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發布2019年四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

2020-12-21 金融網

圖片來源:微攝-圖片銀行

中國金融網2月17日訊(汗青)銀保監會今天發布了2019年四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情況。

一、銀行業和保險業總資產平穩增長

2019年四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90.0萬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116.8萬億元,佔比40.3%,資產總額同比增長8.3%;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51.8萬億元,佔比17.9%,資產總額同比增長10.1%。

2019年四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0.6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2萬億,增長12.2%。其中,產險公司總資產2.3萬億元,較年初下降2.3%;人身險公司總資產17.0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1%;再保險公司總資產4261億元,較年初增長16.8%;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總資產641億元,較年初增長15.0%。

二、銀行業和保險業持續加強金融服務

2019年四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餘額36.9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1.7萬億元,較年初增速24.6%。保障性安居工程貸款6.5萬億元,同比增長為8.4%。

 2019年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3萬億元,同比增長12.2%。賠款與給付支出1.3萬億元,同比增長4.9%。保單件數高速增長。2019年前四季度保險業新增保單件數495.4億件,同比增長70.5%。 

三、信貸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2019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1](法人口徑,下同)不良貸款餘額2.41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46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6%,與上季末持平。

2019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正常貸款餘額127.2萬億元,其中正常類貸款餘額123.5萬億元,關注類貸款餘額3.8萬億元[2]。

四、商業銀行利潤基本穩定,風險抵補能力較為充足

2019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2.0萬億元,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96%。商業銀行平均資產利潤率為0.87%,較上季末下降0.10個百分點。

2019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為4.5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493億元;撥備覆蓋率為186.08%,較上季末下降1.56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3.46%,較上季末下降0.03個百分點。

2019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不含外國銀行分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92%,較上季末增加0.08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95%,較上季末增加0.11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4.64%,較上季末增加0.10個百分點。

五、商業銀行流動性水平保持穩健

2019年四季度末,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3]為146.63%,較上季末上升9.34個百分點;流動性比例為58.46%,較上季末上升1.44個百分點;人民幣超額備付金率2.61%,較上季末上升0.65個百分點;存貸款比例(人民幣境內口徑)為75.40%,較上季末上升1.04個百分點。

[1]自2019年起,郵儲銀行納入「商業銀行」匯總口徑

[2] 按照監管規定,商業銀行應按照風險程度將貸款劃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前兩類為正常貸款,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正常貸款中,關注類貸款指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因素的貸款。

