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鄉村振興蘇州路徑大型實地採訪·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

2020-12-21 水產養殖網

探訪鄉村振興蘇州路徑大型實地採訪·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

2019-09-11 15: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蘇州日報        瀏覽量: 2640 次 我要評論
在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採訪,一不小心,你就會踏入上海地界,這裡東與崇明島隔江相望,南與上海寶山、嘉定區接壤。瀏河鎮上建有上海九院分部,兩地居民公交相通,瀏河的長江鮮酒樓一半以上客人來自上海。

  瀏河的鄉村,特點也許並不鮮明,但一場發展的布局正悄然展開,通過深入實施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工作三年行動計劃,集體掌控流轉土地比例已達95%,創歷史新高;形成「四大片區」格局,在集約化發展、產業化經營上下功夫,著力做大規模、做優品質;臨滬地帶,農業項目、鄉村旅遊載體建設正逐步開啟。

  乘著鄉村振興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東風,沿江臨滬的瀏河,正苦練內功、蓄勢發力,努力實現農業規模擴張和提質增效同向發力,高質量建設全域旅遊的現代濱江田園城鎮。
&nbsp
  「一鏈貫四區」,築實鄉村發展每一寸地基
&nbsp
  走進瀏河鎮桃源生態農場,2600多畝連片農田直通長江邊,水稻長勢良好,農機庫裡的現代農機一字排開。這裡有4個專業合作社,是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的農業科技示範基地、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示範點,以及太倉市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

  「這麼連片規模的農田,本身也是一道風景。」瀏河鎮農技站副站長黃展飛說。這裡還處於太倉長江口旅遊度假區,去年還舉辦了首屆稻田龍蝦節活動,吸引了不少遊客。

  桃源生態農場,只是瀏河農業農村發展的一個縮影。

  瀏河鎮副鎮長錢敏芳介紹,瀏河以「一鏈貫四區」體系建設為定位,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目標,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努力推動農業產業布局塊狀建設,不斷提升農業內涵和產業附加值。

  「一鏈」是指以瀏河古鎮老街、天妃宮、梅花草堂、江海文化、美食文化節等歷史名人名景名節,結合瀏河鎮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建設,大力發展旅遊觀光、林果採摘、生態農莊、休閒垂釣等鄉村休閒服務項目,打造集農業展示觀光科普、鄉村風情文化體驗及精品特色農業產品消費於一體的農業休閒生態文化服務鏈。「四區」則是指東部糧食示範區、南部林果特色區、西部精品農旅區和北部種養結合區。

  「我們現在主要是打好基礎,要夯實每一個區域的基礎,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發展目標。」錢敏芳說。除土地流轉外,目前,瀏河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95萬畝,佔比達65.48%。特色種養業在有序推廣,建成稻蝦、稻蟹種養基地5個,何橋村與同程旅遊共同承辦了第二屆龍蝦垂釣節,助力鄉村旅遊品牌建設。農文旅也加快融合,七十二家村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抓緊實施,「長江口農旅」電商平臺知名度日益擴大。

  類似的努力,在瀏河鄉村大地不斷閃現。新閘村今年投入1200多萬元建設1700畝高標準農田,並在稻蟹、稻蝦共作基礎上,今年又引進了羅氏沼蝦新品種。「我們村集體先試驗,然後推廣到種田大戶,以此來增加農田收益和農民收益。」村主任顧解龍說。
&nbsp
  創新「定製村幹」,培育農業農村全能型人才
&nbsp
  伴隨著陣陣轟鳴聲,一架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時而快速前行,時而緩緩轉彎,時而臨空懸停,一邊飛行,一邊噴出乳白色水霧。8月底,瀏河鎮組織各村的農業委培生,在桃源生態農場,集中學習植保無人機的操作。

  2016年至今,瀏河鎮共招錄23名農業委培生,平均年齡23歲,大學學歷16人,大專學歷7人。瀏河鎮黨委堅持以建設「管理型+技術型」雙型人才為目標,緊扣「訓」「管」「用」三個關鍵環節,著力把優秀農業委培生培養成為「定製村幹」,打造一支符合時代需要、助推鄉村振興的好隊伍。

