人。這一通關效率,在目前國內所有郵輪母港中名列前茅。
去年11月,青島郵輪母港獲得交通部郵輪協會頒發的中國港口唯一「郵輪港口服務——最佳接待能力」大獎。
在中國郵輪產業從旅遊接待為主進入上下遊全產業鏈發展階段的當前,青島將郵輪旅遊與青島城市旅遊特色相連結,構建起青島郵輪母港的獨特「軟實力」。
去年以來,青島相繼發布「親親上合」「電影之都」等20多條特色主題線路和品質化旅遊產品,通過岸上遊加郵輪遊的形式,吸引遊客體驗濱海文化風情。這一改變,很快就得到海內外遊客認可。
「按照往常慣例,郵輪來青一般早8時入境,晚6時出境,主要參觀嶗山風景區等傳統景區景點。前幾日剛到訪的『威士特丹號』郵輪卻主動要求將沿海燈光秀納入觀光行程,出境時間首次由晚上6時延後至晚上11時,『夜遊青島』成為郵輪岸上遊吸睛之處。」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副局長張平介紹說。
「郵」前景
在推動郵輪產業發展方面,青島是積極的行動派,近來動作頻頻。
去年底,青島出臺郵輪扶持新政。《青島市扶持郵輪旅遊發展政策實施細則》及《關於鼓勵組織郵輪客源的辦法》兩個文件規定,可為在青島常態化運營的郵輪公司、租賃和包租郵輪前往青島運營的出境旅行社和旅客票務代理商增加補貼。
緊接著,新年伊始,青島兵分3路趕赴全國8省12城市宣傳推介,開啟這座城市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郵輪旅遊推介活動,共與國內1344家旅行社籤約,震驚全國同行。
2月底,青島專門召開郵輪旅遊工作會議,向全市文旅行業發出「動員令」,通過文化和旅遊的融合,讓文化更有活力,讓旅遊更有魅力,彼此成就。
最近,青島又開啟為期長達10個月的2019年度青島郵輪旅遊「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系列活動,以期「讓青島郵輪旅遊深入人心,讓青島郵輪經濟實現跨越增長」。
市場反應是郵輪旅遊推廣效果的最佳見證。今年以來,已從青島郵輪母港出發的多個郵輪航次倉位售罄,在起航前均出現票價上漲的喜人局面。
在擴大客源、提升青島郵輪旅遊知名度的同時,青島旅遊執法部門開展定期、不定期暗訪,發揮旅遊投訴平臺和政務熱線的作用,引導業內合理有序競爭。
今年,青島郵輪旅遊迎來諸多利好機遇:2019年1月1日起,青島將面向53個國家入境人員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濟青高鐵、青鹽鐵路開通、膠東國際機場即將啟用。
作為青島郵輪母港運營方,青島港集團董事長李奉利表示,根據規劃,2020年青島將建成「中國北方郵輪中心」,進而晉級為「東北亞區域性郵輪母港」,初步建成全球一流的集國際客運中心和金融商務、商業貿易、文化休閒、旅遊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國際郵輪城」。
風從海上來,拂面耳目新。
「現在政策有了、信心有了、行動有了,青島將持續發力郵輪旅遊市場,加快打造國際海洋名城。」如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所言,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這座國內改革開放後最早接待國際郵輪的城市,將迎來郵輪產業闊步發展的又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