[3]流動性覆蓋率為資產規模在2000億元以上的商業銀行匯總數據。

相關焦點

  • 盜版軟體埋雷信息洩露 銀保監會再次出手整頓
    8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獨家獲悉,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推進使用正版軟體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各保險機構和監管機構提出規範軟體管理使用,相關指標不僅將納入相關監管評級當中,還將掀起自查和檢查「風暴」。「圖便宜便低價購買盜版軟體,系統會輕易被黑客攻破。」某保險從業人士直言,一旦系統在漏洞防護或技術維護上出現問題,平臺數據、用戶信息都會洩露。
  • 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情況如何?銀保監會回應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2日電 在2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劉宏健對2019年推出的促進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措施落地情況做出梳理。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劉宏健 來源:中國網有記者提問,銀保監會2019年推出了很多促進保險市場對外開放的措施,請問這些措施的落地情況怎麼樣?
  • 未央今日播報:個人信息保護法將制定 銀保監會啟動監管數據質量...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個人信息保護法將制定5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在下一步主要工作安排中指出,圍繞國家安全和社會治理,制定生物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行政處罰法、人民武裝警察法等。
  • 銀保監會發布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通報:信用卡業務投訴比例過半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通報了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並轉送的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從《通報》來看,銀行業的消費投訴主要集中在信用卡業務、個人貸款業務、理財類業務三個方面,其中信用卡業務是投訴「重災區」。
  • 銀保監會年內開2000張罰單,涉房貸款是重點
    特殊的2020年行進過半,隨著「嚴監管」步入常態化,銀保監系統也進一步加大了對銀行業、保險業、信託業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
  • 央行、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徵求...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2018年11月27日,人民銀行與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銀髮〔2018〕301號文,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的識別、監管和處置作出了總體性的制度安排。
  • 銀行業2019年罰單1531張、罰款8.08億 轉型陣痛仍在持續
    來源:十字財經作者:李意安2019全年,銀行嚴監管態勢仍在持續深化。據銀保監會網站披露信息統計,2019年全年,銀行罰單數量1531張(銀行系租賃機構罰單未納入在內),處罰總金額達到8.08億。相較於2018年銀保監會對銀行業開出超2000張罰單和超逾20億的處罰金額,2019年的罰單數量和處罰金額整體下滑較為明顯,但期間百萬級罰單出現次數頻仍,甚至出現了不乏千萬元級罰單。近年來,銀行監管態勢整體收緊,金融創新不再是行業發展的主題。2018年初,銀監會發布《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意見》,此後將近兩年的時間裡,罰單如雪片下。
  • 銀行也有人嚴管,銀保監會2億巨額罰款,21張罰單開給了哪家銀行
    2021年伊始,銀保監會就開出了一大巨額罰單,銀行業嚴格監管其實已是常態,高規格處罰更是經常有。巨額罰單又來了2021年1月8日,銀保監會一口氣開出21張罰單,這也是今天開出的第一批罰單。此次對7家金融機構共計處罰1.995億元。
  • ...銀保監會發布銀行保險機構員工履職迴避工作指導意見
    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銀行保險機構員工履職迴避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強對銀行保險機構員工履職行為的監管,推動行業自律和內部廉潔建設,提升內控機制有效性,督促各機構員工公平公正履職。
  • 2019年銀行業運行形勢分析及2020年展望
    二、存貸款規模平穩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2019年以來,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進一步增強。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銀行業用於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3.9萬億元,同比多增1.1萬億元。
  • 銀保監會「三定」方案公布:9個內設機構被合併 內設機構「26+1」
    今年3月,官方宣布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併,組建新的銀保監會。經歷8個月的調整,中央編辦於11月13日正式公布了銀保監會的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方案,即「三定」方案。根據「三定」方案,銀保監會為國務院正部級直屬事業單位。其職責包括15項,主要對全國銀行業和保險業實行統一監督管理。
  • 駱絮飛:深化數據治理和安全保障 推動銀行保險業數位化轉型發展
    銀保監會正在研究制定對銀行保險業的數據安全監管政策,全面推進銀行業保險業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推動健全數據治理和防護機制,強調數據應用各個環節的閉環管控,加強系統的防護。同時,將重點強化對金融消費者的信息保護,督促銀行保險機構牢固樹立以客戶為中心、負責任創新的正確理念。以下為演講全文。
  • 銀保監會談螞蟻集團問題:有普遍性,建議網際網路平臺對照約談內容自查
    同時,金融數位化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網絡安全、市場壟斷、數據權屬不清、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影響市場公平和金融穩定。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對於金融科技發展,銀保監會一貫堅持既鼓勵創新又堅守風險底線的態度,把握好創新與監管的動態平衡。
  • 保單報送存「遲漏錯」問題 國泰產險等被銀保監會點名
    據銀保監會官網消息,銀保監會發布了中國保險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數據治理情況的通報。通報指出,儘管保單登記平臺數據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個別公司存在數據報送不及時、不完整、不準確,數據整改不積極、效率低等問題。
  • 銀保監會公布:2020年二季度保險公司投訴情況 誰家又上榜?
    來源:13個精算師剛剛,銀保監會公布了2020年二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13退保黑產現象突出監管罰款力度也加大退保黑產的影響近期,多地銀保監局發布消費提示,指出近期保證保險投訴增多,背後有非法機構誘導隨著,銀保監會各職能部門在「三定」之後陸續穩定運轉,監管部門對保險業的處罰力度也日益加大。僅是2020年上半年,中介機構就有多家被停新業務3年,罰款力度前所未有,參見《中介處罰再升級:停新業務3年,吊銷許可證!上半年罰款近2千萬~》。
  • 銀保監會對財產保險公司產品實施分類監管和屬地監管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6日訊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加強和改進產品監管,提升財產保險行業產品質量,今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了《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財產保險公司產品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 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20年第13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已於2020年9月1日經中國銀保監會2020年第11次委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北京銀保監局警示保險直播帶貨風險;《中國銀保監會行政處罰辦法...
    「回頭看」6月24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明確對連續3年市場亂象整治工作進行「回頭看」:一看主體責任是否落實到位;二看實體經濟是否真正受益;三看整改措施是否嚴實有效;四看違法違規是否明顯遏制;五看合規機制是否健全管用。
  • 銀行業不良「地圖」:11省市下降 東三省較高
    浙江銀保監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浙江(不包括寧波地區)的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為1209億元,同比減少269億元;不良貸款率1.15%,同比下降0.49個百分點。廣東(不包括深圳地區)銀行業不良率也出現了較大的降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廣東銀行業不良率為1.39%,比年初下降了0.29個百分點,降幅約為17.1%。
  • 銀保監會直接監管36家財險及再保險公司 其餘64家實施屬地監管
    來源:銀保監會為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統籌財險監管資源,完善財險公司監管工作體制機制,提高監管有效性,日前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印發<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監管主體職責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