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河古鎮——「江尾海頭」第一鎮

2020-12-21 騰訊網

萬裡長江第一港瀏河港赫赫有名,它位於江蘇蘇州太倉市瀏河鎮。而瀏河鎮則是長江尾的最後一個小鎮,也可稱為「東海入海第一鎮」、「江尾海頭第一鎮」,更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古代漕糧北運的重要出海港口,開展對外貿易時諸國商船聚集地,號稱「六國碼頭」。

航拍新瀏河新面貌 瀏河宣傳辦攝 圖片來源:文明太倉網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

鄭和為何對太倉情有獨鍾?因為太倉劉家港是一座天然深水良港。它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長江入海口,被稱為「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門戶」。元朝時這裡就「潮汐洶湧,可容萬斛之舟」,常年不淤不凍,很少有風暴侵襲。明初,劉家港被立為軍漕基地,設立船廠、儲備糧食,並在周圍建立倉庫91座,每年盡收江南蘇、松、杭、嘉、湖5府糧食數百萬石,俗稱「百萬倉」。這無疑為鄭和兩萬多人的龐大船隊的後勤保障提供了方便。此外,太倉是離明朝都城南京最近的臨海港口,便於朝廷和船隊取得聯繫,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

天妃宮是瀏河鎮最負盛名的古蹟,舊稱靈慈宮。明代鄭和下西洋,從劉家港啟航前,必先在此進香祈求海神娘娘保佑航海平安,並於七下西洋結束後在此親立《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碑》。

不乏老字號特色美食

瀏河鎮的繁華有「小上海」之稱,不乏數家老字號特色特產。

萬茂醬園歷史久長,清同治年間,本鎮儒商朱湘舟開設,後為其孫朱屺瞻主管過一段時間。櫃檯裡貨架上整齊碼放著商品,有鹹、甜辣醬、醬菜、黃酒、白酒、豆油、菜油、麻油等,罈罈罐罐、陶缽、缸盆,以及提子、桿秤、盤秤等計量器具。

東昇翔食品店,由吳縣陸墓人蔡雪塵於1920年開設,地址鎮中心街十字弄口,兩開間門面,以經營糕餅糖果著稱,內有糕餅工場,店員職工20餘人,以自產自銷為主。業主曾學習蘇州名店採芝齋,有一手絕活,生產椒鹽桃片、杏仁酥、襪底酥、芝麻棗泥餅、粽子糖、寸金糖、蔥油酥糖、肉餃、酒釀餅、豬油米花糖等。

聚興館,是本地婦孺皆知,名聞江南的百年老店。聘請名廚掌勺,烹飪長江四鮮(銀魚、刀魚、鮰魚、鰣魚)特色菜,再加海鮮魚(黃魚、帶魚、鯧魚、馬鮫魚、梭子蟹),各地商人慕名而來品嘗,生意興隆,名聲大振。後店主扶助其子倪崇山經營,15年苦心經營建新樓。鎮上、外地富商接踵而來,門庭若市。

小橋流水人家 最美古鎮風光 俞正修攝 圖片來源:文明太倉網

老街新貌依舊風情萬種

如今走在瀏河古鎮的老街上,這條老街已經經過了改造,但這裡的建築卻依舊保持著原有的風格。

據了解,在瀏河古鎮改造的過程中,也同樣注重對古橋風貌的修復還原。位於中心街老瀏河上,南北走向的老浮橋古稱寧海橋。作為瀏河鎮較有名的橋梁之一,老浮橋也被列為瀏河古鎮保護工程中的重點修復對象。

除了老浮橋,沿瀂漕河還改造了永安橋、中間橋、水帶橋等6座橋梁,同時還新建了幾座仿製古拱橋。

此外,瀏河鎮利用毗鄰上海、長江岸邊的區位優勢,挖掘長江旅遊資源,振興鄉村旅遊經濟。在該鎮七十二家村路口江堤內,一直有一片200畝的墾荒地,環境面貌很差。為推進農旅融合,打造七十二家村田園旅遊綜合體,瀏河鎮對這片荒灘進行規劃,改造成花海。經過前期荒地退耕清理,之后土地平整、開溝建渠、人工播種,花費約20萬元,種上滿天星、百日草、波斯菊等10多種花卉,花期可從5月至11月。

