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太極,更北大」 -2017年第二屆「武悅同人杯」太極拳交流賽成功舉辦

2021-01-18 博雅太極講堂

2017年12月23日上午,第二屆「武悅同人杯」太極拳交流賽在北京大學第一體育館成功舉行。來自北大太極拳必修課程班、武術協會、武術隊的學生及北大太極拳愛好者等近150名的選手參與太極拳比賽。本次比賽由北京大學武術研究中心及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主辦,北京大學武術協會及北京大學武術隊協辦。

(開幕式現場)

體育教研部主任李寧博士致辭。他提到從上世紀70年代太極拳成為北大男生的必修課至今,太極拳逐漸成為了北大體育的一張名片,北京大學太極拳交流賽有助於更好地推動北大太極拳運動發展、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也是北大體育課內外一體化的重要體現,感謝各方對北大太極拳發展的大力支持。最後李寧代表本次比賽組委會向裁判員頒發裁判員證書。

(體育教研部主任李寧致辭)

(李寧主任為裁判員頒發證書 )

北京大學武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東敏博士在致辭中提到,堅持習練太極拳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它在纖維肌痛、帕金森、心臟病等疾病有著獨特的預防、康復治療作用,目前太極拳的臨床應用價值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相關的研究成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柳葉刀等雜誌上刊登。北京大學武術研究中心也正在與多家醫院合作進行太極拳運動處方與慢性病、關節病的健康管理的等研究,並將研究成果落地於養老機構和社區。中心也將繼續為北大的師生提供太極拳健身指導,健康篩查與評估、制定運動處方、服務北大師生健康。 

(玄鳥珠寶董事長桑麗為北京大學武術研究中心題字)

運動員代表王小康和裁判員代表馮凱傑在開幕式上莊嚴宣誓,北大武協的同學向嘉賓和運動員們展示了刀、棍、劍等套路的武術風採和魅力,隨後李德昌老師帶領太極拳14班的同學們,以新穎的形式展示了太極拳的內涵風貌,充分體現了太極拳的文化藝術價值。

(運動員代表王小康宣誓)

(裁判員代表馮凱傑宣誓)

(武術表演)

(武術表演)


本次比賽設有24式簡化太極拳個人賽、集體賽,龍象天和精要八式決賽個人賽及集體賽4個比賽項目。比賽規則打破傳統的武術套路評分方式,採用多支隊伍隨機分組後同場競技淘汰賽制。這樣的賽制既方便裁判對於不同隊伍之間進行直觀的比較,增強了賽事的公平性,又大大節省了比賽時間,還給了各隊伍更多展示的機會和空間。

(等待上場的運動員們)

(比賽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龍象天和太極精要八式項目,是北京大學武術研究中心創編,與龍象天和太極學院聯合推出的太極拳套路,它以陳式太極拳為藍本,創編了八個經典動作,套路短小精悍又不失全面,既方便了同學們入門練習,還能讓同學們在這八個動作中體會到太極拳的沾連粘隨、剛柔並濟的風格和特點,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大同學的歡迎。

此次參賽選手中既有多年習練的博士生老將,也有入門不久的大一新生。同學們在音樂的伴奏下各展風採,剛猛的「金剛搗碓」,舒展的「單鞭」,連綿不斷的「雲手」,以及團隊合作意識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贏得了在場老師們的讚賞。 

比賽現場氣氛熱烈,觀眾們對於選手精彩的表現紛紛予以掌聲喝彩,同時檢錄和計分工作也在志願者的忙碌中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觀摩學習) 

(裁判員計分 )

在所有項目的比賽結束之後,全體參賽運動員還集體演練了龍象天和太極精要八式,百餘人的方陣蔚為壯觀,充分展現了北大同學們的活力和氣魄。

(龍象天和太極精要八式表演 )

閉幕式暨頒獎儀式上張銳書記及李士信老師頒獎並致辭。張銳書記從校園體育發展的角度上提綱挈領地指出了太極拳在北大校園體育的重要地位,本次賽事正是太極拳優秀教學成果的集中體現,她還提到賽事的成功舉辦離不開選手、裁判員和工作人員的付出,更離不開平時在太極拳教學崗位上兢兢業業的老師們的付出,對於本次賽事的舉辦給予了肯定。

 

(張銳書記致辭)

李士信老師對於同學們的表現大加讚揚,希望同學們弘揚太極國粹,學習太極拳內涵的剛柔並濟自強不息的精神,為國家和民族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士信教授致辭)

(張銳書記為獲得一等獎的運動員頒獎) 

(武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東敏博士為獲獎運動頒獎)

(武悅同人創始人趙偉諾先生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龍象天和太極學院劉加巍先生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武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彭芳副教授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李德昌老師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武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定鋒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教學辦公室主任曹曉培副教授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中國大體協兩操協會執行秘書長黃育老師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王麗文副教授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教學辦公室副主任周正卿博士為獲獎運動員頒獎)