  瀏河鎮黨委組織委員黃莉介紹,該鎮制定了「遞進培訓」和「滴灌培養」的長期培養規劃,著力培養「一專多能」的新時期農業農村人才。安排農業委培生參加水稻高產創建、作物栽培、農產品銷售等各類專業培訓,並將其納入瀏河鎮青年幹部「360°循環培養體系」,選派鎮農業技術骨幹作為「帶班老師」直接掛鈎,各村安排經驗豐富的農技員對本村「定製村幹」進行一對一幫扶傳教。

  「在農忙期間,要求所有農業委培生必須從事農業生產第一線工作,在農業生產中磨鍊意志、增強經驗。」黃莉說。

  瀏河鎮還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綜合考量農業委培生的工作實效和群眾滿意度,為選拔培養「定製村幹」打好基礎。年底成立鎮村兩級考核領導小組,從德能勤績廉多方面對委培生進行全面考核,考核結果和年底獎金直接掛鈎。各村則結合本村農業特色,提供多樣化培養平臺,讓優秀農業委培生加快成長。如,東倉村農業委培生創新建設「長江口農旅」微信商城,何橋村農業委培生成功試種食用菌松茸,閘北村農業委培生參與合作社管理。

  黃莉介紹,該鎮探索實施農業委培生能進能出機制,明確更多發展方向,如成為農業專技型人才和合作社管理型人才,特別優秀的可以納入村「兩委」後備幹部隊伍,讓他們有更多的發展空間,激發隊伍活力。

  「把優秀農業委培生培養成為『定製村幹』,既要『接地氣』,立足農業生產實踐,發揮個人特長,又要『知天氣』,著眼農村發展整體規劃,以科學的考核和管理全方位提升個人素質。」黃莉說,瀏河鎮將繼續搭臺壓擔,創新培養模式,培育農業農村工作全能型人才。
&nbsp
  發揮「橋頭堡」優勢,在融入中探索產業振興新路
&nbsp
  按照瀏河與嘉定華亭鎮籤訂的農業戰略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建立更廣泛、更深層次的合作夥伴關係,充分發揮和挖掘兩地資源和產業特色,整合兩地供需關係,建立互聯互通的服務菜單,打造農旅互動、農旅合一新模式。

  瀏河鎮瀏南村有個自然村叫七十二家村,古時以瀏河七十二家村為中心,南北兩側綿延20餘公裡的江岸,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如今,這裡的江邊墾荒地建起了一片花海,七十二家村將打造成為田園綜合體,瀏南村還成立古港林果專業合作社,種植果樹超過8700棵。

  站在果林旁,視野開闊,稻田間不時有白鷺飛起。農田不遠處,就是上海嘉定農村。瀏河鎮構建「一核三片區」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其中「一核」是指以恆大文旅城項目為核心,「三片區」是指瀏河古鎮、江灘溼地公園和七十二家村田園綜合體。這個布局目標客戶很明顯,瞄準的是上海客。

  瀏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義說,作為「江尾海頭第一鎮」,瀏河優質的自然地理、古鎮人文資源,以及長江口度假區的極優發展,與上海嘉定、寶山接壤,同上海「一公裡」對接,是滬上真正的「後花園」。

  當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推進正酣。太倉瀏河鎮與上海嘉定區華亭鎮籤訂了一體化發展戰略框架協議,區域化黨建共建聯建、農業戰略合作、協同創新核心圈戰略合作均包含其中;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合作的瀏河人民醫院,當地市民坐享「三甲醫院的服務,鄉鎮醫院的收費」。瀏河鎮正建設「全域旅遊的現代濱江田園城鎮」,如今每到周末從上海跑來的不僅是「跨省置業者」,還有騎著自行車與摩託車成群結隊而來的「騎友」,吃一碗麵,然後到瀏河長江口的溼地公園逛逛,晚飯還有「江海河」美食……