如今,從江堤上遠望,仿佛進入了花的海洋,在這裡可以呼吸百花的芳香,拍下美美的照片。周末雙休高峰期間,每天吸引近千名上海遊客前來賞花留影、飽覽長江美景。下一步,瀏河鎮將以原鄉、生態的打造手法,整合域內資源,將以景觀農業營造大環境,通過「農業+旅遊」,讓鄉村旅遊「火起來」。

來源:騰訊網、新浪網、荔枝網、馬蜂窩網

審核:殷黎 主編:李璐 責編:洪波

相關焦點

  • 瀏河古鎮——「江尾海頭」第一鎮
    而瀏河鎮則是長江尾的最後一個小鎮,也可稱為「東海入海第一鎮」、「江尾海頭第一鎮」,更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古代漕糧北運的重要出海港口,開展對外貿易時諸國商船聚集地,號稱「六國碼頭」。
  • 江蘇太倉市有一個小鎮,人口9.9萬,被譽為「江尾海頭第一鎮」
    瀏河鎮,是江蘇省重點鎮,位於太倉市東部,長江南岸,為江防要地和長江門戶,距市區18千米。面積64.59平方千米,人口9.9萬。轄6個社區、8個行政村。昆(山)瀏(河)、嘉(定)瀏(河)、滬浮(橋)等公路在境內交會。新瀏河在此入長江,設碼頭。
  • 在江尾海頭第一鎮太倉,釣龍蝦摘西瓜,尋找鄉村裡童年的暑假時光
    江尾海頭第一鎮——瀏河鎮西南部的何橋村,田裡的小龍蝦,正是到了最成熟的季節吃過午飯,細雨中就到瀏河古鎮走一走,瀏河鎮是江尾海頭第一鎮,是婁東畫派的發祥地」的古鎮風貌,歷經千年歲月的青石板路,在雨中噌噌發亮,古老的粉牆黛瓦依然被保留著,靜靜的矗立在瀏河兩岸。
  • 景美人少美食多,網紅主播帶你探秘「江尾海頭第一鎮」
    01江尾海頭第一鎮 ● 瀏河古鎮 ● 在瀏河古鎮就有一個有詩有酒的愜意之所——婁東米酒文化館。
  • 慢遊生態古鎮——太倉瀏河古鎮 吃地道三鮮
    來到這座古鎮,給人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便是安靜、舒服,在江堤邊可以享受拂面的涼風;在古鎮街道上可以體味假日的慵懶;還有吃得停不下的河鮮、江鮮和海鮮,只覺美好時光真的短暫。江堤美景讓人心曠神怡上午9點,記者來到了位於瀏河鎮的江灘溼地公園,儘管時間尚早,但來這兒休閒的遊客已有不少。當地人告訴記者,這個公園是去年開始建造的,目前已頗具規模。
  • 瀏河古鎮驚現下一個「拙政園」(圖)
    近期,瀏河成為上海旅遊和投資的熱點。瀏河地處江尾海頭,最近處距離上海寶山僅2公裡。由於交通的持續改善,瀏河所屬的北上海板塊度假價值和投資價值迅速升溫,引起上海市場的追逐。
  • 徵稿|「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
    2020年「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徵稿啟事瀏河,東沿長江,南臨上海,西連蘇州,北靠太倉港。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江海河三鮮美食之鄉。2015年,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獲評長三角最美鄉鎮。瀏河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綜合實力,被譽為「江尾海頭第一鎮」。
  • 徵稿|「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
    2020年「鄭和杯」——大美瀏河全國攝影作品展徵稿啟事瀏河,東沿長江,南臨上海,西連蘇州,北靠太倉港。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衛生鎮、中國江海河三鮮美食之鄉。2015年,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獲評長三角最美鄉鎮。瀏河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綜合實力,被譽為「江尾海頭第一鎮」。