本次太極拳交流賽是2017年暑期第一屆北京大學太極拳交流賽後的更進一步嘗試,也是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試圖在全校男生必修的太極拳課基礎上,通過競賽來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興趣,同時也可以加深同學們對於太極拳的理解,並給予表現優秀的同學一定的鼓勵,促進更多的同學投入到體育運動,投入到習練太極拳中去。雖然這只是第二屆太極拳交流賽,但參賽人數之眾多,選手表現之優秀均令人驚訝,在未來太極拳交流賽必然會成為北京大學體育教育的品牌活動。 

(颯爽英姿的裁判員們)

(辛苦工作的志願者們)

(全家福)

太極拳對於北京大學的學生來說並不僅僅是一門體育課程,也不僅僅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它強調的辯證思想與謙虛胸懷和蔡元培先生「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主張是一致的。而蔡先生同樣說過「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相對於簡單的說教,身體力行的練習太極拳更可以加深同學們對於北大思想的理解和認同,通過競賽則能讓同學們在合作和競爭中塑造堅韌的性格和廣闊的胸襟,正所謂:「因太極,更北大」。

 

供稿:來卓元

圖片:北大武術協會


相關焦點

  • 「因太極,更北大」——2018年第三屆「武悅同人杯」太極拳交流賽舉行
    2018年6月9日上午,由北京大學武術研究中心、體育教研部和校工會主辦的第三屆「武悅同人杯」太極拳交流賽在北京大學第一體育館舉行。來自學校機關、社會科學部、物理學院、公寓中心、圖書館、動力中心、會議中心、未名太極社、教工健美操社團、武術協會、楊式太極拳協會和太極拳課上的35支代表隊、294名北大師生運動員參加比賽。
  • 因太極·更北大——第四屆北大「鐵騎力士」杯太極拳交流賽舉行
    2018年12月29日上午,第四屆「鐵騎力士杯」太極拳交流賽在北京大學第一體育館舉行。來自北京大學太極拳必修課程班、武術協會的同學們,以及教職工、燕園街道居民等組成的54支隊伍、近400名選手參加比賽。
  • 2017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暨太極拳夏令營(第二屆)
    、文化與環保相互促進的新思路,提升兩岸人民對太極文化、太極健身及保護環境的意識,第二屆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暨太極拳夏令營,將於2017年7月10日-7月18日舉行。一、活動背景2016年7月,懷之商務服務中心已成功承辦了第一屆「2016兩岸學子文化交流暨太極拳夏令營」,該夏令營由東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局指導,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與臺北大學休閒運動管理學系共同主辦,東莞市電子科技學校協辦,並得到了東莞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局的大力支持,使活動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得到主辦方的充分肯定
  • 「豫記·太極」2020年第二屆雲臺山太極拳交流大賽
    2020年第二屆雲臺山太極拳交流大賽活動特色太極英雄會:邀請各流派太極拳領軍人物、名師名家參會交流,並舉辦多場名師講堂。5. 全網宣傳:除太極網全媒體平臺專業宣傳推廣外,邀請各大官媒及主流媒體平臺報導,引爆賽事知名度和影響力。優秀團隊或選手有機會獲得全網重點報導及推介。
  • 「奧運在北大 靜園觀太極」四周年太極拳群像雕塑文化展舉行
    2012年5月8日上午10點,「奧運在北大,靜園觀太極」四周年太極拳群像雕塑文化展在邱德拔體育館西側草坪開幕。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張彥,體育教研部主任郝光安,體育教研部黨委書記張銳,邱德拔體育館臨時管理小組副組長沈揚、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節目組嶽彪及相關媒體代表出席活動。
  • 關注丨第三屆京津冀「白石山」登山暨太極拳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11月1日,2020年第三屆京津冀中國體育彩票「白石山」登山暨太極拳交流活動在河北白石山景區成功舉辦。來自京津冀地區以及華北電力大學、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河北大學、保定學院等10所駐保高校的40多支代表隊1400多名登山、太極拳愛好者同11名體育冠軍「打卡」白石山,在登山健步欣賞奇峰秀景的同時,感悟太極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太極比武!太極拳交流大賽在雲臺古鎮上演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成安林太極聖地聚江湖豪傑,以武為媒創文旅盛會。10月25日,焦作修武雲臺古鎮「修武縣衙」內外,白衣飄飄,鑼鼓喧天。「豫記·太極」2020年第二屆雲臺山太極拳交流大賽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太極拳名師名家、太極拳愛好者、參賽選手700餘人同聚一堂,共襄盛會。
  • 申遺成功!河北永年楊氏、武氏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河北日報記者劉劍英攝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趙明 河北日報記者劉劍英)從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非遺項目「中國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評審通過,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河北省永年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位列其中。