  特別是在「三農」領域,更細的合作已然展開。錢敏芳介紹,瀏河的林果與上海的鄉巴佬品牌形成合作,與華亭鎮的設施農業合作項目正在積極對接,「我們做那邊沒有的東西,他們那邊都是大棚,我們就做露天的,可以辦節聯動。我們將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揮好瀏河的優勢,促進農業轉型發展、提檔升級,探索出一條符合瀏河實際的農業產業振興的新路子。」(出處:蘇州日報)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上海嘉定到蘇州太倉首條斷頭路貫通,今後去太倉太方便了
    自從上海嘉定城北路和蘇州太倉的嶽麓公路貫通後,去江蘇太倉就更加方便了,今天趁著天氣還不錯,我就把這個路程走了一遍。城北路兩邊的植物和綠化嘉定平城路城北路出發到太倉嶽鹿公路路程顯示11公裡,行駛時常20分鐘。
  • 蘇州瀏河海鮮街: 老漁港勁刮休閒風(組圖)
    由蘇州婁門出發,婁江流經了崑山,流經了太倉,最終以瀏河的名義注入長江、東海。  如果說瀏河是一條流淌的紐帶,那麼,海港是一個支點,漁港路是一根槓桿,撬起了一個航海漁業、江南古鎮和濱江新城的交融街區。  太湖的一灣碧波向東。生活在江海河匯合點,這裡的人們有著怎樣的情懷?
  • 蘇州太倉天鏡湖驚現「大蛇」狀神秘黑影?記者實地探訪
    近日,網上流傳一則"蘇州太倉天鏡湖公園出現大型蛇類"的消息,我們昨天的節目也做了相關報導。10月16日,記者再次來到蘇州太倉天鏡湖進行探訪,一起來看看現場的情況目前是什麼樣子。
  • 太倉筆記:瀏河北岸的水杉林蔭道
    瀏河現在作為一條橫穿市區的河,給太倉帶來的風景觀感,自然是整個太倉風景中最核心的元素。假日裡,瀏河邊的綠地中經常有合家老小來支帳篷、綁吊床、打撲克、野餐,孩子在周圍歡快地跑來跑去,大人們愜意地在樹蔭裡享受時光。年輕人集體組織活動也經常會就直接選擇在這市中心的河畔。
  • 輾轉20多公裡到太倉瀏河 老人想找「154886」
    本報訊(記者 方方 通訊員 楊加永)11月3日一大早,74歲的張雨英一行三人從太倉城區出發,輾轉換乘了2次公交車,趕了一個多小時的路,來到太倉市公安局瀏河派出所,自稱要尋找一位幾天前曾經幫助過她的小夥子。在民警的耐心詢問下,張阿婆掏出了一封疊得工工整整的感謝信,她說自己不知道小夥子的姓名,只知道他穿著公安輔警的服裝。
  • 蘇州吳江「美美江村」研學二日遊入選江蘇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梅源 通訊員 李國祥)9月17日上午,江蘇省文旅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十一屆江蘇省鄉村旅遊節將於9月26日在蘇州高新區樹山村正式拉開帷幕,持續到10月底結束,發布會上還提前推出了50條江蘇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供遊客參考。
  • 瀏河古鎮——「江尾海頭」第一鎮
    「萬裡長江第一港」瀏河港赫赫有名,它位於江蘇蘇州太倉市瀏河鎮。 航拍新瀏河新面貌 瀏河宣傳辦攝 圖片來源:文明太倉網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
  • 蘇州吳江「美美江村」研學二日遊入選江蘇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梅源 通訊員 李國祥)9月17日上午,江蘇省文旅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第十一屆江蘇省鄉村旅遊節將於9月26日在蘇州高新區樹山村正式拉開帷幕,發布會上還提前推出了50條江蘇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蘇州吳江「美美江村」研學二日遊榜上有名。
  • 慢遊生態古鎮——太倉瀏河古鎮 吃地道三鮮
    昨天記者啟程前往「慢遊新景」第四站——太倉瀏河古鎮。從蘇州古城出發,路程1個多小時,儘管正值高速公路免費,但全程無「鴨梨」。記者了解到,江灘溼地公園是太倉長江口旅遊度假區精心打造的「長江口森林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老街新貌依舊風情萬種來到了瀏河,不得不去的當然是老街。走在瀏河古鎮的老街上,看得出來,這條老街已經經過了改造,但這裡的建築卻依舊保持著原有的風格。
  • 地鐵真的來了,瀏河文旅板塊要起飛?
    嘉閔線確定向北延伸至太倉,實現與滬通鐵路換乘,從上海中心城區到瀏河的通勤時間可縮短到一小時以內。在9月8日上午舉行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上海市政府發布會上,明確嘉閔線將於明年開工建設,並向北延伸至太倉。
  • 江蘇:蘇州太倉港區高智能散貨碼頭啟動大型卸船機安裝
    圖為卸船機滾裝上岸安裝現場9月6日,由中交三航局總承包的蘇州港太倉港區協鑫高智能散貨碼頭工程,開始大型卸船機安裝。協鑫碼頭(一期)煤炭散貨深水碼頭需安裝3臺鬥輪機、3臺卸船機、2臺裝船機等大型設備。本次安裝的這兩臺卸船機外伸距達30m,設計能力為3600t/h,可滿足最大5萬噸級輪船接卸。太倉港區協鑫高智能散貨碼頭工程,位於江蘇省太倉市境內,經濟腹地廣闊,南鄰上海、西接蘇州工業園區。隔江與上海崇明島相望。距蘇州市區約75km,距上海市區約55km。
