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不良「地圖」:11省市下降 東三省較高

2020-12-16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胡豔明 近期,地方監管局陸續公布本省銀行業統計數據。在已公布的12省市(地區)中,11省市(地區)不良資產率較2017年末實現下降。

分地區來看,北京、上海等地的不良貸款率都維持在了較低水平,其中北京市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最低,為0.34%。目前不良率水平較高地區仍集中在東三省地區,截至2018年末,吉林省銀行業不良率4.28%;黑龍江省銀行業3.24%;遼寧省銀行業在2018年三季度末為4.61%。

部分省市不良回落

2018年部分省市銀行業不良率呈現轉好跡象。記者初步統計發現,目前共有12省市公布四季度資產質量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12月底,除了上海地區有銀行業不良率小幅升高外,其餘省市不良率同比2017年底出現下降,且從全年各季度不良率數據走勢來看,呈現先高后低的走勢。

而且,數據顯示,相比2017年末,部分省市銀行業不良率下降幅度較大:浙江、貴州、山西、廣東,均有較大程度下降。北京、吉林、黑龍江、江蘇、廣西、廈門也有不同幅度下降。

其中,浙江資產質量轉好較明顯。浙江銀保監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浙江(不包括寧波地區)的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為1209億元,同比減少269億元;不良貸款率1.15%,同比下降0.49個百分點。

廣東(不包括深圳地區)銀行業不良率也出現了較大的降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廣東銀行業不良率為1.39%,比年初下降了0.29個百分點,降幅約為17.1%。

深圳尚未公布2018年第四季度數據,但是前三季度數據顯示,深圳銀行業不良率有走高的趨勢,2017年末為1.07%,到2018年前三季度分別為1.22%、1.14%、1.38%。

另外,貴州的銀行業不良率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分季度看,自2017年末到2018年末,該省銀行業不良率分別為 2.63%、2.30%、2.43%、2.38%和1.94%。且截至2018年年末,貴州在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方面均有大幅下降。截至2018年12月底,貴州銀行業貸款餘額24811.37億元,同比增長18.34%;不良貸款餘額為 480.92億元,較 2017年底的550.66億元減少近70億元,比年初下降0.69個百分點。

江蘇銀行業不良率也在下降。截至2018年12月底,江蘇省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為1429.31億元,同比增加約130億元,不良率為1.21%,同比下降0.04個百分點。

北京銀行業2018年末的貸款餘額為9.45萬億元,不良貸款餘額319億元,不良率也出現下降,但相較2018年一季度末和2018年年中的0.16%和0.15%,有明顯回升。

山西、甘肅、東三省的不良率仍處高位

與以往相比,東北地區的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在全國仍處於高位。

東三省中,遼寧(不包含大連地區)未公布2018年末的金融數據,但是遼寧省前三季度不良率分別為3.52%、4.38%、4.61%,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遼寧銀行業總資產6.19萬億元,不良貸款餘額1490.3億元,比年初增加520.2億元,不良率為4.61%。前三季度銀行業利潤106.53億元,比上年同期少盈利253.09億元,下降70.38%。

吉林省在2018年的不良率也逐步走高,一至四個季度末不良率分別是3.95%、4.12%、4.19%、4.28%。但距2017年末的4.31%略有下降。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金融機構總規模連續出現收縮:2018年末,吉林省銀行業總資產3.09萬億元,總負債2.97萬億元,同比下降0.70%、1.15%;不良貸款餘額815億元,不良率4.28%,與2017年末的不良餘額776億元,不良率4.31%相差不大。

黑龍江省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略低於遼寧和吉林,尚未突破4%,不過在2018年也呈現逐步走高,在四季度回落的情況。截至2018年年末,黑龍江省銀行業總資產3.89萬億元,不良貸款率3.24%,比年初下降0.09個百分點;其中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2.20%,比年初下降0.04個百分點。

甘肅還未公布2018年四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數據,但是從已公布的2017年末、2018年一季度和三季度數據來看,分別為3.51%、3.70%、4.02%,不良率在全國仍屬高位。

山西省2018年年末較上年不良率下降幅度較大,降幅13.4%,但目前仍高於3%,為3.04%。2018年底不良貸款768.71億,較2017年底的794.3億元也有下降。

另外,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廣州銀行業不良數據在全年的變化,2018年一季度至三季度不良率分別為1.79%、3.71%、3.57%,自去年二季度開始不良率猛增,不良貸款餘額從2018年一季度末的434億元激增至三季度末的924.38億,不良資產率也實現翻番。

