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植麒麟瓜 鋪就致富路
劉四滿說,目前在白沙村的西瓜種植面積達到40畝,5月份開始種植以來,目前採摘已超過6萬斤。 這些皮薄多汁的麒麟西瓜一上市,就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受今年汛期雨水影響,有一半的麒麟瓜爛在地裡,瓜棚損失嚴重。」劉四滿告訴記者,麒麟西瓜個小肉甜,備受消費者青睞,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於是他趕著時間,抓緊補種了一批瓜苗。
-
黔西縣金碧鎮:黃精種植鋪就致富路
楊姚 攝 12月17日,筆者走進黔西縣金碧鎮張家橋社區黃精種植基地裡,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農忙景象,當地務工群眾正在忙著種植黃精,企業贏利,農民增加經濟收入。 「雖然是冬天,但出著太陽也還是很暖和,在家裡也是閒著,來基地裡幹一天還是有幾十百把塊錢的收入。
-
會寧縣楊崖集鎮:中藥材產業鋪就山區農民致富路
會寧縣楊崖集鎮:中藥材產業鋪就山區農民致富路 白銀新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
江西省宜豐縣潭山鎮 花卉苗木助農民致富
中國園林網8月16日消息:8月9日,江西省宜豐縣潭山鎮院前村計生戶林六華等在花卉苗木基地查看苗木生長情況。林六華等6戶計生戶在計生綠色養老工程的扶助下,從2010年起租賃200多畝荒山荒地,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紫薇、五角楓、石楠、桂花、古樁苗木等珍稀苗木基地,年獲利30多萬元,走出了一條山區種植珍稀苗木致富的新路子。
-
雲南:杉木成為元陽縣逢春嶺鄉農民致富支柱產業
預計7萬畝杉木採伐一輪,價值將超過5億元,戶均收入8萬餘元,杉木將成為逢春嶺鄉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逢春嶺鄉位於元陽縣東部,是一個居住著哈尼族、彝族、苗族、漢族等6種民族的多民族鄉。近年來,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該鄉農村勞動力大幅減少,導致大量耕地閒置荒蕪。該鄉境內降水豐富,土壤溼潤肥沃,全鄉中高海拔地區非常適宜杉木種植,自上世紀70年代種植以來,一直收益良好。
-
羅平歹墨村:白芨產業鋪就致富新路
白芨產業鋪就致富新路沿著彎曲的公路,一路驅車來到歹墨村白芨種植示範基地,一群村民正在林下進行白芨移栽,翻土、擺苗、蓋土……大家來來往往,各司其職,呈現出一派忙碌勞作的景象。近年來,曲靖市羅平縣馬街鎮歹墨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白芨種植,走出了一條產業致富新路。歹墨村位於羅平縣城的北面,距離縣城60餘公裡,海拔在1800米左右,屬於山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和林地林蔭率都特別適宜白芨生長。歹墨村結合實際,把發展特色產業——白芨種植作為產業脫貧的新路子,探索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新發展模式。
-
英山縣中藥材產業鋪就 「致富路」 唱響「振興曲」
種植藥材、加工藥材、營銷藥材,是我縣農村由來已久的生財門道。我縣以政策支持、科技扶持,將全縣的藥材產業做大做強做活,形成特色明顯、優勢突出、有種即收的良性發展態勢,並打造出一大批以吉利公司、辰美藥材、宏圖中藥等為代表的藥材企業,帶動全縣千家萬戶農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
江西省宜豐縣潭山鎮 花卉苗木助農民致富
中國園林網8月16日消息:8月9日,江西省宜豐縣潭山鎮院前村計生戶林六華等在花卉苗木基地查看苗木生長情況。林六華等6戶計生戶在計生綠色養老工程的扶助下,從2010年起租賃200多畝荒山荒地,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紫薇、五角楓、石楠、桂花、古樁苗木等珍稀苗木基地,年獲利30多萬元,走出了一條山區種植珍稀苗木致富的新路子。
-
中藥材種植鋪就致富路
本報訊(記者肖列通訊員黃留寶)「生地藥用價值高,而且門檻低、效益好、銷路暢,畝產8000斤左右,比較適合農戶種植。」9月18日,在尉氏縣南曹鄉厚德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內,現場查看生地長勢的技術員王書連介紹說。
-
陝西:楊陵鮮切花種植帶動楊陵農民增收致富
通過政府引領、龍頭帶動、園區示範、農戶參與,園區實現了小麥良種、設施蔬菜、經濟林果、奶肉牛和生豬養殖、精品苗木、名優花卉及食用菌等八類產業全覆蓋。楊陵區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農民人均純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增幅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一。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楊陵五泉鎮的設施農業基地,了解玫瑰鮮切花種植給農戶帶來的實效。
-
兩當:巧手種植羊肚菌 勤勞鋪就致富路
他認準黨和政府開展的精準扶貧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大好機遇,開始種植香菇、天麻。2015年,他的收入已經超過貧困線,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對於愛拼搏奮進的王永周並未止步於此,2018年,他從親戚處得知了羊肚菌的珍貴价值,懷揣著一腔創業熱情,開始試種羊肚菌。他把全副心思放到羊肚菌種植上,從選種、搭棚、整地、通風、灌溉每個環節都辛苦非常,他用勤勞的雙手一點點的積累起豐富的經驗。