  • 無錫「黃山湖」——美人千面的江尾海頭
    無錫「黃山湖」——美人千面的江尾海頭江南地區最不缺少的就是山清水秀的景色,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第一次來到江南的時候還是非常的驚豔和豔羨的,因為這裡是我們那裡看不到的碧波藍天,是氤氳的空氣,是撲面的習習涼風,是草木的清香混合著水汽的溼潤,是溫暖和煦的每一天
  • 江蘇太倉五大古鎮,這些美好的風景少有人知
    這裡藏著不少江南水鄉古鎮,寧靜而古樸,卻大多少為人知。推薦太倉5處值得一去的古鎮,你知道幾處呢?1 沙溪古鎮古稱沙頭,自古有「東有十八鎮,沙頭第一鎮」之說,有著1800多年的歷史。2 瀏河古鎮「江尾海頭第一鎮」的美譽。
  • ...太倉市|璜涇|劉家港|烏鎮|古鎮|江蘇|雙鳳鎮|沙溪鎮|沙頭|永安
    這裡藏著不少江南水鄉古鎮,寧靜而古樸,卻大多少為人知。推薦太倉5處值得一去的古鎮,你知道幾處呢?1 沙溪古鎮古稱沙頭,自古有「東有十八鎮,沙頭第一鎮」之說,有著1800多年的歷史。今天的沙溪鎮小橋流水,枕河人家,街巷深處,古韻猶存,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這裡有大片的臨水建築和漫長的古街,有幽深古老的小巷和古樸雄渾的古橋。
  • 探訪鄉村振興蘇州路徑大型實地採訪·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
    在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採訪,一不小心,你就會踏入上海地界,這裡東與崇明島隔江相望,南與上海寶山、嘉定區接壤。瀏河鎮上建有上海九院分部,兩地居民公交相通,瀏河的長江鮮酒樓一半以上客人來自上海。  瀏河的鄉村,特點也許並不鮮明,但一場發展的布局正悄然展開,通過深入實施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三年行動計劃,集體掌控流轉土地比例已達95%,創歷史新高;形成「四大片區」格局,在集約化發展、產業化經營上下功夫,著力做大規模、做優品質;臨滬地帶,農業項目、鄉村旅遊載體建設正逐步開啟。
  • 江陰是「江尾海頭」?姜子牙釣魚臺,遠望2號贈江陰,對遊客開放
    遇到霧天,封江停航,人坐在車裡要等幾個小時,苦不堪言。 好在江蘇省加快補過江通道短板,滬蘇通公鐵大橋,五峰山公鐵大橋下個月就會通車,集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高速鐵路的「三合一」常泰大橋已經開工兩年,這些公鐵大橋將一個又一個打破公鐵大橋跨度世界紀錄,而不是江陰大橋的世界第四,是一個又一個的世界第一!
  • 「瀏河古鎮種塊地啊!」
    上周四,約上一眾好友,去江蘇太倉的瀏河古鎮逛了一圈,那天天氣晴朗,幾個人走走停停,看桃花三兩枝,江邊大堤內已然水暖鴨先知,非常愜意。消磨了一上午,中午時分吃了非常道地的農家菜,老鵝燒土豆,地衣炒雞蛋,還有河豚魚湯下午,去農場主的地裡劃了一塊塘邊的地,種上了一些菜.這麼好玩的事,今天堂堂就細細分享給大家。
  • 雙軌交通加持,瀏河迎歷史發展新機遇,下一站上海!剛需必看!
    01 太倉瀏河加速融入上海生活圈 太倉瀏河勢必超越花橋 價格窪地未來可期!同樣的區位和交通優勢,不同的是瀏河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瀏河地處太倉市最東端,位於長江入海口南岸、上海西北,與寶山、嘉定接壤。與崇明島隔江相望,是長江口的第二道門戶。江海之交,東枕長江,南臨上海,是江蘇省的「東大門」,被譽為「江尾海頭第一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