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瀏河,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

2020-12-21 美麗山水任我行

太倉,長江口南岸,與崇明島隔江相望,沿南北高架,經薀川路一路向北就進入太倉境內,瀏河,古稱劉家港,位於長江入海口南岸,為江蘇省最大的漁業基地,歷史上為江南地區出海要津,元朝海上漕運新航線起點,古代對外貿易重要港口,永樂元年(1403年)開港,享有「六國碼頭」之譽,明代航海家鄭和統領大明船隊,先後七次從劉家港起錨下西洋,號稱「天下第一碼頭」。

鄭和公園:鄭和(1371年~1433年),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 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 寶山鄉知代村人,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在靖難之變中,馬和在河北鄭州 (今河北任丘 北)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史程鄭和,太倉鄭和公園,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1405年至1433年,鄭和受明成祖朱棣之命,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 太倉市瀏河鎮),七下西洋,率海船200多艘、人員2.7萬多,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

進入鄭和公園,首先是揚帆大道,其兩側的景觀燈柱均裝飾有鄭和下西洋的浮雕圖案,揚帆大道的盡頭為中央景觀廣場,建有濱水舞臺和大型看臺,湖中有音樂噴泉,湖的對岸有鄭和銅像和鄭和寶船,公園很大,沿河南行,便是異域風情區,異域風情區選擇了鄭和下西洋途經的七個國家和地區的標誌性建築,從異域風情區回到湖的南岸,便是鄭和紀念館,鄭和紀念館,以圖片和實物等史料,展現鄭和不平凡的生平和偉大的航海業績,湖的西岸,停靠有仿製的鄭和寶船,站在寶船上,可以看到高聳的鄭和銅像和鄭和紀念館。

瀏河古鎮:總面積16.9公頃,整合歷史建築~河道街巷~旅遊街區,打造以航海文化、鄭和文化和漁文化為特色的江南古港風情老鎮,整個古鎮河街相依、縱橫有序,古鎮位於瀂漕塘兩岸,東邊為中心街,西側為河西街,由北而南有明德橋、永安 橋、茹經橋、中津橋和水帶橋相連通,另有老浮橋連接鎮的南北,從北入口進入古鎮,首先看到的是瀏河歷史文化長廊,展現瀏河的歷史、風土人情和傑出人物,河西街上分布有範公井、婁東米酒文化館、範公亭,以及瀏河老照片陳列館。

位於新東街的天妃宮,始建於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元至正二年(1342年)重建於現址,為元代四大媽祖廟之一(另三大媽祖廟分別是湄洲媽祖廟、 泉州天后宮和天津天后宮),因此為江南地區最古老、最負盛名、最具獨特歷史價值的媽祖廟。明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從劉家港啟航前,必先在此進香祈佑,並在此親立「通番事跡碑」。

閱兵臺:位於南江灘路,抗金名將韓世忠駐軍時所築,閱兵臺所在地是太倉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朝時,倭寇常從這裡登岸侵擾,當地軍民與倭寇多次進行英勇戰鬥,留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抗倭事跡,閱兵臺內存有乾隆二十二年《重修閱兵臺記》碑,為重要的歷史見證。

