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又多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

2020-12-19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鄭超/文 影像產品採輯部/圖

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河南又多了一張世界級的文化名片。

從2000年開始,龍門石窟、安陽殷墟、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先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經過多年發展,這些世界遺產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近年來,太極拳的發展環境也越來越好。比如,建立太極拳學院、舉辦世界範圍內的太極行活動、拍攝紀錄片《盛世太極》……太極拳正在為「破圈」發力。

那麼,藉助太極拳成功申遺的契機,未來,太極拳將迎來哪些新發展?又將為焦作、河南文化旅遊產業帶來哪些新機遇?

【太極拳成為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助推河南文旅走向更高層次】

好消息傳開,令社會各界倍感振奮。

河南省旅遊規劃評審專家、國家文旅部青年旅遊培養專家張立生激動地表示:「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又一世界級遺產品牌得到確立,為太極文化的正名、傳承、發揚起到了推動作用,可以說,是太極文化發展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同時,太極文化,作為中國武術文化的一個支脈,在全球知名度高、影響力大、號召力強,對國家文化軟實力、國家形象的提升都有重要意義。

研究旅遊發展多年,張立生說,河南有一條黃金旅遊線路,就是以鄭、汴、洛為核心的沿黃旅遊帶,尤其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太極拳將為這一戰略的實施提供重要的支撐點,助推河南文旅走向更高層次,再添一個國際級文化旅遊品牌。

具體到對焦作的影響,張立生直言,焦作旅遊的痛點在於發展很不平衡,表現為北部以雲臺山為代表的山區旅遊很強,以焦作市主城區為代表的城市旅遊沒有發展起來。

「『雲-焦-陳』,即北部雲臺山-中部焦作主城區-南部陳家溝這個線路,是焦作南北旅遊發展主軸,只有陳家溝強了,才能有力帶動城區發展。」張立生認為,太極拳申遺成功後,可以預見,陳家溝旅遊一定會做強做大,對於焦作旅遊空間和格局的形成,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此外,沿著黃河北大堤,以陳家溝往兩邊輻射,未來,焦作市的鄉村旅遊帶也將被有力帶動起來。

【太極拳傳承人需文武兼備,太極拳院校建設氛圍正濃】

太極拳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也意味著需要直面發展問題,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

其中,傳承人缺失成為不容忽視的難點。這不光是太極拳的困境,也是傳統武術傳承發展的桎梏。

對此,焦作建立太極拳主要門派知名人士傳承體系,對市級以上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建立檔案和太極拳資料庫。

「現在不少人,特別是年輕人,把繼承、教授太極拳作為未來出路。」陳家溝陳氏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武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武術最高段位九段陳正雷說,未來,太極拳傳承要側重培養文武兼修、具有較高太極拳文化綜合素養的人才。

為此,焦作和溫縣向院校建設「發力」,為太極拳發展留住人才。

目前,焦作已有三所高校先後設立了太極拳學院。下一步,焦作還計劃籌建以協同創新為特色、產學研一體的太極文化大學,培養具有太極文化特質的師資人才、科研人才、傳媒人才、產業人才,形成校際聯合、層次豐富的學歷教育體系。

再看溫縣,2019年,溫縣與鄭州大學體育學院合作,建設了國內第一所專業太極拳本科院校——「河南太極拳學院」;成立中國太極拳職業教育中心,出臺「大師回歸」工程,鼓勵在外發展的太極拳名家回鄉辦學。

【太極拳「破圈」事件爭相湧現:世界百城超千萬人展演、宣傳片登上紐約時代廣場……】

在當今的傳播環境下,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傳播好太極文化,成為一個與時俱進的課題。

傳播始於了解。正因深諳這一道理,焦作市委書記王小平表示,太極拳不僅是「競技拳」,也是「文化拳」和「養生拳」,因此,以武會友、以武揚文就成了一個較好的實現途徑,一個個「破圈」事件爭相湧現。