-
邯鄲日報:邯山區南堡鄉萬畝桃園鋪就致富路
近日,《邯鄲日報》新開鄉村振興專欄首發《邯山區南堡鄉萬畝桃園鋪就致富路》文字新聞,對邯山區「2+2+N」鄉村振興戰略及萬畝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情況進行了報導。
-
河北遵化:傳統手工業復工復產 農民家門口就業增收
新華社照片,唐山(河北),2020年4月27日 河北遵化:傳統手工業復工復產 農民家門口就業增收 4月27日,工人在河北唐山遵化市新店子鎮的一家木器加工廠車間打磨家具圖案。連日來,河北唐山遵化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扶持銀器加工、木雕等傳統手工業生產廠家復工復產,助農增收。目前,全市8000多名農民從業人員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 新華社發(劉滿倉 攝)新華社照片,唐山(河北),2020年4月27日 河北遵化:傳統手工業復工復產 農民家門口就業增收 4月27日,工人在河北唐山遵化市新店子鎮的一家木器加工廠車間忙碌。
-
河北深豐公社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訂單農業鋪就農民致富路
河北深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深化拓展農產品產、購、銷一條龍服務為宗旨,「訂單農業」為主體的農業服務公司。今年年初,在市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深入調研,多方對接,與達利食品、上好佳食品等知名品牌公司籤訂「訂單馬鈴薯」產、銷合同,並與大馮營鄉柳家莊村趙運賀家庭農場籤訂了種植200畝土豆的訂單。
-
河北平泉:小蘑菇鋪就致富路
近年來,河北承德平泉市把蘑菇作為農民脫貧致富主導產業,通過建設蘑菇產業扶貧工廠實現蘑菇周年生產,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致富。↑2020年4月29日,在河北承德平泉市一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工人在包裝杏鮑菇。CICPHOTO/劉環宇 攝↑2020年4月29日,在河北承德平泉市一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工人在包裝杏鮑菇。CICPHOTO/劉環宇 攝↑2020年4月29日,在河北承德平泉市一家食用菌生產企業,工人在採收杏鮑菇。
-
致富不忘家鄉人-鄧州張村鎮楓蘭苗木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靳小良
更多資訊,請及時關注微信公眾號(鄧州全記錄、行走在鄧州)他用20來年的艱苦奮鬥,從一名農民工成長為一個地道的農民企業家;他用敏銳的智慧、勤勞的雙手和實幹的精神,發展綠化苗木產業和地方特色旅遊產業,成為當地的創業致富帶頭人。
-
【巾幗風採】張義瓊:蠟染鋪就群眾「致富路」
【巾幗風採】張義瓊:蠟染鋪就群眾「致富路」 2020-08-23 0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豐鎮和厚村:苗木合作社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
西豐鎮和厚村:苗木合作社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 作者:王躍林 2018-05-02 13:32 來源:鐵嶺日報 源盛種養專業合作社是陳平等人於2017年創辦,位於西豐鎮和厚村,主要從事苗木的種植、培訓和銷售等服務。目前,該社成員有5戶,種植苗木達300多畝,種植品種有金絲柳、紫葉李、五角楓等8個品種,苗木產業已成為和厚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興產業。 在和厚村苗木種植基地,成片的樹苗長勢良好,密植有的樹苗是一年生垂柳109,樹冠發黃色的樹苗是由垂柳109和金絲柳嫁接的新品種。
-
河北張家口市崇禮區上窩鋪村:小小樹莓果,拓寬農民致富路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劉雅靜 通訊員韓哲)九月,秋高氣爽,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上窩鋪村的張家口大馬車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內,村民們正在採摘成熟的樹莓。圖為村民正在採摘樹莓。通訊員韓哲攝上窩鋪村位於崇禮區白旗鄉,人均耕地1畝有餘,均為小塊地,農民靠天吃飯。2016年,該村致富帶頭人候建軍選取節水抗旱的高收入作物樹莓進行試種,成立合作社,為村民開闢了一條脫貧致富新路。圖為村民正在採摘樹莓。通訊員韓哲攝圖為村民正在採摘樹莓。
-
湖南:瀏陽永和鎮苗木種植面積近5000畝
「現在進入了苗木銷售旺季,雖然僱了村民做事,但我還是習慣每天自己來看看、動手打理一下。」黃義仁說。 2000年,黃義仁開始種植苗木。幾經嘗試、摸索後,最終選擇種起了羅漢松和竹柏。「羅漢松可塑性高,易於造型,在民間很受歡迎。」由於產業較大,黃義仁僱用6名村民長期在他的苗木地裡幫助打理,除了每個月給他們發放工資外,收益好時,黃義仁還會在年底給他們額外發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