江灘溼地公園:位於北江灘路,佔地面積30公頃,利用原有的河道打造景觀帶,並用一條架空步道縱貫江岸,是一個具有綜合功能和生態景觀效果的公園。

相關焦點

  • 太倉瀏河,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
    太倉,長江口南岸,與崇明島隔江相望,沿南北高架,經薀川路一路向北就進入太倉境內,瀏河,古稱劉家港,位於長江入海口南岸,為江蘇省最大的漁業基地,歷史上為江南地區出海要津,元朝海上漕運新航線起點,古代對外貿易重要港口,永樂元年(1403年)開港,享有「六國碼頭」之譽,明代航海家鄭和統領大明船隊
  • 萬裡長江第一港,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鮮為人知的瀏河古鎮
    瀏河古鎮位於江蘇太倉市瀏河鎮中心北街與鄭和路交叉處,鄭和路路南是古鎮北入口。入口外面東側有一個小型的停車場,免費停車。北入口進去後就是中心北街,西側是瀂漕塘,塘西是河西街。瀏河古鎮就是指這「兩街一塘」,及臨街的八十幢明清時代的木結構古建築。
  • 萬裡長江第一港,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鮮為人知的瀏河古鎮
    瀏河古鎮位於江蘇太倉市瀏河鎮中心北街與鄭和路交叉處,鄭和路路南是古鎮北入口。入口外面東側有一個小型的停車場,免費停車。北入口進去後就是中心北街,西側是瀂漕塘,塘西是河西街。瀏河古鎮就是指這「兩街一塘」,及臨街的八十幢明清時代的木結構古建築。
  •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太倉修復遺址遺蹟
    隨著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越來越多的人慕名到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太倉訪古探幽,太倉市也加緊了對境內鄭和遺址遺蹟的修繕和復建。     記者近日在太倉瀏河天妃宮看到,已有不少上海遊客慕名前來參觀。工人們正忙於復建天妃宮正殿遺址,寢殿建築也在修繕中。
  • 今日太倉港——鄭和下西洋起錨地見聞
    新華網南京6月16日電 (記者姚玉潔、王力)站在江蘇太倉港口,迎面是江風浩蕩,海天浩渺。巨輪靜靜地泊在港灣,卡車穿梭往來裝貨卸貨。在綿長的江岸線上,停泊著數百艘大小船舶,依稀可以遙想600年前鄭河下西洋船隊起錨的盛況。
  • 國慶、春節去哪裡,免費旅遊的好去處——江蘇太倉瀏河古鎮
    江蘇太倉瀏河古鎮,是一座有著歷史文化底蘊的古鎮。這裡被稱為航海家鄭和率船隊七次下西洋的起錨地,它還是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吳健雄和百歲畫家朱屺瞻的故鄉,由於自古是一個重要的海港和漁港,所以對媽祖信仰甚深,其天妃宮還是大陸元代「四大媽祖廟」之一。
  • 鄭和七下西洋留下的寶貴歷史遺產
    600年前的7月11日,是中國明朝「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船隊從江蘇太倉瀏河港首度啟航的日子。        根據歷史記載,鄭和每次出海率領的官民接近3萬人,卻從未強佔他國一寸土地。相反地,還幫助當時的蘇門答臘平定內亂,並勸阻了一些大國,不要欺侮鄰近的小國,因而獲得「和平捍衛者」的美譽。換言之,鄭和七下西洋是在散播中國天朝的德化威儀,而非懷有殖民掠奪的不良意圖。
  • 江蘇這座千年古鎮是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江蘇太倉沙溪古鎮,以完整的一河二街三橋一島為建築風格,保持著古老獨特的江南水鄉古鎮格局,為國家歷史文化名鎮,是典型的帶形水鄉城鎮。沙溪古鎮境內保存有明清時期的臨水建築和漫長的古街,古老的小巷,歷史悠久的古橋和多座文化名人故居,現在已經列為我國世界文化遺產後備名錄,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旅遊:瀏河古鎮——鄭和下西洋的地方,中國「第一漁港之鄉」
    瀏河鎮是太倉市區的衛星鎮,距市區約20公裡,瀏河到市區有太瀏公路連接。瀏河鎮,元改劉家港,為漕糧北運出海港口。明置巡檢司,復設鎮海衛於天妃宮,俗稱天妃鎮。瀏河古鎮,位於蘇州太倉的瀏河鎮,古稱劉家港,當年鄭和七下西洋就是從這兒揚帆起錨的。古鎮好像剛開發維護不久,讓人可以盤桓流連的休閒店鋪還不太多,人氣也不太旺的樣子。
  • 鄭和起錨地太倉喜迎下西洋600周年慶典
    600周年慶典         華聲報訊:作為當年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的江蘇太倉,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盛大慶典的準備工作正緊羅密鼓地進行著,到處洋溢著濃鬱的紀念和喜慶的氛圍。        據中新社消息,在寬闊的「鄭和大道」上,高高矗立著一幅「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太倉歡迎您」的巨型廣告牌,十分引人注目。具有象徵意義的「鄭和廣場」正在興建之中。位於當年鄭和龐大船隊浩浩蕩蕩起錨處的瀏河和長江交匯處,望江亭已修葺一新,鄭和紀念館、天妃宮等遺址遺蹟都在加緊修繕和復建。
  • 牛郎織女降生地 文化太倉源遠流長