——2017年,焦作市舉辦「世界百城千萬人太極拳展演」活動,短短17天時間,轟動效果沿「一帶一路」傳播,500多個國內市縣和25個國家,超千萬人踴躍參與;

——2017年9月,《太極拳,人類的共同財富》宣傳片在紐約時代廣場滾動播出;

——2019年9月17日,陳家溝在「一賽一節」期間成功舉辦功守道溫縣功夫大會總決賽;同年,陳家溝承辦2019年焦作「一帶一路」太極行活動啟動儀式,隨後,在國內200個城市和國外30個國家36個城市陸續點燃太極行活動;

——每年七八月份,參加「漢語橋」的外國大學生,來到陳家溝學習太極拳,這已成為增進河南省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青年學生間交流的重要紐帶;

——焦作市與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舉辦的2019中國功夫之旅品牌推廣協作體年會,也在向全世界展現中國功夫的文化魅力……

在做大做強「中國功夫·老家河南」品牌中,焦作先後參加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倫敦國際旅遊交易會等十餘次國際展會,並赴英國、波蘭、俄羅斯開展旅遊宣傳推廣活動。

這一系列走出去、請進來的活動,足以讓世界了解一個更加開放的陳家溝、更加開放的焦作、更加開放的河南,而太極拳也已成為代表河南、代表中國的重要文化旅遊品牌。

【河南建設「兩山兩拳」區域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示範帶,太極拳將和少林拳「攜手」發展】

強強聯合,才能事半功倍。在太極拳的推廣和創新發展上,這個道理同樣適用。

溫縣縣委書記毛文明介紹,2015年以來,溫縣先後投資7億元,在陳家溝實施了中華太極館、楊露禪學拳處等多項工程,並引進投資100億元的太極鎮項目。2017年,67萬遊客慕名來到陳家溝太極文化旅遊區,直接帶來經濟收入1300萬元。

而焦作市則將太極拳和焦作山水旅遊資源融合,包括雲臺山、青天河、神農山在內的景區均提供太極拳體驗活動和演出;引進IDG資本太極拳綜合文旅項目,動漫劇《太極蝌蚪成長記》、紀錄片《盛世太極》陸續推出,由張藝謀團隊打造的「印象太極」大型實景演出,也「落戶」陳家溝……

與此同時,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工程清單中明確指出,建設「兩山兩拳」區域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示範帶,打造太極、少林功夫國際文化旅遊品牌;焦作更通過建立「兩山兩拳」工作對接協調機制,編制鄭焦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專項規劃,實施「太極+少林」功夫之旅工程,為兩市文化旅遊業一體化協同發展打造新引擎。

此外,太極拳及焦作旅遊先後加入中國功夫旅遊聯盟、孔子學院「全球合作夥伴計劃」,與中國國旅總社籤訂《河南功夫旅遊全球推廣活動戰略合作協議》,與文化和旅遊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籤署太極文化走出去戰略合作協議。