  • 蘇州光福鎮:巧打「文化牌」,激活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
    去年年底,光福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這塊「金字招牌」為光福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以精神為引領,築牢發展根基「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堅屋固。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只要擁有信念,就會有迎難而上的決心和勇氣,就可能創造『水滴石穿』的奇蹟」。這一點,是所有光福人達成的共識。
  • 太倉瀏河,或許是當前環滬置業的最佳選擇?
    環滬置業為何要首選瀏河?理由一:超強宜居性,住在這裡,和上海無區別!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太倉瀏河位於長江西岸,上海西北,與寶山嘉定接壤。除了與上海的地緣性優勢外,瀏河本身條件出色,豐富的自然資源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並存:十裡江灘溼地公園這座天然氧吧適宜養生,漁港碼頭上盡享江海海鮮盛宴,瀏河古鎮上的各種藝術館、歷史古蹟,讓人飽覽文韻幽香。
  • 瀏河漁港碼頭大批海鮮進港 場面壯觀
    百餘噸海產品銷往市場, 將大大豐富了我市市民及 周邊上海、蘇州、無錫等地百姓的節日菜籃子。 關於瀏河漁港 瀏河漁港由北宋時的濱海漁村發展而來。元明時成為國內著名漁港,位於老瀏河陳家灣至龍王灣水域。
  • 蘇州這個區域到上海只要幾分鐘……
    嶽鹿公路新建工程: 太倉到上海,只需幾分鐘 太倉陸渡到上海嘉定城北隔著一段新瀏河,兩地百姓想要往返兩地,必須從其他道路繞行。在尖峰時段還會堵車,長期以往兩地市民深受交通不便之擾。
  • 旅遊:瀏河古鎮——鄭和下西洋的地方,中國「第一漁港之鄉」
    瀏河鎮,隸屬江蘇省太倉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是江蘇省重點鎮。東與崇明島隔江相望,南與上海寶山、嘉定兩區接壤,為長江口的第二道門戶、太倉市沿江的重要集鎮、江蘇省最大的漁業基地。瀏河鎮是太倉市區的衛星鎮,距市區約20公裡,瀏河到市區有太瀏公路連接。
  • 姑蘇-蘇州
    蘇州 簡稱「蘇」,古稱姑蘇、平江,是江蘇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風景旅遊城市。 蘇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中國大運河蘇州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太倉瀏河,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
    太倉,長江口南岸,與崇明島隔江相望,沿南北高架,經薀川路一路向北就進入太倉境內,瀏河,古稱劉家港,位於長江入海口南岸,為江蘇省最大的漁業基地,歷史上為江南地區出海要津,元朝海上漕運新航線起點,古代對外貿易重要港口,永樂元年(1403年)開港,享有「六國碼頭」之譽,明代航海家鄭和統領大明船隊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蘇州太倉:政企攜手唱響智能製造「大合唱」
    日前,第四批江蘇省產學研產業協同創新基地名單公布,太倉高新區被確認為江蘇省智能製造產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在智能製造風起雲湧的當下,太倉高新區憑藉雄厚的製造基礎,為太倉承擔起探索者的角色。近幾年,太倉高新區立足對德合作這一特色產業優勢,瞄準智能化改造、數位化轉型這一路徑,全面提升產業能級,企業與政府共同發力,唱響智能製造「大合唱」。今年10月,老虎表面技術新材料(蘇州)有限公司攜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郵電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企業和大學共同成立工業人工智慧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推進智能工廠建設。
  • 江蘇蘇州太倉市最東邊的鎮,與上海市相鄰,入選全國千強鎮
    江蘇省蘇州崑山市(縣級市)因靠近上海市而著名,其實蘇州還有一個縣級市和上海市相鄰,它就是太倉市了。今天我們走進太倉市的一個鎮——瀏河鎮。瀏河鎮區位十分獨特和優越,地處太倉市最東端,東臨長江,瀏河穿鎮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