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盛行一時的「勾欄瓦舍」有哪些節目?後來又發展如何?

2020-12-10 騰訊網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這是大詩人劉勇的經典名句,這之中描繪了大宋的商業之繁榮,以及宋朝百姓生活之富裕。

一般而言,宋代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王朝,不僅商業十分發達,而且稅收也是達到了歷史的高潮。

不僅如此,伴隨著商業的發展,宋朝居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多滋多味。在唐王朝就已經出現了市坊制度,在宋朝更是被演繹到極致,不僅讓夜市變得更加繁榮,而且還出現了「勾欄瓦舍」之所。

在史書記載中,這是宋代百姓最喜歡的娛樂場所,號稱是流連忘返。那麼,在正史記載中,這些娛樂場所到底有哪些節目呢?後來又發展如何?

一、勾欄瓦舍

據史書記載,宋代隨著商業的發展,城市規模也變得越來越大,而且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固定的娛樂場所,當時人們稱其為「瓦舍」

一般來說,這一特殊場所,是城市商業性遊藝區,這裡包羅萬象,是人們的娛樂場所,更是藝術創作的中心。而且在大城市裡面瓦舍的規模非常大,一般來說,大概有十幾座勾欄,可謂是讓人壯觀。

根據廖奔先生的《中國古代劇場史》,「勾欄興起於北宋仁宗時期,衰弱於明代中期,前前後後經過了四百年的時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北宋滅亡以後,大批的軍人來到了臨安城,並且將原先北方的娛樂場所也帶到了南方。

根據史籍記載,在南宋臨安城的瓦肆數量共有二十四座,大約有上百個勾欄,幾乎同時表演,而且每一個勾欄可以容納上百甚至數千的觀眾觀看。因此有學者統計,當年杭州城裡面每天的來勾欄瓦舍觀看人數高達兩萬至五萬人,一年的觀眾累計數量甚至可以高達兩千萬人次,這是一個何等恐怖的數字,而這也顯示了宋代娛樂生活之繁榮。

二、勾欄瓦舍的內容

據記載,勾欄瓦舍之中的內容頗為豐富,其中包括了歌曲,雜劇,傀儡戲,相撲,馴獸,魔術,還有下棋。除此以外,還有更為重要的說唱,說唱又包括小說和講史。

1.講史

一般來說這是普通大眾最喜歡的一個節目,因為百姓往往喜歡英雄也喜歡各種故事,按照史書記載,早在當時就已經出現了《三國演義》的原型。

其中還有被大家所熟知的刮骨療傷和過五關斬六將關羽。很多的百姓,非常喜歡圍坐一團,聽著關二爺的英勇,聽著曹操的狡猾和姦詐。特別是聽到刮骨療傷這一段的時候,無數人都會起立高呼,此乃真英雄也,真是好男子!

2.相撲

《水滸傳》中曾經強調,燕青是真正的相撲高手。曾經高俅自詡為相撲第一能人,結果和燕青一比,被對方三下五除二給打倒。從這一段就能看出,宋朝已經擁有了非常成熟的相撲運動,而且還受大家的喜愛。

根據《夢粱錄》記載,宋代的相撲運動與日本相撲頗為類似,都是以撲倒對方為主要目的。說不同的是,日本相撲運動是男子的魅力體現,但宋代的相撲運動可以允許女子參加。

而且,女子相撲運動比男子更為受大家歡迎,即使當時宋代已經出現了理學,但在這項運動中,女子可以自由的釋放天性。這在當時也算是咄咄怪事,也讓人們看出了相撲運動的精彩。

3.雜技

雜技表演應該是最為大家所喜歡的項目,一般來說,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地位都很低下,但這裡面有很多的高人。如果大家喜歡看徐克的電影就會知道,在唐王朝時期,雜技項目裡面有很多的奇人,他們用著各種鬼怪的手段,表演著類似於神話一般的技巧。