銀行業不良四季度轉好

與各地陸續公布本省市銀行業數據之際,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2018年銀行業四季度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不良貸款餘額2.03萬億元,較上季末減少68億元;不良貸款率1.83%,較上季末下降0.04個百分點,保持平穩。

四季度商業銀行不良率實現下降,究其原因,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認為,「在2018年銀行的風險管理中,一個是對不良的認定更加嚴格規範;二是,去年銀行也加大了對不良貸款的核銷力度。」四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反映了銀行業經營狀態保持了平穩健康增長,總體風險可控。

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是原因之一,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2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銀保監會將始終緊盯幾個重要的風險領域,主要包括繼續加大力度處置銀行機構的不良資產,同時要控制新的不良貸款增長。在經濟下行過程當中,不良貸款增長的壓力較大,既要化解存量不良貸款,還要有效化解增量不良貸款。

另外,不良認定方面,銀保監會統信部副主任劉志清曾表示,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為92.8%,較上年末下降6.9個百分點。2018年,商業銀行累計核銷不良貸款9880億元,較上年多核銷2590億元,從而騰出更多空間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

中銀國際分析師勵雅敏表示,除了4季度各家銀行加大核銷處置力度因素外,資產質量數據的改善反映了銀行業存量不良包袱的消化已較為充分。

不過從個體來看,分化仍在持續,大行、農商行環比下降6BP、27BP至1.41%、3.96%;但股份行、城商行不 良 率 環 比 提 升 1BP、12BP至1.71%、1.29%,「我們認為股份行、城商行不良率小幅上行與部分銀行提升不良認定審慎程度以及去年4季度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有關。」勵雅敏表示。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梁濤:三季末不良資產處置1.73萬億元,P2P平臺僅餘6家
    前三季度處置不良資產1.73萬億元,戰不良任務剛過半 對於銀行業來說,今年無疑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疫情「黑天鵝」的出現讓銀行業面臨新的壓力。 梁濤表示,不良資產的認定和處置大步推進。
  • 中資抄底葡萄牙銀行業攻略: 11家銀行財務指標大揭底
    根據晨哨集團監測,2014年中資共發生6宗出境銀行業併購交易,佔全年金融標的出境併購宗數的33.33%。歐洲是中資金融併購最為熱門目的地。  就在晨哨集團發布葡萄牙銀行業投資標的系列研究報告之時,外界爆料稱復星國際和安邦集團有可能收購葡萄牙銀行Novo Banco。這家銀行正是晨哨報告中的11個葡萄牙銀行標的分析目標之一。
  • 四季度銀行不良資產迎處置高峰 規模料超萬億
    銀行三季報顯示,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率整體情況保持良好。截至今年三季度末,36家上市銀行中有16家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出現下降。與今年上半年相比,截至三季度末,36家上市銀行中有19家不良貸款率有所下降,其中平安銀行降幅最大,從上半年末的1.65%降至三季度末的1.32%。
  • 印度央行:預計印度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創20年之最
    【印度央行:預計印度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創
  • 2019年銀行業運行形勢分析及2020年展望
    2、資產質量總體可控,抵禦風險能力增強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銀行業保持穩健運行良好態勢,信貸資產質量總體可控。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率保持在2%以下,其中國有大型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年初和2018年同期均在下降;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率從2016年年中以來也在連續下降。
  • 從貸款遷徙率看銀行不良資產規模的變化趨勢
    來源:金霖金評目前市場和監管層廣泛採取不良貸款率作為銀行業資產質量的定量指標,其代表銀行已確認風險資產的相對數。雖然不良貸款率能夠給出銀行資產質量的現狀,但是缺乏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指導,因此銀行業研究還可以從趨勢性維度進行綜合考量。下面我們從從貸款遷徙率看銀行不良資產規模的變化趨勢。
  • 銀保監會發布2019年四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
    一、銀行業和保險業總資產平穩增長2019年四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90.0萬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116.8萬億元,佔比40.3%,資產總額同比增長8.3%;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51.8萬億元,佔比17.9%,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0.1%。