  • 尊古太極精英傳人聚首溫縣慶州武院 緬懷師恩以「賽」致敬
    10月6月,第四屆「尊古太極」精英賽隆重召開之際,來自全國各地的「尊古太極」門下精英弟子聚首溫縣慶州武院,於陳慶州大師陵園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深切緬懷一代太極拳大師陳慶州。儀式莊嚴肅穆,充分彰顯了「尊古太極」尊師重道的太極門風以及太極拳的薪火傳承。   來自湖北的尊古太極代表隊於陵園前集體匯報表演太極劍致敬陳慶州大師。
  • 武式太極拳傳承概況
    但因陳長興年事已高,臥床不起,遂被介紹到溫縣趙堡鎮陳清平處」,「研究月餘,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後其長兄武澄清在舞陽縣北舞渡鎮鹽店發現《王宗嶽太極拳譜》一份,其中有《王宗嶽太極拳論》及行拳歌訣四篇,攜回交予武禹襄,為武氏太極拳理論體系的建構提供了依據。
  • 精武靜安輔導中心舉辦龍身蛇形太極拳交流賽
    主辦方供圖【新民晚報·新民網】7月23日龍身蛇形太極拳交流賽暨全民健身節活動在靜安臨汾社區活動中心舉行,來自精武靜安輔導中心12個輔導站的教練、學員116人參賽。首先閃亮登場是振武輔導站,武式太極拳,雙手劍,春秋大刀,陳式太極拳,42式太極劍輪番上陣,清一色年輕人,無論打拳,舞劍,還是揮春秋大刀,他們動作整齊,規範,有力量,觀眾掌聲不斷。黃腹麗和錢玲珍演練42式太極劍柔中有剛,剛中帶柔,她倆曾在高規格賽事中獲得過好成績。
  • 第一屆「曜陽杯」太極拳及健身氣功賽舉辦
    為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健身號召,更好發揮全民健身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積極作用及大力弘揚中國太極拳傳統精神文化,8月30日,由經開區曜陽國際醫養中心主辦,邯鄲市太極拳促進會大劇院分會、叢臺區健身氣功協會承辦的第一屆曜陽杯太極拳及健身氣功預賽在經開區曜陽國際醫養中心祥雲廣場召開。
  • 太極聖地聚江湖豪傑,以武為媒創文旅盛會
    「豫記·太極」2020年第二屆雲臺山太極拳交流大賽隆重開幕(記者王龍卿)太極聖地聚江湖豪傑,以武為媒創文旅盛會。10月25日上午焦作修武雲臺古鎮「修武縣衙」內外,白衣飄飄,鑼鼓喧天。「豫記·太極」2020年第二屆雲臺山太極拳交流大賽隆重開幕。
  • 陳有華—尊古太極國際聯合會主席 溫縣慶州武院院長
    陳有華—尊古太極國際聯合會主席 溫縣慶州武院院長
  • 太極聖地星火燃 2018年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國際交流大賽盛大開幕
    8月2日,太極聖地掀起太極熱潮,2018年第四屆中國陳家溝陳式太極拳國際交流大賽於太極拳祖祠盛大開幕,來自全球各地的121支代表隊數千名太極拳愛好者相聚太極拳發源地共襄盛會。開幕式現場人山人海大賽舉辦方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陳家溝太極拳學校表示此次大賽旨在充分展示太極拳發源地中國陳家溝的風採, 本著「以武會友、共同進步」的宗旨,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把大賽辦成有特色
  • 申遺成功是太極拳「祛魅」的契機
    然則,申遺成功不是太極拳越來越「高大上」,越來越「窄化」的標誌,而是它以「雅俗共賞」姿態,以更符合大眾審美的方式贏得更多人喜愛的一個契機。為太極拳申遺成功喝彩的同時,我們也應對太極拳文化保持敬畏。太極拳愛好者中,中老年人佔據較大比重,但這並不意味著此項運動屬於「中老年運動」。相反,它「內外兼修、舒緩有度」的特性適合不同年齡群體,頗具中國魅力。
  • 讓太極走向世界,讓世界共享太極!來看申遺成功背後的焦作力量……
    將使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更加珍視該遺產項目,進一步促進不同流派就拳理、拳法相互切磋,太極拳館、協會、研究會和習練者交流互動。太極拳申遺成功,各路媒體、眾多遊客和太極拳愛好者會聚焦作,體會武術和文化的激情碰撞。打造太極拳文化IP新高地挖掘太極拳新的時代價值,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太極拳,我市近年來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 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又多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
    從2000年開始,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先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經過多年發展,這些世界遺產的知名度越來越高。近年來,太極拳的發展環境也越來越好。比如,建立太極拳學院、舉辦世界範圍內的太極行活動、拍攝紀錄片《盛世太極》……太極拳正在為「破圈」發力。
  • 今天,第八屆麗江武術文化節暨第二屆麗江太極峰會」開幕
    今天,第八屆麗江武術文化節暨第二屆麗江太極峰會」開幕!11月27日上午,第八屆麗江武術文化節暨第二屆麗江太極峰會在麗江阿丹閣酒店開幕據了解,麗江已成功舉辦了七屆麗江武術文化節,本屆盛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太極拳愛好者,組委會邀請了各流派太極拳名家圍繞大賽主題共同探討太極文化及產業發展未來,共話趨勢、共贏未來。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太極拳成功申遺是太極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裡程碑!太極拳已在武當山流傳千百年張三丰創立了太極拳的基礎招式和精髓,流傳發展了千百年後,最終確立了中華武術「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