宋代的瓦肆勾欄之中,更是有表演硬氣功的高人,其中也包括劈磚開始,身中利刃而不傷。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宋代的雜技沒有那麼多的技巧與騙術,因此很多人的硬氣功是真正的紮實功底。所以在博得大家歡樂之時,其實也充滿了各種危險,人人都需要下苦功夫才能練出來。

特別是腳踩鋼刀,上下攀爬之時,這是藝高人膽大的表演者們,甚至還故意出現一些所謂的失誤,引得大家一聲驚嘆,然後他們再完美的收工。往往都是掌聲如雷,打賞如雲,在當時可謂是奇觀。

4.唐劇

唐劇應該是後代京劇的雛形,最早來自於唐玄宗李隆基創辦的梨園。所不同的是,宋代的劇情表演早就已經不是以高雅為主,而是以更加為大家所能接受的藝術形式。而且伴隨著唐劇的成熟,當時的表演人員甚至已經能夠做到專業的布景和專業的化妝。

他們不僅用優秀的唱功贏得滿堂彩,而且還利用周邊的環境搭配,表演出更真實的舞臺效果。這一表演在當時可謂是老少皆宜,高雅的和普通的人都喜歡看。

5.馴獸

其實,早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馴獸師,例如在通天帝國中就有一段很好的場景。劉德華扮演的狄仁傑去面見王爺,結果旁邊就有一隻老虎經過。不過宋代的馴獸技巧可能更好,這些專業的訓練師不僅訓練鸚鵡,讓他們鸚鵡學舌,而且居然還敢大膽的訓練熊和大象。

這些物種都十分的兇悍,有的甚至比老虎還要剽悍,但在這些訓練師的培訓之下,大象能夠做出很多與觀眾互動的動作。甚至剽悍的熊都會表現得如同熊貓一般非常的溫順和可愛。在當時觀看馴獸師的表演也是一處奇觀。

而且據記載,我國的馴獸技術早就已經世界聞名,當時有很多的馴獸高手來到東京特意查看中國的技巧,甚至還有傳說中的螞蟻鬥技,其訓練技術之難度達到了世界級別。不過可惜的是,這一技術已經失傳。

三、發展變遷

在這種文化現象之下,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產生了一種所謂的明星文化。有一些非常專業的說書人,得到了很多富貴公子的追捧,他們被以高價被別人給帶回去,成為了專業的說書人。

還有一些人因為唱功十分了得,甚至會產生明星效應,被很多人追捧。例如,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李師師就是如此,她的唱功十分了得,不僅讓皇帝喜歡,周圍的公子哥更是聽得如痴如醉。

可惜的是,這種市民文化最終還是被攔腰斬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宋王朝的毀滅。當年宋王朝還在的時候,市民經濟和商業經濟發展非常迅速,但是宋朝毀滅以後,元朝進行了很大的改革,所以市民經濟一度遭到打擊,但是商業經濟還是發展的不錯。

雖然後來也興起了不少的平民文化,比如元雜劇等等。但可惜的是,曾經的繁榮不復存在。正如廖奔老先生所說,瓦肆勾欄的繁榮只有四百年在明朝中期就已經徹底衰敗甚至隕落。所以,曾經的繁華也只有四百年,後來的封建王朝,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單調,甚至變成了清朝末期洋教士眼中的形象。

結語

回顧這一事件的發展,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古代百姓的生活狀態。當年大宋王朝雖然政治水平並不如何,但是它對於經濟的發展,卻使得很多的百姓生活水平得到了很高的提升,甚至還能夠讓老百姓擁有非常豐富的娛樂生活,這一點還是應該值得肯定的。

但大家也不要忘了,宋王朝讓所有的百姓沉淪於這種娛樂之中,遺忘了國家的痛苦和恥辱,結果反而讓大宋王朝更快的陷入到墮落之中,並且被滅國。所以這些娛樂生活,一方面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也需要進行約束,若全民陷入到娛樂之中,這個國家很有可能沒有未來。這或許也就是「瓦肆勾欄」的變化的另一個反思。