(編輯:劉夢鴿 吉倩倩 首席編輯 華麗娟 )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又多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未來將和少林拳攜手...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鄭超/文 影像產品採輯部/圖 太極拳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河南又多了一張世界級的文化名片。焦作溫縣陳家溝,學員練習太極拳 【太極拳成為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助推河南文旅走向更高層次】
  • 12年長跑太極拳申遺成功,將高標準打造世界級全新IP
    2006年,國務院公布陳式太極拳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到,太極拳從開始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到正式申遺成功,前後共經歷了6次申報12年的時間。2008年,太極拳被文化部正式推薦為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這是太極拳第一次申遺。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總數位居...
    目前太極拳傳播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有4億多人,被公認為21世紀人類最佳健身運動方式。  「這是自太極拳創立以來,最值得慶賀的一件大喜事。」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從開始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成功入選,太極拳終於實至名歸地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太極拳申遺成功,新京報對話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和陳氏太極拳傳人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不忘對文化遺產保持敬畏
    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受到的關注度會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太極拳愛好者會更多。對於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對於太極拳各門派傳承人、研習者而言,這是一個歡欣鼓舞的重大利好。對一個國家而言,一項文化遺產走向世界視野,則需承擔更多的保護傳承責任。其前提是正本清源,讓世人看到此項文化遺產的本質屬性、本真面貌,看到它與世界、與人類產生更密切關聯的可能性。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申遺成功 2020-12-18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送王船,申遺成功! 福建又多一張世界級名片
    是以廈門為主參與申報成功的首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更是我國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聯合申報成功的第一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業界認為「送王船」的成功申遺將有助於向世界推廣閩南文化、中華文化提及「送王船」,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昨晚許多人的手機提示裡,都彈出了這樣一行小字「太極拳申遺成功」。從河南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裡走出來的太極拳,成了在冊的人類遺產。這對於陳家溝和太極拳的傳承人們的意義,遠不是手機上一行小字所能夠代表的。17日晚,太極故裡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沸騰了!
  • 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題:如何與世界共舞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還需「冷思考」  新華社記者周欣  2019年,「武術太極服」「武術太極劍」兩項武術太極裝備產品國際標準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評審發布;2020年1月8日,武術(太極拳
  • 喜大淚奔,太極拳第六次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宣布《太極拳》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歷時十二年的太極拳6次申遺之路,在這晚落下帷幕,為中國太極拳申遺畫上圓滿句號。
  • 太極拳申遺成功
    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北京時間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和地區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400架無人機共舞讓太極美出天際!
    央廣網焦作12月20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張浩)2020年12月17日,中國太極拳正式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河南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此次申遺在河南、在焦作溫縣受到廣泛關注。
  • 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悉,我國經典傳統武術「太極拳」在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上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已經達到世界第一。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世界申遺終成功——中國太極拳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利於進一步整合太極拳文化資源,形成合力,推動這一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弘揚。
  • 太極拳申遺成功:讓中華文化遺產更好地活在當下與未來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題:太極拳申遺成功:讓中華文化遺產更好地活在當下與未來新華社記者周瑋「太極拳」申遺成功!我們欣喜,自17世紀中葉形成的太極拳,其所蘊含的圓融通達、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將為更多人了解,也將收穫更多知音。我們樂見,遍布世界各地的習練者,成為文化遺產的保護者、傳承者,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親近、傳承著中華文化的基因。
  • 申遺成功是太極拳「祛魅」的契機
    媒體報導,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即為全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的名頭更響,受到的關注度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擁躉者會更多。對於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對於太極拳各門派傳承人、研習者而言,這是一個歡欣鼓舞的重大利好。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太極拳走向世界要注意些什麼?就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舉行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後來,文化和旅遊部將太極拳列入2019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報工作,委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組織的太極拳申遺相關材料進行完善修改,並按時上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時候環境和10年前不同了。
  • 張三丰也成韓國人 日韓印都在搶太極拳申遺
    據《河南商報》4月2日報導,自從2008年8月太極拳開始申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來,已經過去了7年,申請總是語言問題與文化隔閡難以成功。然而除了這些問題,日本、韓國與印度也在著手準備申報太極拳為他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據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遺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韓國利用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的影響,稱張三丰是遼東濟州島人,而濟州島目前由韓國控制,因此張三丰是韓國人。
  • 省體育局局長萬旭:太極拳是中華瑰寶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黃暉  12月18日上午,省體育局局長萬旭在接受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體育手機報等媒體採訪時表示,太極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喜訊傳來我們很激動,這對河南、對中國都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我有以下幾方面感受:  第一,能夠很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我們一直把太極拳定位為中華瑰寶、國家名片。
  • 除了太極拳 河南還有這些世界遺產
    除了太極拳 河南還有這些世界遺產 重磅消息!申遺成功!河南再添一世界遺產!它就是太極拳3億多人被譽為21世紀人類最佳健身運動方式「世界第一健身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