    太倉之名即由春秋時吳王在此設置糧倉而來,因位於婁江之東,故又別稱婁東。    太倉,素為物華天寶之地、人文薈萃之邦。元代至元間開發海上漕運,太倉作為始發港而迅速崛起,成為「漕運萬艘,行商千舶,高檣大桅,集如林木」,「四方謂之天下第一碼頭」的東南大港。明永樂、宣德間,大航海家鄭和,從太倉劉家港(今太倉港)出發,開天下之先,七下西洋,譜寫了中外航海史上的光輝篇章。
  • 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往日的輝煌盛景已不在,古鎮如今少有人知
    鄭和下西洋,相信大多數人已經耳熟能詳了,不但改善了國內生產運營技術,補給了材料短缺,還將國內文化和特產宣揚到海外,贏得了西洋諸國極高的聲譽,增強了國際影響力。可以說這次偉大的航海行動帶動了國內外貿易的熱潮,促使元、明朝迎來了一番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
  • 瀏河古鎮——「江尾海頭」第一鎮
    而瀏河鎮則是長江尾的最後一個小鎮,也可稱為「東海入海第一鎮」、「江尾海頭第一鎮」,更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古代漕糧北運的重要出海港口,開展對外貿易時諸國商船聚集地,號稱「六國碼頭」。
  • 泉州港、「巨無霸」廣州港差在哪裡,鄭和要選擇劉家港「下」西洋?
    而同期的中國,也曾經有著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其中都是以太倉瀏家港為出發點的,這樣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何鄭和下西洋都以瀏家港為出發點呢?一:伴海而生——劉家港的繁榮1.劉家港的前世今生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劉家港的前世今生。
  •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是哪裡 鄭和下西洋起錨地是在哪裡
    歷史中鄭和七次下西洋是最早的溝通西方各國的行為,加強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各國之間的聯繫,而且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那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是哪裡呢?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
  • 這裡,是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
    一行人本來準備到太倉瀏河的溼地公園看看長江,卻不料被告知現在正在整修,要15號以後才開放。門衛說,如果真想看長江,可以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他的普通話太不標準——幾個問路的人都聽成了月餅臺——在手機上搜了好半天,大家才發現是閱兵臺,於是一陣鬨笑。
  • 瀏河古鎮——「江尾海頭」第一鎮
    而瀏河鎮則是長江尾的最後一個小鎮,也可稱為「東海入海第一鎮」、「江尾海頭第一鎮」,更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古代漕糧北運的重要出海港口,開展對外貿易時諸國商船聚集地,號稱「六國碼頭」。
  • 江蘇一市,曾是皇帝糧倉,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江南絲竹發源於此
    文/史間一壺酒在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鄭和下西洋都可稱作一次壯舉。那麼小夥伴們知道嗎,鄭和七次下西洋是從哪裡集結出發的呢?那就是江蘇太倉的劉家港,今天就來帶大家去太倉看一看。太倉位於江蘇和上海之間,隸屬於蘇州,和周圍的崑山、張家港等縣市比起來似乎沒有多大的名氣,但太倉東瀕長江,與崇明島隔江相望,南臨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卻離國際大都市上海更近一些。
  • 萬裡長江第一港,瀏河古鎮
    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萬裡長江第一港瀏河港,位於江蘇蘇州太倉市瀏河鎮!瀏河古鎮是古代漕糧北運的重要出海港口,明朝時期鄭和七下西洋,開港對外貿易是諸國商船聚集地,俗稱『六國碼頭』!瀏河古鎮是一個具有航海文化、鄭和文化和漁文化的江南古港老鎮。
  • 魅力河港,上海後花園,江蘇太倉必遊的六個旅遊景點
    河道兩岸儘是錯落有致的老房子,青磚小瓦,粉牆木窗,石條駁岸,家家戶戶都有下河的碼頭。鄭和公園建有十一座山體、主入口廣場、音樂噴泉、鄭和銅像、鄭和寶船、鄭和紀念館、鄭和七下西洋歷經的異域風情等十個工程,建築風格以還原鄭和船隊遠洋的歷史文化為主,並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它是太倉新港城的一張新名片,給遊人帶來美好的感受和遊興,來一份驚喜,留下深刻印象。鄭和銅像昂首挺立在長江口當年七下西洋的起錨地,高大而典雅,宏偉而凝重。