參考文獻:

《夢粱錄》

《中國古代劇場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宋朝的「勾欄瓦舍」是什麼地方,平時都用來幹嘛的
    而且宋代相比前代還多了很多的娛樂形式,尤其是「勾欄瓦舍」的出現算是開創了中國式劇院的時代。 那麼宋代的勾欄瓦舍平時都有哪些項目?又給後世留下了哪些創作源泉呢?
  • 虞雲國:《水滸傳》中的勾欄瓦舍
    勾欄瓦舍,如何使得大驚小怪這等叫?」李逵道:「說到這裡,不由人喝採。」燕青拖了李逵便走,兩個離了桑家瓦。一瓦舍,也叫瓦子、瓦肆、瓦市,簡稱作瓦。小說所說的桑家瓦,倒有歷史的依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了有名可案的十座瓦子,桑家瓦子在潘樓街南,附近還有中瓦、裡瓦,三瓦並立,共有大小勾欄五十餘座。
  • 宋朝人是怎樣在瓦舍聽書、刷劇的?
    設想,作為一個宋代的普通市民,想要娛樂消遣、進行精神文化消費,通常會去哪兒呢?答案是「瓦舍」,這是一種集商業、餐飲和文藝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娛樂中心,有吃有玩兒有好看!在熱播電視劇《清平樂》中,名臣韓琦也曾到瓦舍「奉旨看戲」。而在宋代歷史上,瓦舍中湧現的名角不可勝數,最著名的比如通過《水滸傳》而廣為人知的李師師等。
  • 宋朝的瓦舍 可容數千人的娛樂中心
    東京城內瓦舍天天都有演出北宋末的東京城內,有桑家瓦子、中瓦、裡瓦、朱家橋瓦子、新門瓦子、保康門瓦子、州北瓦子、州西瓦子等瓦舍,以位於東角樓街的桑家瓦子、中瓦、裡瓦最大,這三大瓦舍中,有大大小小五十餘座勾欄,以及數十個看棚。其中「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裡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千人」,現代城市的劇場、體育館,容量也不過如此吧。
  • 今朝有酒今朝醉,好詞還得配佳人,宋代勾欄瓦舍裡的頂級流量明星
    宋代,一個處處流淌著浪漫、典雅氣息的朝代;一個文人社會地位極高,主導治國的朝代;一個處處皆可為「莫蘭迪」色系的朝代。02奉旨填詞柳三變,勾欄瓦舍裡的流量明星上文中我們就已經提到,柳永柳三變離家後的第一站不是汴京
  • 古代夜市中有哪些精彩的曲藝雜技?
    到了北宋,商品經濟發展,執政者也對夜間貿易放寬,市民的夜間生活空前繁榮,甚至出現了專門的大型娛樂場所——瓦子,其中各種娛樂項目層出不窮,表演晝夜不歇。瓦子,又稱「瓦舍」、「瓦市」、「瓦肆」,是興起在宋代的大型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之所以叫「瓦子」,是因古人認為玩鬧之徒忽聚忽散,猶如磚瓦,故得其名。
  • 古代人是如何「蹦迪」的?每個酒樓都有自己的「特色」
    娛樂業的發展如火如荼,在競爭激烈的商業中成為開封城的一枝新秀,別具特色的經營使娛樂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獨具一格的經營理念和別出心裁的經營手段為娛樂業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它們相互輝映,反映著開封娛樂業的高水平,展示著宋代幵封城獨特的城市面貌。瓦子是專業化、固定性的綜合娛樂場所,條件優越,演出盛況空前。
  • 從汴京城裡的「鬼市」,聊聊宋代都市的文化夜市
    特別是元宵、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京都之人都有各種豐富多彩的夜間慶祝活動,節日慶典、商貿、娛樂大多延續至深夜。而作為宋代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元宵節,更是夜市的專屬,入夜之後,萬人空巷,男男女女都上街觀賞花燈,大家徹夜狂歡,好不盡興。
  • 宋代音樂的繁榮,宮廷樂、市井文化相互融合