  • 最新全國生豬價格地圖出爐,10省市跌破15元一斤
    11月,生豬價格環比下降21.75%。豬價拐點出現,11月下降明顯11月29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22日-11月28日當周,豬肉批發價格為每公斤42.82元,環比下降6.5%,批發價格已連續三周下降。
  • 多地監管部門出手規範地方AMC不良資產業務
    不良資產處置正值高峰期,全國多個省市監管部門接連出手規範資產管理公司(AMC)的不良資產業務。  記者昨日獲悉,近日,福建銀保監局出臺《進一步規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進一步規範轄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下稱「資產公司」)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收購和處置業務(下稱「非金業務」),促進資產公司回歸不良資產主業。  上述《通知》要求,資產公司要發揮好金融體系的有效補充作用,科學把握時機,發揮「緊急通道」作用並適時退出。
  • 浦發銀行2019年分紅176.11 億元 不良率上升資產質量下降
    作者:東風4月25日,浦發銀行(600000.SH)發布年報稱,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906.88億元,同比增長11.60%;實現歸母淨利潤589.11億元,同比增長5.36%;基本每股收益為(來源:浦發銀行)據公告,浦發銀行擬每10股分紅6元,合計分紅176.11 億元(含稅)。
  • 招行走麥城:信用卡投訴量高居榜首,240億不良貸款餘額壓頂,曾陷...
    近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該通報顯示,今年7月至9月,銀行業消費投訴環比增長26.5%。其中,信用卡業務投訴較為突出。第三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並轉送的銀行業消費投訴中,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48406件,環比今年第二季度增長43.5%,在投訴總量中的佔比高達56.9%。
  • 銀行業2020合規大潮直擊
    背負利差、讓利、不良三空壓制,一向豪橫的銀行業業績承壓、股價不振,不免五味雜陳。 但近日,行情突變。11月銀行板塊上漲9%,跑贏滬深300指數3.3個百分點,按中信一級行業排名,居於30個板塊第5位。興業銀行、杭州銀行、常熟銀行、建設銀行單月漲幅居前,分別上漲18.1%、17.2%、14.9%、13.7%。
  • 多家銀行密集掛牌轉讓,不良資產處置提速
    第一筆不良資產項目名稱為「青島銀行東營分行持有的山東德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兩筆金融不良資產」,這筆債權掛牌開始時間為11月2日,結束時間為11月4日,債權總額為5249.35萬元,相較總額來比掛牌價格縮水至4777萬元。
  • ...兩家東北銀行「添愁」|不良貸款|哈爾濱銀行|盛京銀行|商業銀行...
    (原標題:上市銀行資產質量整體好轉 兩家東北銀行「添愁」) ■本報記者 毛宇舟隨著上市銀行年報的逐漸披露,不良資產分布地圖也逐漸清晰
  • 上半年不良資產交易大幅下滑,僅3省網拍平臺司法拍賣規模擴大
    浙商資產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0 年上半年不良資產市場整體交易呈下滑趨勢。2020 年上半年銀行招標規模約為525 億元,同比下降 27.7%;AMC 招標規模約為 9322 億元,同比下降 8.2%;非持牌機構招標規模約為 967 億元,同比下降 14.1%。
  • 男子家中發現「日本野心地圖」 中國東三省被畫入
    男子家中發現「日本野心地圖」 中國東三省被畫入   刻在銀盒上的疑似是「日本地圖」,可上面的內容卻讓人驚訝。這幅地圖竟將大片的中國領土劃入了日本,這是讓銀盒的所有者李先生做夢都沒想到的事兒。
  • 巴基斯坦的銀行業體系
    2015至2018年進口複合增長率為11%。出口方面表現一般,進出口赤字持續擴大,加上匯款增長放緩,導致經常帳戶赤字佔GDP比重從2015年1%增加至2018年的5.8%。因此巴基斯坦依靠外部融資調解進出口矛盾的依賴度也越來越高,外匯儲備壓力逐漸增大。去年一年巴基斯坦的外債持續增長,從651億美元增長至834億美元。
  • 中行去年淨利增4.76% 不良貸款「一升一降」
    摘要 【中行去年淨利增4.76% 不良貸款「一升一降」】上市銀行年報季迎來最後一家大行業績披露。3月29日,中國銀行在香港聯交所發布業績報告,去年該行實現淨利潤1724億元,同比增長4.76%。
  • 網友制2017中國孝心地圖:去年墊底東三省逆襲
    網友再制2017中國孝心地圖:馬雲家鄉第一  還記得去年網上火爆一時的「2016中國孝心地圖」嗎?今天2017出版了!春節前夕,由該系列地圖作者、網友「年輕泰」繪製的《2017中國孝心地圖》正式出爐,再度引發各界熱議。
  • 2018年信用卡行業進擊:「共債」隱現、不良抬頭
    788.61億元,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16%,佔比較上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由此可見,2018年我國銀行業整體上的信用卡資產質量保持平穩狀態,信貸風險處於可控範圍之內。根據銀聯披露的數據,我國各省市的信用卡不良率情況如下圖所示,其中前五名的高風險地區包括天津、重慶、遼寧、黑龍江以及北京。從數據可以看出,儘管天津、黑龍江不良率雖呈現一定幅度下降,但依舊處於高風險前五名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