    宋太祖以文立國,重用文臣,推崇儒學,廣開科舉,這也就推動了全民對於文化需求的發展,也就形成了市民階級的文化需求,百姓對音樂文化的需要應運而生,有需求就會產生市場,這也是為什麼市井文化會在宋代得到大發展的原因了。
  • 瓦肆野史 隱匿的土門勾欄
    一座都城的記憶,來源於青磚綠瓦上的斑駁鐫刻,留存於百年林木內的圈圈年輪,延續於耆耋花甲中的口口相傳…有人的地方,就有需求
  • 宋朝的通宵夜市,不但有小吃還有音樂茶座,超過同時期的其他國家
    我國最早的夜市大概出現在唐代中晚期,這個時期的一些詩人的詩,對此已經有了簡單的描述,如王建的《夜看揚州市》:「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但這樣的夜市,也只是在少數商業繁盛的地方而已。到宋代,由於城市經濟的空前發展,商業都市紛紛興起,夜市也大大發展起來。
  • 酒浪搖春不受寒,燭花垂燼忽堆盤,宋代夜生活為何能繁榮發展?
    宋代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高峰,"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人不但追求政治、經濟的大發展,同時也追求清新、雅致的生活。在宋代,豐富多彩的夜間生活已成為宋人業餘生活的重要部分。
  • 「戲曲大觀」從勾欄瓦舍走來的古典戲曲「元雜劇」
    宋朝雜劇盛行,元雜劇則是在這些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演變而成。它不僅有故事情節、人物角色,也有演唱曲牌調式和每個角色的道白、唱詞、動作,有時演出中的道具也都寫明。王國維說:「元曲之佳處何在?一言以蔽之,自然也。」何謂「自然」?可謂通俗易懂,又有意蘊。
  • 中國雜技的發展歷史
    唐代時,一些節目得到了驚人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超技藝。其中「載竿」之藝極高,馬術節目也有很大發展,馴獸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自宋代起,雜技藝術開始從宮廷走向民間,創造了名目繁多的新節目。瓦舍、勾欄的興起使藝人有了易合易散的賣藝場所,此外,宋代還有了專業的雜技班和培養新人的「科班」。
  • ...有23座喝酒品茶看演出的瓦肆 800年後,杭州首次恢復重現勾欄瓦肆
    第一篇來看南宋的勾欄瓦肆和現在重現的勾欄瓦肆。南宋時臨安城有23座瓦肆瓦肆,又稱「瓦舍」「瓦市」「瓦子」。「瓦」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層層疊疊的瓦片,實際上瓦肆跟「瓦」沒有實質性的關係,只是取了「瓦」的意思,是「謂其來時瓦合,去時瓦解之義,易聚易散也」。一個瓦肆裡會有很多個小場地,這個場地就叫勾欄。
  • 暖風燻得遊人醉,瓦肆勾欄來相會——極度發達的宋代城市商業
    引言:如果用治理疆域和綜合實力來作為評判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標準,人們首先肯定想到的是漢唐盛世,但如果從經濟、文化和科技角度上看,偏居一隅的宋代卻是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時期。據統計,在宋代經濟發展的最高峰,中國的GDP佔全球GDP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雖然有超過一億的人口,但人均GDP是歐洲同期人均GDP的五倍。
  • 《東京夢華錄》:宋代生活的時空門
    文化消費有勾欄瓦肆的去處,上演說話、小唱、傀儡、雜技等,市民們看得興高採烈,「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如果嚮往雅生活,倒是不妨仔細看下這本書,時下最流行的按照節氣過日子,吃什麼果子、擺什麼花、用什麼香,那在宋代就是尋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